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中盤原文
中盤之古唐以前,泉甘木茂猶疑然。
穿松度石造其阻,山空谷靜真佛所。
盤阿精舍乃一亭,到來小憩忘色形。
陰磴冰紳幾條白,春嶺松蓋千層青。
英英雲氣封中吐,蓊鬱靉靅彌四宇。
崎嶇向徑忽已迷,玉海青蓮花上處。
青蓮花上處無何,豁然開朗乾闥婆。
回薄萬象參紛羅,古中盤者悟者么。
詩詞問答
問:古中盤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古中盤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五十五
參考注釋
中盤
(1).在中流盤旋。 晉 陸雲 《九愍·修身》:“情懷眷以疊結,舟淹流而中盤。”
(2).盤中。 唐 韓愈 《岳陽樓別竇司直》詩:“中盤進橙栗,投擲傾脯醬。”
(3).圍棋術語。指布局完成,進入關係全局勝負的激戰階段。
以前
指時間上某點、某個轉折或某個事件之前
今三世以前。——《戰國策·趙策》
神農以前。——《史記·貨殖列傳》
視三十年以前。——清· 洪亮吉《治平篇》
甘木
(1).傳說中的不死樹。《山海經·大荒南經》:“﹝大荒之中﹞有 不死之國 , 阿 姓,甘木是食。” 郭璞 註:“甘木即不死樹,食之不老。”
(2).佳樹。 漢 班固 《西都賦》:“竹林果園,芳草甘木。郊野之富,號為近 蜀 。”
猶疑
見“猶豫”
空谷
空曠幽深的山谷。多指賢者隱居的地方。《詩·小雅·白駒》:“皎皎白駒,在彼空谷。” 孔穎達 疏:“賢者隱居,必當潛處山谷。”《晉書·龔玄之傳》:“夫哲王御世,必搜揚幽隱。故空谷流縶維之詠,丘園旅束帛之觀。” 宋 蘇軾 《謫居三適·夜臥濯足》詩:“今我逃空谷,孤城嘯鵂鶹。” 鄭澤 《佩忍初來長沙游麓山即席奉贈》詩:“幽蘭散芬芳,搴為空谷酬。”
盤阿
《詩·衛風·考槃》:“考槃在澗,碩人之寬……考槃在阿,碩人之薖。” 朱熹 集傳:“考,成也;槃,盤桓之意。言成其隱處之室也。”後因以“盤阿”稱避世隱居之處。 元 袁桷 《平章政事董某封贈三代制》之二:“具官 董某 曾祖母 李氏 盤 * 隱,饁畝如賓。”
精舍
(1) 講學的處所;收齋
(2) 僧道居住或說法布道的處所
(3) 指心,古人認為心是精神所居之處
到來
(1) 按時接近或即將臨近
下班時間終於到來
(2) ;來到
小憩
亦作“ 小憇 ”。短暫休息。 宋 沉括 《夢溪筆談·權智》:“遠行之人,若小憩,則足痹不能立,人氣亦闌。” 清 王士禛 《娑羅坪》詩:“小憩 娑羅坪 ,手扶娑羅樹。” 清 李靜山 《增補都門雜詠·十剎海》:“柳塘蓮浦路迢迢,小憩渾然溽暑消。”《花城》1981年第5期:“我想靠著馬背小憇一會,我實在太疲勞了。”
條白
分條陳明。《漢書·朱博傳》:“正監以為 博 苟強,意未必能然,即共條白焉。” 唐 劉禹錫 《唐故贈左散騎常侍薛公神道碑》:“有司條白其勞,入拜殿內史。”
松蓋
謂喬松枝葉茂密,狀如傘蓋。 唐 錢起 《登秦嶺半崖遇雨》詩:“依巖假松蓋,臨水羨荷衣。” 唐 李山甫 《題李員外廳》詩:“高丘松蓋古,閒地藥苗肥。”
英英
(1).輕盈明亮的樣子。《詩·小雅·白華》:“英英白雲,露彼菅茅。” 朱熹 集傳:“英英,輕明之貌。” 唐 皎然 《答道素上人別》詩:“碧水何渺渺,白雲亦英英。” 清 錢謙益 《茅山懷古》詩之四:“英英嶺上雲,至今在空谷。”
(2).形容音聲和盛。《呂氏春秋·古樂》:“乃令 鱓先 為樂倡, 鱓 乃偃寢,以其尾鼓其腹,其音英英。” 高誘 註:“英英,和盛之貌。”
(3).俊美而有才華。 晉 潘岳 《夏侯常侍誄》:“英英夫子,灼灼其雋。” 唐 李益 《自朔方還與鄭式瞻等會法雲寺》詩:“英英二三彥,襟曠去煩擾。” 清 朱琦 《朱副將戰歿》詩:“大兒善射身七尺,小兒英英頭虎額。”
(4).光彩鮮明的樣子。 晉 潘岳 《為賈謐作贈陸機》詩:“英英朱鸞,來自南岡。” 唐 皎然 《答裴集陽伯明二賢》詩:“何似雙瓊璋,英英曜吾手。” 清 吳士玉 《玉帶生歌奉和漫堂先生》:“英英紫玉暈痕透,有如白虹貫日昭精誠。”
(5).奇偉的,傑出的。 唐 韓愈 《贈別元十八協律》詩之二:“英英 桂林伯 ,實維文武特。” 宋 秦觀 《次韻邢敦夫秋懷》之七:“英英 范 與 蘇 ,器識兼文武。” 明 陸時雍 《詩鏡總論》:“ 蔡文姬 才氣英英,讀《胡笳吟》可令驚蓬坐振,沙礫自飛。” 王闓運 《黃司使誄》:“異軍特起,實利武夫,英英 黃君 ,奮與為徒。”
(6).茂美貌。 明 張居正 《詠懷》之三:“英英園中槿,朱榮媚朝陽。” 清 龔自珍 《贈太子太師盧公神道碑》:“觀政於曹,翠翎英英。” 康有為 《泛灕江到桂林》詩:“英英虎鬚草,浸泉生氣活。”
雲氣
稀薄遊動的雲
蓊鬱
(1) 形容草木茂盛
瞻玄雲之蓊鬱。——曹丕《感物賦》
松柏蓊鬱于山峰。——左思《蜀都賦》
(2) 濃密
海霧多蓊鬱
靉靅
昏暗貌。《文選·木華<海賦>》:“氣似天霄,靉靅雲布。” 李善 註:“靉靅,昬闇貌。”
四宇
天下;四方。 漢 枚乘 《七發》:“今時天下安寧,四宇和平。” 漢 王粲 《荊州文學記》:“品物宣育,百穀繁蕪,勛格皇穹,聲被四宇。” 清 吳肅公 《江氏雙節婦》詩:“哺雛毛羽豐,奮迅橫四宇。”
崎嶇
山路不平
崎嶇而經丘。——晉·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崎嶇坎坷
玉海青
白鷹。 清 吳偉業 《海戶曲》:“傳説 新羅 玉海青,星眸雪爪飛如練。”自註:“玉海青即白鷹也。”
蓮花
蓮華。即荷花,蓮的花,較大淡紅色或白色,有香味
青蓮
(1).青色蓮花。瓣長而廣,青白分明。 南朝 梁 江淹 《蓮花賦》:“發青蓮於王宮,驗奇花於陸地。” 胡之驥 註:“ 觀音大士 生於王宮,坐青蓮花上。”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呾叉始羅國》:“掬除灑掃,塗香散花,更採青蓮,重布其地,惡疾除愈,形貌增妍,身出名香,青蓮同馥。”
(2).指像青蓮一樣的顏色。 南朝 梁元帝 《玄覽賦》:“紫紺之堂臨水,青蓮之臺帶風。”
(3).喻佛眼。 北周 庾信 《秦州天水郡麥積崖佛龕銘序》:“從容滿月,照耀青蓮。” 倪璠 註:“《維摩經》曰:‘目浄修廣如青蓮。’” 宋 蘇轍 《魏佛狸歌》:“青蓮湛然俛下視,擊鉦卷斾抽行營。”《古尊宿語錄》卷十一:“上堂云:青蓮視瞬已多繁, 迦葉 微微笑自謾。”
(4).佛教以為蓮花清淨無染。故常用以指稱和佛教有關的事物。(1)指佛寺。 唐 劉長卿 《戲贈乾越尼子歌》:“亭亭獨立青蓮下,忍草禪枝繞精舍。” 宋 蘇軾 《同王勝之游蔣山》詩:“朱門收畫戟,紺宇出青蓮。”自註:“ 荊公 宅已為寺。” 明 高啟 《題黃鶴仙人畫》詩:“緑桂騷人宅,青蓮釋 * 。”(2)指佛經。 唐 劉禹錫 《聞董評事疾因以書贈》詩:“繁露傳家學,青蓮譯梵書。” 清 鈕琇 《觚賸續編·妙霓》:“以是口誦青蓮,虔皈摩朅;手裁紫鳳,巧邁因祗。”(3)猶淨土。佛家所謂極樂世界。 唐太宗 《為戰陣處立寺詔》:“望法鼓所振,變炎火於青蓮;清梵所聞,易苦海於甘露。” 明 陳汝元 《金蓮記·湖賞》:“紫綬金章,錮蔽了白馬青蓮舊路。”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續黃粱》:“僧曰:‘修德行仁,火坑中有青蓮。’”
(5).指 九華山 。 九華山 在 安徽省 青陽縣 南二十里,舊名 九子山 。九峰猶如蓮花削成,故稱 九華山 。 唐 曹唐 《望九華寄池陽杜員外》詩:“差差玉劍寒鋩利,褭褭青蓮翠葉重。” 明 周湞 《舟中望九華山》詩:“刻削冠青蓮,雕鏤矗丹筍。” 清 吳瞻泰 《自題蓮花峰頂試泉圖》詩:“萬仞青蓮上,梯云為試泉。”
(6).見“ 青蓮居士 ”。
無何
(1) 不久;很短時間之後
亡何國變。(亡通“無”。)——清· 黃宗羲《柳敬亭傳》
無何宰以卓異聞。——《聊齋志異·促織》
無何他二人就言歸於好
(2) 沒有什麼重要的事情
自覺無何
豁然開朗
形容由狹窄幽暗一變為寬闊明亮。比喻頓時通達領悟
初極窄,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晉· 陶潛《桃花源記》
乾闥婆
1.梵語Gandharva的譯音,亦譯作“健闥縛”、“犍闥婆”。佛經中經常提到的“天龍八部”中的一類樂神。《維摩詰經·佛國品》:“並餘大力諸天、龍神、夜叉、乾闥婆、阿修羅……悉來會坐。”《法苑珠林》卷四:“ 黑山 北有 香山 ,其山常有歌舞唱妓音樂之聲。山有二崛,一名 為盡 ,一名 善盡 ,七寶所成,柔輭香潔,猶如天衣妙音,乾闥婆王從五百乾闥婆在其中止。” 宋 王安石 《朱朝議移法雲蘭》詩:“幽蘭有佳氣,千載閟山河。不出阿蘭若,豈遭乾闥婆?”按,《翻譯名義集·八部》“乾闥婆”注引 鳩摩羅什 曰:“天樂神也。”
2.古代 西域 對樂人的美稱。《法華經·玄贊》:“有四乾闥婆王。” 唐 窺基 註:“梵雲健闥縛,此雲尋香行,即作樂神,乾闥婆訛也。 西域 由此呼散樂為健闥縛,專尋香氣作樂乞求故。”
3.指海市蜃樓。《大智度論》卷六:“ 犍闥婆 者,日初出時,見城門樓櫓宮殿行人出入,日轉高轉滅,此城但可眼見而無有實,是名 犍闥婆 城。”
回薄
(1).謂循環相迫變化無常。《鶡冠子·世兵》:“精神回薄,振盪相轉。”《文選·賈誼<鵩鳥賦>》:“萬物回薄,振盪相轉,雲蒸雨降,糾錯相紛。” 李周翰 註:“回薄振盪,相轉無常。” 唐 李白 《古風》之五二:“青春流驚湍,朱明驟回薄。不忍看秋蓬,飄揚竟何托。” 宋 王安石 《上李仲偃運使啟》:“歲時回薄,氣候沍寒。” 清 劉大櫆 《天道上》:“天地也,日星也,山川也,人物也,相與回薄於宇宙之間。”
(2).盤旋迴繞。《宋書·符瑞志下》:“紫氣從 景陽樓 上層出,狀如煙,回薄良久。” 宋 葉適 《石洞書院記》:“君又蔭茂密以崇其幽,植芳妍以絢其陽,左右面勢,彼此回薄。”
(3).指迂迴繞行。 明 方孝孺 《勉學詩》:“ 黃河 西北來,雲自 崑崙 坵,經行非一山,回薄半九州。”
(1).循環變化。《文選·賈誼<鵩鳥賦>》:“萬物迴薄兮,振盪相轉。” 李善 註:“斯則萬物變化,烏有常則乎。《鶡冠子》曰:‘……精神迴薄,振盪相轉。’” 唐 駱賓王 《疇昔篇》:“意氣風雲倏如昨,歲月春秋屢迴薄。上苑頻經柳絮飛,中園幾番梅花落。” 清 沉謙 《引聲歌》:“大化迴薄,與仙者鄰。”
(2).縈繞。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江水二》:“忽有一洲自生,沙流迴薄。” 南朝 宋 鮑照 《歲暮悲》詩:“晝色苦沉陰,白雪夜迴薄。” 清 鈕琇 《觚賸·石言》:“萬里滄江,一峽束之,秀氣迴薄,靈液潛滋,是生石寶。”
萬象
一切事物或景象
包羅萬象
紛羅
雜然羅列。 唐 韓愈 《施先生墓銘》:“古聖人言,其旨密微。箋注紛羅,顛倒是非。” 唐 元稹 《有酒》詩之三:“念萬古之紛羅,我獨慨然而浩歌。”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元少先生》:“既就館,酒炙紛羅,勸客自進,並無主人。”
者么
見“ 者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