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原文
器微滿乃溢,才備德不形。
大功有神軸,至平惟水停。
不見唐虞日,垂衣臨廣庭。
運動物不覺,端居天下寧。
作誓民始畔,勤盟血徒腥。
何況衄敗餘,繼之以幽囹。
古道不可復,誇詡類俳伶。
藐視三皇業,嘒嘒如小星。
自謂皋契出,不希麟鳳靈。
俯視秦漢士,牛涔間鯤溟。
大言久不怍,吾歌安足聆。
詩詞問答
問:古詩的作者是誰?答:石寶
問:古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石寶的名句有哪些?答:石寶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青韻 出處:熊峰集卷四
參考注釋
不形
不顯露。 漢 王褒 《四子講德論》:“好惡不形,則是非不分。” 晉 陸機 《辯亡論下》:“亂不極則治不形。” 明 方孝孺 《送石君永常赴河南僉事序》:“不形好惡,不傾是非,鹹得其正,然後可以為正矣。”
大功
(1) 大功業,大功勞
(2) 獎勵用語
記大功一次
有神
(1).神靈。有,助詞。《書·武成》:“惟爾有神,尚克相予。” 孔 傳:“神庶幾助我。”《大戴禮記·少間》:“故天子昭有神於天地之間,以示威於天下也。”
(2).有神助。喻指奇妙生動,有神韻。 唐 杜甫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李玲修 《籠鷹志》:“他畫著,漸漸藝術感覺喚醒了,手平穩了,下筆有神了。”
(3).有精神。 王西彥 《人的世界·第三家鄰居》:“這雙大眼睛,瞳人深而有神。仿佛即使是在黑暗之中,它們也能發光。”
至平
(1).舊指賢君在位,公道大行,人盡其力的治世。《荀子·榮辱》:“故仁人在上,則農以力盡田,賈以察盡財,百工以巧盡械器,士大夫以上至於公侯,莫不以仁厚知能盡官職,夫是之謂至平。”《荀子·君道》:“故藉歛忘費,事業忘勞,寇難忘死,城郭不待飾而固,兵刃不待陵而勁,敵國不待服而詘,四海之民不待令而一,夫是之謂至平。”《漢書·元帝紀》:“五帝三王,任賢使能,以登至平。”
(2).極其公平;極其清平。 三國 魏 阮籍 《為鄭沖勸晉王箋》:“至公至平,誰與為鄰,何必勤勤小讓也!” 宋 葉適 《財總論二》:“夫當 仁宗 四十二年,號為本朝至平極盛之世,而財用始大乏,天下之論擾擾,皆以財為慮矣。”
不見
(1)
不曾相見
老哥倆可有日子不見了
(2)
見不著;丟失
一輛新腳踏車轉身就不見了
唐虞
唐堯 與 虞舜 的並稱。亦指 堯 與 舜 的時代,古人以為太平盛世。《論語·泰伯》:“ 唐 虞 之際,於斯為盛。”《史記·汲鄭列傳》:“陛下內多欲而外施仁義,奈何欲效 唐 虞 之治乎!” 宋 劉過 《沁園春·壽》詞:“平章處,看人如 伊 呂 ,世似 唐 虞 。”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詩:“我好像置身在 唐 虞 時代以前。”
垂衣
見“ 垂衣裳 ”。
廣庭
寬闊的廳堂。引申為公開的場所。 清 朱仕琇 《送葉蔚文南歸序》:“ 顏斶 王斗 絀世主之怒,笑謔廣庭,高揖而去。”參見“ 廣庭大眾 ”。
運動
(1) 運行轉動
因天時而行罰,順陰陽而運動。——《新語》
(2) 運用
夫宰相運動樞極。——《後漢書》
(3) 物體位置不斷改變的現象
直線運動
(4) 可促進身體健康的身體活動
排球運動
(5) 向民眾公開宣揚某種思想、見解、主義的民眾活動
護路運動
不覺
(1)
(2)
沒有發覺,沒有感覺到
一路景物極佳,也就不覺路途遙遠
(3)
想不到,無意之間
天天作詩著文,天長日久不覺已是著述頗豐
(4)
不禁,不由得
他們兩雙眼好像無意中碰在一起時,兩個都不覺紅了臉。——揚沫《青春之歌》
端居
謂平常居處。 唐 孟浩然 《臨洞庭贈張丞相》詩:“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 明 雷士俊 《寄王築夫》詩:“寂寞荒村靜,端居念遠朋。” 清 鈕琇 《觚賸續編·淄川小聖人》:“先生端居緘默;遇有問難,輒指畫談議,袞袞滔滔,竟晷不倦。”
天下
(1) 四海之內,全中國
魚鱉黿鼉為天下富。——《孫子·謀政》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公孫丑下》
天下三分。——諸葛亮《出師表》
天下之美。——明· 劉基《郁離子·千里馬篇》
(2) 人世間,社會上
天下誰人不識君。——唐· 高適《別董大》
天下物皆然。——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天下事有難易乎。——清· 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侄》
(3) 全世界,所有的人
天下縞素。——《戰國策·魏策》
天下順之。——《孟子·公孫丑下》
以天下之所順。
先天下之憂而憂。——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
後天下之樂而樂。
(4) 國家或國家的統治權
傳天下不足多。——《韓非子·五蠹》
為天下理財。——宋·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共爭天下。——《資治通鑑》
天下事誰可支柱者。——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5) 自然界,天地間
知天下之寒。——《呂氏春秋·察今》
誓民
約束、告戒吏民。《周禮·夏官·大司馬》:“遂以蒐田,有司表貉誓民。”
何況
(1) 不消說
一項改革都會經過不少曲折,更何況一場革命
(2) 更加
學好本民族的語言尚且要花許多力氣,何況學習另一種語言呢
(3) 表示進一步申述理由或追加理由,用法基本上同“況且”
何況供百人。——清· 洪亮吉《治平篇》
你去接他一下,這兒不好找,何況他又是第一次來
幽囹
牢獄。 宋 韓維 《奉和象之夜飲》之三:“煩憂忽以去,曠如出幽囹。”
古道
(1) 傳統的正道。今通稱不趨附流俗,守正不阿為古道
夫重懷古道,枕籍詩書,危不能安,亂不能治,郵里逐雞難,亦無黨也。——漢· 桓寬《鹽鐵論·殊路》
(2) 古樸
古道熱腸
忠厚古道
(3) 古舊的路徑
踏上石子鋪的古道
樂遊原上清秋節, 鹹陽古道音塵絕。—— 唐· 李白《憶秦娥》
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與藥相粘,不可取。——宋·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學不可以已。——《荀子·勸學》
(2)
決不能,必須不
而勢力眾寡不可論。——《資治通鑑》
不可一概而論
(3)
與“非”搭配,表示必須或一定
今天這個會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藐視
認為 很卑賤、渺小、沒有價值或令人厭惡,從而對它加以輕視,加以嘲笑
我們不再藐視她了
皇業
大業;帝王的事業。 唐 陳子昂 《諫用刑書》:“﹝ 楊玄 ﹞欲因人謀,以竊皇業。”《敦煌變文集·捉季布傳文》:“是時 漢 帝興皇業, 洛陽 登極獨稱尊。”
嘒嘒
(1).形容星光微小而明亮。《魏書·術藝傳·張淵》:“丈人極陽而慌忽,子孫嘒嘒於參嵎。”原註:“嘒,小貌。孫二星,在子東。” 明 何景明 《憂旱賦》:“朝出日之杲杲兮,夕明星之嘒嘒。”
(2).象聲詞。形容清亮的聲音。《詩·商頌·那》:“鞉鼓淵淵,嘒嘒管聲。” 孔穎達 疏:“嘒嘒然而清烈者,是其管籥之聲。” 朱熹 集傳:“嘒嘒,清亮也。”《詩·小雅·采菽》:“其旂淠淠,鸞聲嘒嘒。” 孔穎達 疏:“其此君子車服旌旂則淠淠然動,得宜其車馬鸞鈴之聲,又嚖嘒然鳴中節。” 元 趙孟頫 《題耕織圖二十四首奉懿旨撰·織·九月》詩:“舍南與舍北,嘒嘒聞車聲。”
(3).象聲詞。蟬鳴聲。《詩·小雅·小弁》:“菀彼柳斯,鳴蜩嘒嘒。” 毛 傳:“蜩,蟬也。嘒嘒,聲也。” 晉 陸機 《擬明月皎夜光》詩:“翻翻歸雁集,嘒嘒寒蟬鳴。” 清 黃景仁 《苦暑行》:“千章黝緑披且死,中有嘒嘒蟬聲聯。” 陳煒謨 《狼筅將軍》:“四周寂無人聲,只嘒嘒的夜蟬高據在柳樹上,鳴著。”
小星
(1).小而無名的星。《詩·召南·小星》:“嘒彼小星,三五在東。” 毛 傳:“小星,眾無名者。”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雷曹》:“小星動搖,似可摘而下者。”
(2).《詩·召南》篇名。《詩·召南·小星序》:“小星,惠及下也。夫人無妬忌之行,惠及賤妾。”後因以“小星”為妾的代稱。 明 吳炳 《療妒羹·賢風》:“夫人時常寬慰,許備小星。” 清 鈕琇 《觚賸·雲娘》:“公子治吉席,將為小星催粧。 雲 忽易戎服,掣所佩刀,出立堂上,責公子。” 老舍 《老張的哲學》第十:“真的八爺要納小星?”
皋契
皋陶 和 契 的並稱。傳說 皋陶 是 虞舜 時刑官, 契 是 虞舜 時司徒。 元 耶律楚材 《和董彥才東坡鐵杖詩》:“ 湛然 忝佐本無功,致主 * 媿 皋 契 。”
麟鳳
(1).麒麟和鳳凰。《文選·漢武帝<賢良詔>》:“麟鳳在郊藪, 河 洛 出圖書,嗚呼,何施而臻此乎?” 李善 注引《禮記》:“聖王所以順,故鳳凰騏麟,皆在郊藪。”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知音》:“夫麟鳳與麏雉懸絶,珠玉與礫石超殊,白日垂其照,青眸寫其形。”《舊唐書·文苑傳上·楊炯》:“而雲麟鳳有四靈之名,玄龜有負圖之應。” 周詠 《雜詩》:“荊棘滿中原,麟鳳絶郊藪。”
(2).比喻才智出眾的人。 南唐 陳陶 《閒居雜興》詩之二:“中原莫道無麟鳳,自是皇家結網疎。” 宋 蘇軾 《司馬溫公神道碑》:“公如麟鳳,不鷙不搏。” 清 錢謙益 《南京光祿寺少卿馮若愚授奉政大夫制·繼妻姚氏贈宜人》:“螟蛉有子,閨門聿著其恩勤;麟鳳多才,邦家猶藉其長養。”
俯視
(1) 從高處往下看
從窗戶可以俯視下面的院子
(2) 從高處或居高臨下的地方向下看
靜靜地俯視他們下面的如畫美景
牛涔
牛足印中的水。比喻狹小的境地。語本《淮南子·氾論訓》:“夫牛蹏之涔,不能生鱣鮪。” 高誘 註:“涔,雨水也。滿牛蹏中,言其小也,故不能生鱣鮪也。” 唐 楊炯 《為劉少傅等謝敕書慰勞表》:“希少陽之末光,自韜螢火;洽重海之餘潤,色息牛涔。” 唐 黃滔 《啟盧員外》:“而 滔 牛涔淺狹,燕戲微茫,豈合攀投,徒為激切。” 明 徐渭 《畫魚》詩:“尺梢詎許牛涔活,遠木何勞象隊移!”
大言
(1) 有關大事的言論;重要言論
(2) 誇大的言辭,大話
每大言曰。——明· 宗臣《報劉一丈書》
安足
立足,存身。《三國志·魏志·公孫瓚傳》“遣人與子書,刻期兵至,舉火為應”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典略》:“ 瓚 遣行人 文則 齎書告子 續 曰:‘不然,吾亡之後,天下雖廣,汝欲求安足之地,其可得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