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林鄉人帶家書至北館原文
瓜蔓青連葛蔓青,萬金書籍寄神京。
床頭病在遲瞻訪,囊里金無失送迎。
頻拭紙窗爭月白,重磨長劍插天明。
平安二字無餘事,逢著吾翁為寄聲。
詩詞問答
問:謝林鄉人帶家書至北館的作者是誰?答:吳璉
問:謝林鄉人帶家書至北館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謝林鄉人帶家書至北館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吳璉的名句有哪些?答:吳璉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庚韻
參考注釋
瓜蔓
瓜類植物的莖。形容曲折糾結
青連
碧綠的河水漾著淺淺的波紋。語出《詩·魏風·伐檀》:“ 河 水清且漣猗。” 宋 劉過 《行香子·山水扇面》詞:“峯巒空翠,溪水青連。”一本作“ 青漣 ”。
萬金
(1).極多的錢財。《列子·楊朱》:“ 衛端木叔 者, 子貢 之世也,藉其先貲,家累萬金。”《史記·平準書》:“富商大賈……財或累萬金,而不佐國家之急。” 三國 魏 曹丕 《又與鍾繇書》:“ 宋 之結緑, 楚 之 和 璞,價越萬金。”
(2).用以形容貴重或比喻貴重之物。《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 灌夫 ﹞身中大創十餘,適有萬金良藥,故得無死。” 唐 杜甫 《春望》詩:“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明 方孝孺 《送太學趙孝先<從軍詩>序》:“安知萬金之非輕,秋毫之非重乎?”
書籍
裝訂成冊的著作的總稱
軍事書籍
板印書籍,唐人尚未盛為之。—— 宋· 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神京
京城
床頭
(1).坐榻或床鋪的旁邊。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容止》:“ 魏武 將見 匈奴 使,自以形陋不足雄遠國,使 崔季珪 代,帝自捉刀立牀頭。”《警世通言·趙春兒重旺曹家莊》:“太公病篤,喚 可成 夫婦到牀頭叮囑。”
(2).床的一端。《晉書·藝術傳·韓友》:“ 友 為筮之,令以丹畫版作日月置牀頭,又以豹皮馬鄣泥臥上,立愈。” 唐 岑參 《宿岐州北郭嚴給事別業》詩:“疏鐘入臥內,片月到牀頭。” 諶容 《人到中年》二:“ 孫逸民 抬頭望著陰森森豎在牆角的氧氣筒,又盯著床頭的心電監視儀。”
無失
(1).沒有失誤。《老子》:“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官制象天》:“立成數以為植而四重之,其可以無失矣。”
(2).不遺漏。《文獻通考·經籍十三》:“顧讀者不深考其間,雖或有得於此者,而又不能無失於彼。”
(3).沒有損失。 清 吳騫 《扶風傳信錄》:“次夜,果有偷匿後園竹中,知有備,無失。”
(4).佛教指酒戒五神之一。《法苑珠林》卷一○五:“飲酒戒有五神:一名清素,二名不醉,三名不亂,四名無失,五名護戒。”
送迎
(1).送往迎來。《左傳·僖公二十二年》:“婦人送迎不出門,見兄弟不踰閾。”《史記·淮陰侯列傳》:“ 信 嘗過 樊將軍 噲 , 噲 跪拜送迎,言稱臣。” 宋 王銍 《默記》卷中:“兩州送迎,旌旗舳艦,官吏錦繡,相屬於道。” 陳毅 《泗宿道中》詩:“暢遊根據地,沿途勞送迎。”
(2).指文筆的宕開與承接。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章句》:“其控引情理,送迎際會,譬舞容廻環,而有綴兆之位;歌聲靡曼,而有抗墜之節也。”
紙窗
亦作“ 紙牕 ”。糊紙的窗戶。 唐 白居易 《曉寢》詩:“紙窗明覺曉,布被暖知春。” 清 唐孫華 《和友人郊字雪詩三十韻》:“斜穿珠箔入,密聽紙牕敲。” 魯迅 《彷徨·傷逝》:“正屋的紙窗上映出明亮的燈光,他們正在逗著孩子玩笑。”
月白
(1).月為白色。《史記·封禪書》:“祭日以牛,祭月以羊彘特。太一祝宰則衣紫及繡。五帝各如其色,日赤,月白。”
(2).帶藍色的白色。因近似月色,故稱。 清 李斗 《揚州畫舫錄·草河錄上》:“白有漂白、月白;黃有嫩黃,如桑初生。”《兒女英雄傳》第三九回:“只見他光著個腦袋,靸拉著雙山底兒青緞子 山東 皂鞋,穿一件舊月白短袷襖兒。” 魯迅 《彷徨·祝福》:“她不是 魯鎮 人……頭上扎著白頭繩,烏裙,藍夾襖,月白背心,年紀大約二十六七。”
(3).月色皎潔。 唐 杜牧 《猿》詩:“月白煙青水暗流,孤猿銜恨叫中秋。” 宋 陸游 《夜汲》詩:“酒渴起夜汲,月白天正青。” 元 趙孟頫 《新秋》詩:“露涼催蟋蟀,月白澹芙蓉。”
(4).比喻清新。 南朝 梁 蕭統 《十二月啟·姑洗三月》:“持 郭璞 之毫鸞,詞場月白;吞 羅含 之彩鳳,辨囿日新。”
長劍
(1).鋒刃較長的劍。《楚辭·九歌·東皇太一》:“撫長劍兮玉珥,璆鏘鳴兮琳琅。”《後漢書·宦者傳序》:“高冠長劍,紆朱懷金者,布滿宮闈。” 元 虞集 《蘇武慢·和馮尊師》詞:“老矣 浮丘 ,賦詩明月,千仞碧天長劍。”
(2).比喻懷才不遇。用 馮諼 彈鋏故事。 唐 高適 《自薊北歸》詩:“誰憐不得意,長劍獨歸來。” 唐 李白 《聞丹丘子於城北營石門幽居》詩:“長劍復歸來,相逢 洛陽 陌。”參見“ 彈2鋏 ”。
天明
天亮
天明登前途。——唐· 杜甫《石壕吏》
平安
(1)
(2) 沒有事故,沒有危險
平安無事
(3) 冒了險而未遭受損傷或損失的
經過艱難的歷程後平安到家
(4) 指心境平靜安定
心很平安
寄聲
托人傳話。《漢書·趙廣漢傳》:“ 界上 亭長寄聲謝我,何以不為致問?” 晉 陶潛 《丙辰歲八月中於下潠田舍獲》詩:“司田眷有秋,寄聲與我諧。” 宋 司馬光 《涑水記聞》卷一:“ 党項羌 掠 回鶻 貢物, 遵誨 寄聲誚讓之, 羌 懼,即遣使謝,歸其所掠。” 清 支機生 《珠江名花小傳》卷三:“屢託人寄聲邀予,因事冗未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