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晴(三月廿五日)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喜晴(三月廿五日)原文

雨優微慮釀涼生,春暮難逢是喜晴。

恰與江南同一例,為思方寸鮮恆情。

饒看花色鮮而潤,真覺韶光媚以明。

遣暇披芸多鑒誡,豈徒博古學研精。

詩詞問答

問:喜晴(三月廿五日)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喜晴(三月廿五日)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喜晴(三月廿五日)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庚韻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二十八

2. 三月廿五日

參考注釋

江南

(1) 長江下游以南的地區,就是江蘇、安徽兩省的南部和浙江省的北部

江南草長,雜花生樹。——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江南好風景。——唐· 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能不憶江南。——唐· 白居易《憶江南》

春風又綠江南岸。——宋· 王安石《泊船瓜洲》

(2) 泛指長江以南

江南出楠梓。——《史記·貨殖列傳》

同一

(1) 相同;同樣

同一實也。——漢· 王充《論衡·訂鬼篇》

結束在同一的命運里

(2) 一致

方寸

(1) 一寸的平方大小

方寸之地起波瀾

(2) 一平方寸

(3) ∶心神。語出《三國志》:徐庶母親被曹操抓去,徐指著胸口對劉備說:“方寸亂矣!”

恆情

常情。 南朝 宋 顏延之 《重釋何衡陽》:“況復道絶恆情,理隔常照。” 明 張居正 《壽陳松谷相公》:“其為慶幸,萬倍恆情也。” 太平天囯 洪秀全 《原道覺世訓》:“此無他,顧眼前,忽長遠,恆情也。” 梁啓超 《小說與群治之關係》:“人之恆情,於其所懷抱之想像,所經閲之境界,往往有行之不知,習矣不察者。”

花色

(1) 指布等的花紋、顏色

花色單調

(2) 種類

花色品種

韶光

(1) 美好的時光,多指美麗的春光

可憐辜負好韶光,於國於家無望。——《紅樓夢》

(2) 比喻美好的青春年華

韶光一去不再來

鑒誡

亦作“鑒誡”。見“ 鑑戒 ”。

豈徒

難道只是;何止。《孟子·公孫丑下》:“古之君子,其過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見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豈徒順之,又從為之辭。”《後漢書·杜喬傳論》:“夫稱仁人者,其道弘矣!立言踐行,豈徒徇名安己而已哉。” 宋 葉適 《紀年備遺序》:“相與論舊事,追念愴然。然則 文昭 豈徒以博習自是而已哉!” 明 李東陽 《送王公濟歸武昌歌》:“豈徒文思比 唐 勃 ,應遣頌聲如 漢 褒。” 陳毅 《頤和園“五一”春遊紀盛》詩:“集體歡樂如海,豈徒車水馬龍!”

古學

(1).研究古文經、古文字之學。 漢 何休 《<春秋公羊傳>序》:“是以治古學、貴文章者,謂之俗儒。” 徐彥 疏:“《左氏》先著竹帛,故 漢 時謂之古學;《公羊》 漢 世乃興,故謂之今學。” 漢 許沖 《上<說文解字>書》:“臣父故大尉南閤祭酒 慎 ,本從 逵 受古學。” 段玉裁 註:“古學者,《古文尚書》、《詩毛氏》、《春秋左氏傳》及《倉頡古文》、《史籀大篆》之學也。”《後漢書·鄭玄傳》:“中興之後, 范升 、 陳元 、 李育 、 賈逵 之徒爭論古今學,後 馬融 答 北地 太守 劉瓌 及 玄 答 何休 ,義據通深,由是古學遂明。” 明 楊慎 《譚苑醍醐·莊子解》:“《莊子》為書……士無古學,不足以知之。”後泛指研究古代文化學術。 胡適 《<國學叢刊>發刊宣言》:“近年來,古學的大師漸漸死完了。”

(2).科舉功令文字如策論、律賦、經義、八股文、試帖詩以外的經史學問,稱古學。 宋 李幼武 《宋名臣言行錄外集》卷六:“﹝ 呂希哲 ﹞從 王安石 學。 安石 以為:凡士未官而事科舉者,為貧也;有官矣,而復事科舉,是僥倖富貴利達,學者不由也。公聞之,遽棄科舉,一意古學。”《儒林外史》第四六回:“ 唐二棒椎 道:‘ 老華 ,我正有件事要來請教你這通古學的。’ 虞華軒 道:‘我通甚么古學,你拿這話來笑我。’”

研精

(1).盡心;專心。 三國 魏 曹操 《請爵荀彧表》:“ 彧 左右機近,忠恪祗順,如履薄冰,研精極鋭,以撫庶事。” 晉 夏侯湛 《東方朔畫贊》:“乃研精而究其理,不習而盡其功。”

(2).窮究精義。《後漢書·盧植傳》:“少與 鄭玄 俱事 馬融 ,能通古今學,好研精而不守章句。” 晉 張華 《勵志》詩:“末伎之妙,動物應心。研精躭道,安有幽深。” 唐 楊炯 《從弟去盈墓志銘》:“ 朱穆 好學,中食忘飱; 譙周 研精,欣然獨笑。”

(3).猶精研。《後漢書·曹褒傳》:“﹝ 褒 ﹞常感朝廷制度未備,慕 叔孫通 為 漢 禮儀,晝夜研精,沉吟專思,寢則懷抱筆札,行則誦習文書,當其念至,忘所之適。”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論說》:“論也者,彌綸羣言而研精一理者也。” 宋 范仲淹 《進故朱寀所撰<春秋文字>及乞推恩與弟寘狀》:“﹝ 寀 ﹞幼有俊材,服膺儒術,研精道訓,務究本源。” 梁啓超 《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第三章第一節:“士之欲得志於時者,莫不研精學問,標新領異,以自取重。”

詩詞推薦

  • 題涪江石魚次何憲韻

    盛辛宋代〕巨浸浮空無咱通,雙鱗紀瑞杳難窮。昔人刻石留山趾,今日呈祥表歲豐。眾喜有年歌善政,獨慚無補助成功。須知
    喜晴(三月廿五日)原文_喜晴(三月廿五日)的賞析_古詩文
  • 瑞龍吟

    周邦彥宋代〕章台路,還見褪粉梅梢,試華桃樹。愔愔坊陌人家,定巢燕子,歸來舊處。黯凝佇,因記個人痴小,乍窺門戶,侵
  • 含暉堂

    乾隆清代〕是處近東牆,含暉因額堂。恆茲理庶政,欣以受朝陽。砌角森松竹,架頭插縹緗。出門便進舫,不必更相羊。
  • 歲日感懷

    李約唐代〕曙氣變東風,蟾壺夜漏窮。新春幾人老,舊曆四時空。身賤悲添歲,家貧喜過冬。稱觴惟有感,歡慶在兒童。
    喜晴(三月廿五日)原文_喜晴(三月廿五日)的賞析_古詩文
  • 宛溪

    蘇為宋代〕源分春谷邊,來此自溪徼。雪凍泛其流,潄玉鳴於沼。晴光湯霞影,白浪浮天杪。水木助清翠,景物隨昏曉。汀沙
  • 廣寧橋懷韓有功

    朱襲封宋代〕河梁風月故時秋,不見先生曳杖游。萬疊遠青愁封起,一川漲綠淚爭流。
    喜晴(三月廿五日)原文_喜晴(三月廿五日)的賞析_古詩文
  • 賦得臨池竹應制

    虞世南唐代〕蔥翠梢雲質,垂彩映清池。波泛含風影,流搖防露枝。龍鱗漾嶰谷,鳳翅拂漣漪。欲識凌冬性,唯有歲寒知。
  • 羅浮茶

    逍遙子宋代〕少水仍將活火煎,茶經妙處莫虛傳。陸顛所在閒題品,未試羅浮第一泉。
  • 活畫舫

    乾隆清代〕堂高廉遠屋之常,近水廉卑偶學航。深廣恰依歐永叔,沿洄何異米襄陽。春風秋月有真趣,波態煙容無定方。朅展
  • 擬寒山寺·其四十三

    釋懷深宋代〕豬羊養一群,雞鵝不知數。準擬賓客來,旋殺供鋼箸。烹羊豬已驚,割雞鵝已懼。從頭吃至尾,不知何以故。
  • 朱草(地祗格則朱草生賢人出)

    乾隆清代〕聖德光天壤,宸修格地祗。瑞呈朱草出,祥應紫雲垂。戟戟抽莖密,離離擢乾奇。朝芳珠露潤,午秀惠風吹。不數
  • 偶題

    鄧肅宋代〕才薄難趨供奉班,歸來作意水雲閒。謫官謾說九年計,客枕曾無一夕安。渭水不應藏釣艇,淮陰便合起登壇。喚回
  • 湖嶺下十里是為湆澹灘行者多至此舍舟

    鞏豐宋代〕急流方了又高岡,日永周旋未覺忙。壁上字多知店老,嶺邊松茂喜車涼。叢叢亂篠承欹石,帖帖新荷巒小塘。湆澹
  • 和田家

    趙希逢宋代〕茅舍圍圍護刺笆,寂寥無處著紛拿。斜陽急趁牛羊下,社酒招邀三兩家。
    喜晴(三月廿五日)原文_喜晴(三月廿五日)的賞析_古詩文
  • 感春

    陳宓宋代〕春來物物盡欣怡,不到人間寒自眉。願得清時同貞觀,旅行終日不憂飢。
    喜晴(三月廿五日)原文_喜晴(三月廿五日)的賞析_古詩文
  • 江城子·江景

    蘇軾宋代〕湖上與張先同賦,時聞彈箏鳳凰山下雨初晴,水風清,晚霞明。一朵芙蕖,開過尚盈盈。何處飛來雙白鷺,如有意
    喜晴(三月廿五日)原文_喜晴(三月廿五日)的賞析_古詩文
  • 桂林宴提刑樂語口號

    李曾伯宋代〕鷺州鴛渚久相知,弭節開藩並此時。越俎況當交使事,舉觴何惜話心明。欣逢桂子三秋候,細和梅花萬里詩。指日
  • 晚次白水古戍見枯骨之作

    佚名唐代〕深山古戍寂無人,崩壁荒丘接鬼鄰。意氣丹誠□□□,惟餘白骨變灰塵。漢家封壘徒千所,失守時更歷幾春。此日
  • 料理小荷池

    楊萬里宋代〕側塞浮荷更泛苔,為芟數路水痕開。魚兒便喜新開港,繞去繞來千百回。
    喜晴(三月廿五日)原文_喜晴(三月廿五日)的賞析_古詩文
  • 夏夜晉華、季野同來勺園納涼,季野並示夜坐有感詩,次韻

    方守敦〔清代〕達士能呼作馬牛,蕭條千載思悠悠。閒花坐送丘園老,急雨頻催天地秋。腐草為螢情似熱,銀河洗甲望難休。良宵
喜晴(三月廿五日)原文_喜晴(三月廿五日)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