江南總督尹繼善奏報下河有收詩以志慰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下河如釜底,十歲九遇澇。

眾壑之所歸,蒿目愧疏導。

昔亦堅閉壩,霖小頗收效。

異漲乃僨事,上下胥災告。

後人更鑒茲,開壩計稱妙。

昏墊數州縣,歲惟賴賑糶。

長此將焉窮,展轉為憂悼。

江鄉親歷覽,熟籌略知要。

與其臨事忙,毋寧先事料。

運河足浮送,其餘應預耗。

更浚歸江路,並驅尾閭造。

今秋幸獲收,大吏佳音報。

南望為額慶,溝壑免顛倒。

慶矣繼生愁,徐沛仍泥淖。

詩詞問答

問:《江南總督尹繼善奏報下河有收詩以志慰》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注釋

1. 押詞韻第八部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七十四

2. 高斌為總河時堅閉五壩下河亦得豐收比至癸酉夏湖河並漲仍狃於成見遂至潰溢成災

參考注釋

所歸

(1).歸依;歸宿。《老子》:“儽儽兮若無所歸。” 晉 潘岳 《金谷集作詩》:“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歸。”

(2).歸向;歸屬。 漢 楊惲 《報孫會宗書》:“下流之人,眾毀所歸。” 漢 班彪 《王命論》:“事成,少受其利;不成,禍有所歸。”

(3).稱讚。 晉 羊祜 《讓開府表》:“功未為眾所歸,而荷厚祿,則使勞臣不勸。”

蒿目

(1).極目遠望。《莊子·駢拇》:“今世之仁人,蒿目而憂世之患。” 宋 王安石 《憶金陵》詩之二:“蒿目黃塵憂世事,追思陳跡故難忘。” 清 李漁 《玉搔頭·分任》:“蒿目為時憂,年未艾霜雪盈頭。”

(2).猶言蒿目時艱。《明史·職官志一》:“伴食者承意指之不暇,間有賢輔,卒蒿目而不能救。”參見“ 蒿目時艱 ”。

疏導

(1)

(2) 使淤塞的水流或阻塞的道路暢通

疏導交通

疏導乘客

(3) 也比喻開導、打通人的思想

疏導思想

收效

取得效果

收效顯著

收效甚微

僨事

敗事。《禮記·大學》:“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一人貪戾,一國作亂,其機如此。此謂一言僨事,一人定國。” 鄭玄 註:“僨,猶覆敗也。” 明 宋濂 《贈吳府伴讀陳生孟暘序》:“幸仕優而學,拾級而升,庶幾無曠官僨事之失也。” 清 李漁 《蜃中樓·獻壽》:“只因你鹵莽僨事,削去了地方,到如今悔也不悔?” 鄒韜奮 《事業管理與職業修養》:“常語有所謂‘膽大心細’,膽大心細是可貴的,如果膽大心粗,那隻適足僨事,不但無可貴,而且是應該極力避免的。”

上下

(1) 高處和低處;上面和下面;職位上較高的和較低的人

上下同欲者勝。——《孫子·謀攻》

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也。——宋· 歐陽修《醉翁亭記》

上下天光,一碧萬頃。——范仲淹《岳陽樓記》

(2) 輩分上較高的和較低的人

全家上下都很高興

(3) 從上面到下面

上下打量著這位陌生人

(4) 指程度上高低、優劣

不分上下

(5) 用在數量詞後,表示概數;左右

今年一畝地能有一千斤上下的收成

這位先生今年五十上下

(6) 稱衙門中的差役

這般炎熱,上下只得擔待一步!——《水滸傳》

後人

(1) 後代的人

後人復哀後人。——唐· 杜牧《阿房宮賦》

(2) 又

後人哀之。

後人哀之而不鑒之。

後人以貫休詩名之。—— 宋· 沈括《夢溪筆談》

前人種樹,後人乘涼

(3) 一個祖先的直到最遠一代的後裔

(4) 子孫

(5) 後來的人,指新婦

不足迎後人。——《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昏墊

陷溺。指困於水災。亦指水患,災害。《書·益稷》:“洪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下民昏墊。” 孔穎達 疏:“言天下之人,遭此大水,精神昏瞀迷惑,無有所知,又若沉溺,皆困此水災也。 鄭 云:‘昏,沒也;墊,陷也。 禹 言洪水之時,人有沒陷之害。’” 南朝 宋 謝靈運 《游南亭》詩:“久痗昏墊苦,旅舘眺郊歧。” 宋 王安石 《上龔舍人書》:“比聞天子念東南之民困於昏墊,輟侍從之臣,親至其地以勞徠安集之。” 清 魏源 《籌河篇下》:“ 沁水 濁悍衝決,使北行入 運 ,則 衛輝 必有昏墊之虞。”

州縣

(1).州與縣的合稱。 唐 韓愈 《進士策問》:“今將自州縣始,請各誦所懷,聊以觀諸生之志。” 宋 歐陽修 《吉州學記》:“今州縣之吏,不得久其職而躬親於教化也。”

(2).指州縣官。 清 袁枚 《隨園隨筆·應知不知》:“今之州縣死一州一縣之社稷。”

賑糶

售米賑救。《宋史·食貨志上三》:“ 廣東 轉運判官 周綱 糴米十五萬石,無擾及無陳腐, 撫州 守臣 劉汝翼 餉兵不匱,及勸誘賑糶流離,皆轉一官。”《元典章·戶部七·倉庫》:“為 太原路 去歲災傷貧民缺食,賑糶大備倉 大德 三年、 大德 四年米二萬二千八百石三斗八升。” 清 趙翼 《甌北詩話·<陸放翁年譜>小引》:“是年有寄 朱元晦 提舉詩,以年荒望其來賑糶也。”

展轉

(1) 翻身貌。多形容臥不安席

(2) 經過許多人的手或經過許多環節的地方

展轉四明天台。—— 宋· 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憂悼

憂愁,不放心。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水莽草》:“媼視生家良貧,意甚憂悼。”

江鄉

多江河的地方。多指 江 南水鄉。 唐 孟浩然 《晚春臥病寄張八》詩:“念我生平好,江鄉遠從政。” 宋 沉括 《夢溪筆談·雜誌一》:“展 海子 直抵西城 中山王 冢,悉為稻田,引 新河 水注之,清波瀰漫數里,頗類江鄉矣。”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聽稗》:“乍暖風煙滿江鄉,花裡行廚攜著玉缸。” 清 昭槤 《嘯亭續錄·端午龍舟》:“蘭橈鼓動,旌旗蕩漾,頗有江鄉競渡之意。”

親歷

親身經歷

籌略

謀略;有謀略

以籌略自命

與其

在比較兩件事的利害得失而決定取捨時,表示放棄或不贊成的一面

與其在這裡等他,毋寧去找他更好

臨事

(1).謂遇事或處事。《晏子春秋·雜下十二》:“臨事守職,不勝其任,則過之。”《漢書·雋不疑傳贊》:“ 雋不疑 學以從政,臨事不惑,遂立名跡,終始可述。” 宋 朱熹 《上宰相書》:“謀國之計,乖戾若此,臨事而悔,其可及哉!” 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上:“是徒知養靜而不用克己工夫也。如此,臨事便要傾倒。” 許地山 《綴網勞蛛·商人婦》:“你造作時是苦,希望時是樂;臨事時是苦,回想時是樂。” 沉從文 《從文自傳·預備兵的技術班》:“操演時因為有鎮守使署中的參謀長和別的許多軍官在場,臨事雖不免有點慌張,但一切動作做得還不壞。”

(2).特指治理政事。《管子·立政》:“臨事不信於民者,則不可使任大官。” 三國 吳 韋昭 《博弈論》:“其在朝也,竭命以納忠,臨事且猶旰食,而何暇博弈之足躭?”《新唐書·楊恭仁傳》:“ 仁壽 中,累遷 甘州 刺史,臨事不苛細,徼人安之。” 宋 周必大 《二老堂雜誌·袁安吳雄葬地》:“按 安 理 楚 獄之連繫,還 匈奴 之生口,臨事如此,平時用心仁恕可知矣。”

毋寧

不如

與其固守,毋寧出擊

先事

(1).謂先行其事。《禮記·坊記》:“禮之先幣帛也,欲民之先事而後祿也。” 孔穎達 疏:“欲民之先事而後祿也者,先相見是先事,而後幣帛是後祿也。”《左傳·襄公二十八年》:“先事後賄,禮也。” 杜預 註:“事大國當先從其政事,而後薦賄以副己心。”

(2).猶事前。《漢書·張湯傳》:“老臣耳妄聞,言之為先事,不言情不達。” 顏師古 註:“事未施行而遽言之,故曰先事也。” 唐 韓愈 《送汴州監軍俱文珍序》:“遇變出奇,先事獨運。”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補遺·外國·奉使被議》:“朝議責 周 不能先事發覺,謫為典史。” 郁達夫 《給一位文學青年的公開狀》:“向你講這一番話,並不是因為怕你要來問我借錢,而先事預防。”

運河

人工水道,用作航行、排水或灌溉土地

江路

(1).江河航道或航程。 南朝 齊 謝朓 《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橋》詩:“ 江 路西南永,歸流東北騖。” 唐 王勃 《上巳浮江宴韻得遙字》:“遽悲春望遠,江路積波潮。” 宋 蘇轍 《雨中陪子瞻同顏復長官送梁燾學士舟行歸汶上》詩:“不知江路長,但覺青山騖。” 清 朱彝尊 《送林佳璣還莆田》詩:“寒風江路兼山路,落日長亭更短亭。”

(2).江邊道路。 唐 杜甫 《西郊》詩:“市橋官柳細,江路野梅香。”

並驅

兩馬並進,比喻齊頭並進

而兩狼之並驅如故。——《聊齋志異·狼三則》

尾閭

(1).古代傳說中泄海水之處。《莊子·秋水》:“天下之水,莫大於海,萬川歸之,不知何時止而不盈; 尾閭 泄之,不知何時已而不虛。” 成玄英 疏:“ 尾閭 者,泄海水之所也。”《文選·嵇康<養生論>》:“自力服藥,半年一年,勞而未驗。志以厭衰,中路復廢,或益之以畎澮而泄之以 尾閭 。” 李善 注引 司馬彪 曰:“ 尾閭 ,水之從海水出者也,一名 沃燋 ,在東大海之中。尾者,在百川之下故稱尾。閭者,聚也,水聚族之處,故稱閭也。” 唐 李德裕 《漏潭石》詩:“常疑六合外,未信 漆園 書,及此聞溪漏,方欣驗 尾閭 。” 清 趙翼 《逃荒》詩:“安得 尾閭 籌洩水,盡收歸海出平疇。”

(2).泛指事物趨歸或傾泄之所。 清 魏源 《軍儲篇一》:“此漏不塞,雖萬物為金,陰陽為炭,不能供尾閭之壑。” 梁啓超 《新民論》第二節:“民族帝國主義者何?其國民之實力,充於內而不得不溢於外,於是汲汲焉求擴張權力於他地,以為我尾閭。” 郭沫若 《創造十年》十二:“《季刊》和《周報》的標準太高,外來的投稿百分之九十九以上不能用,因而失掉不少的讀者,應該要有一種日報來做尾閭,以銷納外來的投稿。”

大吏

指大官

督撫大吏爭上符瑞。——《明史·海瑞傳》

佳音

好的訊息

佇盼佳音

額慶

見“ 額手稱慶 ”。

溝壑

溪谷,山澗

雖少,願及未填溝壑而托之。——《戰國策·趙策》“填溝壑”,此處是死的意思

世間溝壑中水鑿之處,皆有植土龕岩,亦此類耳。——宋· 沈括《夢溪筆談》

顛倒

(1) 反而

好意叫他洗腳,顛倒嫌冷嫌熱!——《水滸傳》

(2) 又

你顛倒問!我等是小本經紀,那裡有錢與你。

(3) 究竟;所以

只被你打的來不知一個顛倒。——元· 紀君祥《趙氏孤兒》

泥淖

(1)

(2) 泥濘的低洼地,也指爛泥、泥坑

(3) 比喻艱難而不易擺脫的困境

詩詞推薦

  • 菱荇鵝兒水

    曹雪芹清代〕杏簾招客飲,在望有山莊。菱荇鵝兒水,桑榆燕子梁。一畦春韭綠,十里稻花香。盛世無飢餒,何須耕織忙。
    江南總督尹繼善奏報下河有收詩以志慰原文_江南總督尹繼善奏報下河有收詩以志慰的賞析_古詩文
  • 南亭

    范子長宋代〕花木精神面面金,誰將好景作南亭。栗留枝上春風思,鶗鴃聲中脫屐痕。檐後梅樊兄及弟,檻前竹鶴子生孫。我今
  • 春晴

    虞儔宋代〕結習已空摩詰袂,苦寒聊解拾遺裘。梅花已負先驅弩,竹葉隨牽下瀨舟。門外有誰驚剝啄,林間何處叫鉤輈。詩人
  • 小園

    易士達宋代〕小園名涉趣,趣不在園花。樂水撐孤艇,愛山乘小車。淺深隨種藝,紅紫任交加。胸次藩籬剖,八荒同一家。
    江南總督尹繼善奏報下河有收詩以志慰原文_江南總督尹繼善奏報下河有收詩以志慰的賞析_古詩文
  • 五福堂對玉蘭花二十韻

    乾隆清代〕五福堂陰玉蘭樹,五十年曾未一顧。昨歲夏首偶看花,卻似故人欣重遇。憶昔幼齡花下游,昆弟僕役鮮個留。老我
  • 水仙花

    張鎡宋代〕鯉魚程闊海茫茫,照眼瓊標十二行。礬弟梅兄同舊隱,風姨月姊特新妝。湘濱人遠難聞瑟,洛浦才高最斷腸。何似
  • 戲簡周子標姻世兄六十壽辰

    方仁淵〔清代〕祝嘏登堂為路賒,聊遣兒輩獻胡麻。綠醽南國長春酒, * 西風最壽花。金母年年添玉樹,仙翁日日吐雲霞。老夫
  • 次韻葉秀實縣治環翠亭

    陳棣宋代〕合綴嚴宸玉筍班,尚勞小試簿書間。溟鯤未擊三千里,天驥終歸十二閒。望氣行看求利劍,知音當已識高山。逼人
  • 上巳成季召會於西溪會上賦詩須多韻仍用故事

    李復宋代〕華林園中千金堤,銅龍吐水天泉池。八公山下劉安台,城郭周圍雜花開。流金寶劍為秦出,彩鷁羽觴浮洛來。著處
  • 水碓

    蒲壽宬宋代〕午枕閒隨夢出塵,覺來不記是城闉。寂無人語惟聞碓,恐有穿腰持石人。
  • 紀夢曲

    薛師石宋代〕夜夢佳人姱且長,星冠霞帔雲衣裳。雙眉淺淡畫春色,兩耳炫濯垂珠璫。細步逡巡倏相近,世道人情不敢問。斂容
  • 見大廟峽梅花有懷落霞諸子二首·其二

    何吾騶明代〕層岸吹雪灑寒衣,簇簇幽香向晚飛。不是故人能入夢,萬山明月幾時歸。
  • 洞仙歌·七夕

    史可程明代〕涼生七夕,勁翮翻空矯。怎得秋懷似春好。望銀河晻靄,牛女幽歡,頻低語,瓜果兒家乞巧。碧桐新露湛,宋玉哀
  • 送曾大卿將漕江東

    喻良能宋代〕公去何嘗負二宜,要持玉節瑞明時。江畿列郡皆爭睹,台閣名流總賦詩。鵰鶚暫為雲外舉,鳳凰終集上林枝。近臣
  • 果山春郊即事七首

    吳泳宋代〕野寺藏春不一奇,靜機還有動機隨。幽尋往往行終日,未信東風屬酒旗。
    江南總督尹繼善奏報下河有收詩以志慰原文_江南總督尹繼善奏報下河有收詩以志慰的賞析_古詩文
  • 厭雨

    趙處澹宋代〕擬欲占晴待暮鴉,不禁愁思滿蒹葭。片雲飛渡風和雨,斜日低穿水浸沙。薏苡石邊收釣笠,芙蓉籬外響蘆笳。最憐
  • 答柳柳州食蝦蟆

    韓愈唐代〕蝦蟆雖水居,水特變形貌。強號為蛙哈,於實無所校。雖然兩股長,其奈脊皴皰。跳躑雖雲高,意不離濘淖。鳴聲
  • 天馬山雨行

    王士禎清代〕兩炬殘更里,亂山高復低。疾風吹白雨,折坂下青泥。詰屈穿牛角,縱橫印虎蹄。廿年餘戰骨,何處聽荒雞。
  • 游洪山館

    張埴宋代〕山行成興盡,泥飲得情親。五月瓜盤美,殊鄉雨話真。青雲生此屋,白髮長吾人。闌外浮圖立,堂堂似上賓。
  • 種柳戲題

    柳宗元唐代〕柳州柳刺史,種柳柳江邊。談笑為故事,推移成昔年。垂陰當覆地,聳乾會參天。好作思人樹,慚無惠化傳。
    江南總督尹繼善奏報下河有收詩以志慰原文_江南總督尹繼善奏報下河有收詩以志慰的賞析_古詩文
江南總督尹繼善奏報下河有收詩以志慰原文_江南總督尹繼善奏報下河有收詩以志慰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