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李黃崖寄懷韻原文
西望關門道路長,十年萍梗嘆行藏。
夢中樽酒人如昨,天外鴻聲秋又涼。
老去客身頻出塞,曉來衙吏罷升堂。
商州更在千山里,政簡看書懶下床。
詩詞問答
問:次李黃崖寄懷韻的作者是誰?答:朱胤栘
問:次李黃崖寄懷韻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次李黃崖寄懷韻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陽韻 出處:明詩紀事 甲簽·卷二(上)
參考注釋
關門
關口上的門
路長
路途遙遠。 宋 李清照 《漁家傲》詞:“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
明 清 時少數民族的首領。 清 魏源 《聖武記》卷一:“ 天命 三年, 東海 虎爾哈 路長率百戶來朝。”
十年
形容時間長久。《左傳·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猶有臭。” 楊伯峻 註:“十年,言其久也。” 唐 賈島 《劍客》詩:“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
萍梗
比喻行蹤如浮萍斷梗一樣,漂泊不定
行藏
指出處或行止。常用以說明人物行止、蹤跡和底細等
數問其行藏。——《元史·楊奐傳》
夢中
(1).睡夢之中。《列子·周穆王》:“西極之南隅有國焉,不知境界之所接,名 古莽之國 ,陰陽之氣所不交,故寒暑亡辨;日月之光所不照,故晝夜亡辨。其民不食不衣而多眠。五旬一覺,以夢中所為者實,覺之所見者妄。” 南朝 梁 沉約 《別范安成》詩:“勿言一樽酒,明日難重持。夢中不識路,何以慰相思。” 宋 晏幾道 《鷓鴣天》詞:“從別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賸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兒女英雄傳》緣起首回:“説著,便把他夢中所聞所見,雲端里的情節,詳細告訴了那 畢生 一遍。” 陶鑄 《一室》詩:“ 井岡 曉日 延河 月,莫嘆相逢是夢中。”
(2).比喻懵懂糊塗,受人欺騙。《三國演義》第七二回:“ 操 恐人暗中謀害己身,常分付左右:‘吾夢中好 * ;凡吾睡著,汝等切勿近前。’一日,晝寢帳中,落被於地。一近侍慌取覆蓋。 操 躍起拔劍斬之,復上牀睡……惟 修 知其意,臨葬時指而嘆曰:‘丞相非在夢中,君乃在夢中耳!’”
(3). 夢澤 之中。《左傳·宣公四年》:“ 楚 鬭伯比 ……生 子文 焉,使棄諸 夢 中。”
酒人
(1).古官名。掌造酒。《周禮·天官·酒人》:“酒人掌為五齊三酒,祭祀則共奉之。”
(2).好酒的人。《史記·刺客列傳》:“ 荊軻 雖游於酒人乎,然其為人沉深好書。” 裴駰 集解引 徐廣 曰:“飲酒之人。” 清 周亮工 《立春後一日游漢叟過我次箑上韻》:“酒錢不易得,空負酒人名。” 魯迅 《集外集拾遺·<哀范君>詩之三》:“把酒論當世,先生小酒人。”
天外
(1).天之外。極言高遠。 戰國 楚 宋玉 《大言賦》:“方地為車,圓天為蓋,長劍耿耿倚天外。”
(2).謂極遠的地方。 唐 岑參 《送崔子還京》詩:“匹馬西從天外歸,揚鞭只共鳥爭飛。” 戴望舒 《示長女》詩:“然後,緬想著天外的父親,把疲倦的頭擱在小小的繡枕。”
(3).謂意想不到之處。《後漢書·西域傳論》:“神跡詭怪,則理絶人區;感驗明顯,則事出天外。”
鴻聲
(1).鴻雁鳴叫的聲音。 唐 武元衡 《長安秋夜懷陳京昆季》詩:“螢影疏簾外,鴻聲暗雨中。” 唐 張仲素 《秋思》詩之二:“秋天一夜靜無雲,斷續鴻聲到曉聞。”
(2).大聲;高聲。 漢 焦贛 《易林·困之離》:“鴻聲大視,高舉神化。”《漢書·百官公卿表上》“ 武帝 太初 元年更名大鴻臚” 顏師古 注引 漢 應劭 曰:“郊廟行禮讚九賓,鴻聲臚傳之也。”
(3).大名聲。 晉 郭璞 《贈潘尼》詩:“擢穎蓋 漢陽 ,鴻聲駭皇室。” 唐 韓愈 《嘲魯連子》詩:“高拱禪鴻聲,若輟一盃水。” 明 高啟 《送樊參議赴江西參政序》:“鴻聲偉績,足以焜燿不朽者, 啟 尚當執筆而嗣書焉。”
老去
(1).謂人漸趨衰老。 唐 杜甫 《往在》詩:“歸號故松柏,老去苦飄蓬。” 宋 歐陽修 《贈王介甫》詩:“老去自憐心尚在,後來誰與子爭先。” 明 汪循 《老去》詩:“老去心還競,春來花又新。”
(2).引申為老年;晚年。 沉從文 《<沉從文選集>題記》:“現在過去了二十多年,我和我的讀者,都共同將近老去了。”
(3).死去。 元 房皞 《思隱》詩:“情知老去無多日,且向閒中過幾年。” 明 李東陽 《柳岸垂綸》詩:“老去祗應家在此,不須盤石更垂蘿。”
客身
指身居異鄉的人。 唐 杜甫 《春日江村》詩之二:“迢遞來三 蜀 ,蹉跎有六年。客身逢故舊,發興自林泉。” 宋 戴復古 《久寓泉南待一故人訊息》詩之二:“寄跡小園中,豈不勝旅舍?俗事無交加,客身自閒暇。” 元 金仁傑 《追韓信》第三折:“若不是朝中宰相自勞神,把飄零客身,引入賢門。”
出塞
遠出邊塞
曉來
天亮時。 唐 杜甫 《偪側行贈畢四曜》:“曉來急雨春風顛,睡美不聞鐘鼓傳。” 宋 王安國 《清平樂》詞:“ 小憐 初上琵琶,曉來思遶天涯。” 明 王守仁 《夜宿天池月下聞雷》詩之一:“曉來卻問山下人,風雨三更捲茆屋。”
衙吏
衙門中的小官。 唐 黃滔 《贈鄭明府》詩:“庭羅衙吏眼看山,真恐風流是謫仙。”
升堂
(1).登上廳堂。 唐 韓愈 《山石》詩:“昇堂坐階新雨足,芭蕉葉大支子肥。”
(2).舊謂官吏登堂理事為“昇堂”。 清 翟灝 《通俗編·居處》:“《定命録》: 張文瓘 少時,曾有人相之云:‘當為相,然不得堂食。’及在此位,每昇堂欲食,即腹脹痛。按,凡州縣臨廳事,今皆謂之昇堂。”
(1).登上廳堂。《儀禮·鄉射禮》:“皆由其階,階下揖,升堂揖。”《論語·鄉黨》:“攝齊升堂,鞠躬如也,屏氣似不息者。” 唐 顧況 《公子行》:“入門不肯自升堂,美人扶踏金階月。” 清 葉廷琯 《鷗波漁話》卷六:“升堂拜遺像,入室讀其書。”
(2).比喻學問技藝已入門。《論語·先進》:“子曰:‘ 由 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誡兵》:“ 仲尼 門徒,升堂者七十有二, 顏 氏居八人焉。”《雲笈七籤》卷一百:“ 闕里 升堂之士,莫得而措辭云爾。” 清 王士禛 《繪川書院詩為湯荊峴侍講賦》之一:“ 湯公 起 梁 宋 ,攝衣早升堂。”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一篇:“不知道是我學舌學得太不象,還是我大哥僅學了半年的 日本 話還沒有升堂,那樣的一句話完全沒有打響。”
(3).舊謂官吏登公堂審訊案件。《二刻拍案驚奇》卷二:“那 幽州 路總管 泰不華 正升堂理事,小道人隨牌進府,遞將狀子上去。”《檮杌閒評》第三六回:“ 許顯純 叫下了軟監,就將參本上道他侵挪十餘萬錢糧的卷案做成。次日升堂,少不得惡狠狠的夾打一番。” 清 李漁 《奈何天·助邊》:“來此已是宣撫衙門,不免在廊下站立一會,伺候他升堂便了。” 郭澄清 《大刀記》開篇三:“縣衙的差役們……一齊放開那蒼老低沉的嗓音大聲嚎叫:‘大老爺升堂--!’最後這個‘堂’字,喊得長而且響。”
(4).見“ 升堂拜母 ”。
舊時官吏到公堂辦公,謂之“陞堂”。 清 昭槤 《嘯亭雜錄·鑾儀衛》:“儀猶相沿 明 制,凡冠軍使等官之任,拜印陞堂,吏皂趨賀,悉如大部制,故其秩雖次領侍衛府,而威儀過之。”
千山
(1).極言山多。 唐 柳宗元 《江雪》詩:“千山鳥飛絶,萬逕人蹤滅。” 宋 王安石 《古松》詩:“萬壑風生成夜響,千山月照掛秋陰。”
(2).山名。在今 遼寧省 西南部,為 長白山 的支脈。上有 月芽 、 缽盂 、 筆架 等十餘峰。奇峰迭聳,峭壁嵯峨,故有千山之稱。參閱《嘉慶一統志·奉天府·山川》。
看書
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