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目原文
即目真情體物知,鶴糧或竊鶴啼飢。
青田誰為供芻粟,可使由之意若斯。
詩詞問答
問:即目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即目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即目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支韻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八十九
參考注釋
即目
(1).眼前所見。 南朝 梁 鍾嶸 《詩品》卷中:“‘思君如流水’,既是即目;‘高臺多悲風’,亦惟所見。” 隋 江總 《入攝山棲霞寺》詩序:“率製此篇,以記即目,俾後來賞者,知余山志。”
(2).目前;現在。 宋 蘇軾 《乞增修弓箭社條約狀》之一:“雖據即目邊防事勢,三五年間,必無警急,然思安慮危,有國之常備,事不素講,難以應猝。”《劉知遠諸宮調·知遠別三娘太原投事》:“今有九州安撫,即目招軍。”《水滸傳》第十二回:“即目盜賊猖狂,國家用人之際。”
真情
(1) 真實的情況
不了解真情
(2) 真誠的情感
吐露真情
體物
(1).生成萬物。《禮記·中庸》:“鬼神之為德,其盛矣乎!視之而弗見,聽之而弗聞,體物而不可遺。” 鄭玄 註:“體,猶生也;可,猶所也。” 孔穎達 疏:“言鬼神之道生養萬物無不周徧,而不有所遺;言萬物無不以鬼神之氣生也。” 清 戴震 《原善》卷上:“‘形而上’者,陰陽鬼神胥是也,體物者也……五行之成形質者,則器也;其體物者,道也。”
(2).描述事物;摹狀事物。 晉 陸機 《文賦》:“詩緣情而綺靡,賦體物而瀏亮。”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木篇》:“ 庾信 謂 魏 使尉 瑾 曰:‘我在 鄴 ,遂大得蒲萄,奇有滋味。’ 陳昭 曰:‘作何形狀?’ 徐君彥 曰:‘有類軟棗。’ 信 曰:‘君殊不體物,何得不言似生荔枝?’” 王國維 《人間詞話》八:“ 美成 ( 周邦彥 )深遠之致不及 歐 秦 ,唯言情體物,窮極工巧,故不失為第一流之作者。”
鶴糧
指隱居修道者的口糧。 唐 皮日休 《暇日獨處寄魯望》詩:“園蔬預遣分僧料,廩粟先教算鶴糧。” 明 曹學佺 《戊辰二日夜光堂及來江亭少憩》詩:“鶴糧資拾橡,僧菜學燒畬。”
啼飢
因飢餓而號哭。 蘇曼殊 《海哥美爾氏名畫贊》:“此勞動者同盟罷工時,室人顦顇,幼子啼飢之狀也。” 郭沫若 《卓文君》第一景:“啼飢的貓頭鷹也沒有,吠月的犬聲也沒有。”參見“ 啼飢號寒 ”。
青田
(1).指長著青苗的農田。 唐 楊炯 《和鄭讎校內省眺矚思鄉懷友》:“樓臺橫紫極,城闕俯青田。” 唐 張籍 《贈李杭州》詩:“竹間虛館無朝訟,山畔青田長夏苗。” 宋 陳與義 《羅江》詩之二:“行過竹籬逢細雨,眼明雙鷺立青田。”
(2).借指鶴。因 青田 產鶴著名,故代稱。 唐 王勃 《上武侍極啟》:“馳魂霧谷,忻逢紫岫之英;驛思霞丘,佇接青田之響。” 宋 文同 《李生畫鶴》詩:“昂昂青田姿,杳杳在輕素。一身萬里意,雙目九霄顧。” 明 何景明 《畫鶴篇》:“昔聞少保寫青田,古墨千年人不傳。”參見“ 青田鶴 ”。
(3).指青田酒。 唐 李白 《冬夜於隨州紫陽先生飡霞樓送煙子元演隱仙城山序》:“別酒寒酌,醉青田而少留;夢魂曉飛,度淥水以先去。”參見“ 青田酒 ”。
(4).山名。在 浙江省 青田縣 西北境。山有泉石之勝,道教稱三十六洞天之一。素以產青田石、青田鶴聞名。參見“ 青田大鶴天 ”、“ 青田石 ”、“ 青田鶴 ”。
芻粟
芻糧。 宋 曾鞏 《王中正種諤降官制》:“兵西出則近,而爾等東繇 綏德 回遠之路,以疲士馬,費芻粟,致功用不集。”《明史·楊博傳》:“時 右衞 圍六月,守將 王德 戰亡,城中芻粟且盡,士死守無二心。”
若斯
如此。 漢 王延壽 《魯靈光殿賦》:“苟可貴其若斯,孰亦有雲而不珍。” 三國 魏 曹植 《公宴》詩:“飄颻放志意,千秋長若斯。” 南朝 梁 蕭統 《<文選>序》:“若斯之流,又亦繁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