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江西行十首·其九·巨甸(其地養蠶織繭

作者:牛燾 朝代:清代

原文

山市靄晴嵐,山光一抹藍。

春歸銅柱北,花發鐵橋南。

風暖香抽麥,江晴曉浴蠶。

鼠姑連歲好,留醉客停驂。

詩詞問答

問:《金沙江西行十首·其九·巨甸(其地養蠶織繭,最宜牡丹。)》的作者是誰?答:牛燾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牛燾的名句有哪些?答:牛燾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覃韻

2. 其地養蠶織繭,最宜牡丹。

參考注釋

山市

(1).山區集市。 唐 張籍 《送海客歸舊島》詩:“竹船來 桂 府,山市賣魚鬚。” 明 曹學佺 《過木瀆》詩:“琢研開山市,為園灌藥苗。”

(2).山中蜃景。 元 趙顯宏 《晝夜樂·春》曲:“游賞園林酒半酣,停驂;停驂看山市晴嵐。” 清 周亮工 《書影》卷五:“然人知有海市,而不知有山市。 東省萊 濰 去邑西二十里許,有 孤山 ,上有 夷齊廟 。誌稱 * ,西南風微起,則 孤山 移影城西。從城上望之,凡山巒林木、神祠人物,無不聚現。踰數時,漸遠,漸無所覩矣。”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山市》:“ 奐山 山市,邑八景之一也。”

晴嵐

晴日山中的霧氣。 唐 鄭谷 《華山》詩:“峭仞聳巍巍,晴嵐染近畿。” 宋 周邦彥 《渡江雲》詞:“晴嵐低 楚 甸,暖回鴈翼,陣勢起平沙。” 明 劉基 《郁離子·玄豹》:“暖靄晴嵐,山蒸澤烘,結為祥雲。”

山光

山的景色。 南朝 梁 沉約 《泛永康江》詩:“山光浮水至,春色犯寒來。” 唐 岑參 《郡齋平望江山》詩:“山光圍一郡,江月照千家。”

一抹

(1).猶一條;一片(用於痕跡、景物等)。 唐 羅虬 《比紅兒》詩之十七:“一抹濃紅傍臉斜,妝成不語獨攀花。” 宋 陸游 《思故山》詩:“暮歸稚子迎我笑,遙指一抹西村煙。” 元 戴善夫 《風光好》第四折:“我自離了鶯花市,無半星兒點污,一抹兒瑕疵。” 清 鄭燮 《唐多令·寄懷劉道並示酒家徐郎》詞:“一抹晚天霞,微紅透碧紗,顫西風涼葉些些。” 茅盾 《子夜》十:“一抹深紅色的夕照掛在那邊池畔的亭子角,附近的一帶樹葉也帶些兒金黃。” 王西彥 《黃昏》:“一陣轆轆轆轆的轟響,一眨眼,就只在空中剩下一抹逐漸散淡的黑煙。”

(2).一閃而過。 宋 蘇軾 《自興國往筠宿石田驛南二十五里野人舍》詩:“溪上青山三百迭,快馬輕衫來一抹。” 宋 楊萬里 《餘乾泝流至安仁》詩:“半篙新漲滿帆風,兩岸千山一抹中。”

(3).一齊。《宋史·宋轍傳》:“今欲於 定西城 與 隴諾堡 一抹取直,所侵 夏 地凡百數十里。”《 * 詞話》第九回:“這婦人一抹兒都看在心裡。”

(4).一筆勾消。 清 楊昭 《閒止書堂集鈔跋》:“豈意對面九嶷,前言一抹,貪天功為己力,掠人美以自榮。”

(5).一直;一味。《蕩寇志》第七七回:“忽聽得喊殺之聲,一抹地追尋來,祇道你遇著歹人,卻為你同二位表兄廝殺?”《蕩寇志》第八二回:“卻説 麗卿 一抹地鎗挑劍砍,衝出重圍。”

一彈;一奏。抹,指彈奏弦樂的一種指法。謂輕輕一按。 唐 杜牧 《隋苑》詩:“紅霞一抹《廣陵》春, 定子 當筵睡臉新。” 宋 歐陽修 《減字木蘭花》詞:“畫堂雅宴,一抹朱弦初入遍。” 宋 辛棄疾 《賀新郎·賦琵琶》詞:“推手含情還卻手,一抹《梁州》哀徹。”

一擦或一摸。《兒女英雄傳》第六回:“破這個架式是用左胳膊橫著一搪,封在面門,順著用右手往下一抹,拿住他的左腕子一擰,將他身子擰轉過來,卻用右手從他脖子右邊反插將去把下巴一掏:叫做‘黃鶯搦嗉’。” 楊朔 《三千里江山》第十六段:“ 劉福生 用手把臉一抹,鼻子眼一緊蹙,扎撒著兩隻大手,發瘋地扭起腰來。”

春歸

(1).春天來臨。 唐 李白 《宮中行樂詞》之四:“玉樹春歸日,金宮樂事多。” 唐 李山甫 《賀邢州盧員外》詩:“春歸鳳沼恩波暖,曉入鴛行瑞氣寒。” 唐 滕邁 《春色滿皇州》詩:“藹藹復悠悠,春歸十二樓。”

(2).春去;春盡。 唐 白居易 《送春》詩:“三月三十日,春歸日復暮。” 宋 黃庭堅 《清平樂》詞之一:“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 宋 辛棄疾 《杏花天·無題》詞:“有多少、鶯愁蝶怨;甚夢裡、春歸不管。”

(3).春時回來。 唐 李白 《南流夜郎寄內》詩:“北雁春歸看欲盡,南來不得 豫章 書。” 唐 李嘉祐 《送張惟儉秀才入舉》詩:“春歸定得意,花送到東中。”

銅柱

(1).銅製的支撐建築物的柱子。《史記·孝武本紀》:“其後則又作 栢梁 、銅柱、承露僊人掌之屬矣。” 明 何景明 《易水行》:“手持匕首摘銅柱,事已不成空駡倨。”《新民晚報》1990.8.5:“白玉般的礎石上聳立著粗大的銅柱。”

(2).神話傳說中的天柱。《神異經·中荒經》:“ 崑崙之山 ,有銅柱焉,其高入天,所謂天柱也。”

(3).銅製的作為邊界標誌的界樁。《後漢書·馬援傳》“嶠南悉平” 李賢 注引 晉 顧微 《廣州記》:“ 援 到 交阯 ,立銅柱,為 漢 之極界也。” 唐 張渭 《杜侍御送貢物戲贈》詩:“銅柱朱崖道路難, 伏波 橫海舊登壇。” 清 趙翼 《陔餘叢考·馬氏銅柱有三》:“ 馬援 所立銅柱在 林邑國 ……此 漢 時所立銅柱在 交趾 者也; 馬總 為 安南 都護,建二銅柱於 漢 故處,劖著 唐 德,兼以明 伏波 之裔,此 唐 時所立銅柱亦在 交阯 者也; 五代 史 馬希范 攻 溪州 蠻,降之,乃立銅柱為表,命學士 李皋 銘之,此 五代 時所立銅柱在 五溪 者也。”

鐵橋

(1).用鋼鐵等建造的橋,多為通火車之用。

(2).指 廣東省 增城縣 東 羅浮山 中的石樑,望之如橋,因稱。 唐 曹唐 《送羽人王錫歸羅浮》詩:“石磴倚天行帶月, 鐵橋 通海入無塵。” 宋 蘇軾 《游羅浮山示兒子過》詩:“ 鐵橋 石柱 連空橫,杖藜欲趁飛猱輕。”自註:“山有 鐵橋 、 石柱 ,人罕至者。” 清 林則徐 《中秋飲沙角炮台眺月》詩:“ 鐵橋 石柱 我未到, 黃灣 胥口 先句留。”參閱 明 陳璉 《羅浮山志·洞天福地》。

(3).地名。在 雲南省 中甸縣 境。 唐 置鐵橋,跨 金沙江 ,以通 吐蕃 。 吐蕃 於此置 鐵橋城 ,為 吐蕃 十六城之一。《舊唐書·德宗紀下》:“﹝ 貞元 十年﹞ 南詔 異牟尋 攻收 吐蕃 鐵橋 已東城壘一十六,擒其王五人,降其民眾十萬口。”

暖香

帶有溫暖氣息的香味。 茅盾 《色盲》二:“他放下筆,站起來,在房裡踱著……恍惚還嗅到了醉人的暖香。”

浴蠶

浸洗蠶子。古代育蠶選種的方法。 南朝 梁 劉孝威 《妾薄命》詩:“浴蠶思 漆水 ,條桑憶 鄭 坰。” 五代 王周 《道中未開木杏花》詩:“村女浴蠶桑柘緑,枉將顏色忍春寒。”《隨園詩話》卷六引 清 王岱 《清明》詩:“忽忽春光過半時,浴蠶天氣雨如絲。”參閱 明 徐光啟 《農政全書》卷三一。

鼠姑

(1).牡丹的別名。 唐 陸龜蒙 《偶輟野蔬寄襲美》詩:“行歇每依鴉舅影,挑頻時見鼠姑心。” 明 唐寅 《題牡丹畫》詩:“穀雨花枝號鼠姑,戲拈彤管畫成圖。” 清 陳維崧 《水調歌頭·舍南庭前牡丹將放詞以催之》詞:“豆吐蠶婆緑,花綻鼠姑紅。”

(2).鼠婦的別名。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蟲三·鼠婦》。

連歲

1.見"連歲"。

醉客

(1).喝醉酒的人。《後漢書·吳祐傳》:“又 安丘 男子 毋丘長 與母俱行市,道遇醉客辱其母, 長 殺之而亡。”

(2).指好飲酒的人。《三國志·魏志·徐邈傳》:“平日醉客謂酒清者為聖人,濁者為賢人。” 唐 岑參 《送襄州任別駕》詩:“ 高陽 諸醉客,唯見古時丘。” 宋 陸游 《醉落魄》詞:“江湖醉客,投杯起舞遺烏幘。”

(3).木蓮的謔稱。 宋 姚寬 《西溪叢語》卷上:“昔 張敏叔 有十客圖,忘其名。予長兄 伯聲 ,嘗得三十客:牡丹為貴客,梅為清客……木芙蓉為醉客。”

標籤:牡丹

詩詞推薦

金沙江西行十首·其九·巨甸(其地養蠶織繭原文_金沙江西行十首·其九·巨甸(其地養蠶織繭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