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濂溪

作者:林煥 朝代:宋代

題濂溪原文

我來濂溪拜夫子,馬蹄深入一尺雪。

長嗟豈惟溪泉廉,化得草木皆清潔。

夫子德行萬古師,坡雲廉退乃一隅。

有室既樂賦以拙,有溪何減名之愚。

水性本清撓之濁,人心本善失則惡。

安得此泉變作天下雨,飲者猶如夢之覺。

詩詞問答

問:題濂溪的作者是誰?答:林煥
問:題濂溪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林煥的名句有哪些?答:林煥名句大全

注釋

1. 宋周敦頤《周元公集》卷七

參考注釋

濂溪

湖南省 道縣 水名。 宋 理學家 周敦頤 世居溪上。 周 晚年移居 江西 廬山 蓮花峰 下,峰前有溪,因取舊居 濂溪 以為水名,並自以為號,世稱 濂溪先生 。 宋 黃庭堅 有《濂溪詩》。《宋史·道學傳一·周敦頤》:“﹝ 周敦頤 ﹞以疾求知 南康軍 。因家 廬山 蓮花峯 下,前有溪,合於 湓江 ,取 營道 所居 濂溪 以名之。” 清 方苞 《余處士墓表》:“求 朱子 遺蹟,再至 匡廬 ,淹留 濂溪 、 鹿洞 。”

夫子

(1) 古時對男子的尊稱

(2) 舊時稱呼學者或老師

公輸盤曰:“夫子何命焉為?”——《墨子·公輸》

願夫子輔吾志,明以教我。——《孟子·梁惠王上》

(3) 舊時稱自己的丈夫

夫子積學,當“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後漢書·列女傳》

(4) 稱呼讀古書而思想陳腐的人(含譏諷意)

(5) 孔門的學生對孔子的稱呼

馬蹄

馬的蹄子

深入

(1) 研究、思考深刻、透徹

小心的編纂必須事先對作品的含義進行深入的研究

(2) 進入事物內部或中心

深入實際

尺雪

一尺厚的雪。指大雪。語本《左傳·隱公九年》:“平地尺為大雪。”《晉書·陸機傳》:“大風折木,平地尺雪。” 唐 杜甫 《後苦寒行》之一:“南紀 巫 廬 瘴不絶,太古以來無尺雪。” 元 王惲 《和東坡聚星堂雪詩》:“天風一夜吹端葉,清曉開門驚尺雪。”

長嗟

猶長嘆。 南朝 梁 王僧孺 《寄何記室》詩:“思君不得見,望望獨長嗟。” 唐 杜甫 《祠南夕望》詩:“湖南清絶地,萬古一長嗟。”

豈惟

見“ 豈唯 ”。

草木

(1).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易·坤》:“天地變化,草木蕃。” 唐 韓愈 《送李願歸盤谷序》:“ 太行 之陽有 盤谷 , 盤谷 之閒,泉甘而土肥,草木藂茂,居民鮮少。” 明 劉基 《<悅茂堂詩>序》:“故人不得其性則痛,鳥獸不得其性則瘏,草木不得其性則萎以枯。”

(2).指荒野。《韓非子·說疑》:“此十二人者,或伏死於窟穴,或槁死於草木,或飢餓於山谷,或沉溺於水泉。”

(3).比喻卑賤。多用作自謙之詞。 唐 陳子昂 《諫刑書》:“臣草木微品,天恩降休,伏刻肌骨,不敢忘捨。” 宋 蘇軾 《笏記》之一:“徒傾艸木之心,莫報乾坤之施。”

清潔

(1) 無塵垢的;乾淨的

清潔的房間

(2) 未被污染的

一個清潔的水源

(3) 廉潔

清潔自守,語不及私

德行

譏諷人的話,表示瞧不起別人的儀容、舉止、行為、作風等用此詞

你看他那個德行

萬古

萬世

萬古長青

廉退

猶廉讓。謙讓。 晉 陶潛 《<感士不遇賦>序》:“自真風告逝,大偽斯興,閭閻懈廉退之節,市朝驅易進之心。”《北史·高允傳》:“是時貴臣之門,並羅列顯官,而 允 子弟,皆無官爵,其廉退若此。” 宋 蘇軾 《送周正孺知東川》詩:“豈雲慕廉退?實自知衰冗。”

一隅

(1).指一個角落。亦泛指事物的一個方面。《論語·述而》:“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呂氏春秋·士容》:“故火燭一隅,則室偏無光。”《北齊書·酷吏傳·宋游道》:“雖贓污未露,而姦詐如是。舉此一隅,餘詐可驗。” 郭沫若 《洪波曲》第三章三:“他倆在客廳的靠後一隅,替我安下了一尊床。”

(2).引申為片面。見“ 一隅之見 ”、“ 一隅之説 ”。

(3).指一個狹小的地區。《漢書·趙充國傳》:“今久轉運煩費,傾我不虞之用以澹一隅,臣愚以為不便。” 明 何景明 《渡瀘賦》:“偉雄並乎三分,恥偏安乎一隅。” 沉從文 《從文自傳·辰州》:“單是 湘 西一隅,除客軍一混成旅外,集中約十萬人。”

有室

(1).指卿大夫。有,助詞。《書·立政》:“古之人迪惟 有夏 ,乃有室大競。” 孔 傳:“古之人道,惟有 夏禹 之時,乃有卿大夫,室家大強。” 孫星衍 疏:“有室,猶雲有家,謂卿大夫也。”

(2).指男子娶妻。《禮記·曲禮上》:“三十曰壯,有室。” 鄭玄 註:“有室,有妻也。”《孟子·滕文公下》:“丈夫生而願為之有室,女子生而願為之有家。父母之心,人皆有之。”

水性

(1) 指人在水中活動的能力

水性好

不識水性

(2) 水的深淺、流速等特點

了解水性

(3) 性情浮蕩,如水一樣隨勢而流,比喻婦女愛情不專一

水性楊花

心本

猶本心。《漢書·遊俠傳·郭解》:“既已振人之命,不矜其功,其陰賊著於心本發於睚眥如故云。” 顏師古 註:“心本,猶言本心也。”《資治通鑑·唐文宗太和八年》:“臣聞惟 顏回 能不貳過。彼聖賢之過,但思慮不至,或失中道耳。至於 仲言 之惡,著於心本,安能悛改邪!”

變作

(1).突然發生變化。《戰國策·楚策四》:“ 襄王 聞之,顏色變作,身體戰慄。”

(2).變亂發生。 清 王韜 《瓮牖餘談·賊中悍酋記》:“ 道光 二十年六月, 金田 變作。”

(3).變成,改變為。《兒女英雄傳》第十五回:“ 鄧九公 道:‘那時我一把無名孽火從腳跟下直透頂門,只是礙著眾親友不好動粗,我便變作一番啞然大笑。’”

天下

(1) 四海之內,全中國

魚鱉黿鼉為天下富。——《孫子·謀政》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公孫丑下》

天下三分。——諸葛亮《出師表》

天下之美。——明· 劉基《郁離子·千里馬篇》

(2) 人世間,社會上

天下誰人不識君。——唐· 高適《別董大》

天下物皆然。——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天下事有難易乎。——清· 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侄》

(3) 全世界,所有的人

天下縞素。——《戰國策·魏策》

天下順之。——《孟子·公孫丑下》

以天下之所順。

先天下之憂而憂。——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

後天下之樂而樂。

(4) 國家或國家的統治權

傳天下不足多。——《韓非子·五蠹》

為天下理財。——宋·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共爭天下。——《資治通鑑》

天下事誰可支柱者。——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5) 自然界,天地間

知天下之寒。——《呂氏春秋·察今》

猶如

好像

他急得猶如熱鍋上的螞蟻

詩詞推薦

  • 望雪

    李世民唐代〕凍雲宵遍嶺,素雪曉凝華。入牖千重碎,迎風一半斜。不妝空散粉,無樹獨飄花。縈空慚夕照,破彩謝晨霞。
  • 書事

    晁說之宋代〕狂寇舳艫星斗落,列炬燒江猶未覺。太平斥候固不嚴,樽俎之謀在河朔。
  • 褚載唐代〕欲洗霜翎下澗邊,卻嫌菱刺污香泉。沙鷗浦雁應驚訝,一舉扶搖直上天。
    題濂溪原文_題濂溪的賞析_古詩文
  • 雪詩賡曹文壽韻

    朱元璋元代〕翩翻飛舞布田垓,似絮還疑玉蕊梅。一夜撲窗春蝶戲,好風吹去又推來。
  • 題清勝軒

    白玉蟾宋代〕滿林幽竹夜來風,南極一點飛寒空。玉爐異香繞琳宮,此間知有神仙翁。清勝軒中頗幽絕,白須道士持檀笏。眉毛
  • 宋祁宋代〕剉櫱染新蘤,插鈿成密房。仙人文玉字,宮女道家妝。聞說蕊間露,能令肌骨香。
  • 劉陽卜氏耕樂堂

    趙文宋代〕君當學君家君子儒,西河之上可以老,諸侯端拜為師模。君莫學君家老中郎,河南田畜豈不好,上林要牧天子羊。
  • 五泄禪寺

    楊傑宋代〕祖師平昔撥雲開,一榻靈秋一石台。青玉成圍千嶂合,黑龍分勢五溪來。禪心不動澄潭月,俗耳常驚靜夜雷。卻笑
  • 石屋

    董嗣杲宋代〕雲梁煙棟翠嶔崯,五百痴人謾飾金。屋頂誰增華閣重,石頭自擁白雲深。鐘聲透谷泉分響,鬼力支空雨聚陰。無廢
  • 弘德殿齋居

    乾隆清代〕致齋返彤宮,敕幾臨紫殿。對時凜金柅,惜陰聆玉箭。弘德構斯肯,循名實期踐。敬天在愛民,居貴可忘賤。籌治
  • 贈張郡丞理滕縣事

    李孫宸明代〕佐郡勛名兩地傳,兼符真羨吏為仙。邑原東魯弦歌舊,人是陽城無字年。鴻雁漸還中澤集,妖氛長淨綠林煙。倦遊
  • 贈曹處士幽居

    趙嘏唐代〕勾漏先生冰玉然,曾將八石問群仙。中山暫醉一千日,南苑往來三百年。棋局不收花滿洞,霓旌欲別浪翻天。何須
    題濂溪原文_題濂溪的賞析_古詩文
  • 飛龍篇

    曹植魏晉〕晨游泰山。雲霧窈窕。忽逢二童。顏色鮮好。乘彼白鹿。手翳芝草。我知真人。長跪問道。西登玉台。金樓復道。
  • 贈毛仙翁

    李程唐代〕茫茫塵累愧腥膻,強把蜉蝣望列仙。閒指紫霄峰下路,卻歸白鹿洞中天。 * 鳳去經何代,茹玉方傳得幾年。他日
  • 大觀宗祀明堂五首

    佚名宋代〕交於神明,內民為貴。外致其文,亦效精意。嘉玉既陳,將以量幣。肅肅雝雝,惟帝之對。
  • 大雲池泛舟

    李群玉唐代〕九月蓮花死,萍枯霜水清。船浮天光遠,棹拂翠瀾輕。古木□□□,了無煙靄生。游鱗泳皎潔,洞見逍遙情。漁父
  • 過垂虹

    何應龍宋代〕垂虹橋下水連天,一帶青山落照邊。三十六陂煙浦冷,鷺鷥飛上釣漁船。
  • 將行季自鄱陽來

    彭汝礪宋代〕伯也別何遽,叔兮來未央。水流心去遠,月靜夢歸長。細雨濕萱草,高風吹雁行。幾時生事足,相看老耕桑。
  • 愛閒亭

    葉茵宋代〕苔深雨徑寒,花落徑斕斑。此處無名利,誰有肯往還。性慵棋局廢,坐久茗甌閒。禪觀非難事,休官學住山。
  • 澄景堂

    乾隆清代〕結則為冰融則水,水與冰皆具照理。水鄰虛而冰鄰寔,玻璃虛斯銅實矣。二物胥可以為鏡,了當以彼喻乎此。堂臨
題濂溪原文_題濂溪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