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桑地故宅近廟

作者:劉紹 朝代:元代

樓桑地故宅近廟原文

落景被層阿,崇朝悵行邁。

停驂得遺廟,瞻仰時再拜。

中堂神物憑,古壁蟲蘚壞。

龍袞尚依然,英風緬如在。

因思炎祚微,四海嘆橫潰。

斯地產斯人,含弘際光大。

淒其志興復,飛羽才敵愾。

天命苟不違,曹瞞豈其對。

我來千載後,感激魚水會。

喬林動靈飆,陰洞秘玄怪。

尚想樓桑存,童童狀車蓋。

時危兵革浩,往蹇昧前戒。

英傑孰可期,陳詞致深酹。

詩詞問答

問:樓桑地故宅近廟的作者是誰?答:劉紹
問:樓桑地故宅近廟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問:劉紹的名句有哪些?答:劉紹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五部 出處:元音遺響卷十

參考注釋

落景

夕陽。《北堂書鈔》卷一○六引 隋 黃閔 《武陵記》:“土人為之歌曰……朝日麗兮陽巖,落景梁兮陰阿。” 宋 蘇舜卿 《蘇州洞庭山水月禪院記》:“欲乘清風,跨落景,以翱翔乎其間。” 清 黃鷟來 《秋日寄淮陰吳嵩山》詩:“徘徊落景催,草草嘆分袂。”

層阿

重迭的或高聳的山岡。 南朝 梁 沉約 《從軍行》:“江颸鳴迭嶼,流雲照層阿。” 唐 張九齡 《賀給事嘗詣蔡起居郊館有詩因命同作》:“記言聞直史,築室面層阿。” 清 周亮工 《庚子重九雜感》詩之八:“我家近 南陽 ,菊種滿層阿。”

崇朝

終朝。從天亮到早飯時。有時喻時間短暫,猶言一個早晨。亦指整天。崇,通“ 終 ”。《詩·鄘風·蝃蝀》:“朝隮於西,崇朝而雨。” 毛 傳:“崇,終也。從旦至食時為終朝。”《後漢書·蔡邕傳》:“或畫一策而綰萬金,或談崇朝而錫瑞珪。” 唐 陳子昂 《暉上人房餞齊少府使入京府序》:“嗟乎!朝廷子入,期富貴於崇朝;林嶺吾棲,學神仙而未畢。” 元 耶律楚材 《河中春遊有感》詩之四:“崇朝驛騎馳千里,一夜捷書奏九重。” 郭沫若 《井岡山巡禮》詩:“崇朝霖雨欣方霽,公路斷橋不可過。”

行邁

行走不止;遠行。《詩·王風·黍離》:“行邁靡靡,中心如醉。” 馬瑞辰 通釋:“邁亦為行,對行言,則為遠行。行邁連言,猶《古詩》雲‘行行重行行’也。” 漢 王充 《論衡·指瑞》:“實者驎至,無所為來,常有之物也,行邁 魯 澤之中,而 魯國 見其物遭獲之也。” 唐 杜甫 《催宗文樹雞柵》詩:“吾衰怯行邁,旅次展崩迫。” 明 楊士奇 《漢江夜泛》詩:“悠悠念行邁,慊慊懷所懽。” 周詠康 《雜詩》:“行邁多傷感,淒愴理素琴,一彈再三嘆,哀響入雲岑。”參見“ 行行 ”。

遺廟

猶古廟。 唐 杜甫 《武侯廟》詩:“遺廟丹青落,空山草木長。” 唐 韓愈 《衢州徐偃王廟碑》:“ 衢州 ,故 會稽 太末 也。民多姓 徐氏 ,支縣 龍丘 有 偃王 遺廟。” 明 高啟 《剡原九曲》詩之一:“石硯久難磨,空林閉遺廟。” 清 顧炎武 《金陵雜詩》:“ 西京 遺廟在,灑掃及冬烝。”

瞻仰

(1) 恭敬地觀看

瞻仰遺容

(2) 仰視

瞻仰昊天

再拜

(1) 古代一種隆重的禮節,先後拜兩次,表示鄭重奉上的意思

謹使良奉白璧一雙再拜獻大王足下。——《史記·項羽本紀》

墨子起,再拜。——《墨子·公輸》

再拜大將軍足下。——《史記·項羽本紀》

公子再拜。——《史記·魏公子列傳》

(2) 趙王再拜曰。

中堂

(1).正中的廳堂。《儀禮·聘禮》:“公側襲受玉於中堂與東楹之間。” 鄭玄 註:“中堂,南北之中也。”《古今小說·張舜美中宵得麗女》:“庵主出迎,拉至中堂供茶。” 冰心 《往事》二:“今夜沒有電光,中堂燃著兩支蠟燭。”

(2).指廳堂之中。《文選·張衡<西京賦>》:“促中堂之陿坐,羽觴行而無筭。” 薛綜 註:“中堂,中央也。”

(3).正室。《舊唐書·馬璘傳》:“ 璘 之第,經始中堂,費錢二十萬貫,他室降等無幾。”

(4).庭院。 三國 魏 曹丕 《感物賦》:“掘中堂而為圃,植諸蔗於前庭。” 明 何景明 《寄孫世其》詩:“繫馬中堂樹,聽鶯上苑花。”

(5).猶明堂。《晉書·禮志上》:“ 穆帝 、 孝武 並權以 中堂 為太學。”《宋書·文帝紀》:“丁酉,謁 初寧陵 還於 中堂 即皇帝位。”

(6).指母親。 唐 李賀 《題歸夢》詩:“怡怡中堂笑,小弟裁澗菉。” 葉蔥奇 註:“‘中堂笑’指在母前歡笑。”

(7). 唐 於中書省設政事堂,以宰相領其事,後因稱宰相為中堂。 明 、 清 大學士亦沿用此稱。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故一·中堂》:“ 明 洪武 十五年設內閣大學士,上命皆於翰林院上任。十八年,又命殿閣大學士,左右春坊大學士俱為翰林院官,故院中設閣老座於上,而掌院學士反居其旁。諸學士稱閣老曰中堂,以此。”《儒林外史》第八回:“中堂在朝二十餘年,薨逝之後,賜了祭葬,諡為 文恪 。”《官場現形記》第三七回:“不過看 徐中堂 面上,所以才委他這個差使。”

(8).掛在廳堂正中的大幅字畫。《老殘遊記》第三回:“只有中間掛著一幅中堂,只畫了一個人。” 張天翼 《清明時節》:“ 易良發 忍不住要笑,就假裝著咳嗽,轉過面去看掛在上面的中堂--三星圖。”

神物

(1).神靈、怪異之物。《易·繫辭上》:“探賾索隱,鉤深致遠,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龜。是故天生神物,聖人則之。” 唐 李白 《梁甫吟》:“ 張公 兩龍劍,神物合有時。” 明 張綸 《林泉隨筆》:“雷雖只是氣,但有氣便有形。神物氣聚,則須有纔過便散。既有神物,則震死人書其背,夫復何怪?”

(2).指神仙。《史記·孝武本紀》:“上即欲與神通,宮室被服不象神,神物不至。”

龍袞

(1).天子禮服。上繡龍紋。《禮記·禮器》:“禮有以文為貴者:天子龍袞,諸侯黼,大夫黻。” 唐 杜甫 《冬日洛城北謁玄元皇帝廟》詩:“五聖聯龍袞,千官列雁行。” 聞一多 《紅燭·藝術底忠臣》:“無數的人臣,仿佛真珠攢在藝術之王底龍袞上。”

(2).古代上公服。《禮記·王制》“制:三公一命卷” 漢 鄭玄 註:“卷,俗讀也,其通則曰袞。三公八命矣,復加一命則服龍袞,與王者之後同。” 孫希旦 集解:“卷與袞同,袞冕,九章之服也。三公八命,服鷩冕,加一命則為上公而服袞冕。”

依然

照往常,依舊

依然如故

依然有效

英風

(1).奇偉傑出的氣概;英武的氣概。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之四七:“英風截雲霓,超世發奇聲。” 唐 裴次元 《賦得亞父碎玉斗》:“獨有青史中,英風冠千載。”《再生緣》第二回:“英風凜凜真非俗,壯志堂堂果不凡。” 陳毅 《哭彭雪松同志》詩:“雄氣壓 隴 海,英風斷 淮河 。”

(2).美好的聲望;崇高的威望。 南朝 齊 孔稚珪 《北山移文》:“張英風於海甸,馳妙譽於 浙 右。”《魏書·宗欽傳》:“令問宣流,英風遠布。”《三國演義》第七六回:“今君侯英風震於華夏,使故人聞之,不勝嘆羨。”

(3).高尚的風格和氣節。 南朝 梁 沉約 《薦沉驎士義行表》:“ 吳興 沉驎士 ,英風夙挺,峻節早樹。” 宋 秦觀 《開府李公挽章》:“英風知不墜,芝玉茂庭除。” 清 杜濬 《金山》詩:“獨拜 蘄王 廟,英風爽客襟。”

如在

《論語·八佾》:“祭如在,祭神如神在。”謂祭祀神靈、祖先時,好像受祭者就在面前。後稱祭祀誠敬為“如在”。《後漢書·順帝紀》:“深恐在所慢違‘如在’之義,今遣侍中 王輔 等,持節分詣 岱山 、 東海 、 滎陽 、 河 、 洛 ,盡心祈焉。”

炎祚

(1).五行家謂 劉漢 、 趙宋 皆以火德王,因以“炎祚”指 漢 或 宋 的國統。 宋 洪邁 《容齋續筆·后妃命數》:“中興炎祚,成四百年之基者, 發 之五世孫 光武 也。”《宋史·樂志七》:“盛德在火,相我炎祚。”

(2). 三國 蜀 劉備 自稱得 漢 之正統,故亦指 蜀漢 。 清 劉師恕 《臥龍岡武侯祠》詩:“大星墮地終炎祚,古柏參天傍草廬。”

四海

(1) 指全國各地

四海為家

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三國志·諸葛亮傳》

大閹之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2) 指世界各地

放之四海而皆準

(3) 豪放、豁達

老牛說:“真是大手筆,四海得很”

橫潰

(1).河水決堤橫流。《文選·王褒<洞簫賦>》:“被淋灑其靡靡兮,時橫潰以陽遂。” 張銑 註:“忽如水流之縱橫潰亂。”《宋史·河渠志三》:“若舍故道,止從北流,則慮 河 下已湮,而上流橫潰,為害益廣。” 清 趙翼 《甌北詩話·白香山詩》:“若令 蜀江 出峽後即挾眾水直趨 東海 ,其間 吳 楚 經由之地,橫潰衝決,將有更甚於 黃河 者。”

(2).比喻潰亂。《文選·謝靈運<擬魏太子鄴中集詩·魏太子>》:“天地中橫潰,家王拯生民。” 李善 註:“橫潰,以水喻亂也。” 唐 李白 《登金陵冶城西北謝安墩》詩:“ 晉室 昔橫潰, 永嘉 遂南奔。”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二》:“壯盛之極,必有決裂橫潰之患。”

(3).喻亂世。《梁書·沉約傳論》:“ 高祖 義拯橫潰,志寧區夏。”

地產

(1) 私有或公有的土地

(2) 租出的財產,租給租佃者的財產

把他自己拔出的一片小地產建成一座整潔磚房的小莊,以每年一個畿尼(舊英金幣)的租金租出

(3) 不動產

房屋四周全是地產

斯人

(1).此人。《論語·雍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唐 杜甫 《殿中楊監見示張旭草書圖》詩:“斯人已雲亡,草聖秘難得。” 明 劉基 《郁離子·虞孚》:“飲食之人,則人賤之。斯人之謂也。” 李劼人 《天魔舞》第十三章:“說來說去,大有斯人不出如蒼生何之概。”

(2).猶斯民。指人民,百姓。 唐 元結 《與瀼溪鄰里》詩:“斯人轉貧弱,力役非無怨。” 太平天囯 汪吉人 等《<軍次實錄>序》:“小官等佩讀之餘,知足以破斯世之迷途,啟斯人之聾瞶。”

含弘

包容博厚。《易·坤》:“﹝彖曰﹞至哉坤元,萬物資生……含弘光大,品物鹹亨。” 孔穎達 疏:“包含宏厚,光著盛大,故品類之物皆得亨通。”後因指恩德廣被,寬厚仁慈。《後漢書·劉愷傳》:“有司不原樂善之心,而繩以循常之法,懼非長克讓之風,成含弘之化。” 三國 魏 嵇康 《幽憤詩》:“大人含弘,藏垢懷恥。” 唐 劉禹錫 《請赴行營表》:“以忠義感脅從之伍,以含弘安反側之徒。” 蘇曼殊 《斷鴻零雁記》第七章:“拯溺含弘,公何豈弟!”

光大

(1) 顯揚,使顯赫盛大

否則不能繼述先烈遺志且光大之,而徒感慨於其遺事,斯誠後死者之羞也。——孫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2) 廣大

淒其

悲涼傷感。 晉 陶潛 《自祭文》:“故人悽其相悲,同祖行於今夕。”《文選·謝靈運<初發石頭城>詩》:“欽聖若旦暮,懷賢亦悽其。” 李善 註:“ 毛萇 《詩》傳曰:‘其,辭也。’” 唐 皎然 《同李洗馬入餘不溪經辛將軍故城》詩:“壁壘今猶在,勛庸近可思,蒼然古溪上,川逝共悽其。” 清 邊大綬 《虎口餘生》:“傳語相見,相對悽其。”

(1).寒涼貌。《詩·邶風·綠衣》:“絺兮綌兮,淒其以風。” 南朝 宋 謝靈運 《初往新安桐廬口》詩:“絺綌雖淒其,授衣尚未至。” 宋 汪元量 《滿江紅·吳江秋夜》詞:“但滿目、銀光萬頃,淒其風露。” 清 納蘭性德 《東風第一枝·桃花》詞:“薄劣東風,淒其夜雨,曉來依舊庭院。”

(2).淒涼貌。 唐 高適 《送前衛縣李寀少府》詩:“此地從來可乘興,留君不住益淒其。” 宋 辛棄疾 《賀新郎·題傅岩叟悠然閣》詞:“晚歲淒其無 諸葛 ,惟有黃花入手。” 明 鄭若庸 《玉玦記·團圓》:“天涯驟見,真同夢寐,無限淒其。” 清 顧炎武 《常熟歸生晟陳生芳績書來以詩答之》:“先朝舊事君休問,鼓角淒其滿御街。”

(1).淒涼悲傷。 南朝 宋 謝靈運 《初發石首城》詩:“欽聖若旦暮,懷賢亦淒其。” 唐 杜甫 《晚登瀼上堂》詩:“淒其望 呂葛 ,不復夢 周 孔 。” 元 鄭光祖 《王粲登樓》第三折:“對無窮景色,總是傷悲,好教我動旅懷,難成醉,枉了也壯志如虹英雄輩,都做助江天景物淒其。”

(2).寒涼貌。 元 張養浩 《長安孝子》詩:“退省百無有,滿屋風淒其。” 柳亞子 《題<張蒼水集>》詩:“盲風晦雨淒其夜,起讀先生正氣歌。”

興復

猶恢復。《後漢書·光武帝紀下》:“陛下德橫天地,興復宗統,褒德賞勛,親睦九族。” 三國 蜀 諸葛亮 《前出師表》:“興復 漢 室,還於舊都。” 清 顧炎武 《日知錄·惟彼陶唐有此冀方》:“後之人主,不幸失其都邑,而為興復之計者,其念之哉!” 魯迅 《南腔北調集·真假堂吉訶德》:“可惜前有 慈禧太后 ,後有 袁世凱 -- 清 末的興復海軍捐建設了 頤和園 。”

飛羽

(1).指鳥類。《文選·班固<西都賦>》:“毛羣內闐,飛羽上覆。” 呂向 註:“飛羽,鳥類。” 明 劉基 《石末公再賦元夕見寄用韻酬之》:“聽盡殘鐘成不寐,那無飛羽入玄間。”

(2).比喻輕微。《淮南子·覽冥訓》:“夫瞽師庶女,位賤尚葈,權輕飛羽。” 高誘 註:“瞽師庶女復賤於主枲之官,故曰‘權輕飛羽’也。”

(3).飛箭。 唐 張友正 《射巳之鵠賦》:“鏃破的兮流光散,出弦應手兮飛羽相追。”

(4).宮殿名。《漢書·元後傳》:“冬饗飲 飛羽 ,校獵 上蘭 。” 顏師古 註:“ 飛羽殿 在 未央宮 中。‘羽’字或作‘雨’。”

(5). 張飛 和 關羽 的並稱。《晉書·禿髮傉檀載記》:“ 張穆 、 邊憲 ,文齊 楊 班 ; 梁崧 、 趙昌 ,武同 飛 羽 。”

敵愾

對敵人的憤恨

同仇敵愾

天命

(1) 指上天的意志;也指上天主宰之下的人們的命運

樂夫天命復奚疑。——晉·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雖曰天命。——宋· 歐陽修《新五代史·伶官傳》

(2) 自然的規律、法則

(3) 人的自然壽命;天年

不違

(1).依從。《論語·為政》:“子曰:‘吾與 回 言終日,不違,如愚。’” 何晏 集解引 孔安國 曰:“不違者,無所怪問,於 孔子 之言,默而識之,如愚。” 元 馬致遠 《耍孩兒·借馬》曲:“恰才説來的話君專記,一口氣不違借與了你。”

(2).不遠。《國語·齊語》:“天威不違顏咫尺。” 韋昭 註:“違,遠也。”

(3).不休止。《左傳·昭公二十年》:“徵斂無度,宮室日更,淫樂不違。” 杜預 註:“違,去也。”

(4).符合。 南朝 梁 任昉 《為蕭揚州薦士表》:“實欲使名實不違,徼倖路絶。”

曹瞞

曹操 小字 阿瞞 ,因呼為 曹瞞 。《三國志·魏志·武帝紀》“ 漢 相國 參 之後” 裴松之 注引《曹瞞傳》:“ 太祖 一名 吉利 ,小字 阿瞞 。” 宋 蘇軾 《答范淳甫》詩:“猶勝 白門 窮 呂布 ,欲將鞍馬事 曹瞞 。” 清 趙翼 《又和荊州詠古》之一:“威懾 曹瞞 欲避鋒,豈虞狙伺起鄰封。”

豈其

(1).猶何必。《詩·陳風·衡門》:“豈其食魚,必河之魴。豈其取妻,必 齊 之 姜 。” 鄭玄 箋:“此言何必河之魴然後可食,取其口美而已;何必大國之女然後可妻,亦取貞順而已。”《漢書·王貢兩龔鮑傳序》:“ 谷口 鄭子真 不詘其志,耕於巖石之下,名震於京師,豈其卿?豈其卿?” 清 李調元 《勦說·豈其卿》:“豈其卿者,猶云何必卿也。”

(2).猶難道。《左傳·昭公三年》:“ 肸 又無子。公室無度,幸而得死,豈其獲祀?” 杜預 註:“言必不得祀。”《楚辭·離騷》:“豈其有他故兮,莫好脩之害也!”

千載

千年。形容歲月長久。《漢書·王莽傳上》:“於是羣臣乃盛陳‘ 莽 功德致 周 成 白雉之瑞,千載同符’。” 唐 韓愈 《歧山下》詩:“自從 公旦 死,千載閟其光。” 清 昭槤 《嘯亭雜錄·三年喪》:“惟我 純皇 孝摯性成,力阻浮議,使千載之陋,更於一旦。”

感激

(1) 因為別人的好意或幫助而對他有好感

感激不盡

我把電話打通了,他感激地謝了我。——《小桔燈》

(2) 對於施恩者懷有熱烈友好的感情,促使人去報答恩情

感激施捨

(3) 感動奮發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諸葛亮《出師表》

魚水

魚和水的融洽關係,比喻雙方相處很好,關係密切

喬林

喬木林,一種從種子生長起來的森林;亦指樹木高大的叢林

靈飆

亦作“ 靈飇 ”。亦作“靈颷”。 1.指巨風。語本《漢書·揚雄傳上》:“風發飆拂,神騰鬼趡。” 唐 王勃 《上劉右相書》:“假勢靈飈,指青霄而電擊。”

(2).神風。《宋史·樂志十》:“後祇格思,靈飈肅然。” 明 高啟 《贈步鍊師禱雨》詩:“陰雷填填天欲怒,靈飈吹旗紫壇暮。” 明 夏完淳 《大哀賦》:“溘靈飆而大招,弔五雲而長恨。” 清 納蘭性德 《沁園春》詞:“遺容在,只靈飇一轉,未許端詳。”

樓桑

見“ 樓桑里 ”。

童童

(1).茂盛貌;重迭貌。《三國志·蜀志·先主傳》:“有桑樹高五尺餘,遙望見童童如小車蓋。” 唐 陳陶 《塗山懷古》詩:“當時執圭處,佳氣仍童童。” 宋 陸游 《雲童童行》:“雲童童,挾雨來。” 清 袁枚 《題江天雲樹圖》詩:“ 越王 城下樹,童童千扶桑。”

(2).光禿貌。 漢 蘇武 《答李陵》詩:“童童孤生柳,寄根河水泥。” 宋 梅堯臣 《楊公蘊之革亭宰》詩:“今生拗都盡,禿株立童童。”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董生》:“髀肉如脂,尻骨童童。” 何垠 註:“童童,禿也。”

車蓋

古代車上遮雨蔽日的篷子,形圓如傘,下有柄

日初出大如車蓋。——《列子·湯問》

兵革

(1).兵器和甲冑的總稱。泛指武器軍備。《周禮·地官·酇長》:“若作其民而用之,則以旗鼓兵革帥而至。”《禮記·禮運》:“冕弁兵革,藏於私家,非禮也,是謂脅君。” 鄭玄 註:“兵革,君之武衛及軍器也。” 孔穎達 疏:“是國家防衛之器。”《韓非子·解老》:“凡兵革者,所以備害也。”《戰國策·秦策一》:“朞年之後,道不拾遺,民不妄取,兵革大強。” 宋 陳亮 《酌古論四·封常清》:“古之善用兵者,士卒雖精,兵革雖鋭,其勢雖足以扼敵人之喉而蹈敵人之膺,而未嘗敢輕也。”

(2).指戰爭。《詩·鄭風·野有蔓草序》:“君之澤不下流,民窮於兵革。”《陳書·虞寄傳》:“且兵革已後,民皆厭亂。” 宋 蘇軾 《策略一》:“國家無大兵革幾百年矣。” 清 沉初 《西清筆記·紀典故》:“ 崇禎 末,兵革擾亂,帝於宮中習學騎馬,左右扶掖以上,不數步即墜。” 梁啓超 《中國地理大勢論》:“ 中國 ,干戈之國也。統覽數千年之史乘,其三十載不見兵革者殆希。”

往蹇

謂前往則遇難。《易·蹇》:“初六:往蹇來譽。” 孔穎達 疏:“往則遇難。” 唐 柳宗元 《柳州謝上表》:“幸躡康衢,意非往蹇。”集注引 孫汝聽 曰:“言往則遇難,來則得譽,且得位也。”

前戒

以往的教訓。《後漢書·明帝紀》:“永覽前戒,竦然兢懼。”

英傑

才能超群的人

詞致

言論、文辭的意趣和情調。《隋書·蘇夔傳》:“少聰敏,有口辯……十四詣學,與諸儒論議,詞致可觀,見者莫不稱善。” 宋 蘇洵 《上皇帝書》:“臣觀朝廷之意,特以其文采詞致稍有可嘉而未必其言之可用也。” 元 張養浩 《<牧庵集>序》:“時公直學士院,每有所述,於醼酣後岸然瞑坐,詞致砰隱,書者或不能供;章成,則雄剛古邃,讀者或不能句。”

詩詞推薦

  • 倚闌

    陸游宋代〕故山未敢說歸期,十口相隨又別離。小雨初收殘照晚,闌乾西角立多時。
    樓桑地故宅近廟原文_樓桑地故宅近廟的賞析_古詩文
  • 摸魚子

    馬熙元代〕買陂塘旋栽楊柳,參知三島機務。方壺圓嶠千夫力,揮汗已能成雨。鳧立渚。看兩兩胎禽,俯伏紅雲嶼。忘機對語
  • 臨江仙

    朱彝尊清代〕白鷺飛邊舟一個,縈迴幾曲方洲。晚涼重過曝衣樓。籠燈迎竹外,搖櫓到沙頭。煙火空存桃葉渡,依然蘭月如鉤。
  • 喜春來

    曹明善元代〕春來南國花如繡,雨過西湖水似油。小瀛洲外小紅樓,人病酒,料自下簾鉤。
  • 自普照游二庵

    蘇軾宋代〕長松吟風晚雨細,東庵半掩西庵閉。山行盡日不逢人,浥浥野梅香入袂。居僧笑我戀清景,自厭山深出無計。我雖
    樓桑地故宅近廟原文_樓桑地故宅近廟的賞析_古詩文
  • 和遙見歸舟

    宋祁宋代〕帆在天邊客倚樓,此時相望最離憂。星槎路遠迷全影,繡被香遙認半謳。不見鮫盤休墜涕,莫逢蓮葉更障羞。石城
    樓桑地故宅近廟原文_樓桑地故宅近廟的賞析_古詩文
  • 妙高台

    釋雲岫宋代〕上到上頭天漸低,更抬一步共誰歸。胸中決得平生事,松樹枝間獨鶴飛。
    樓桑地故宅近廟原文_樓桑地故宅近廟的賞析_古詩文
  • 王鞏屢約重九見訪既而不至以詩送將官梁交且

    蘇軾宋代〕惠麗知君月下見傾城,破恨懸知酒有兵。老守無何惟日飲,將軍競病自詩鳴。花枝不共秋欹帽,筆陣空來夜斫營。
    樓桑地故宅近廟原文_樓桑地故宅近廟的賞析_古詩文
  • 宋景文言志帖贊

    岳珂宋代〕既有史才,又得墨妙。今古言辭,事功談笑。蜀人之藏,曰維其棠。我時其傳,以著不忘。
    樓桑地故宅近廟原文_樓桑地故宅近廟的賞析_古詩文
  • 寄友生

    李鹹用唐代〕交情應不變,何事久離群。圓月思同步,寒泉憶共聞。雪霜松色在,風雨雁行分。每見人來說,窗前改舊文。
    樓桑地故宅近廟原文_樓桑地故宅近廟的賞析_古詩文
  • 瀘水清

    程公許宋代〕瀘水清,瀘水之清如鏡平。蜀江西來流沄沄,內江胥命如逡巡。兩江合處聳百雉,表里益梓巴夔分,如戶有限齒有
  • 謁仙蛻丁野鶴

    何吾騶明代〕閒雲晴日護空廬,遺蛻翛然萬象疏。鬚髮尚存那是幻,塵埃不動總成虛。山中丹熟留煙灶,華表人歸想道書。誰去
  • 贈汲郡太守詩

    陸雲魏晉〕善問伊何。惠音孔韶。肇允衡門。翻飛宰朝。肅雍芳林。芬響凌霄。穆矣和風。育爾清休。
    樓桑地故宅近廟原文_樓桑地故宅近廟的賞析_古詩文
  • 明叔惠示二頌雲見七佛偈似有警覺乃是向道之

    黃庭堅宋代〕山川圍燕坐,日月轉庭隅。般若心常是,如來臥起俱。多聞成外道,只守即凡夫。欲聽虛空鼓,須彌作鼓桴。
  • 春雪呈張仲謀

    黃庭堅宋代〕暮雪霏霏若撒鹽,須知千隴麥纖纖。夢闌半枕聽飄瓦,曉起高堂看入簾。剩與月明分夜砌,即成春溜滴晴檐。萬金
    樓桑地故宅近廟原文_樓桑地故宅近廟的賞析_古詩文
  • 寄鄭龍川子汝瞻岩翁二首一敘別懷一謝惠端硯

    王邁宋代〕寄我端溪玉一彎,文房取友此其端。眼中厭持珊瑚樹,掌上忻擎紫馬肝。底用千金求國手,擬封九錫霸詞壇。他時
    樓桑地故宅近廟原文_樓桑地故宅近廟的賞析_古詩文
  • 中秋次韻

    林季仲宋代〕一葉下庭木,初敲窗戶秋。陰雲偏妬月,衰病懶登樓。勳業頭先白,江河淚未收。停橈是吾土,休夢野堂游。
  • 北端正好

    沈璟明代〕兀的不辱抺殺武和文。頹敗了卿和相。淨:我那些兒辱抹了朝廷體面。外:猶兀自傲睨班行。有天在你頭直上俺和
  • 病起五首

    劉克莊宋代〕躬圭寶箑俱藏起,出入惟消笠與簑。農說雨暘差有準,客談間諜易傳訛。豐年海熟田尤熟,新地朝和野亦和。縱使
  • 岩桂餉鄭舜舉戲筆代柬

    陳棣宋代〕天香薰透闢寒金,拂拂鵝黃漢額深。多謝西風喚幽夢,徑隨秋蝶到疏林。
    樓桑地故宅近廟原文_樓桑地故宅近廟的賞析_古詩文
樓桑地故宅近廟原文_樓桑地故宅近廟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