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林思紹尹莆田原文
莆田縣裡初分宰,郭隗台前此送行。
落日離心催發軔,春風回首憶登瀛。
豪門書劄從今絕,原野萊蕪趁雨耕。
莫道政成人不識,口啤傳誦自分明。
詩詞問答
問:送林思紹尹莆田的作者是誰?答:江源
問:送林思紹尹莆田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送林思紹尹莆田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庚韻
參考注釋
莆田
縣名。在福建省東部沿海、木蘭溪下游
郭隗台
燕昭王為招賢強國,於 易水 東南筑台,置千金於上,以招賢士,旁有“小金臺”,相傳即“郭隗臺”。於是四方賢良,爭趨歸 燕 。後因以“郭隗臺”指招良納賢之處。 閩 徐夤 《草》詩:“ 燕昭 沒後多卿士,千載流芳 郭隗臺 。” 前蜀 貫休 《陳情獻蜀皇帝》詩:“自慚林藪龍鐘者,亦得親登 郭隗臺 。” 清 孫致彌 《感舊示魏禹平》詩:“ 郭隗臺 荒荊棘里,茫茫棖觸恨難勝。”
前此
在此以前
較前此之仳離。——《廣東軍務記》
不過前此數法。——清· 洪亮吉《治平篇》
送行
(1) 送人啟程遠行
到機場送行
(2) 餞行
設宴為他送行
落日
夕陽
離心
(1) 異心,叛離的心志
離心離德
(2) 離開中心
離心力
催發
催促出發。 宋 柳永 《雨霖鈴》詞:“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 明 徐渭 《雌木蘭》第一出:“俺們也是從征的。俺本官説這坊廂里,有箇 花弧 ,教俺們來催發他,一同去路。快著些。”
春風
(1) 春天的風
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杜牧《贈別》
(2) 比喻和悅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長環境
回首
(1) 把頭轉向後方
(2) 回顧
可堪回首。——宋·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3) 婉辭。死亡
回首之日
登瀛
(1).登上 瀛州 。猶成仙。 明 鄭若庸 《玉玦記·祝壽》:“拚酩酊,算此樂人間,不減登瀛。”
(2).見“ 登瀛洲 ”。
(3).登上瀛台。 清 代新進士及第授官儀式之一。《兒女英雄傳》第三六回:“﹝ 安公子 ﹞一心只想飛回去見著父母……無如明日便是傳臚大典,緊接著還有歸大班引見,赴宴,謝恩,登瀛,釋褐許多事,授了職便要進那座翰林院到任。”
豪門
舊時指位高權重而氣勢凌人的家族
豪門大族
書劄
同“ 書札 ”。 宋 周密 《癸辛雜識別集·銀花》:“﹝ 銀花 ﹞亦頗識字,助余看書檢閲,能對書札。”《警世通言·唐解元一笑姻緣》:“一應往來書札,授之以意,輒令代筆,煩簡曲當,學士從未曾增減一字。” 清 王文潛 《送胡長史從軍鬱林》詩:“ 阮瑀 工書札, 陳琳 解賦詩。”
從今
從現在起。《史記·范雎蔡澤列傳》:“先生之壽,從今以往者四十三歲。” 宋 郭應祥 《玉樓春》詞:“從今對酒與當歌,空惹離情千萬緒。”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四本第三折:“從今經懺無心禮,專聽春雷第一聲。” 杜鵬程 《延安人》:“從今向後要和他一道工作的工程處長,是什麼模樣?”
原野
曠野;沒有樹林、建築物或巨大岩石的大片土地
萊蕪
荒蕪。 唐 穀神子 《博異志·閻敬立》:“舊館無人已久, 敬立 誤入之,但訝萊蕪鯁澀。” 明 范濂 《雲間據目抄·附觀濠堂記》:“而茲菴以荒落萊蕪之境,一轉為深覿洞幽。”
雨耕
謂趁雨時耕耘。 元 馬祖常 《都門一百韻用韓文公會合聯句詩韻》:“雨耕稗頻耨,月斸石或搏。”
成人
(1) 達到完全發育(尤其是在身材、體力或智力方面)的人
(2) 成年的人
成人專場
(3) 完美無缺的人
子路問成人。——《論語·憲問》
不識
(1).不知道,不認識。《詩·大雅·皇矣》:“不識不知,順帝之則。” 鄭玄 箋:“其為人不識古,不知今,順天之法而行之者。” 唐 韓愈 《閔己賦》:“行舟檝而不識四方兮,涉大水之漫漫。” 魯迅 《<集外集>序言》:“連我自己也詫異那時的我的幼稚,而且近乎不識羞。”
(2). 西周 刑法中三種可寬恕的條件之一。指誤殺。《周禮·秋官·司刺》:“壹宥曰不識。” 鄭玄 註:“識,審也。不審,若今仇讎當報甲,見乙,誠以為甲而殺之者。”
傳誦
傳揚稱頌
傳誦一時
自分
自料,自以為。《漢書·蘇武傳》:“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 武 ,請畢今日之驩,效死於前。” 三國 魏 曹植 《上責躬應詔詩表》:“心離志絶,自分黃耇無復執珪之望。” 宋 陳亮 《書趙永豐訓之行錄後》:“推公之志而揆公之才,固非自分於一死者,義之所在,不約而自隱其中之所存耳。”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獻二·王公家書》:“當是時, 馮公 自分不免, 王公 備任慘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