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十三學舞正垂髫,十四諳吹紫洞簫。
十五宮中初選入,百千人里荷恩饒。
麾蛟自可移滄海,跨鶴真能上碧霄。
今日見君如昨日,玉闌曾憶舊河橋。
詩詞問答
問:《秋懷(一作《天柱詞》)·其三》的作者是誰?答:王邦畿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王邦畿的名句有哪些?答:王邦畿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蕭韻
2. 一作《天柱詞》
參考注釋
三學
(1). 唐 代稱國子學、太學、四門學為三學,隸屬國子監。文武三品以上官吏子孫得入國子學,五品以上子孫得入太學,七品以上子孫及平民之俊異者得入四門學。《新唐書·儒學傳序》:“廣學舍千二百區,三學益生員,並置書算二學,皆有博士。”
(2). 宋 代稱太學之外舍、內舍、上舍為三舍,亦稱三學。《宋史·職官志五》:“ 熙寧 初,詔用經術取士,廣闊黌舍,分為三學,增置生徒總二千八百人。”參閱《新唐書·選舉志上》。參見“ 三舍法 ”。
(3).佛教稱戒學、定學、慧學為“三學”。《翻譯名義集·示三學法》:“今謂防非止惡曰戒,息慮靜緣曰定,破惑證真曰慧……三學是為涅槃法。”
垂髫
古時兒童不束髮,頭髮下垂,因以“垂髫”指兒童
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陶淵明《桃花源記》
吹紫
* 或笛。因簫笛多以紫竹為之,故稱。 宋 梅堯臣 《歷陽過杜挺之》詩:“去約河堤春柳動,與君吹紫步徘徊。”
洞簫
簫,因不用蠟蜜封底而得名
初選
指選出那些準備競選公職的候選人的選舉
百千
成百上升,極言其多
俄而百千人大呼。——《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
賞賜百千強。——《樂府詩集·木蘭詩》
荷恩
蒙受恩惠。 宋 蘇轍 《謝除中書舍人表》:“譬如木之在山,生則荷恩,而死無所怨。” 葉聖陶 《窮愁》:“則吾之荷恩鄉里,非悲慘中之大愉樂耶?”
自可
(1).本來可以;自然可以。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夙惠》:“ 太丘 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飯也。’” 宋 葉適 《寄呂巽伯換酒亭》詩:“ 瑯琊 初址未完牢,猶倚虛名用我曹。自可全將醒前了,何因偏向醉中逃。”
(2).猶自許。 唐 韓愈 《許國公神道碑銘》:“為人魁偉沉塞,以武勇游仕 許 汴 之間,寡言自可,不與人交,眾推以為鉅人長者。”
滄海
大海。以其一望無際、水深呈青蒼色,故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樂府詩集·曹操·步出夏門行》
跨鶴
(1).乘鶴,騎鶴。道教認為得道後能騎鶴飛升。 宋 林景熙 《簡衛山齋》詩:“何當躡飛珮,跨鶴青雲端。” 清 褚人穫 《堅瓠八集·徐仙》:“縣丞 卓津 題《卜運算元》詞云:‘流水小灣西,晚坐孤亭靜,不見高人跨鶴歸,風水搖清影。’”
(2).用作逝世的婉辭。 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第二六篇:“已而父母皆在府衙中跨鶴仙去。”參見“ 丁令威 ”。
(3).見“ 跨鶴揚州 ”。
真能
真正的才能。《列子·仲尼》:“知而忘情,能而不為,真知真能也。”
碧霄
藍天
日見
一天一天地顯出
日見衰敗
昨日
昨天
河橋
(1).古代橋名。故址在今 陝西省 大荔縣 東 大慶關 與 山西省 永濟縣 西 蒲州鎮 之間 黃河 上。 戰國 秦昭襄王 建。 黃河 上建橋始於此。 唐 通稱 蒲津橋 。《史記·秦本紀》:“﹝ 昭襄王 五十年﹞初作 河橋 。” 張守節 正義:“此橋在 同州 臨晉縣 東,渡 河 至 蒲州 ,今 蒲津橋 也。” 唐 楊炯 《李懷州墓志銘》:“ 昭襄王 始作 河橋 , 穆天子 至於 雷首 。”
(2).古代橋名。故址在今 青海省 貴德縣 南 黃河 上。《後漢書·西羌傳·滇良》:“﹝ 貫友 ﹞遂夾 逢留大河 築城塢,作大航,造 河橋 ,欲度兵擊 迷唐 。”後 吐谷渾 、 吐蕃 皆建橋於此。
(3).古代橋名。故址在今 河南省 孟縣 西南、 孟津縣 東北 黃河 上。 晉 泰始 中 杜預 以 孟津 渡險,始建浮橋於 富平津 ,世稱 河橋 。 唐 通稱 河陽橋 。《晉書·杜預傳》:“ 預 又以 孟津 渡險,有覆沒之患,請建 河橋 於 富平津 。”《周書·晉盪公護傳》:“從 太祖 、擒 竇泰 、復 弘農 ,破 沙苑 、戰 河橋 ,並有功。”
(4).橋樑。 北周 庾信 《李陵蘇武別贊》:“河橋兩岸,臨路悽然。” 唐 杜牧 《代人寄遠》詩之一:“河橋酒斾風軟,候舘梅花雪嬌。”《豆棚閒話·虎丘山賈清客聯盟》:“路出山塘景漸佳,河橋楊柳暗藏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