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迂闊庵成又自誇,要令妙語發天葩。
未容臨濟終仆地,正賴雲門已出家。
少日浪曾參泐水,暮年端合在丹霞。
贈君革屣游山去,勘破諸方一笑嘩。
詩詞問答
問:《彥周法地弟作出家庵又自為銘作此寄之》的作者是誰?答:釋德洪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釋德洪的名句有哪些?答:釋德洪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麻韻
參考注釋
迂闊
思想行為不切實際事理
迂闊之論
妙語
(1) 指意味深長或說得很俏皮的話
(2) 快速、簡練而漂亮、詼諧的說法
用一些妙語使他們的評論生動
(3) 詞美意深而富於情趣的言語
妙語驚人
發天葩
開放奇花。比喻製作新奇的文章。 明 汪道昆 《洛水悲》:“論君家文藝呵,真箇是人文紀綱。發天葩, 揚 馬 還誰讓。”
雲門
(1). 周 六樂舞之一。用於祭祀天神。相傳為 黃帝 時所作。《周禮·春官·大司樂》:“以樂舞教國子。舞《雲門》、《大卷》、《大鹹》、《大磬》、《大夏》、《大濩》、《大武》。” 鄭玄 註:“此 周 所存六代之樂, 黃帝 曰《雲門》、《大卷》。 黃帝 能成名萬物,以明民共財,言其德如雲之所出,民得以有族類。”《舊唐書·音樂志一》:“按古六代舞,有《雲門》、《大鹹》、《大夏》、《大韶》,是古之文舞; 殷 之《大濩》, 周 之《大武》,是古之武舞。” 章炳麟 《訄書·辨樂》:“古之作樂,各用其宮。”自註:“如《大司樂》:舞《雲門》,則圜鍾為宮。”
(2).高聳的大門。多比喻富貴之家。《古文苑·孔融<雜詩>之一》:“高明曜雲門,遠景灼寒素。” 章樵 註:“雲門謂門第穹崇,上侵雲漢。” 唐 李華 《含元殿賦》:“玉宇璇階,雲門露闕。” 宋 桑世昌 《蘭亭博議·御札一軸三紙藏右司黃犖家》:“珍藏既出於雲門,傳刻僅留於朔塞。”
(3). 漢 雲陽縣 的城門。《文選·班彪<北征賦>》:“歷 雲 門而反顧,望通天之崇崇。” 李善 註:“ 雲陽 ,古縣,在 池陽 西北,屬 右扶風 。雲門,即 雲陽縣 門也。《漢書》: 左馮翊 有 雲陽縣 。”
(4).山門。借指寺廟。 唐 杜甫 《惠義寺送王少尹赴成都》詩:“雲門青寂寂,此別惜相從。” 唐 陸龜蒙 《新秋月夕客有自遠相尋者》詩之一:“雲門老僧定未起,白閣道士遙相迎。” 唐 尚顏 《寄荊門鄭準》詩:“不許姓名留月觀,終攜瓶錫去雲門。”
(5).急流的出口。因水氣狀如雲霧,故稱。《文選·左思<蜀都賦>》:“指渠口以為雲門,灑滮池而為陸澤。” 張銑 註:“言水自渠而灌田,故指渠口為雲門,猶雲來則雨至也。” 唐 杜甫 《陪鄭廣文游何將軍山林》詩之六:“風磴吹陰雪,雲門吼瀑泉。”
(6). 蜀 的代稱。 北周 庾信 《周大將軍司馬裔神道碑》:“煙沉冰井,雨歇 雲門 。” 倪璠 註:“此以《蜀都賦》有雲門,故以 雲門 指 蜀 。” 唐 崔塗 《入蜀赴舉秋夜與先生話別》詩:“ 雲門 一萬里,應笑又擔簦。”
(7).指谷口。 晉 惠遠 《廬山東林雜詩》:“有客獨冥游,徑然忘所適。揮手撫雲門,靈關安足闢。” 唐 馬戴 《早發故山作》詩:“雲門夾峭石,石路蔭長松。”
(8).山名。在 浙江 紹興 南。亦名 東山 。山有 雲門寺 。 南朝 梁 處士 何胤 曾居於此。《梁書·文學傳下·王籍》:“﹝ 王籍 ﹞除輕車 湘東王 諮議參軍,隨府 會稽 。郡境有 雲門 、 天柱山 , 籍 嘗游之,或累月不反。” 宋 方岳 《水調歌頭·壽趙文昌》詞:“胸有 雲門 禹穴 ,筆有禊亭 晉 帖,風露洗脾肝。秋入 紫宸殿 ,磨玉寫琅玕。”
(9).山名。在 山東省 青州市 南。一名 雲峰山 。 清 周亮工 《雲門送胡元潤還白下》詩:“屴崱君能到, 雲門 得暫停。”
(10).山名。在 廣東省 乳源瑤族自治縣 北,連 樂昌縣 界。山有 雲門寺 。 五代 文偃禪師 居此。參見“ 雲門宗 ”。
(11).佛教宗派名。即雲門宗。 宋 陳師道 《請興化禪師疏》:“某公尊者承佛受記為世導師,紹雲門之正宗,分慧林之半座。” 章炳麟 《建立宗教論》:“至雲門之訶佛,則非特破相,而亦破名。”參見“ 雲門宗 ”。
(12).人體穴位名。位於前胸外上方,當鎖骨外端下緣。《素問·水熱穴論》:“雲門、髃骨、委中、髓空,此八者以寫四支之熱也。” 王冰 註:“雲門在巨骨下,胸中行兩傍。”
出家
棄捨俗家去做僧尼或道士
少日
不多日;數日。《太平廣記》卷三一八引 南朝 宋 劉義慶 《幽明錄·甄沖》:“至家少日而染病,遂亡。”《南史·褚彥回傳》:“悉與親游噉,少日便盡。” 宋 沉括 《夢溪筆談·人事一》:“ 兢 ( 李兢 )至 湖南 ,少日遂卒。”
年少之時。 宋 辛棄疾 《定風波·暮春漫興》詞:“少日春懷似酒濃,插花走馬醉千鍾。” 金 元好問 《出山》詩:“少日漫思為世用,中年直欲伴僧閒。” 清 納蘭性德 《湘靈鼓瑟》詞:“憶少日清狂,花間馬上,軟風斜照。”
暮年
人到老年
端合
應當;應該。 張伯駒 《續洪憲紀事詩》之八七:“青史千秋誰得似,阿爹端合比 桓溫 。”
丹霞
(1).紅霞。 三國 魏 曹丕 《丹霞蔽日行》:“丹霞蔽日,采虹垂天。” 唐 元稹 《青雲驛》詩:“丹霞爛成綺,素雲輕若綈。” 明 夏完淳 《敘懷》詩:“丹霞照深池,清暉被嘉樹。”
(2).比喻紅艷的色彩。 晉 傅玄 《艷歌行》:“白素為下裾,丹霞為上襦。” 唐 李商隱 《和鄭愚贈箏妓二十韻》:“茜袖捧瓊姿,皎日丹霞起。”《紅樓夢》第五八回:“﹝ 寶玉 ﹞從 沁芳橋 一帶堤上走來。只見柳垂金綫,桃吐丹霞。”
贈君
猶贈公。 清 鈕琇 《觚賸·自怡編序》:“先贈君 芥葊公 ,春秋六十有八,性喜讀書。”
革屣
皮製的鞋。《南史·夷貊傳上·林邑國》:“貴者著革屣,賤者跣行。”
勘破
猶看破。 宋 文天祥 《七月二日大雨歌》:“死生已勘破,身世如遺忘。”《紅樓夢》第一一八回:“勘破三春景不長,緇衣頓改昔年妝。” 冰心 《寄小讀者》二六:“這種地方,深沉幽邃,是哲學的,是使人勘破生死觀的。”
諸方
(1).各地方。《晉書·何劭傳》:“每諸方貢獻,帝輒賜之,而觀其占謝焉。” 南朝 梁元帝 《庾先生承先墓誌》:“諸方未游,佳城已望。”《新唐書·百官志二》:“大朝會,諸方起居,則受其表狀。”
(2).猶諸道。 宋 蘇軾 《虔州景德寺榮師湛然堂》詩:“諸方人人把雷電,不容細看真頭面。”
(3).別的方位;別的地方。《太平廣記》卷二 * 引 五代 王仁裕 《王氏見聞·韓伸》:“又或雲某方位去吉,即往之,諸方縱人牽之不去。”《景德傳燈錄·池州南泉普願禪師》:“僧辭,問云:‘學人到諸方,有人問和尚近日作么生,未審如何祇對。’”
笑嘩
大聲鬨笑。 宋 蘇軾 《泗州除夜黃師是送酥酒》詩之一:“使君半夜分酥酒,驚起妻孥一笑譁。”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彥周法地弟作出家庵又自為銘作此寄之原文_彥周法地弟作出家庵又自為銘作此寄之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