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舟原文
刺舟御湖中,若練波光瀉。
新綠罨周岸,風物實瀟灑。
亂絮膩縠紋,噞喁魚不捨。
有人持釣竿,投餌垂楊下。
見即蹶然遁,有似小吏也。
龜玉毀櫝中,典守非公冶。
是雖鯤鮞微,彼豈雉兔者。
固知類是多,未見得寬假。
罹法而復縱,池鱗自茲寡。
為阱我所戒,觸網彼自惹。
因思魚貪餌,乃作盤中鮓。
是人復貪魚,檟楚逮兩踝。
人罪魚所招,魚禍非人賈。
一笑亟舍之,得失紛塞馬。
詩詞問答
問:刺舟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刺舟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馬韻 出處:御製詩初集卷二十五
2. 葉
參考注釋
刺舟
刺船。撐船,划船。《淮南子·原道訓》:“短袂攘卷,以便刺舟。” 宋 歐陽修 《石樓》詩:“高灘復下灘,風急刺舟難。” 明 歸有光 《壬戌紀行上》:“自 寳應 來,陰寒雨雪間作,是日始見日,尤寒,刺舟者鬚眉皆冰。” 清 姚鼐 《題吳竹橋湖田書屋圖》詩之二:“更欲刺舟往,相從忘主賓。”
練波
白絹似的水波。 明 李東陽 《題程亞卿所藏劉進畫魚》:“玉如意,金叵羅,激高堂,揚練波。” 明 楊慎 《詞品·查荎<透碧霄>》:“艤蘭舟,十分端是載離愁。練波送遠,屏山遮斷,此去難留。”
新綠
(1).初春草木顯現的嫩綠色。 唐 白居易 《長安早春旅懷》詩:“風吹新緑草牙拆,雨灑輕黃柳條濕。” 宋 陳與義 《縱步至董氏園亭》詩之二:“槐樹層層新緑生,客懷依舊不能平。” 宋 史達祖 《綺羅香·詠春雨》詞:“臨斷岸,新緑生時,是落紅,帶愁流處。” 巴金 《<春天裡的秋天>序》:“新綠的葉子在枯枝上長出來。”
(2).指開春後新漲的綠水。 宋 周邦彥 《滿庭芳》詞:“人靜烏鳶自樂,小橋外,新緑濺濺。”
(3).指新釀的色呈碧綠的酒。 宋 周紫芝 《禽言·提壺盧》詩:“田中禾穗處處黃,瓮頭新緑家家有。”
風物
風景和物品。喻指大氣候
風物長宜放眼量
瀟灑
(1) 自然大方,不呆板,不拘束(神情瀟灑)
畫法瀟灑
(2) 不拘謹的或無拘束的;不矯揉造作的
衣著瀟灑文雅
縠紋
縐紗似的皺紋。常用以喻水的波紋。 唐 羅隱 《賀淮南節度盧員外賜緋》詩:“御題綵服垂天眷,袍展花心透縠紋。” 宋 蘇軾 《和張昌言喜雨》:“禁林夜直鳴江瀨,清 洛 朝回起縠紋。” 明 楊慎 《渡黑龍江時連雨水漲竟日乃濟》詩:“雨過添清氣,風生愛縠紋。” 清 陳其年 《減字木蘭花·歲暮燈下作家書竟再係數詞楮尾》詞之五:“ 曲阿 湖上,重看縠紋平似掌。”
噞喁
(1).魚口開合貌。《文選·左思<吳都賦>》:“葺鱗鏤甲,詭類舛錯,泝洄順流,噞喁沉浮。” 劉逵 註:“噞喁,魚在水中群出動口貌。” 唐 劉禹錫 《武陵書懷五十韻》:“禽驚格磔起,魚戲噞喁繁。” 宋 王禹偁 《續戒火文》:“社鳥鳴以啁唧,池魚涸而噞喁。” 清 王士禛 《居易續談》:“置之盆池,游泳噞喁,粲若錦綺。”
(2).借指魚。 唐 元稹 《度門寺》詩:“畫井垂枯朽,穿池救噞喁。” 宋 梅堯臣 《重送曾子固》詩:“誰知天上爭騰躍,偶落池中雜噞喁。” 宋 陸游 《舟中作》詩:“斷岸飲觳觫,清波跳噞喁。”
(3).比喻開 * 談。 宋 黃庭堅 《阻風銅陵》詩:“言語竟不通,噞喁亦何益!”
(4).比喻求食。
不捨
見“ 不捨 ”。
亦作“ 不捨 ”。1.不停止。《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荀子·勸學》:“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捨。” 宋 蘇軾 《司馬溫公行狀》:“躬親庶務,不捨晝夜。”
(2).不放棄;不忍離開。《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 劉官人 不捨,搶出門來,一徑趕到廚房裡。” 巴金 《抹布集·第二的母親》:“她露出不捨的樣子,把我送上轎。”
(3).不饒恕。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七:“囑付 紅娘 ,你管取您姐姐,休教覓生覓死,自推自攧。有些兒好弱,你根柢不捨!”《七國春秋平話》卷下:“ 伯楊 曰:‘ 孫子 欺吾,吾心不捨。’”
有人
(1).謂有傑出的人物。《晉書·忠義傳序》:“ 卞壼 、 劉超 、 鍾雅 、 周虓 等已入列傳,其餘即敍其行事,以為《忠義傳》,用旌 晉氏 之有人焉。” 唐 韓愈 《興元少尹房君墓誌》:“ 房 故為官族,稱世有人。”
(2).謂有靠山。如:朝中有人好做官。
(3).泛指有某人。《孟子·盡心下》:“有人曰:‘我善為陳,我善為戰,大罪也。’”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一:“櫻桃小口嬌聲顫,不防花下,有人腸斷。” 巴金 《春》一:“有人從梅林那面走過來,發出了這樣的叫聲。”
釣竿
一根逐漸變細的細長桿,尖端系線用來釣魚
垂楊
(1).垂柳。古詩文中楊柳常通用。 南朝 齊 謝朓 《隋王鼓吹曲·入朝曲》:“飛甍夾馳道,垂楊蔭御溝。” 唐 萬齊融 《送陳七還廣陵》詩:“落花馥河道,垂楊拂水窗。”《老殘遊記》第二回:“到了 濟南府 ,進得城來,家家泉水,戶戶垂楊。” 魯迅 《送增田涉君歸國》詩:“卻折垂楊送歸客,心隨東棹憶華年。”
(2).詞牌名。雙調,一百字或九十八字。本詠垂楊,後為詞牌名。參閱《詞譜》卷二八。
蹶然
亦作“蹷然”。1.顛仆貌。 三國 魏 曹丕 《列異傳》:“兒隨父入山,父忽蹶然倒地,乃變成白鹿。” 宋 沉括 《夢溪筆談·雜誌一》:“ 契丹 北境有跳兔,形皆兔也,但前足纔寸許,後足幾一尺。行則用後足跳,一躍數尺,止則蹶然仆地。”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向杲》:“ 焦桐 返馬而射,中虎腹,蹷然遂斃。”
(2).疾起貌。《逸周書·太子晉》:“ 師曠 蹶然起曰:‘瞑臣請歸。’” 孔晁 註:“蹶然,疾貌。”《漢書·陸賈傳》:“於是 佗 乃蹶然起坐。” 李一 《荊宜施鶴光復記序》:“ 唐君 蹶然起曰:‘此虜不滅,禍難未已!’”
(3).忽然,突然。 宋 洪邁 《夷堅丙志·衡山民》:“相從出門,尋元路,復至坎下,教民自抱其身,大呼數聲,蹶然而寤。” 明 唐順之 《答馮午山提學書》:“讀來示‘志未堅貞,學無透悟’,令人蹶然有感。” 清 王夫之 《老莊申韓論》:“有人於此,匹夫蹶然而怒,其可殺邪?從而殺之,匹夫蹶然而喜。喜怒如匹夫之心,則明斷之譽蹶然而興,而氣茀然,而權赫然。”
有似
類似;如同。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附會》:“馭文之法,有似於此。” 唐 韓愈 《贈崔立之評事》詩:“可憐無益費精神,有似黃金擲虛牝。” 宋 張先 《定風波》詞:“有似中秋雲外月,皎潔,不團圓待幾時圓。”
小吏
小官,小差役
留為小吏。——唐· 柳宗元《童區寄傳》
十五府小吏。——《樂府詩集·陌上桑》
府吏焦仲卿。——《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龜玉毀櫝
龜甲和寶玉在匣中被毀壞。比喻輔佐之臣失職而使國運毀敗。語出《論語·季氏》:“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 邢昺 疏:“言是典守者之過也,以喻主君有闕,是輔相者之過也。”《舊五代史·唐書·武皇紀下》:“且授任分憂,叨榮冒寵,龜玉毀櫝,誰之咎歟!俯閲指陳,不勝慚恧。”
典守
主管;保管。《明史·后妃傳序》:“官七十五人,女史十八人,視 唐 減百四十餘人,凡以服勞宮寢、祇勤典守而已。”《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九:“ 莫翁 聽見大怒道:‘此乃你的典守,人多説你只是貪睡,眼見得坑了我頭口!’” 鄭振鐸 《插圖本中國文學史》第九章二:“所以這百數十年來的文藝復興的時間,我們與其說是‘復興’,不如說是在‘典守’。”
公冶
複姓。 春秋 時 齊 有 公冶長 , 孔子 弟子。見《史記·仲尼弟子列傳》。
鯤鮞
亦作“ 鯤鱬 ”。小魚。《詩·齊風·敝笱》“其魚魴鰥” 孔穎達 疏引《國語·魯語》:“魚禁鯤鱬。”按,今本《國語·魯語上》作“魚禁鯤鮞”, 韋昭 註:“鯤,魚子也。鮞,未成魚也。”《梁書·孝行傳·吉翂》:“凡鯤鮞螻蟻,尚惜其生,況在人斯,豈願齏粉。” 唐 皮日休 《奉和魯望<漁具>十五詠·網》:“必若遇鯤鮞,從教通一目。” 明 劉基 《魚樂軒記》:“鯤鮞登於庖廚,鯫鱻殈於胎卵。”
雉兔
野雞和兔子。亦指獵取野雞和兔子。《孟子·梁惠王下》:“ 文王 之囿方七十里,芻蕘者往焉,雉兔者往焉,與民同之。”
知類
懂得類推事理
不可謂知類。——《墨子·公輸》
未見得
說不定;不一定。 清 李漁 《凰求鳳·酸報》:“據我看來,這封書札,還不可盡信,或者像《荊釵記》的故事,被人套寫了休書,也未見得。” 洪深 《香稻米》第一幕:“難道他們三人,會於 黃 家有什麼不利么?也未見得。不過總是使人惴惴地覺得不會有什麼好事!”
寬假
寬恕
罹法
觸犯法律。 漢 趙曄 《吳越春秋·越王無餘外傳》:“吾為帝統治水土,調民安居,使得其所。今乃罹法如斯,此吾德薄不能化民證也。”《新唐書·食貨志五》:“太學高第,諸州進士,拔十取五,猶有犯禁罹法者。”
池鱗
指池中魚類。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雹神》:“祠前有池……內一斜尾魚唼呷水面,見人不驚。太史拾小石將戲擊之。道士急止勿擊。問其故,言:‘池鱗皆龍族,觸之必致風雹。’”
我所
佛教語。謂與“我”相對之外物。《智度論》卷三一:“我是一切諸煩惱根本,先著五素為我,然後著外物為我所。” 南朝 宋 謝靈運 《浮雲》詩:“諸法既無我,何由有我所。” 章炳麟 《人無我論》:“自八識六根以至一毛一孔屬於內界者,假説為我;自眷屬衣食金錢田園以至一切可以攝取受用之物屬於外界者,説為我所,而我與我所又非一成不變也。”
觸網
(1).投入羅網。 唐 李義府 《詠鸚鵡》:“牽弋辭重海,觸網去層巒。”
(2).觸犯法網。《南史·蔡興宗傳》:“ 興宗 奉旨慰勞 廣陵 ,州別駕 范義 與 興宗 素善,在城內同誅。 興宗 至,躬自收殯,致喪還 豫章 舊墓。上聞謂曰:‘卿何敢故爾觸網?’” 南朝 梁 沉約 《奏彈孔稚珪違制啟假事》:“守官有典,觸網斯及,蓋所以崇威闡法,下肅上尊。” 宋 姚鎔 《三說》:“向使觸網而能退卻,則悠然逝矣。”
是人
猶人人,任何人。 唐 姚合 《贈張籍太祝》詩:“古風無手敵,新語是人知。” 宋 周邦彥 《梅雪》詞:“迴文近傳錦字,道為君瘦損,是人都説。”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上·結構》:“狗馬為人所習見,一筆稍乖,是人得以指摘。”
檟楚
用檟木荊條製成的刑具,用以笞打。《晉書·虞預傳》:“臣聞間者以來,刑獄轉繁,多力者則廣牽連逮,以稽年月;無援者則嚴其檟楚,期於入重。”《陳書·新安王伯固傳》:“為政嚴苛,國學有墯游不脩習者,重加檟楚。” 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卷十:“又有 蔣貽恭 者,好嘲詠,頻以此痛遭檟楚,竟不能改。”
非人
(1) 不合適的人
所用非人
(2) 殘廢人
(3) 缺乏人性或個性的人
(4) 不人道的(非人待遇)
得失
(1) 得到和失去;成功和失敗
不計較個人的得失
(2) 利弊;好處和壞處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 杜甫《偶題》
塞馬
(1).塞上的馬。 北周 庾信 《和趙王送峽中軍》詩:“胡笳遙驚夜,塞馬暗嘶羣。” 唐 元稹 《塞馬》詩:“塞馬倦江渚,今朝神彩生。” 明 馬鑾 《雨中偕友人過度來親家小飲即事》詩:“薄暮城烏息,頻年塞馬驕。”
(2).喻世事多變,得失無常,吉凶莫測。亦用以表示超然於得失禍福之外。 唐 杜牧 《贈李侍御》詩:“冥鴻不下非無意,塞馬歸來是偶然。” 宋 司馬光 《自嘲》詩:“有心齊塞馬,無意羨川魚。” 明 許自昌 《水滸記·效款》:“塞馬去無憑準, 楚 弓喪何須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