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魏了翁的《高龍學輓詩》
全文:
蜀自開禧後,西垂畏廩秋。
更經兩單閼,盡棄五邊州。
新沔依同谷,中梁恃武休。
匆匆移米領,往往阻金牛。
嶓冢略逋寇,益昌隨解舟。
近猶趨劍閬,遠或至渝涪。
棄守儕民旅,奔軍齒寇讎。
亂生寧有豸,眾潰已無鳩。
伯也傷時久,民兮作己憂。
升沈隨分定,行止與天謀。
高尚辭丹詔,低回佐碧油。
封疆資屏翰,原顯賴咨諏。
事變方濡首,人情苦掉頭。
誓言捐一死,力與障橫流。
固分為忠鬼,安能效泣囚。
訣辭貽子弟,壯語駭朋儔。
憤極拳穿撲,兵交血染髏。
不隨蜍志在,甘逐遠巡遊。
志士聞風起,頑夫背面羞。
公身無復憾,疆事更誰籌。
學士標龍直,文階列禁游。
湛恩沾骨肉,新廟賁林丘。
三禭雖雲厚,百身安足酬。
遊魂如可作,近事亦知不。
懲敗從婁敬,交鄰激叛侯。
未論輕漢鼎,長恐誤梁甌。
後吏誰荓螫,前修不憗留。
玉棺行有日,丹旐送無由。
渺渺河山隔,皇皇兄弟求。
非惟在原急,亦為念宗周。
參考注釋
儕民
猶言一般的人。 縣解 《駁法律新聞之論清廷立憲》:“賤視儕民,不屑與言,心希高位,又不能下氣求之,乃優遊養望,坐致政府之屬意旁求。”
寇讎
亦作“寇讎2”。亦作“ 寇讎 ”。仇敵;敵人。《左傳·僖公三十三年》:“武夫力而拘諸原,婦人暫而免諸國,墮軍實而長寇讎,亡無日矣。”《後漢書·仲長統傳》:“昔之為我哺乳之子孫者,今儘是我飲血之寇讎也。”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永寧寺》:“若克城邑,絶非卿有,徒危宗國,以廣寇讎。” 唐 曹唐 《和周侍御買劍》:“將軍溢價買吳鉤,要與中原靜寇讐。” 宋 蘇軾 《孫武論》下:“夫天下之患,不在於寇讎,亦不在於敵國,患在於將帥之不力。” 清 黃宗羲 《明夷待訪錄·原君》:“今也天下之人怨惡其君,視之如寇讐,名之為獨*夫,固其所也。” 郭沫若 《戰聲集·詩歌國防》:“三十年來他已逐漸覺醒在驅逐他的寇讎。”
魏了翁名句,高龍學輓詩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