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王右丞送瑗公南歸

作者:崔興宗 朝代:唐代

同王右丞送瑗公南歸原文

行苦神亦秀,泠然谿上松。
銅瓶與竹杖,來自祝融峰。
常願入靈岳,藏經訪遺蹤。
南歸見長老,且為說心胸。

詩詞問答

問:同王右丞送瑗公南歸的作者是誰?答:崔興宗
問:同王右丞送瑗公南歸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同王右丞送瑗公南歸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注釋

全唐詩:卷129_38

詩詞推薦

  • 戴叔倫唐代〕鄰里龍沙北。(《臨川六詠》)。麥秋桑葉大,梅雨稻田新。籬落栽山果,池塘養錦鱗。第二百七十五卷
    同王右丞送瑗公南歸原文_同王右丞送瑗公南歸的賞析_古詩文
  • 仲冬書事

    陸游宋代〕邊頭無警少鈴聲,病得新霜亦已平。赤腳聽蛩勤夜績,蒼頭租犢待冬耕。發奩雙兔駢頭臥,溢榼芳醪徹底清。里巷
  • 讀毛詩

    釋智圓宋代〕夫子刪來三百章,箴規明白佐時王。近來吟詠唯風月,謗木詩官事久亡。
    同王右丞送瑗公南歸原文_同王右丞送瑗公南歸的賞析_古詩文
  • 偈頌三十四首

    釋如淨宋代〕筆頭禿盡一毫通,至治寥寥靜極中。點起風雲傳號令,雷霆潑墨振綱宗。
    同王右丞送瑗公南歸原文_同王右丞送瑗公南歸的賞析_古詩文
  • 范雎說秦王

    佚名先秦〕范雎至秦,王庭迎,謂范雎曰:“寡人宜以身受令久矣。今者義渠之事急,寡人日自請太后。今義渠之事已,寡人
  • 金蓮繞鳳樓

    趙佶宋代〕絳燭朱籠相隨映。馳繡轂、塵清香襯。萬金光射龍軒瑩。繞端門、瑞雷輕振。元宵為開聖景。嚴敷坐、觀燈錫慶。
  • 御愛黃

    史鑄宋代〕貴品傳來自禁中,色鮮如柘恍迷蜂。作歌亦見鍾情重,承眷應曾遇德宗。
  • 贈張刁二老

    蘇軾宋代〕兩邦山水未淒涼,二老風流總健強。共成一百七十歲,各飲三萬六千觴。藏春塢里鶯花鬧,仁壽橋邊日月長。惟有
    同王右丞送瑗公南歸原文_同王右丞送瑗公南歸的賞析_古詩文
  • 題松風閣

    姚勉宋代〕萬松排立撐雲表,虛籟生風秋月皎。了翁安在不可呼,雪鶴飄然下林杪。
  • 霧中見雲山依約不真

    楊萬里宋代〕東來兩眼不曾寒,四顧千峰掠曉鬞。天欲惱人消幾許,只教和霧年雲山。
  • 採蓮曲二首

    徐照宋代〕行遍塘邊不肯歸,鴛鴦打起看雙飛。荷花近岸難攀折,蒲葦叢深露濕衣。
    同王右丞送瑗公南歸原文_同王右丞送瑗公南歸的賞析_古詩文
  • 橫吹曲辭。長安道

    韋應物唐代〕漢家宮殿含雲煙,兩宮十里相連延。晨霞出沒弄丹闕,春雨依微自甘泉。春雨依微春尚早,長安貴游愛芳草。寶馬
  • 宣義里舍冬暮自貽

    鄭谷唐代〕幽居不稱在長安,溝淺浮春岸雪殘。板屋漸移方帶野,水車新入夜添寒。名如有分終須立,道若離心豈易寬?滿眼
    同王右丞送瑗公南歸原文_同王右丞送瑗公南歸的賞析_古詩文
  • 念奴嬌(己卯中秋和陳丈少卿韻)

    張元乾宋代〕垂虹望極,掃太虛纖翳,明河翻雪。一碧天光波萬頃,湧出廣寒宮闕。好事浮家,不辭百里,俱載如花頰。琴高雙
  • 渡江雲(西湖十詠·三潭印月)

    陳允平宋代〕三神山路杳,六鰲駕浪,幻境□西湖。水連天四遠,翠台如鼎,簇簇小浮圖。煙沈霧迥,怪蜃樓、飛入清虛。秋夜
  • 扇子詩

    李石宋代〕鼻中出入一毫端,不論春溫與夏寒。十二時間無別法,只將心事轉天盤。
    同王右丞送瑗公南歸原文_同王右丞送瑗公南歸的賞析_古詩文
  • 送友人赴省

    郭印宋代〕仲冬陰氣積,嚴霜凍郊坰。居人猶念寒,子有萬里行。此行勿雲遠,去路青雲平。驊騮無蹇步,鴻鵠有修翎。聖明
  • 點絳唇

    朱彝尊清代〕萬里將行,剪燈重伴西樓語。遠書欲附,細把郵簽數。風雨江頭,不許離人去。離人去。斷腸歸路,秋草真娘墓。
    同王右丞送瑗公南歸原文_同王右丞送瑗公南歸的賞析_古詩文
  • 耶律侍郎

    范成大宋代〕乍見華書眼似獐,低頭慚愧紫荷囊。人間無事無奇對,伏獵今成兩侍郎。
  • 樗櫟

    釋文珦宋代〕樗櫟非時用,悠悠任散材。自歸孤嶂下,已是十年來。世慮消除盡,閒門不得開。相過但清話,懶不置茶杯。
同王右丞送瑗公南歸原文_同王右丞送瑗公南歸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