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古七首·其一

作者:釋明本 朝代:元代

頌古七首·其一原文

醉乘白鶴登銀闕,夢跨青鸞入絳宮。

酒醒眼開俱不見,一川桃李自春風。

詩詞問答

問:頌古七首·其一的作者是誰?答:釋明本
問:頌古七首·其一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問:頌古七首·其一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問:釋明本的名句有哪些?答:釋明本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東韻

參考注釋

白鶴

一種鶴,俗稱仙鶴

銀闕

(1).道家謂天上有白玉京,為仙人或天帝所居。 南朝 梁元帝 《揚州梁安寺碑》:“白珪玄璧,餞 瑤池 之上;銀闕金宮,出 瀛州 之下。” 宋 劉克莊 《清平樂》詞:“身游銀闕珠宮,俯看積氣濛濛,醉里偶搖桂樹,人間喚作涼風。”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十三:“後入都, 諸桐嶼 太史贈詩云:‘學道終朝銀闕去,入都快比 玉門 還。’”

(2).指代明月。 宋 蘇軾 《中秋見月和子由》:“明月未出羣山高,瑞光萬丈生白毫。一杯未盡銀闕涌,亂雲脫壞如崩濤。”

青鸞

(1).古代傳說中鳳凰一類的神鳥。赤色多者為鳳,青色多者為鸞。多為神仙坐騎。 北周 庾信 《謝趙王賚乾魚啟》:“文鰩夜觸,翼似青鸞。” 唐 李白 《鳳凰曲》:“ 嬴 女吹玉簫,吟弄天上春。青鸞不獨去,更有攜手人。” 王琦 注引《藝文類聚》:“《決疑註》曰:……多赤色者鳳,多青色者鸞。” 元 楊暹 《劉行首》第二折:“跟著我騎白鶴,上青霄;跨青鸞,遠市朝。” 清 陳珮 《哭程夫人》詩:“忽駕青鸞返碧虛,瓊花吹折痛何如。”

(2).即青鳥。借指傳送信息的使者。 宋 趙令畤 《蝶戀花》詞:“廢寢忘餐思想徧。賴有青鸞,不必憑魚雁。” 清 納蘭性德 《月上海棠·中元塞外》詞:“青鸞杳,碧天雲海音絶。”

(3).相傳 罽賓王 於 峻祁之山 ,獲一鸞鳥,飾以金樊,食以珍羞,但三年不鳴。其夫人曰:嘗聞鳥見其類而後鳴,何不懸鏡以映之。王從其意,鸞睹形悲鳴,哀響中霄,一奮而絕。見《藝文類聚》卷九十引 南朝 宋 范泰 《鸞鳥詩序》。後因以“青鸞”借指鏡。 閩 徐夤 《上陽宮詞》:“妝臺塵暗青鸞掩,宮樹月明黃鳥啼。” 明 湯三江 《題唐玄宗還宮感舊·雙調夜行船序》套曲:“侍兒扶傍粧臺,懶把青鸞高照。” 清 阮元 《小滄浪筆談》卷三:“青鸞不用羞孤影,開匣常如見故人。”

(4).亦作“ 青鑾 ”。鑾鈴。天子之車衡上有鸞,鸞口銜鈴,故以“青鑾”借指天子車駕。 南朝 齊武帝 《耕藉詔》:“鳴青鸞於東郊,冕朱紘而蒞事。” 南朝 梁 江淹 《倡婦自悲賦》:“侍青鑾以雲聳,夾丹輦以霞飛。”

(5).指女子。 唐 王昌齡 《蕭駙馬宅花燭》詩:“青鸞飛入合歡宮,紫鳳銜花出禁中。” 宋 柳永 《木蘭花》詞:“坐中年少暗消魂,爭問青鸞家遠近。” 明 楊珽 《龍膏記·錯媾》:“偷看,分明舊識青鸞,卻做雙棲新燕。” 清 吳騫 《扶風傳信錄》:“二十八日生歸,見惟空室,悵悢若失,乃為詩曰:‘靈瑣知何處,青鸞杳不回。’”

絳宮

(1).傳說中神仙所住的宮殿。 唐 裴漼 《奉和御製平胡》:“廟略占黃氣,神兵出絳宮。” 宋 蘇軾 《虔州八境圖》詩之七:“想見 之罘 觀海市,絳宮明滅是 蓬萊 。”

(2).道教稱心為絳宮。《黃庭內景經·若得章》“重中樓閣十二環” 梁丘子 註:“謂喉嚨十二環,相重在心上。心為絳宮,有象樓閣者也。”

酒醒

醉後清醒過來

不見

(1)

不曾相見

老哥倆可有日子不見了

(2)

見不著;丟失

一輛新腳踏車轉身就不見了

一川

(1).一條河流。《漢書·溝洫志》:“獨一川兼受數河之任。”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贛水》:“ 豫章水 出 贛縣 西南而北入 江 ,蓋控引眾流,總成一川。”

(2).一片平川;滿地。多用於形容自然景色。 唐 杜甫 《自瀼西荊扉且移居東屯茅屋》詩之一:“平地一川穩,高山四面同。” 宋 賀鑄 《青玉案》詞:“試問閒愁都幾許?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元 趙顯宏 《滿庭芳·耕》曲:“耕田看書,一川禾黍,四壁桑榆, * 也有歡娛處,莫説其餘。”

桃李

桃花和李花;比喻栽培的後輩和所教的門生;喻人的青春年少;喻爭榮鬥豔、品格低下的小人庸人

春風

(1) 春天的風

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杜牧《贈別》

(2) 比喻和悅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長環境

詩詞推薦

  • 和薛仲止漁村雜詩十首

    劉黻宋代〕酒欲醒時鄰已靜,斗橫月落尚聞橈。炷香杯茗燈相照,不枉人生又一宵。
  • 寄周昭禮

    趙蕃宋代〕都城飲別四年余,寥闊無因問起居。聞道客游猶往昔,不知生理比何如。謾從詩卷追還往,肯向書筒計密疏。折得
    頌古七首·其一原文_頌古七首·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
  • 琵琶

    元稹唐代〕學語胡兒撼玉玲,甘州破里最星星。使君自恨常多事,不得工夫夜夜聽。
  • 敖器之宅子落成

    劉克莊宋代〕臞翁卜築向東皋,小憩江湖半世勞。繞屋樹陰供杖屨,登樓山色發詩騷。客來賀廈杯行闊,市寫拋梁紙價高。 *
  • 江村苦雨

    劉宗遠元代〕雨腳何時住,江流逐日深。一寒違眾務,百慮集歸心。夕景含飢色,春光墮積陰。去年攜酒處,月滿杏花林。
  • 夜雨(二月初五日)

    乾隆清代〕祭罷曉春晴,辰過雲氣生。晝陰濃夕入,雨澤達天明。佑錫方壇渥,懼滋寸宅盈。炷香分命遣,代謝貺恩誠。
  • 踏莎行

    劉辰翁宋代〕松偃成陰,荷香去暑。過溪似是東林路。不知宿昔有誰來,寺門同聽催詩雨。北馬依風,涼蟬咽暮。城門半帶東陵
    頌古七首·其一原文_頌古七首·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
  • 甲辰歲大飢莆中民風八首·其三

    朱浙明代〕山中木實不知名,聞道今年爛漫生。老嫗盡攜孫與子,悲歌直上白雲層。
  • 老兵種菊以詩謝之

    朱槔宋代〕蔬畦雨徑策勛時,徙種鄰牆菊兩枝。九日無人過朱放,十分舉酒酌王尼。花裁栗玉秋風健,香近龍涎曉夢知。負口
  • 謝彥國相公和詩用醉和風雨夜深歸

    邵雍宋代〕道堂閒話侭多時,塵外杯觴不浪飛。初上小車人已靜,醉和風雨夜深歸。
  • 掩門

    朱頤媉明代〕物序秋將半,西風各掩門。人情向 * ,霜色悼芳蓀。白日豺狼斗,清宵鼓角喧。時光須自遣,對月且開樽。
  • 賀新郎

    魏了翁宋代〕舊日重陽日。嘆滿城,闌風去雨,寂寥蕭瑟。造物翻騰新機杼,不踏詩人陳跡。都掃蕩、一天雲物。挾客憑高西風
  • 禪人並化主寫真求贊

    釋正覺宋代〕氣貌稜稜,眉目溫溫。一脈之分派發崑崙之源,百川之吞潮落珊瑚之根。風煙清遠秋之痕,草木秀拔春之恩。古壁
  • 寄蘇穫庵

    李秉同明代〕欲歸未歸復何如,回響同聲幾郡除。斗米不移陶令操,薰膏空校太玄書。青雲有分三冬足,白髮無私兩鬢餘。誰念
  • 十一月十八日蒙恩再領沖佑鄰里來賀謝以長句

    陸游宋代〕綠章封事徹虛皇,黃紙除書降野堂。海上春常探先到,壺中日已不勝長。冰銜再署仙班貴,鶴料重支玉粒香。便掛
    頌古七首·其一原文_頌古七首·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
  • 偈七首

    釋道顏宋代〕向上一竅,八面玲瓏。覿面一機,全身擔荷。是則金鍮難掩,非則玉石俱焚。擬議不來,銀山粉碎。總不恁麼,又
  • 送僧歸蘇州

    楊億宋代〕說法雄音敵海潮,一棲京寺葉頻凋。水田三事衣將弊,香積多年飯頓銷。忽憶虎邱飛夢到,更聞蓮社寄書招。好傳
    頌古七首·其一原文_頌古七首·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
  • 竹爐精舍烹茶戲作

    乾隆清代〕竹爐為愛僧房制,精舍尋常率置旃。欲擬游山消半渴,早看調水走中涓。武文火候容誰待,冷熱茶湯劑已便。陸羽
  • 癸未生日

    蘇轍宋代〕我生本無生,安有六十五。生來逐世法,妄謂得此數。隨流登中朝,失腳墮南土。人言我當喜,亦言我當懼。我心
  • 剪園蔬賜大學士及內廷翰林

    乾隆清代〕快雨喜新晴,景物無不嘉。農田高下足,菜圃生意加。我偶步菶町,問彼園人家。攜筐爾何為,採擷毋乃過。此非
頌古七首·其一原文_頌古七首·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