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北郊禮成述事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夏至北郊禮成述事原文

一月前增懼,虞如舊歲為。

方壇幸禮蕆,仰慕慰心期。

三獻昭虔事,八成協樂儀。

更希錫康健,躬祀永無虧。

詩詞問答

問:夏至北郊禮成述事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夏至北郊禮成述事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夏至北郊禮成述事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支韻 出處:御製詩五集卷九

2. 昨歲癸卯夏至前因氣滯舊患適作恐升降儀節有愆因即於御園齋戒遣皇六子恭代行禮

參考注釋

一月

(1).一年的第一月。《書·泰誓序》:“一月戊午,師渡 孟津 。” 孔 傳:“十三年正月二十八日更與諸侯期而共伐 紂 。” 宋 洪邁 《容齋三筆·帝王諱名》:“唯 秦始皇 以父 莊襄王 名 楚 ,稱 楚 曰 荊 ;其名曰 政 ,自避其嫌,以正月為一月。”

(2).一個月。《詩·小雅·採薇》:“豈敢定居,一月三捷。” 鄭玄 箋:“一月之中三有勝。”《漢書·律曆志上》:“法,一月之日二十九日八十一分日之四十三。” 晉 葛洪 《抱朴子·論仙》:“及見 武皇帝 試閉 左慈 等,令斷穀近一月,而顏色不減,氣力自若。”《京本通俗小說·志誠張主管》:“捻指之間,在家中早過了一月有餘。”

(3).第一個月。《淮南子·精神訓》:“萬物背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故曰一月而膏,二月而胅……十月而生。” 唐 陳陶 《種蘭》詩:“一月薰手足,兩月薰衣裳,三月薰肌骨,四月薰心腸。”

舊歲

過去的一年;去年。 宋 蘇軾 《次韻劉景文路分上元》:“新年消暗雪,舊歲添絲縷。”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大人》:“舊歲客 雲南 ,日暮失道,入大山中。”

仰慕

敬仰思慕

昔堯殂之死, 舜仰慕三年。——《後漢書·李固傳》

心期

(1).心中相許。 晉 陶潛 《酬丁柴桑》詩:“實欣心期,方從我游。” 唐 王勃 《山亭興序》:“百年奇表,開壯志於高明;千里心期,得神交於下走。”

(2).引申為相思。 宋 晏幾道 《採桑子》詞:“心期昨夜尋思徧,猶負殷勤,齊斗堆金,難買丹誠一寸真。” 明 陸采 《懷香記·赴約驚回》:“悲命,今宵良會未成,還要把心期再整。”

(3).深交。 南朝 梁 任昉 《贈郭桐廬出溪口見候》詩:“客心幸自弭,中道遇心期。”《南史·向柳傳》:“我與 士遜 心期久矣,豈可一旦以勢利處之。”

(4).期望。《南齊書·豫章王嶷傳》:“居今之地,非心期所及。” 唐 袁郊 《甘澤謠·紅線》:“憂往喜還,頓忘於行役;感知酬德,聊副於心期。” 明 唐寅 《題畫》詩:“心期此日來游賞,載酒攜琴過野橋。” 高旭 《癸丑元旦》詩:“新朝甲子舊神州,老子心期算略酬。”

(5).心愿,心意。 唐 羅隱 《讒言·越婦言》:“通達後,以匡國致君為己任,以安民濟物為心期。” 宋 陸淞 《瑞鶴仙》詞:“待歸來先指花梢教看,卻把心期細問。” 清 納蘭性德 《浪淘沙》詞:“回首碧雲西,多少心期;短長亭外短長堤。” 梁遇春 《“失掉了悲哀”的悲哀》:“許多的志願,無數的心期,全在這幾年裡銷磨盡了。”

(6).胸懷。 唐 錢起 《送沉仲》詩:“心期邈霄漢,詞律響瓊琚。” 宋 文天祥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賦》:“心期耿耿浮雲上,身事悠悠落日西。” 宋 亦英 《沁園春·悼念 * 同志》詞:“世頌殊勛,人誇大度,美德高風孰比擬?公永在,有照人肝膽,日月心期。”

(7).情緒,心境。 明 湯顯祖 《牡丹亭·診祟》:“又不是困人天氣,中酒心期,魆魆地常如醉。” 余疚儂 《步石予先生送行原韻》:“身世最憐趨俗慣,心期最恨有家牽。”

三獻

(1).古代祭祀時獻酒三次,即初獻爵、亞獻爵、終獻爵,合稱“三獻”。《儀禮·聘禮》:“薦脯醢,三獻。”《後漢書·百官志二》:“光祿勛,卿一人……郊祀之事,掌三獻。” 宋 王禹偁 《南郊大禮》詩之三:“三獻欲終侵曙色,百神齊下散天香。” 明 楊慎 《江祀記》:“肅將天祝,幽贊於神明,舉爟張樂,三獻望燎已,事乃竣。”

(2).三種祭品。 宋 沉括 《夢溪筆談·辯證一》:“祭禮有腥、燖、熟三獻。”

(3).三次呈獻。 唐 韓愈 《孟生詩》:“ 卞和 試三獻,期子在秋砧。” 明 何景明 《送石秀才下第還趙州》詩:“ 荊 玉已三獻, 冀 羣當一空。”

八成

百分之八十

八成新

樂儀

有音樂相配合的禮儀。《周禮·春官·樂師》:“教樂儀,行以《肆夏》,趨以《采薺》,車亦如之。” 鄭玄 註:“教樂儀,教王以樂出入於大寢朝廷之儀。”

康健

健康

無虧

(1).沒有欠缺;沒有損害。《楚辭·九歌·大司命》:“愁人兮奈何,願若今兮無虧。” 朱熹 集註:“無虧,保守志行無損缺也。”《舊唐書·懿宗紀》:“賜 盧簡方 詔曰:‘……切令大節無虧,勿使前功併棄。’” 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卷四:“凡人許己,務在得中,但士行無虧,不必太苦。”

(2).不輸;不差。《南史·陸厥傳》:“ 厥 與 約 書曰:‘…… 孟堅 精正,《詠史》無虧於東主; 平子 恢富,《羽獵》不累於憑虛。’” 唐 韓愈 《潮州刺史謝上表》:“﹝臣之文﹞編之乎《詩》、《書》之策而無愧,措之乎天地之間而無虧,雖使古人復生,臣亦未肯多讓。”

(3).沒有減少或損失。《莊子·齊物論》“有成與虧,故 昭氏 之鼓琴也;無成與虧,故 昭氏 之不鼓琴也” 晉 郭象 註:“夫聲不可勝舉也。故吹管操絃,雖有繁手,遺聲多矣……彰聲而聲遺,不彰聲而聲全。故欲成而虧之者, 昭文 之鼓琴也;不成而無虧者, 昭文 之不鼓琴也。” 宋 蘇軾 《瓶笙》詩:“缾中宮商自相賡, 昭文 無虧亦無成。”

詩詞推薦

夏至北郊禮成述事原文_夏至北郊禮成述事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