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岩原文
不與眾峰同,才容寸步通。
跨門岩響屧,縣度水行空。
僧住知無厭,人來看莫窮。
相傳幽洞透,寒拾往還中。
詩詞問答
問:明岩的作者是誰?答:釋元肇
問:明岩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明岩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東韻
2. 自註:音玄。
參考注釋
不與
不贊成
仁陷於愚,固君子之所不與也。——明·馬中錫《中山狼傳》
眾峰
許多山峰。 唐 韓愈 《謁衡岳廟遂宿岳寺題門樓》詩:“須臾靜掃眾峯出,仰見突兀撐青空。” 宋 蘇軾 《過廬山下》詩引:“未午,眾峯凜然,故作是詩。”
才容
才貌。 唐 孟棨 《本事詩·情感》:“﹝ 徐德言 ﹞謂其妻曰:‘以君之才容,國亡,必入權豪之家,斯永絶矣。儻情緣未斷,猶冀相見,宜有以信之。’” 清 李漁 《凰求鳳·避色》:“人恨才容不足,我怪身名太馥。”
寸步
極小的步子,比喻極短或極小的距離
寸步難行
響屧
指女子的步履聲。 宋 張先 《菩薩蠻》詞:“翠幕動風亭,時疑響屧聲。” 清 黃遵憲 《為詩五悼亡作》詩:“畫閣垂簾別樣深,迴廊響屧更無音。”參見“ 響屧廊 ”。
縣度
漢 時 西域 山名。其山溪谷不通,以繩索懸縋而過,故名。 漢 荀悅 《申鑒·雜言上》:“若夫 縣度 之厄,素舉足而已矣。”《漢書·西域傳上·烏秅國》:“其西則有 縣度 …… 縣度 者,石山也,谿谷不通,以繩索相引而度雲。”《後漢書·班超傳》:“ 超 遂踰 蔥領 ,迄 縣度 。”
水行
(1).水上航行。《莊子·天運》:“夫水行莫如用舟,而陸行莫如用車。”《史記·夏本紀》:“陸行乘車,水行乘船。”《晉書·傅玄傳》:“大將軍 苟晞 表請遷都,使 祗 出詣 河陰 ,修理舟檝,為水行之備。”
(2).謂游水。《新五代史·吳越世家·錢鏐》:“水軍卒 司馬福 多智而善水行。” 清 黃鷟來 《雜詩》:“水行剸蛟龍,陸出截虎兕。”
(3).水流動。《易·說卦》“為溝瀆” 唐 孔穎達 疏:“取其水行無所不通也。” 唐 韓偓 《秋村》詩:“空坡路細見騎過,遠田人近聞水行。”
(4).即水德。《南齊書·高帝紀下》:“豈其天厭水行,固已人希木德。歸功與能,事極乎此。”參見“ 水德 ”。
無厭
(1).不滿足;沒有限止。《左傳·襄公三十一年》:“大夫多貪,求欲無厭。”《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 鄒陽 ﹞乃從獄中上書曰:‘……﹝聖王﹞封 比干 之後,修孕婦之墓,故功業復就於天下,何則?欲善無厭也。’” 唐 屈同仙 《燕歌行》:“ 昭君 遠嫁已多年,戎狄無厭不復和。” 梁斌 《紅旗譜》八:“他貪得無厭的性子,隨著年歲的增長,更加殘忍了。”
(2).不厭倦;不厭煩。《荀子·非相》:“贈人以言,重於金石珠玉;勸人以言,美於黼黻文章;聽人之言,樂於鐘鼓琴瑟。故君子之於言無厭。” 楊倞 註:“無厭倦也。”《漢書·王莽傳上》:“﹝ 高皇帝 ﹞樂善無厭,班賞無遴,苟有一策,即必爵之。” 宋 蘇軾 《出峽》詩:“幽尋遠無厭,高絶每先上。”
不要壓迫或逼迫。厭,通“ 壓 ”。《老子》:“民不畏威,則大威至。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 高亨 註:“《説文》:‘厭,笮也。’‘笮,迫也。’厭即壓迫之壓。”
相傳
(1) 長期以來流傳下來的
相傳這事發生在北方
(2) 遞相傳授
寒拾
唐 詩僧 寒山 和 拾得 的並稱。 陳衍 《元詩紀事·行端》:“《靈隱寺志》: 端 文字不由師授,自然能通,自稱 寒 拾 里人。”
往還
去和來;往來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 稱量高下唯妍辭,相與盡心無附離
- 密憑歸雁寄芳音
- 增封益地賜羽奇先秦無名《采葛婦歌》
- 蠢彼獯鬻氏,禮數乃弟昆李復《十一月二十二日朝辭》
- 棄守儕民旅,奔軍齒寇讎魏了翁《高龍學輓詩》
- 棲棲三羽衣,日晏齋廚空葉適《宿石門》
- 廣文別日天未霜,殷勤寄音示無忘劉宰《寄和趙章泉》
- 斷腸煙樹揚州,興亡休論岳珂《祝英台近(登多景樓)》
- 有酒不病飲,況無菖蒲根
- 青燈一暈靜相看,酒敵殘秋夜半寒葛紹體《過西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