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太宗

作者:徐賢妃 朝代:唐代

進太宗原文

朝來臨鏡台,妝罷暫裴回。
千金始一笑,一召詎能來。

詩詞問答

問:進太宗的作者是誰?答:徐賢妃
問:進太宗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進太宗是什麼體裁?答:五絕

徐賢妃進太宗書法欣賞

徐賢妃進太宗書法作品欣賞
進太宗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一清早我就對鏡梳妝,妝成後卻又忍不住猶豫徘徊。
古人千金才買美人一笑,陛下一紙詔書就能把我召來嗎?

注釋
鏡台:上面裝著鏡子的梳妝檯。
裴回:即”徘徊”,比喻猶豫不決。
千金一笑:即一笑千金,美女一笑,價值千金。形容美人一笑很難得。
詎:副詞。豈,難道。

詩文賞析

徐惠的《進太宗》又名曰《妝殿答太宗》,是在皇帝屢召不赴情況下寫就的一首難得表現作者“女兒性”的作品。

“朝來臨鏡台,妝罷暫徘徊”。前兩句雖然不著一墨寫作者如何梳妝,卻讓佳人對鏡的優雅美態如在眼前,頗見功力。在數以千百計的後宮妃嬪中,得到君王的宣詔,本應喜悅之極應命而至。就封建文化要求女子“柔順”、不得違抗君命的“角色規範”而言,更應該立即應詔。可徐惠卻偏要君王等一等,“妝罷”後久久不去應詔,反而要在鏡台前徘徊不前,故意要引逗得君王著急。等到君王真的因急生怒,她似乎又早料到了,慌不忙的借“千金一笑”的典故,戲謔地反問太宗:“古人千金買美人一笑,陛下傳召我一次,我能來嗎?”

徐惠的問句,不但平息了君王的火氣,也向讀者呈現了一位體態婀娜、不勝羅綺的艷麗宮妃,在君王面前不屈己、不媚人的獨立形象。“后妃宮女拂逆君主的行為,並非完全出於手段,出於自覺意識,多數因性氣所致。”由此可見徐惠的機智活潑的女兒性情,以及太宗與她之間親昵深厚的情思。

徐惠以輕鬆的筆調寫下了她和太宗之間這段富於情趣的小插曲,在強調莊嚴又玄妙的“后妃之德”的後《詩經》時代,突然冒出“千金始一笑,一召詎能來”這樣充滿靈性的詩句,是徐惠的天性和才華使然。後人曾作詩讚這首《進太宗》:“擬就離騷早負才,妝成把鏡且徘徊。美人一笑千金重,莫怪君王召不來。”

標籤:女子

詩詞推薦

  • 羽林郎

    辛延年兩漢〕昔有霍家奴,姓馮名子都。依倚將軍勢,調笑酒家胡。胡姬年十五,春日獨當壚。長裾連理帶,廣袖合歡襦。頭上
  • 訴鍾情

    顧敻唐代〕永夜拋人何處去?絕來音。香閣掩,眉斂、月將沉。爭忍不相尋?怨孤衾。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
  • 憶秦娥·簫聲咽

    李白唐代〕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樂遊原上清秋節,鹹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
    進太宗原文_進太宗的賞析_古詩文
  • 浣溪沙·散步山前春草香

    張淑芳宋代〕散步山前春草香。朱闌綠水繞吟廊。花枝驚墮繡衣裳。或定或搖江上柳,為鶯為鳳月中篁。為誰掩抑鎖芸窗。
    進太宗原文_進太宗的賞析_古詩文
  • 一寸金·秋感

    吳文英宋代〕秋壓更長,看見姮娥瘦如束。正古花搖落,寒蛩滿地,參梅吹老,玉龍橫竹。霜被芙蓉宿。紅綿透、尚欺暗燭。年
  • 生查子·侍女動妝奩

    韓偓唐代〕侍女動妝奩,故故驚人睡。那知本未眠,背面偷垂淚。懶卸鳳凰釵,羞入鴛鴦被。時復見殘燈,和煙墜金穗。
  • 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

    溫庭筠唐代〕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
  • 玉女搖仙佩·佳人

    柳永宋代〕飛瓊伴侶,偶別珠宮,未返神仙行綴。取次梳妝,尋常言語,有得幾多姝麗。擬把名花比。恐旁人笑我,談何容易
  • 佳人

    杜甫唐代〕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自雲良家子,零落依草木。關中昔喪敗,兄弟遭殺戮。官高何足論,不得收骨肉。世情
    進太宗原文_進太宗的賞析_古詩文
  • 謝賜珍珠

    江采萍〔唐代〕柳葉雙眉久不描,殘妝和淚污紅綃。長門盡日無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進太宗原文_進太宗的賞析_古詩文
  • 娘子軍

    佚名宋代〕唐高祖之第三女,微時嫁柴紹。高祖起兵反隋,紹與妻謀曰:“尊公欲掃平天下,紹欲迎接義旗,二人同去則不可
  • 玉女舞霓裳

    李太玄唐代〕舞勢隨風散復收,歌聲似磬韻還幽。千回赴節填詞處,嬌眼如波入鬢流。
    進太宗原文_進太宗的賞析_古詩文
  • 善哉行·傷古曲無知音

    貫休唐代〕有美一人兮,婉如青揚。識曲別音兮,令姿煌煌。 繡袂捧琴兮,登君子堂。如彼萱草兮,使我憂忘。 欲贈之以
    進太宗原文_進太宗的賞析_古詩文
  • 河滿子·正是破瓜年紀

    和凝唐代〕正是破瓜年紀,含情慣得人饒。桃李精神鸚鵡舌,可堪虛度良宵。卻愛藍羅裙子,羨他長束纖腰。
    進太宗原文_進太宗的賞析_古詩文
  • 減字浣溪沙·樓角初銷一縷霞

    賀鑄宋代〕樓角初銷一縷霞。淡黃楊柳暗棲鴉。玉人和月摘梅花。 笑捻粉香歸洞戶,更垂簾幕護窗紗。東風寒似夜來些。
    進太宗原文_進太宗的賞析_古詩文
  • 折楊柳

    李白唐代〕垂楊拂綠水,搖艷東風年。花明玉關雪,葉暖金窗煙。美人結長想,對此心悽然。攀條折春色,遠寄龍庭前。
    進太宗原文_進太宗的賞析_古詩文
  • 酒泉子·日映紗窗

    溫庭筠唐代〕日映紗窗,金鴨小屏山碧。故鄉春,煙靄隔,背蘭缸。宿妝惆悵倚高閣,千里雲影薄。草初齊,花又落,燕雙雙。
    進太宗原文_進太宗的賞析_古詩文
  • 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佚名兩漢〕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相去萬餘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相去
    進太宗原文_進太宗的賞析_古詩文
  • 菩薩蠻·寶函鈿雀金鸂鶒

    溫庭筠唐代〕寶函鈿雀金鸂鶒,沉香閣上吳山碧。楊柳又如絲,驛橋春雨時。畫樓音信斷,芳草江南岸。鸞鏡與花枝,此情誰得
  • 憶江南·春去也

    劉禹錫唐代〕春去也,多謝洛城人。弱柳從風疑舉袂,叢蘭裛露似沾巾。獨坐亦含嚬。
進太宗原文_進太宗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