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蘭花·其一原文
南苑相離近一程,駐營中使早來迎。
御園報導韶光好,木筆描春照眼明。
詩詞問答
問:玉蘭花·其一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玉蘭花·其一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玉蘭花·其一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庚韻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十六
參考注釋
南苑
(1).御苑名。因在皇宮之南,故名。歷代所指不一。《宋書·明帝紀》:“以 南苑 借 張永 ,雲‘且給三百年,期訖更啟’。” 唐 杜甫 《哀江頭》詩:“憶昔霓旌下 南苑 ,苑中萬物生顏色。” 唐 溫庭筠 《河傳》詞:“天際雲鳥引晴遠,春已晚,煙靄渡 南苑 。”
(2).即 南海子 。在 北京 永定門 外, 明 永曆 中始建為園囿。 清 置總尉防禦等官把守,其中養殖禽獸,專供皇帝遊獵享樂。《清一統志》:“ 南苑 在京城 永定門 外二十里,方一百六十里。 元 為 下馬飛放泊 , 明 永樂 中增廣,亦名 南海子 。周圍繞以短垣,麋鹿雉兔,蕃息其中,時命禁旅行圍,以肄武事。” 清 趙翼 《南苑大閱恭紀》詩:“雪晴 南苑 曙光皚,翠輦親臨閲武來。”
相離
(1).互相分離。《列子·天瑞》:“渾淪者,言萬物相渾淪而未相離也。” 漢 班固 《 * 通·諫諍》:“子諫父不去者,父子一體而分,無相離之法,猶火去木而滅也。”《東周列國志》第二七回:“行居寢食無相離,患難之中定臣主。” 許地山 《空山靈雨·笑》:“我對妻子說:‘相離好幾天,你悶得慌嗎?’”
(2).相附;附攏。《楚辭·離騷》:“飄風屯其相離兮,帥雲霓而來御。” 王夫之 通釋:“離,麗也,附也。”
(3).相互間距離。 魯迅 《三閒集·我和<語絲>的始終》:“到得 廈門 ,我投稿就很少了。一者因為相離已遠,不受催促,責任便覺得輕,二者因為人地生疏。” 茅盾 《子夜》十:“ 三馬路 一帶充滿了戰爭的空氣!似乎相離不遠的 晝錦里 的粉香汗臭也就帶點兒火藥味。”
一程
(1).約計的道路里程,猶言一段路。 唐 元稹 《別李十一》詩:“萬里尚能來遠道,一程那忍便分頭。” 元 馬致遠 《青衫淚》第三折:“送我一程如何?” 魯迅 《故事新編·補天》:“模模胡胡的背了一程之後,大家便走散去睡覺。”
(2).一些日子。 元 喬吉 《兩世姻緣》第一折:“幸遇大姐 韓玉簫 不棄,做了一程夫妻。”《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二:“ 元卿 客邊,可到 嚴子 家中做一程兒伴去。”
駐營
軍隊駐紮。 宋 岳珂 《今因追感先臣飛事輒賦百韻詩》:“ 馬渡 朝迎敵, 鐘山 夜駐營。” 蔡東藩 許廑父 《民國通俗演義》第 * 回:“當下發令進兵,行了半日,因天色已晚,駐營 辰州 。”
中使
宮中派出的使者。多指宦官。《後漢書·宦者傳·張讓》:“凡詔所徵求,皆令 西園 騶密約勑,號曰‘中使’。”《文選·沉約<齊故安陸昭王碑文>》:“勉膳禁哭,中使相望。” 張銑 註:“天子私使曰中使。” 唐 白居易 《繚綾》詩:“去年中使宣口敕,天上取樣人間織。”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續黃粱》:“忽見有二中使,齎天子手詔,召 曾太師 決國計。”
頂用,好用。 元 武漢臣 《老生兒》楔子:“好孩兒也,這錢直恁般中使!” 元 秦簡夫 《東堂老》第三折:“您孩兒往常不聽叔叔的教訓,今日受窮,纔知道這錢中使,我省的了也。”
早來
(1).本是;已經。 宋 程垓 《醉落魄·別少城舟宿黃龍》詞:“早來最苦離情毒。唱我新詞,掩著面兒哭。” 宋 張榘 《水龍吟》詞:“問曉山亭下,山茶經雨,早來開么?”
(2).早上;剛才。 宋 洪邁 《夷堅丙志·王氏二妾》:“然妾不忍獨死,早來湯餅中,輒已置藥,恐毒發須臾,願勉處後事。”《宣和遺事》前集:“早來那兩箇奕棋是甚人?”《前漢書平話》卷中:“大夫你早來念甚來?你是何患疾?”
(3).早已來到。 宋 無名氏 《張協狀元》戲文第十九出:“婆婆,你知件事?那 張解元 要去赴試……它如何去得?兀底早來。” 元 本 高明 《琵琶記·伯喈辭官辭婚不準》:“道猶未了,一個奏事官人早來。”
御園
即御苑。 唐 李紳 《憶春日曲江後許至芙蓉園》詩:“春風上苑開桃李,詔許看花入御園。” 清 厲鶚 《東城雜記·富景園》:“ 武林 城東曰 東園 者, 宋 御園也。”參見“ 御苑 ”。
報導
發表的新聞稿
長篇報導
韶光
(1) 美好的時光,多指美麗的春光
可憐辜負好韶光,於國於家無望。——《紅樓夢》
(2) 比喻美好的青春年華
韶光一去不再來
木筆
(1).即毛筆。因初始的毛筆以木為管,故名。 宋 黃伯思 《東觀餘論·論飛白法》:“ 蔡邕 於 鴻都 下,見工人以堊帚成字,歸而為飛白之書,非便用堊帚,蓋用筆效之而已,今人便謂所用木筆為堊帚,謬矣。”參閱 晉 崔豹 《古今注·問答釋義》。
(2).木名。即辛夷。其花未開時,苞有毛,尖長如筆,因以名之。 唐 白居易 《營閒事》詩:“暖變牆衣色,晴催木筆花。” 宋 陸游 《幽居初夏》詩之一:“籜龍已過頭番筍,木筆猶開第一花。” 元 戴表元 《林村寒食》詩:“出門楊柳碧依依,木筆花開客未歸。”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木一·辛夷》:“﹝釋名﹞辛雉、候桃、房木、木筆、春映。”
(3).指此種植物的花。 楊朔 《鶴首》:“小院裡正開著紫色的木筆。”
眼明
(1).眼力好;看得清楚。 唐 白居易 《初除尚書郎脫刺史緋》詩:“頭白喜拋黃草峽,眼明驚坼紫泥書。” 宋 陸游 《新辟小園》詩之二:“眼明身健殘年足,飯軟茶甘萬事忘。”
(2).猶眼紅。激怒的樣子。 魯迅 《故事新編·鑄劍》:“仇人相見,本來格外眼明,況且是相逢狹路。”
(3).方言。羨慕。 韓起祥 《劉巧團圓》:“她不滿意咱,咱也不眼明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