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居庸關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經居庸關原文

雁塞返龍旌,魚關度鳥道。

芙蓉紫霧沈,睥睨清秋曉。

重岩虎豹猙,萬壑琴築繞。

寄蹤儼壺中,回首驚雲表。

棲崖眄埢垣,逖跡資探討。

天意實難諶,地險安能保。

詩詞問答

問:經居庸關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經居庸關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注釋

1. 押詞韻第八部 出處:御製詩初集卷二十八

參考注釋

雁塞

亦作“鴈塞”。山名。《初學記》卷三十引 南朝 齊 劉澄之 《梁州記》:“ 梁州縣 界有 鴈塞山 ,傳雲此山有大池水,鴈棲集之,故因名曰 鴈塞 。”其地當在今 陝西 漢中 一帶。

亦作“鴈塞”。泛指北方邊塞。 唐 楊炯 《原州百泉縣令李君神道碑》:“山連鴈塞,野接龍坰。” 宋 裴湘 《浪淘沙·並門》詞:“雁塞説 並門 ,郡枕 西汾 ,山形高下遠相吞。”

龍旌

(1).畫有龍的旗幟。天子儀仗之一。 南朝 宋 謝莊 《侍宴蒜山詩》:“龍旌拂紆景,鳳蓋起流雲。”《敦煌曲子詞·望江南》:“每抱沉機扶社稷,一人有慶萬家榮,早願拜龍旌。” 明 王守仁 《登閱江樓》詩:“絶頂樓荒舊有名,高皇曾此駐龍旌。”

(2).畫有龍的旗幟。中軍帥旗。 唐 盧照鄰 《結客少年場行》:“龍旌昏朔霧,鳥陣捲寒風。”

度鳥

指飛鳥。 南朝 陳 陰鏗 《渡青草湖》詩:“行舟逗遠樹,度鳥息危檣。” 唐 李白 《代別情人》詩:“天涯有度鳥,莫絶瑤華音。”

芙蓉

(1) 芙蓉花。中國的錦葵植物( Hibiscus mutabilis ),花美麗,白色或粉紅色,在夜間變深紅色

(2) 荷花的別名。睡蓮科。多年生水生草木

睥睨

(1) 眼睛斜著看,形容高傲的樣子

睥睨眾史如庸奴。——王安石《虎圖》

睥睨故久立,與其客語。——《史記·信陵君列傳》

(2) 窺伺

睥睨宮闈

清秋

明淨爽朗的秋天。 晉 殷仲文 《南州桓公九井作》詩:“獨有清秋日,能使高興盡。” 唐 杜甫 《宿府》詩:“清秋幕府井梧寒,獨宿江城蠟炬殘。” 清 吳謙牧 《谷水歌》:“借問清秋月,先懸第幾峰。” 艾蕪 《回憶周立波同志》:“一株法國梧桐,披了一身金黃的葉子,送來清秋的景色。”

重岩

重迭的山岩。常指高峻、連綿的山崖。 晉 棗據 《遊覽》詩:“重巖吐神溜,傾觴挹涌波。” 南朝 陳 張正見 《從永陽王游虎丘山》詩:“重巖摽虎據,九曲峻羊腸。” 唐 杜甫 《九日奉寄嚴大夫》詩:“小驛香醪嫩,重巖細菊斑。”

虎豹

(1).喻指 * 之人。《後漢書·劉陶傳》:“陛下不悟,而競令虎豹窟於麑場,豺狼乳於春囿。” 唐 韋應物 《京師叛亂寄諸弟》詩:“覉離守遠郡,虎豹滿 西京 。” 清 方文 《偕蔡芹溪至宛兼贈令弟玉立》詩:“虎豹當關欲嚙人,季女何能不憔悴?”

(2).比喻勇猛的戰士。 唐 羅隱 《春日投錢塘元帥尚父》詩之一:“門外旌旗屯虎豹,壁間章句動風雷。”

(3).比喻富有文采。 宋 黃庭堅 《送謝公定作竟陵主簿》詩:“ 謝公 文章如虎豹,至今斑斑在兒孫。”

(4).形容怪石。 宋 蘇軾 《後赤壁賦》:“履巉巖,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龍。”

寄蹤

猶寄跡。 明 趙文 《過金山寺》詩:“水天樓閣影重重,化國何年此寄蹤。”

回首

(1) 把頭轉向後方

(2) 回顧

可堪回首。——宋·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3) 婉辭。死亡

回首之日

雲表

(1).雲外。 漢 張衡 《西京賦》:“立脩莖之仙掌,承雲表之清露。” 唐 李肇 《唐國史補》卷下:“ 牟 吹笛天下第一,日夜泛江,維舟吹之,寥亮逸發,上徹雲表。” 元 倪瓚 《七月十四日對雨》詩:“稍開雲表月,還掩篋中書。” 魯迅 《華蓋集·犧牲謨》:“我保你將來銅像巍巍,高入雲表。”

(2).借指上天,上蒼。 清 厲鶚 《小雪初晴訪敬身於城南同游梵天講寺》詩:“願服埽塔衣,頂禮向雲表。”

(3).奏疏,表章。《七國春秋平話後集》卷中:“吾今用上等劍客擔住雲表,申東海龍王請五百條毒龍,今晚來到,共你大戰。” 明 夏完淳 《五子詩·邵景說》:“寡慾棄塵物,幽棲抗雲表。”

埢垣

圓貌。《漢書·揚雄傳上》:“登降峛崺,單埢垣兮。” 顏師古 註:“埢垣,圜貌也。”

探討

(1) 探索;研討;探索講求

探討一下達成協定的可能性

他們討論了罪惡之後,便探討如何消除它

(2) 探幽尋勝

探討意未窮,回艇夕陽晚。——唐· 孟浩然《登鹿門山》

天意

(1) 上天的意旨

(2) 帝王的心意

難諶

不能信任。《書·鹹有一德》:“嗚呼!天難諶,命靡常。” 孔穎達 疏:“以其無常,故難信。” 唐 楊炯 《唐贈荊州刺史成知禮神道碑》:“將蹈九州,平三階,豈意大和交薄,而天道難諶,降年不永。”

地險

(1).大地險阻;地面險阻。《易·坎》:“《彖》曰:天險,不可升也;地險,山川丘陵也。” 孔穎達 疏:“言地以山川丘陵而為險也。”《宋書·禮志三》:“地險俗殊,民望絶塞,以為分外,其日久矣。” 清 黃景仁 《鄧家墳寫望》詩:“方今萬里一,地險安足論!”

(2).指險要之地。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汾水》:“上戴山阜,下臨絶澗,俗謂之為‘ 魯般橋 ’,蓋通古之津隘矣,亦在今之地險也。” 唐 李商隱 《南朝》詩:“地險悠悠天險長, 金陵 王氣應瑤光。” 清 黃遵憲 《乙未二月二十七日公祭沉文肅公祠》詩:“天驕橫肆地險失,坐令蚍蟻鹹無援。”

標籤:居庸關

詩詞推薦

經居庸關原文_經居庸關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