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張若澄蜀山圖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題張若澄蜀山圖原文

層巒絕巘若無路,面水依林忽有家。

疑是草堂開錦里,頓教秋興滿三巴。

詩詞問答

問:題張若澄蜀山圖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題張若澄蜀山圖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題張若澄蜀山圖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麻韻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五

參考注釋

層巒

重疊的山嶺

層巒疊嶂

層巒疊翠

層巒起伏

有家

(1).指家。有,詞頭。《易·家人》:“閒有家,志未變也。” 孔穎達 疏:“所以在初防閒其家者,家人志未變黷也。”

(2).指卿大夫。有,詞頭。《書·皋陶謨》:“日宣三德,夙夜浚明有家。” 孔 傳:“卿大夫稱家。”

(3).謂女子出嫁。《孟子·滕文公下》:“丈夫生而願為之有室,女子生而願為之有家,父母之心,人皆有之。” 宋 王明清 《春娘傳》:“妾聞‘女子生而願為之有家’。若即嫁一小民,布裙短衣,啜菽飲水,亦是人家媳婦。” 明 朱鼎 《玉鏡台記·探姑》:“女 潤玉 ,年方及笄,未遂有家。”

草堂

草廬。隱者所居的簡陋茅屋

錦里

即 錦官城 。 晉 常璩 《華陽國志·蜀志》:“州奪郡文學為州學,郡更於 夷里橋 南岸道東邊起起文學,有女牆,其道西城,故 錦宮 也。錦工織錦,濯其中則鮮明,他江則不好,故命曰 錦里 也。”後即以 錦里 為 成都 之代稱。 唐 李商隱 《籌筆驛》詩:“他年 錦里 經祠廟,《梁父吟》成恨有餘。” 明 何景明 《送楊太常歸省》詩之二:“ 錦里 趨庭日,聲華冠 蜀 都。”參見“ 錦官城 ”。

頓教

(1).佛教各宗派對其教主 釋迦牟尼 一生所說的教法,有不同的“判教”。在我國如華嚴宗判為“五教”,“頓教”居第四位,指不設位次、不依言辭而頓悟教理的《維摩經》等。天台宗列為“化儀四教”之首。《景德傳燈錄·闍夜多》:“後至 羅閲城 ,敷揚頓教。” 呂澂 《中國佛學源流略講》附錄《天台宗》:“化儀四教,首先是頓教,大乘圓滿教理直下全提。”

(2).指禪宗六祖 慧能 創立的南宗法門。《壇經·付囑品》:“今生若遇頓教門,忽悟自性見世尊,若欲修行覓作佛,不知何處擬求真。”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七章第二節:“禪宗頓教, 慧能 是創始人。”參見“ 頓悟 ”。

秋興

(1).秋日的情懷和興會。 唐 孟浩然 《奉先張明府休沐還鄉海亭宴集》詩:“何以發秋興,陰蟲鳴夜階。” 唐 胡曾 《詠史詩·西園》:“高情公子多秋興,更領詩人入醉鄉。” 清 喬可聘 《秋村寄吳柴庵》詩:“蕭條村舍掛藤蘿,隱几閒吟秋興多。”

(2).指本有某種感慨,於秋日而發。 晉 潘岳 《<秋興賦>序》:“僕野人也,偃息不過茅屋茂林之下,談話不過農夫田父之客,攝官承乏,猥廁朝列,匪遑底寧,譬猶池魚籠鳥有江湖山藪之思。於是染翰操紙,慨然而賦。於時秋也,以秋興命篇。”

三巴

(1).古地名。 巴郡 、 巴東 、 巴西 的合稱。相當今 四川 嘉陵江 和 綦江 流域以東的大部地區。 晉 常璩 《華陽國志·巴志》:“ 建安 六年, 魚復 蹇允 白 璋 爭 巴 名, 璋 乃改 永寧 為 巴郡 ,以 固陵 為 巴東 ,徙 羲 為 巴西 太守,是為 三巴 。”《資治通鑑·晉安帝元興三年》:“ 玄 以 桓希 為 梁州 刺史,分命主將戍 三巴 以備之。” 胡三省 註:“ 三巴 , 巴郡 、 巴東 、 巴西 也。 杜佑 曰: 渝州 ,古 巴國 ,謂之 三巴 。以 閬 、 白 二水東南流,曲折三迴,如‘巴’字也。”

(2).多泛指 四川 。 唐 楊炯 《後周明威將軍梁公神道碑》:“遵 文翁 之遺訓,學富 三巴 。” 明 施敬 《巴陽夜泊》詩:“獨棹 三巴 夜,秋高片月孤。” 黃鈞 《自成都歸舟中作》詩:“久客 三巴 事可哀, 錦江 七月放船回。”

詩詞推薦

  • 春日郊齋即事呈西涯學士先生

    石寶明代〕玉堂行過到池亭,歷歷春聲亦可聽。浴馬水邊嘶宛轉,啼鴉樹里語丁寧。去官學士猶名在,得句詩人本地靈。分付
  • 元旦和林以善韻

    祁順明代〕五鼓催更盡,千門徹曉開。歲從今日始,春是去年來。璀璨梅花雪,清香柏葉杯。親闈思拜慶,遙望粵王台。
  • 悅心殿

    乾隆清代〕玉塔聳崔巍,瓊島圍羅列。浸映太液光,精神堪澡雪。冕黻於焉換,竹素於焉設。展卷恰虞書,知人云則哲。惟帝
  • 採蓮曲

    陸游宋代〕採蓮吳姝巧笑倩,小舟點破煙波面。雙頭折得欲有贈,重重葉蓋羞人見。女伴相邀拾翠羽,歸棹如飛那可許。傾鬟
    題張若澄蜀山圖原文_題張若澄蜀山圖的賞析_古詩文
  • 上元夫人

    李白唐代〕上元誰夫人,偏得王母嬌。嵯峨三角髻,餘發散垂腰。裘披青毛錦,身著赤霜袍。手提嬴女兒,閒與鳳 * 。眉語
  • 和子京旅況

    宋庠宋代〕春城岑寂早花開,久脫冠梁有薄埃。安邑本緣飢腹累,茂陵非為富貲來。驚羅晚雀同茅宇,爭席春農伴茗杯。自有
  • 和闐玉緩步歸廬圖

    乾隆清代〕游罷名山歸步遲,平頭奴子抱琴隨。書堂幽絕研甌淨,腹藁攜來一寫之。
  • 寄守上人歸閩省親

    薛師石宋代〕從小服緇素,三衣竟不長。心空無物礙,頂重有詩囊。去與雲相似,來期春未央。家山指萱草,微笑奉高堂。
    題張若澄蜀山圖原文_題張若澄蜀山圖的賞析_古詩文
  • 即事十首

    劉克莊宋代〕瓜果跽拳祝,{左日右侯}羅撲賣聲。粵人重巧夕,燈火到天明。
  • 秋日晚思

    李商隱唐代〕桐槿日零落,雨余方寂寥。枕寒莊蝶去,窗冷胤螢銷。取適琴將酒,忘名牧與樵。平生有游舊,一一在煙霄。
  • 題清音亭

    徐沖淵宋代〕人間絲竹競哇淫,只有清流解洗心。試論此山泉石看,茂林修竹勝山陰。
    題張若澄蜀山圖原文_題張若澄蜀山圖的賞析_古詩文
  • 己丑二月三日大風雨雪 其一

    王冕元代〕狂風推雲若山倒,積雪滿路行人稀。大家得意頻喚酒,老子畏寒愁解衣。梅花出竹似索笑,沙鷗見我能忘機。卻思
    題張若澄蜀山圖原文_題張若澄蜀山圖的賞析_古詩文
  • 曾原伯屢勸居城中而仆方欲自梅山入雲門今日

    陸游宋代〕借得僧房似釣船,兼旬散發醉江天。酒能作病真如此,窮乃工詩卻未然。閒似白鷗雖自許,健如黃犢已無緣。秋高
    題張若澄蜀山圖原文_題張若澄蜀山圖的賞析_古詩文
  • 詠史下關羽四首

    陳普宋代〕寢席羹杯幾載同,不知玄德訪隆中。呂蒙陸遜誠奸賊,消為孫登作婦翁。
    題張若澄蜀山圖原文_題張若澄蜀山圖的賞析_古詩文
  • 兩朱閣

    白居易唐代〕兩朱宮閣,南北宮相對起宮。借問何人家?貞元雙帝子。帝子 * 雙得仙,五雲飄搖飛上天。第宅亭台不將去,化
  • 東居 十

    蘇曼殊〔近現代〕燈飄珠箔玉箏秋,幾曲回闌水上樓。猛憶定庵哀怨句:“三生花草夢蘇州”。
    題張若澄蜀山圖原文_題張若澄蜀山圖的賞析_古詩文
  • 題陳景明梅廬

    戴復古宋代〕手栽梅核待成林,慈母當年屬望深。梅未成林人已往,空酸孝子一生心。
    題張若澄蜀山圖原文_題張若澄蜀山圖的賞析_古詩文
  • 贈齒醫魯生

    劉宰宋代〕曾過當湖好事家,園池仿佛記豪華。老來只欲甘藜藿,乞我仙方固齒牙。
  • 開歲頗思江湖游適

    陸游宋代〕健筆當年賦遠遊,即今侷促但堪羞。雖為月下孤舟客,未醉天涯七澤秋。丹熟竟當金換骨,客來從笑雪蒙頭。龍泉
    題張若澄蜀山圖原文_題張若澄蜀山圖的賞析_古詩文
  • 戲張道人不飲酒

    顏蕘唐代〕言自雲山訪我來,每聞奇秘覺叨陪。吾師不飲人間酒,應待流霞即舉杯。
題張若澄蜀山圖原文_題張若澄蜀山圖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