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雜詠原文
人生非無根,厥初不可紀。
乃自苕霅來,卜居麟溪涘。
諸祖尚敦龐,隱名富圖史。
爰及百鶴公,輪奐於焉始。
思親無停時,築山勤仰止。
匪為耳目娛,將以貽孫子。
封植樹千章,奠安石萬隻。
綿延迄於今,令聞代可指。
惟予困樊籠,弗克踵前美。
登山髮長謠,永懷在葛藟。
詩詞問答
問:北山雜詠的作者是誰?答:沈師昌
問:北山雜詠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沈師昌的名句有哪些?答:沈師昌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紙韻 出處:槜李詩系卷十七
參考注釋
人生
(1) 人一生中的活動
(2) 人從出生到死亡的整個過程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 文天祥《過零丁洋》
(3) 與人的關係生疏,不熟悉
人生地疏
無根
(1).沒有根部。《管子·內業》:“凡道無根無莖,無葉無榮。” 尹知章 註:“道非如卉木,而有根莖花葉也。”《太平御覽》卷五一○引 三國 吳 虞翻 《與弟書》:“芝草無根,醴泉無源。” 唐 杜甫 《遣興》詩之二:“蓬生非無根,漂蕩隨高風。”
(2).沒有根基;沒有依據。 漢 劉向 《說苑·建本》:“見人不可以不飾,不飾則無根,無根則失理。” 宋 蘇軾 《李氏山房藏書記》:“後生科舉之士,皆束書不觀,游談無根。” 魯迅 《書信集·致臺靜農》:“但謠言則其實大抵無根,所以我沒有動。”
(3).比喻行蹤無定。 宋 晁補之 《憶少年·別歷下》詞:“無窮官柳,無情畫舸,無根行客。”
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與藥相粘,不可取。——宋·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學不可以已。——《荀子·勸學》
(2)
決不能,必須不
而勢力眾寡不可論。——《資治通鑑》
不可一概而論
(3)
與“非”搭配,表示必須或一定
今天這個會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苕霅
苕溪 、 霅溪 二水的並稱。在今 浙江省 湖州市 境內。是 唐 代 張志和 隱居之地。《新唐書·隱逸傳·張志和》:“願為浮家泛宅,往來 苕 霅 間。” 明 陳子龍 《吳興道中》詩:“鳴榔涉杪秋, 苕 霅 何淹薄。” 清 俞樾 《春在堂隨筆》卷五:“聊存科名盛事,兼為 苕 霅 美談也。”
卜居
選擇居處
卜居於鄉
祖尚
效法崇尚。《晉書·王衍傳》:“吾曹雖不如古人,向若不祖尚浮虛,戮力以匡天下,猶可不至今日。”《太平廣記》卷三一○引 唐 李玫 《纂異記·張生》:“ 孟 ( 孟軻 )亦傳聖人意也,祖尚仁義,設禮樂而施教化。”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陳子昂》:“ 唐 興,文章承 徐 庾 餘風,天下祖尚, 子昂 始變雅正。” 錢基博 《經學通志·周易志》:“闡明義理,使《易》不雜於術數者, 弼 ( 王弼 )實不為無功;而祖尚虛無,使《易》竟入於 老 莊 者, 弼 亦不能無過。”
敦龐
亦作“ 敦龎 ”。1.豐厚,富足。 明 歸有光 《何氏先塋碑》:“凡 何 氏之葬者,悉山澤之敦龎純固,以忠厚世其家。” 清 錢謙益 《<石田詩鈔>序》:“ 石田 生於 天順 ,長於 成弘 ,老於 正德 初,當國家昌明敦龎,重熙累洽之世。”參見“ 敦厖 ”。
(2).厚大;壯大。 宋 陳亮 《陳府君墓志銘》:“生而敦龐,以壯門戶;長則克家,以光厥祖。” 清 錢謙益 《贈文文起宮相六十序》:“敦龐魁碩之人,應運而生。”
(3).敦厚樸實。 漢 孔融 《肉刑議》:“古者敦龐,善否不別。” 明 方孝孺 《王中夫先生像贊》:“生混合治安之時,備敦龎淳厚之氣。”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一五○:“里門風俗尚敦龐,年少爭為齒德降。”
圖史
圖書和史籍。 南朝 宋 顏延之 《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進思才淑,傍綜圖史。”《舊唐書·宋璟傳》:“且 蒼梧 之野, 驪山 之徒,善惡分區,圖史所載。” 清 吳偉業 《贈錢臣扆》詩:“花萼一樓圖史遍,竹梧三徑管絃新。”
輪奐
形容屋宇高大眾多。語出《禮記·檀弓下》:“ 晉 獻文子 成室, 晉 大夫發焉。 張老 曰:‘美哉輪焉!美哉奐焉!’” 鄭玄 註:“輪,輪囷,言高大;奐,言眾多。” 南朝 齊 王屮 《頭陀寺碑文》:“丹刻翬飛,輪奐離立。” 宋 范成大 《吳船錄》卷上:“真君殿前有大樓,曰 玉華 ,翬飛輪奐,極土木之勝。”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韓樾子》:“登堂,輪奐之美如王侯。”
於焉
從此;於此。 唐 顧況 《塞上曲》:“酣戰祈成功,於焉罷邊釁。” 唐 唐彥謙 《游南明山》詩:“於焉偶閒暇,鳴轡忽相聚。”
於是。《詩·小雅·白駒》:“所謂伊人,於焉逍遙。” 朱熹 集傳:“使其人得以於此逍遙而不去。” 陳奐 傳疏:“《玉篇》:‘焉,是也。’言於是消搖也。今字作‘逍遙’。”《後漢書·董卓傳論》:“及殘寇乘之,倒山傾海, 崑岡 之火,自茲而焚,《版》《盪》之篇,於焉而極。” 唐 元稹 《相和歌辭·決絕詞》:“有美一人,於焉曠絶。” 明 劉基 《清修院良上人浸月軒》詩:“珍重無生侶,於焉托清淨。”
思親
思念父母。亦泛指思念親人。《淮南子·詮言訓》:“故祭祀思親,不求福。” 唐 王維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仰止
仰慕;嚮往。止,語助詞。語出《詩·小雅·車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宋 姜夔 《饒歌吹曲·沅之上》:“真人方興,百神仰止。” 清 魏源 《貴溪象山龍虎山諸詩》之一:“山形果象蹲,遺躅空仰止。” 孫中山 《革命原起》:“二人死節之烈,浩氣英風,實足為後死者之模範。每一念及,仰止無窮。”
耳目
(1) 耳朵與眼睛;耳聞目睹
耳目之明,如是其狹也。——《荀子·君道》
耳目之福非淺
耳目靈光
(2) 監視人或為別人收集情報者
使者以從事為耳目。——《後漢書·朱浮傳》
貽孫
《書·五子之歌》:“有典有則,貽厥子孫。”孔傳:“貽,遺也。言仁及後世。”後以“貽孫”指留傳給子孫後代。 明 孫仁孺 《東郭記·而獨於富貴之中有私壟斷焉》:“笑墦間早不留賢俊,卻壟上偏來混主人,這 盜跖 東陵 怎相遜,爾自輕身,吾非太峻,俺呵,壟斷上翼貽孫索吏隱。”
封植
見“ 封殖 ”。
千章
(1).千株大樹。《史記·貨殖列傳》:“水居千石魚陂,山居千章之材。” 宋 葉適 《毋自欺室銘》:“蔚然千章,被冒洞谷。”
(2).指大樹千株。 唐 杜甫 《陪鄭廣文游何將軍山林》詩:“百傾風潭上,千章夏木清。” 趙光榮 《長篇十四章》:“拔地勢湧出,眾木還千章。”
奠安
安定。 宋 陳師道 《後山談叢》卷一:“一則奠安人心,二則張軍勢以疑敵謀。” 元 鄭光祖 《伊尹耕莘》第三折:“望賢士運神機,施妙策,指顧三軍,保乾坤奠安,解生民塗炭。” 郭孝成 《廣東光復記》:“就職以來,夙夜競競,務求 粵 省奠安,商民無擾。”
綿延
音符明顯持續或延長的樂章或樂段
於今
(1) 至今
車站一別,於今十年
(2) 如今;到現在
令聞
美好的聲譽。《書·微子之命》:“爾惟踐修厥猷,舊有令聞。” 孔 傳:“汝 微子 言,能踐 湯 德,久有善譽,昭聞遠近。” 晉 陶潛 《晉故征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贊》:“君清蹈衡門,則令聞孔昭;振纓公朝,則德音允集。” 宋 陳師道 《寄答王直方》詩:“永懷忘年友,死矣餘令聞,念子頗似之,老我何所恨。” 章炳麟 《訄書·哀清史》:“當 清 氏御世也,豈不欲褒揚其祖考,滂沛令聞,棻香無窮?”
樊籠
(1) 鳥籠
(2) 比喻不自由的境地
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晉· 陶淵明《歸園田居》
登山
徒步爬山;體育運動的一種
它的計畫包括幾次登山
永懷
(1).長久思念。《詩·周南·卷耳》:“我姑酌彼金罍,維以不永懷。” 明 夏完淳 《效潘安仁<悼亡>》詩:“永懷寄寒夜,冥冥空懷抱。”
(2).詠懷;抒 * 懷。 晉 陶潛 《有會而作》詩序:“歲雲夕兮,慨然永懷。”
葛藟
(1).植物名。又稱“千歲藟”。落葉木質藤本。葉廣卵形,夏季開花,圓錐花序,果實黑色,可入藥。《詩·周南·樛木》:“南有樛木,葛藟纍之。”《左傳·文公七年》:“葛藟猶能庇其本根,故君子以為比。” 楊伯峻 註:“葛藟為一物……亦單名藟,亦名千歲藟、虆蕪、蓷虆、苣瓜、巨荒,屬葡萄科,為自生之蔓性植物。” 宋 王安石 《重遊草堂寺次韻》之一:“垣屋荒葛藟,野殿冷檀沉。”參見“ 千歲虆 ”。
(2).《詩·王風》篇名。內容描寫 周 室衰微,人民流離失所、求助不得的痛苦。後以“葛藟”借指流亡他鄉者的怨詩。 明 歸有光 《叔祖存默翁六十壽序》:“顧今垂老不遇於世,無以庇其九族,有《葛藟》之悲。” 清 何壯能 《族譜序七古長詩》:“擕兒扶老奔遐陬,悲歌《葛藟》失恃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