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董判官原文
逢君說行邁,倚劍別交親。幕府為才子,將軍作主人。
近關多雨雪,出塞有風塵。
長策須當用,男兒莫顧身。
詩詞問答
問:送董判官的作者是誰?答:高適
問:送董判官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送董判官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高適的名句有哪些?答:高適名句大全
高適送董判官書法欣賞
譯文和注釋
譯文
聽說你要出門遠行,仗劍辭別朋友親人。
幕府之中堪為才子,將軍作主任用賢能。
邊關一帶常多雨雪,出塞途中風沙陣陣。
安邊良策應當貢獻,男兒報國莫惜生命。
注釋
董(dǒng)判官:名字事跡不詳。
行邁:遠行。
倚(yǐ)劍:仗劍。
交親:交結很深的親友。
幕(mù)府:軍隊出征施用帳幕,故將軍的府署稱為幕府。
將軍:指董判官的上級將領。
長策:好計策。
莫顧身:不顧惜自身。
詩文賞析
送友人赴邊,這是高適邊塞詩中常見題材。這篇作品以極樸素的語言、極深厚的情誼,慰勉友人莫辭旅途艱辛,施展才略,立功邊關。
詩的首聯點出友人即將遠行。“倚劍”二字是關鍵字眼,它不僅使“行邁”、“別交情”既悲且壯,而且暗示了友人的身分是從戎,交待了友人行邁辭親的原因是御邊。“行邁”,已可見旅途遙遠;辭親,更不免心中眷戀,然而用“倚劍”二字,不僅點出此行為投身戎旅,而且使辭親遠行帶上慷慨之氣。
次聯寫友人赴邊作判官,供職幕府,將軍以主人身份盛待才子。這兩句承接首聯,預言友人此次赴邊,可充分發揮出自己的文才,必受主將的賞識,而得真誠接待。如詩人在《別馮判官》一詩中所寫道的:“才子方為客,將軍正渴賢,遙知幕府下,書記日翩翩。”董判官以才子之能,投奔渴賢之將軍,必以其翩翩之姿,得意於將軍幕府。詩人在預祝之中,流露出一股羨慕之情。這是詩人對友人赴邊後的構想,也是對董判官的讚譽和慰勉。
頸聯仍承上兩句構想友人赴邊途中的情景。先“近關”,再“出塞”,緊扣“行邁”,具體寫出路途遙遠;“多雨雪”,“有風塵”,遙領末句,如實描繪邊塞苦寒。可見旅途之苦辛。詩人多次出塞,對邊地苦寒有切身體驗,曾不止一次在詩中提到。如“關山唯一道,雨雪近三邊”(《別馮判官》),如“莫言關塞極,雲雪尚漫漫”(《使青夷軍入居庸三首》),如“北使徑大寒,關山饒苦辛”(《答侯少府》)等等。因而“近關多雨雪,出塞有風塵”兩句並非誇張之筆,不過是實寫關塞景物,從而逼出詩的結尾兩句:“長策須當用,男兒莫顧身”。
尾聯勉勵友人莫畏艱辛,要經得住雨雪風塵之苦,為保衛邊防貢獻良策,為祖國立功奮不顧身。莫顧一身,施展長策,立功邊陲,是一種先抑後揚的筆法,使詩歌頓生波瀾。“男兒莫顧身”是對友人的慰勉,但也反映了詩人自己立功邊塞的願望和為國事獻身的精神,以高昂的情調回答開頭“行邁”的問題,結束全詩,使作品顯得氣勢流暢,格調雄健,毫無一般送別詩的兒女離別之態。
首聯實寫眼前,稍露惆張;次聯預言今後,情調陡轉;三聯寫旅途情況,悽苦不堪;尾聯勸友人立功,文勢高揚。全詩先揚後抑,跌宕有致,胸襟抱負,令人欽佩。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佚名《增廣賢文·上集》
- 殘柳宮前空露葉,夕陽川上浩煙波。劉滄《經煬帝行宮》
- 智足以拒諫,言足以飾非司馬遷《史記·汲鄭列傳》
- 玉屏風冷愁人。醉爛漫、梅花翠雲。
- 運退黃金失色,時來鐵也生光。馮夢龍《醒世恆言·卷三》
- 水風輕,蘋花漸老,月露冷、梧葉飄黃。
- 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陸游《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 重岡已隔紅塵斷,村落更年豐。
- 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後發。發而不中,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孟子《孟子·公孫丑章句上·第七節》
- 算陰晴,渾似幾番,渭城故人離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