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江山台觀圖

作者:虞堪 朝代:元代

題江山台觀圖原文

何處瓊琚歌舞台,重重金碧向江開。

杖藜漁艇吾偏愛,誰在崎嶇浩蕩回。

詩詞問答

問:題江山台觀圖的作者是誰?答:虞堪
問:題江山台觀圖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問:題江山台觀圖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問:虞堪的名句有哪些?答:虞堪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灰韻

參考注釋

何處

哪裡,什麼地方。《漢書·司馬遷傳》:“且勇者不必死節,怯夫慕義,何處不勉焉!” 唐 王昌齡 《梁苑》詩:“萬乘旌旗何處在?平臺賓客有誰憐?”《宋史·歐陽修傳》:“ 脩 論事切直,人視之如仇,帝獨奬其敢言,面賜五品服。顧侍臣曰:‘如 歐陽脩 者,何處得來?’” 茅盾 《一個女性》五:“但是何處有愛呢?何處是愛呢?”

瓊琚

(1).精美的玉佩。《詩·衛風·木瓜》:“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 毛 傳:“瓊,玉之美者。琚,佩玉名。” 孔穎達 疏:“瓊琚,琚是玉名,則瓊非玉名,故云瓊。玉之美者,言瓊是玉之美名,非玉名也。” 郭沫若 《屈原》第四幕:“這比任何珠玉、瓊琚的環佩還要高貴。”

(2).喻指還報的厚禮。 明 史謹 《謝郭舍人贈臘梅》詩:“折來為乏瓊琚報,聊托微言表寸心。”

(3).比喻美好的詩文。 唐 韋應物 《善福精舍答韓司錄清都觀會宴見憶》詩:“忽因西飛禽,贈我以瓊琚。” 元 耶律楚材 《西域和王君玉詩》之三:“君侯乘興寫佳篇,我得瓊琚價倍千。” 清 金農 《蔡七舍人削牘寄予因答所貺》詩:“臨風答嘉藻,何日誦瓊琚。”

(4).喻雪。 明 茅平仲 《夜行船序·宴薊鎮宛在亭四景》套曲:“風漸寒同雲密布,雪亂舞滿地瓊琚。”

舞台

(1)

(2) 供表演的的台子

(3) 比喻進行某種活動的場所

政治舞台

退出歷史舞台

重重

(1) 很多層

重重圍住

(2) 許多

矛盾重重

(3) 充滿

煩惱重重

金碧

(1).金和玉。《後漢書·烏桓傳》:“婦人至嫁時乃養髮,分為髻,著句決,飾以金碧。” 南朝 梁 江淹 《雜體》詩序:“故玄黃經緯之辨,金碧沉浮之殊,僕以為亦合其美並善而已。”

(2).金黃和碧綠的顏色。 唐 羅鄴 《上陽宮》詩:“深鎖笙歌巢燕聽,遙瞻金碧路人愁。” 宋 蘇軾 《雍秀才畫草蟲八物·鬼蝶》詩:“雙眉卷鐵絲,兩翅暈金碧。” 清 杜岕 《報恩寺塔燈歌》:“共推此塔天下少,金碧丹青壯麗殊。” 聞一多 《紅燭·李白之死》:“又有瓊瑤的軒館同金碧的台榭。”

(3).金馬、碧雞。《文選·陸機<演連珠>》:“金碧之巖,必辱鳳舉之使。” 劉孝標 注引《漢書》:“或言 益州 有 金馬 碧雞 之神,可醮而致。” 唐 陳子昂 《送殷大入蜀》詩:“ 蜀 山金碧地,此地饒英靈。”參見“ 金馬碧雞 ”。

(4).指國畫顏料中的泥金、石青和石綠。

杖藜

(1).謂拄著手杖行走。藜,野生植物,莖堅韌,可為杖。《莊子·讓王》:“ 原憲 華冠縰履,杖藜而應門。” 唐 杜甫 《暮歸》詩:“年過半百不稱意,明日看雲還杖藜。” 宋 蘇軾 《鷓鴣天》詞:“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轉斜陽。”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六》:“開牖有時邀月入,杖藜到處避人行。”

(2).藜杖;拐杖。 唐 護國 《贈張駙馬斑竹柱杖》詩:“此君與我在雲溪,勁節奇文勝杖藜。” 宋 秦觀 《寧浦書事》詩之五:“身與杖藜為二,對月和影成三。” 明 孫仁孺 《東郭記·人之所以求富貴利達者》:“諳盡江湖味,執青青杖藜。”

漁艇

小型輕快的漁船。 唐 杜甫 《雨》詩之二:“漁艇息悠悠,夷歌負樵客。” 唐 陸龜蒙 《和吳中言情見寄韻》:“莫問江邊漁艇子, 玉皇 看賜羽衣裳。”《水滸傳》第一○六回:“那漁艇上人,抵敵不住,發聲喊,都跳下水裡去了。”《老殘遊記》第一回:“為今之計,依 章兄 法子,駕隻漁艇,追將上去。”

偏愛

(1) 在幾件事物 * 別喜愛其中的一件

(2) 在幾個人 * 別喜愛其中的一個

弟兄兩個都很聽話,奶奶誰都不偏愛

崎嶇

山路不平

崎嶇而經丘。——晉·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崎嶇坎坷

浩蕩

形容水勢洶湧壯闊

青冥浩蕩。——唐· 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浩蕩的長江

詩詞推薦

題江山台觀圖原文_題江山台觀圖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