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鳳凰異凡鳥,所食惟其珍。
若非青琅玕,長喙不一伸。
君子味道德,足以腴其身。
嗟嗟鳳凰食,寧貴五斗塵。
南海有耕叟,山林岸綸巾。
耕稼自食力,枉道寧徇人。
秋風南畝涼,我稼如雲黃。
收來滿廂庾,自足供徜徉。
擊缶歌烏烏,瓮頭秋釀香。
隔籬喚鄰翁,相對累十觴。
俯仰宇宙間,其樂且無央。
問之何代人,無乃是羲皇。
詩詞問答
問:《稼隱(順德張叔亭御史父號)》的作者是誰?答:王佐(汝學)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王佐(汝學)的名句有哪些?答:王佐(汝學)名句大全
注釋
1. 順德張叔亭御史父號
參考注釋
鳳凰
具有鮮艷羽毛和優美體型和動作的一種鳥,從前中國皇宮裡將它馴養,並與神話中的鳳凰相聯繫,作為好運的象徵,有人認為它就是眼斑冠雉(青鸞)
凡鳥
(1).普通的鳥。 漢 陳琳 《為曹洪與魏文帝書》:“褻之者固以為園囿之凡鳥,外廐之下乘也。” 宋 曾鞏 《鴻雁》詩:“性殊凡鳥自知時,飛不亂行聊漸陸。” 明 陳汝元 《金蓮記·賦鶴》:“全不學凡鳥賓士日夜勞,也不受人世弓和繳。他是守清虛,愛寂寥。” 郭沫若 《女神·鳳凰涅槃》:“鳳又舞,凰又唱,一群的凡鳥,自天外來觀葬。”
(2).“鳳”的拆字。借指庸才。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簡傲》:“ 嵇康 與 呂安 善,每一相思,千里命駕。 安 後來,值 康 不在, 喜 出戶延之,不入。題門上作‘鳳’字而去。 喜 不覺,猶以為忻。故作‘鳳’字,凡鳥也。”按,《說文》:“鳳,神鳥也……從鳥,凡聲。”拆開來就是“凡鳥”。這是 呂安 對 嵇喜 的諷刺。 喜 , 康 兄。 唐 王維 《春日與裴迪過新昌里訪呂逸人不遇》詩:“到門不敢題凡鳥,看竹何須問主人。”
(3).隱指“鳳”字。《紅樓夢》第五回:“凡鳥偏從末世來,都知愛慕此生才。”
惟其
表示因果關係,和“正因為”近似
惟其他還幼小,所以要多幫助他
若非
要不是;如果不是
青琅玕
見“ 青琅玕 ”。
亦作“ 青瑯玕 ”。1.一種青色似珠玉的美石。是孔雀石的一種。又名綠青。 唐 杜甫 《鄭駙馬宅宴洞中》詩:“主家陰洞細煙霧,留客夏簟青琅玕。” 仇兆鰲 註:“青琅玕,比竹簟之蒼翠。” 宋 曾幾 《題南嶽銓德觀秋聲軒》詩:“竹君南北美,佩服青瑯玕。” 清 方文 《送萬茂先應徵北上》詩:“惠我瑤華篇,佐以青琅玕。”
(2).喻竹。 唐 皮日休 《太湖詩·上真觀》:“琪樹夾一徑,萬條青琅玕。” 宋 曾幾 《種芭蕉》詩:“以茲陰涼葉,代彼青瑯玕。”《東城雜記·姜西溟卜居》引 清 姜宸英 《送項霜田溶歸杭州》詩:“我愛東園宅,繞池青琅玕。”
長喙
長嘴。比喻說空話或搬弄是非。 唐 柳宗元 《解祟賦》:“譬之猶豁天淵而覆原燎,夫何長喙之紛拏。”註:“長喙,赤舌也。”
不一
(1)
不一致,不相同
意見不一
(2)
有差異,質量不同
質量不一
(3)
舊時書信末尾用語,表示不一一詳說
君子
(1) 對統治者和貴族男子的通稱
彼君子兮。——《詩·魏風·伐檀》
君子不齒。——唐· 韓愈《師說》
君子寡慾。——司馬光《訓儉示康》
君子多欲。
(2) 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後來指人格高尚的人
不亦君子乎。——《論語》
君子有不戰。——《孟子·公孫丑下》
君子博學。——《荀子·勸學》
花之君子。——清· 周容《芋老人傳》
(3) 對別人的尊稱
君子書敘。——唐· 李朝威《柳毅傳》
君子登山。——明· 顧炎武《復庵記》
同社諸君子。——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君子之後。——清· 梁啓超《譚嗣同傳》
味道
(1) 滋味
櫻桃的味道真好
(2) 意味;趣味
這首詩寫得有點味道
(3) 體味道理
味道守真
(4) ;體味道的哲理
足以
完全可以
憑他的成績足以取勝
足以立事。——《資治通鑑》
力尚足以入。——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火尚足以明。
嗟嗟
(1).嘆詞。表示招呼。《詩·周頌·臣工》:“嗟嗟臣工,敬爾在公。”
(2).嘆詞。表示感慨。《楚辭·九章》:“曾歔欷之嗟嗟兮,獨隱伏而思慮。” 唐 李頎 《行路難》詩:“薄俗嗟嗟難重陳,深山麋鹿可為鄰。” 明 張煌言 《長鯨行》:“嗟嗟長鯨爾何愚,如彼異類空屈節。”
(3).嘆詞。表示讚美。《詩·商頌·烈祖》:“嗟嗟烈祖,有秩斯祜。” 鄭玄 箋:“重言嗟嗟,美嘆之深。”《漢書·韋賢傳》:“嗟嗟我王, 漢 之睦親,曾不夙夜,以休令聞!” 明 陳烈 《重刻誠意伯劉公文集後序》:“嗟嗟樹開國之勛猷,昭傳世之文章。”
(4).象聲詞。猶濺濺。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河水四》:“今惟見水異耳,嗟嗟有聲,聲聞數里。”
五斗
(1).見“ 五斗米 ”。
(2).即五星。《黃庭內景經·若得》:“三真扶胥共房津,五斗煥明是七元。” 梁丘子 註:“五斗,五星;七元,北斗也。”參見“ 五星 ”。
南海
(1)
(2) 縣名,在廣東省境內,現已併入廣州市
(3) 對康有為的尊稱,其字亦為南海
南海之生死未可卜。—— 清· 梁啓超《譚嗣同傳》
耕叟
老農。 宋 周密 《齊東野語·薰風聯句》:“征夫耕叟方賓士作勞,低垂喘汗於黃塵赤日之中,雖有此風,安知所謂涼哉?” 明 張寧 《方洲雜言》:“ 文帝 初耕藉田時,借牛于田家,既終畝,二耕叟互錯認牛。”
林岸
生長著林木的水岸。 南朝 梁 沉約 《循役朱方道路》詩:“江移林岸微,巖深煙岫復。” 唐 李嶠 《和杜學士旅次淮口阻風》:“淼漫煙波濶,參差林岸遙。”
綸巾
古代用青絲帶做的頭巾,又名諸葛巾
耕稼
泛指種莊稼。《孟子·公孫丑上》:“﹝ 舜 ﹞自耕稼陶漁以至為帝,無非取於人者。”《漢書·循吏傳·召信臣》:“其化大行,郡中莫不耕稼力田,百姓歸之。”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勉學》:“人生在世,會當有業:農民則計量耕稼,商賈則討論貨賄。” 宋 曾鞏 《請擇將益兵札子》:“古者兵出於農,故三時耕稼,一時閲武。”
食力
(1).靠勞動生活。《國語·晉語四》:“庶人食力。” 宋 蘇軾 《糴米》詩:“知非笑昨夢,食力免自愧。” 清 顧炎武 《刈禾長白山下》詩:“食力終全節,依人尚厚顏。”
(2).指靠勞動生活的人。《禮記·禮器》:“天子一食,諸侯再,大夫士三,食力無數。” 鄭玄 註:“食力,謂工、農、商也。” 陳澔 集說:“食力,自食其力之人,農、工、商賈,庶人之屬也……禮不下庶人,故無食數,飽即止也。”
(3).靠租稅生活。《禮記·曲禮下》:“問大夫之富,曰:‘有宰食力,祭器、衣服不假。’” 孔穎達 疏:“食力,謂食民下賦稅之力也。”
(4).糧食和人力。 南朝 陳 徐陵 《司空章昭達墓志銘》:“ 周迪 資其食力,更事窺窬。” 唐 司空圖 《復安南碑》:“撲魅驅貍,潛消沴氣,農商並勸,食力兼儲。” 清 昭槤 《嘯亭雜錄·平定回部本末》:“今 霍集占 困守危城,食力已盡。”
(5).指腹中有食物而產生的氣力。 元 秦簡夫 《趙禮讓肥》第一折:“不是我無食力身軀閃這一滑,多管是少人行山路凹凸。”
枉道
(1).違背正道。《管子·形勢》:“小人者,枉道而取容,適主意而偷説,備利而偷得,如此者,其得之雖速,禍患之至亦急。” 漢 應劭 《風俗通·十反·安定太守汝南胡伊》:“ 柳下惠 不枉道以事人,故三黜而不去。” 宋 葉適 《故知樞密院事資政殿大學士施公墓志銘》:“進退以義,士之節也;枉道乾進,士之恥也。”
(2).指邪曲之道。 魯迅 《墳·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以眼還眼以牙還牙’是直道。 中國 最多的卻是枉道,不打落水狗,反被狗咬了。”
(3).繞道。 三國 魏 曹丕 《與吳質書》:“今遣騎到 鄴 ,故使枉道相過。” 唐 岑參 《送盧郎中除杭州之任》詩:“知君望鄉處,枉道上 姑蘇 。” 宋 蘇軾 《送海印禪師偈》:“公以三詩贈行,復枉道過某於 齊安 。” 郭沫若 《文藝論集續集·孤鴻--致成仿吾的一封信》:“我枉道過我海邊上的舊居,仍然空著沒有賃出。”
(4).猶漫道、莫說。 唐 尚顏 《秋夜吟》:“枉道一生無繫著, 湘 南山水別人尋。”
徇人
依從他人;曲從他人。 宋 蘇籀 《欒城先生遺言》:“若用心專模倣一人,捨己徇人,未必貴也。”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囯·欽定士階條例》:“務悅世而不知敬天,徒徇人而不知事主,其何以為德?其何以為才?其何以為士?”
秋風
秋天的風
南畝
指田野
轉而緣南晦(晦,同“畝”)。——《漢書·食貨志》引漢· 賈誼《論積貯疏》
使負棟之柱,多於南畝之農夫。——唐· 杜牧《阿房宮賦》
如雲
(1).形容盛多。《詩·鄭風·出其東門》:“出其東門,有女如雲。” 毛 傳:“如雲,眾多也。” 漢 李陵 《答蘇武書》:“當此之時,猛將如雲,謀臣如雨。” 唐 白居易 《輕肥》詩:“夸赴軍中宴,走馬去如雲。”
(2).發美長貌。《詩·鄘風·君子偕老》:“鬒髮如雲,不屑髢也。” 毛 傳:“如雲,言美長也。”
(3).比喻德化廣大。《史記·五帝本紀》:“ 帝堯 者, 放勛 。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雲。” 司馬貞 索隱:“如雲之覆渥,言德化廣大而浸潤生人,人鹹仰望之,故曰如百穀之仰膏雨也。”
自足
(1) 自我滿足
(2) 自己覺得滿意
徜徉
(1).猶徘徊。盤旋往返。《淮南子·人間訓》:“翱翔乎忽荒之上,徜徉乎虹蜺之間。”徜徉,一本作“ 析惕 ”。
(2).猶彷徨。心神不寧貌。《文選·張衡<思玄賦>》:“會 帝軒 之未歸兮,悵徜徉而延佇。”舊註:“悵徜徉,思貌。”一本作“ 倘佯 ”。《後漢書·張衡傳》作“相佯”。
(3).安閒自得貌。 唐 韓愈 《送李願歸盤谷序》:“膏吾車兮秣吾馬,從子於 盤 兮,終吾生以徜徉。” 宋 陳亮 《何少嘉墓志銘》:“仲兄 大雅 以疾不涉事, 少嘉 時其起居,使得徜徉以自養疾。” 明 張羽 《秋日苕溪·道中》詩:“閒行無物役,洄沿自徜徉。”
擊缶
亦作“ 擊缻 ”。敲擊瓦缶。古人或以缶為樂器,用以打拍子。缶,瓦盆。《詩·陳風·宛丘》:“坎其擊缶, 宛丘 之道。”《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於是, 秦王 不懌,為一擊缻。 相如 顧召 趙 御史書曰:‘某年月日, 秦王 為 趙王 擊缻。’”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偕計》:“堪嗟擊缶千秋壯,莫道揮毫兩鬢星。” 清 孫枝蔚 《贈江舟次詩》:“書空恥咄咄,擊缶歌嗚嗚。不為今離別,焉知昨歡娛?”
烏烏
(1).形容身體中穴位受針後氣至之象。《素問·寶命全形論》:“見其烏烏,見其稷稷,從見其飛,不知其誰。” 王冰 註:“烏烏,嘆其氣至;稷稷,嘆其已應。”
(2).歌呼聲。《漢書·楊惲傳》:“酒後耳熱,仰天拊缶,而呼烏烏。”《文選·楊惲<報孫會宗書>》作“嗚嗚”。《北史·蕭大圜傳》:“披良書,採至賾,歌纂纂,唱烏烏。” 宋 范成大 《大廳後堂南窗負暄》詩:“端如擁褐茅檐下,祗欠烏烏擊缶歌。” 清 趙翼 《題甘雨應期圖》詩:“從此村甿企腳眠,準備烏烏歌擊缶。”
瓮頭
(1).酒瓮的口。 元 康進之 《李逵負荊》第一折:“遮莫我臥在瓮頭,直醉的來在這搭里嘔。”
(2).剛釀成的酒。 唐 孟浩然 《戲題》詩:“已言雞黍熟,復道瓮頭清。” 唐 何延之 《蘭亭始末記》:“ 江 東雲堈面,猶 河 北稱瓮頭,謂初熟酒也。” 元 無名氏 《迎仙客·十二月》曲:“春未回,雪成堆,新釀瓮頭潑緑醅。”
相對
(1) 面對面;相向
大與小相對
(2) 非絕對的(跟“絕對”相對)
各個具體過程的發展都是相對的
(3) 比較來說
相對不錯
俯仰
(1) 低頭和抬頭,泛指隨便應付
左右周旋,進退俯仰。——《左傳·定公十五年》
俯仰由人
(2) 比喻很短的時間
俯仰之間,已成陳跡。——王羲之《蘭亭集序》
宇宙
(1)
(2) 包括一切天體的無限空間
(3) “宇”指無限空間,“宙”指無限時間。一切物質及其存在形式的總體。哲學上又叫“世界”
無央
(1).無窮盡。《呂氏春秋·知化》:“今釋 越 而伐 齊 ,譬之猶懼虎而刺猏,雖勝之,其後患無央。” 漢 霍去病 《琴歌》:“國家安寧,樂無央兮。” 許地山 《暾將出兮東方》:“會見新曦被四錄,使我樂兮無央。”
(2).猶無數。 南唐 陳陶 《朝元引》:“無央鸞鳳隨金母,來賀薰風一萬年。”
代人
指繼任者。《世說新語·言語》“ 陶公 疾篤,都無獻替之言,朝士以為恨” 南朝 梁 劉孝標 註:“按 王隱 《晉書》載 侃 ( 陶侃 )臨終表曰:‘……伏願遴選代人,使必得良才,足以奉宣王猷,遵成志業,則雖死之日,猶生之年。’有表若此,非無獻替。”
乃是
是,就是
人民民眾乃是真正的英雄
羲皇
即 伏羲氏 。《文選·揚雄<劇秦美新>》:“厥有雲者,上罔顯於 羲皇 。” 李善 註:“, 伏羲 為三皇,故曰 羲皇 。” 唐 杜甫 《醉時歌》:“先生有道出 羲皇 ,先生有才遇 屈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