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樓春·游齊雲岩原文
仰捫星熊居,閱團荊虎館,險出蠶叢。
線曳秋毫石棧,去天難窮。
氣淡泊,光朦朧。
涌半崖、飛濤長松。
並眾壑冰聲,千山枯影,日月肩摩空。
尋開塞,升鴻蒙。
挾無邊秀色,蒼然虛沖。
寂歷神遊以目,鹿撞於胸。
徑路絕,風雲通。
攝夢魂、初離塵蹤。
將買鶴檐琴,終日高臥聞此峰。
詩詞問答
問:壽樓春·游齊雲岩的作者是誰?答:王翃
問:壽樓春·游齊雲岩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王翃的名句有哪些?答:王翃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一部
參考注釋
虎館
虎闈。即國子學。 北周 庾信 《周大將軍上開府廣饒公鄭常墓志銘》:“觀書虎館,學劍龍亭。”
蠶叢
(1).相傳為 蜀 王的先祖,教人蠶桑。《藝文類聚》卷六引 漢 揚雄 《蜀本紀》:“ 蜀 始王曰 蠶叢 ,次曰 伯雍 ,次曰 魚鳧 。” 唐 李白 《蜀道難》詩:“ 蠶叢 及 魚鳧 ,開國何茫然。”
(2).借指 蜀 地。 宋 司馬光 《仲庶同年兄自成都移長安以詩寄賀》:“蠶叢龜印解,鶉野隼旟新。”參見“ 蠶叢路 ”。
(3).見“ 蠶叢路 ”。
秋毫
秋季鳥獸的毫毛。形容極小的事
秋毫不敢有所犯。——《史記·項羽本紀》
秋毫之末。——《孟子·梁惠王上》
循規蹈矩無損秋毫
石棧
在山間鑿石架木作成的通道。 唐 李白 《蜀道難》詩:“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 元 馬祖常 《海子橋》詩:“石棧通星漢,銀河落水渠。” 陳去病 《泰山絕頂登封處題壁》詩:“石棧千尋迥, 汶 流一綫長。”
天難
天降的災難。 晉 潘岳 《寡婦賦》:“嗟餘生之不造兮,哀天難之匪忱。”
淡泊
(1) 對於名利淡漠,不看重
實淡泊而寡慾兮。——曹植《蟬賦》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誡子書》
(2) 家道清貧
家私產業,仍是祖宗流傳的,甚是淡泊。——《檮杌閒評—明珠緣》
朦朧
(1) 月光不明;看不清
朦朧的月色
(2)
(3) 看不分明;沒有鮮明輪廓或細節;勉強看得見
朦朧景色
(4) 在感情或直覺的意義上微微感覺到或覺察到
朦朧的意識
長松
藥草名。服之可黑鬚髮。 宋 蘇軾 《謝王澤州寄長松兼簡張天覺》詩之一:“莫道長松浪得名,能教覆額兩眉青。”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一·長松》:“長松生古松下,根色如薺苨,長三五寸,味甘微苦,類人參,清香可愛。按 張天覺 《文集》云:僧 普明 居 五臺山 ,患大風,眉髮俱墮,哀苦不堪。忽遇異人,教服長松,示其形狀。 明 採服之,旬餘毛髮俱生,顏色如故。”
山枯
謂山中草木枯萎。 漢 嚴遵 《道德指歸論·善為道者》:“陰陽失序,萬物盡傷,山枯谷竭,赤地數千。” 前蜀 貫休 《懷洛下盧縉雲》詩:“木落多詩稿,山枯見墨煙。”
日月
(1) 生計;生活
舒心的日月
(2) 太陽和月亮
肩摩
亦作“ 肩靡 ”。1.肩與肩相摩,形容人多擁擠。《淮南子·齊俗訓》:“今之國都,男女切踦肩摩於道,其於俗一也。” 漢 桓寬 《鹽鐵論·論菑》:“刑者肩靡於道,以己之所惡而施於人,是以國家破滅,身受其殃。” 宋 蘇洵 《申法》:“今也,採珠貝之民,溢於海濱;糜金之工,肩摩於列肆。” 清 閻爾梅 《出都門往游西山》詩:“自晨至午人肩摩,午後遊人無覓處。”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王成》:“至邸,則鶉人肩摩於墀下。”
(2).指靠近。 陳毅 《送舊友南歸》詩:“妙善隱蔽,與敵肩摩;我不出手,敵不知覺。”參見“ 肩摩轂擊 ”。
開塞
(1).開啟和阻塞。引申指興革、取捨。《逸周書·文傳》:“不明開塞禁舍者,其如天下何?”《文選·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之四》:“開塞所宜,悉心以對。” 李善 註:“開塞,猶取捨也。” 宋 蘇轍 《劉愷丁鴻孰賢論》:“言行之所開塞,可無慎乎?” 清 梅曾亮 《大學士戴公墓碑》:“即授南 河 河 道總督,凡三年,改定木石工價,及開塞修廢所宜,次第畢舉。”
(2).謂開已塞之道。《商君書·開塞》 蔣禮鴻 題解:“開塞者,謂開已塞之道也。已塞之道孰謂?謂 湯 武 以力征誅並諸侯定天下之道也。” 漢 桓寬 《鹽鐵論·非鞅》:“昔 商君 明於開塞之術,假當世之權,為 秦 致利成業。”
開拓邊疆。 漢 桓寬 《鹽鐵論·崇禮》:“夫賢臣所在,辟除開塞者亦遠矣。”
鴻蒙
亦作“ 鴻濛 ”。 1.宇宙形成前的混沌狀態。《莊子·在宥》:“雲將東遊,過扶搖之枝,而適遭鴻蒙。” 成玄英 疏:“鴻蒙,元氣也。”《淮南子·道應訓》:“西窮窅冥之黨,東開鴻濛之先。”《秦併六國平話》卷上:“鴻蒙肇判,風氣始開。” 冰心 《寄小讀者》十二:“又試問鴻蒙初辟時,又哪裡有貧富貴賤?”
(2).迷漫廣大貌。《漢書·揚雄傳上》:“外則正南極海,邪界 虞淵 ,鴻濛沆茫,碣以崇山。” 顏師古 註:“鴻濛沆茫,廣大貌。” 宋 范成大 《壽櫟東齋午坐》詩:“屋角靜突兀,雲氣低鴻濛。”《紅樓夢》第一二○回:“我所居兮, 青埂 之峰;我所游兮,鴻蒙太空。”
(3).東方之野,日出之處。《淮南子·俶真訓》:“提挈天地而委萬物,以鴻濛為景柱,而浮揚乎無畛崖之際。” 高誘 註:“鴻濛,東方之野,日所出,故以為景柱。”
(4).混沌;渾噩。 唐 韓愈 《嘲鼾睡》詩之二:“鴻蒙總合雜,詭譎騁戾狠。”《吳禮部詩話》引 元 王履 詩:“半生墮落憂患界,萬事元在鴻濛間。” 清 龔自珍 《世上光陰好》詩:“靜原生智慧,愁亦破鴻濛。”
(5).指高空。 明 劉基 《通天台賦》:“矗鴻濛以建標兮,拖甘泉以為祛。”
無邊
沒有邊際
無邊界框
秀色
秀美的容色
麗姿秀色
虛沖
虛靜淡泊。 晉 張華 《壯士篇》:“年時俯仰過,功名宜速崇。壯士懷憤激,安能守虛沖。”
寂歷
(1).凋零疏落。《文選·江淹〈王徵君微〉詩》:“寂歷百草晦,欻吸鵾雞悲。” 李善 註:“寂歷,彫疏貌。”一說閒曠貌,見 呂向 注。 宋 陸游 《游萬里橋南劉氏小園》詩:“我歸門復掩,寂歷掛斜陽。” 黃藥眠 《黃花崗的秋風暮雨》:“寂歷的黃花夾著細雨飄零,守墓的園丁深鎖園門何去?”
(2).猶寂靜;冷清。 南朝 梁 江淹 《燈賦》:“冬膏既凝,冬箭未度,悁連冬心,寂歷冬暮。” 唐 孟郊 《過彭澤》詩:“揚帆過 彭澤 ,舟人訝嘆息。不見種柳人,霜風空寂歷。” 金 邊元鼎 《晚行》詩:“隔浦行聞晚寺鐘,斷坡寂歷對寒松。” 清 錢謙益 《梅圃谿堂》詩:“梅花村落傍漁莊,寂歷繁英占草堂。”
神遊
身不在某地而在想像或夢境中遊歷某地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宋· 蘇軾《念奴嬌》
鹿撞
比喻心跳快速。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秀姑》:“一餉時,聞裙履聲,不覺心頭鹿撞。” 清 王韜 《淞濱瑣話·煨芋夢》:“ 居 呆若木偶,細思前夢,歷歷不忘。而惝怳迷離,心頭猶鹿撞不止。”
徑路
(1).小路。《易·說卦傳》:“艮為山,為徑路。” 孔穎達 疏:“為徑路,取其山雖高,有澗道也。” 晉 左思 《吳都賦》:“徑路絶,風雲通。” 宋 蘇軾 《與子由同游寒溪西山》詩:“幅巾不擬過城市,欲踏徑路開新蹊。”
(2).泛指道路。 三國 魏 曹操 《苦寒行》:“迷惑失徑路,瞑無所宿棲。”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詩》之十七:“皋蘭被徑路,青驪逝駸駸。” 唐 李翱 《平賦書》:“方里之內,以十畝為之屋室、徑路、牛豚之所息,蔥韭菜蔬之所生植,里之家給焉。”
(3).捷徑;近路。 宋 岳飛 《奏郾城捷狀》:“探得有番賊酋首 四太子 、 龍虎蓋天大王 、 韓將軍 親領馬軍一萬五千餘騎,例各鮮明衣甲取徑路離 郾城 縣北二十餘里。”《三國演義》第三三回:“兵貴神速……不如輕兵兼道以出,掩其不備,但須得識徑路者為引導耳。”
(4).比喻私人關係的門路。 宋 葉適 《校書郎王公夷仲墓志銘》:“某叨忝未逾月,便作御史,人不謂有徑路乎?”
(5).比喻處世行事的途徑。 宋 蘇軾 《上張安道養生訣論》:“文章書口訣,多枝辭隱語,卒不見下手徑路。” 章炳麟 《哀韓賦》:“死不可趣兮,奔走淫淫之無徑路。”
(6). 匈奴 所奉之神名。《漢書·郊祀志下》:“ 雲陽 有 徑路 神祠,祭 休屠王 也。” 顏師古 註:“ 休屠 , 匈奴 王號也。 徑路 神,本 匈奴 之祠也。”
風雲
①風和云:天有不測~。 ②比喻變幻動盪的局勢:~突變。夢魂
古人以為人的靈魂在睡夢中會離開肉體,故稱“夢魂”。 唐 劉希夷 《巫山懷古》詩:“頽想臥瑤席,夢魂何翩翩。” 宋 晏幾道 《鷓鴣天》詞:“春悄悄,夜迢迢,碧雲天共 楚 宮遙。夢魂慣得無拘檢,又踏楊花過 謝 橋。” 元 薩都剌 《木蘭花慢·彭城懷古》詞:“ 楚 歌八千兵散,料夢魂應不到 江 東。” 清 沉復 《浮生六記·閨房記樂》:“自別 滄浪 ,夢魂常繞。”
離塵
(1) 離開塵世
離塵脫俗
(2) 袈裟的別稱
終日
從早到晚
終日忙忙碌碌
終日而思。——《荀子·勸學》
高臥
(1) 高枕而臥
解衣鋪被,準備高臥
(2) 比喻隱居;亦指隱居不仕的人
卿屢違朝旨,高臥東山,諸人每相與言, 安石(謝安的字)不肯出,將如蒼生何。——《世說新語·排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