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行原文
出入羽衛承華軒,追游儘是七貴門。
絲繩宛轉提玉尊,醉來深入胡姬宿,手撚花枝笑不言。
詩詞問答
問:少年行的作者是誰?答:李之世
問:少年行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李之世的名句有哪些?答:李之世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元韻
參考注釋
出入
不符之處,差距
有出入
羽衛
帝王的衛隊和儀仗。 南朝 梁 江淹 《雜體詩·效袁淑<從駕>》:“羽衛藹流景,綵吹震沉淵。” 唐 薛存誠 《東都父老望幸》詩:“鸞輿 秦 地久,羽衛 洛陽 空。”《舊唐書·趙隱傳》:“ 德宗 幸 奉天 ,時倉卒變起,羽衛不集。” 宋 曾鞏 《里社》詩:“年年屬車九重出,羽衛千人萬人從。”
華軒
(1).飾有文采的曲欄。借指華美的殿堂。《文選·潘岳<為賈謐作贈陸機>詩》:“優遊省闥,珥筆華軒。” 呂向 註:“華軒,殿上曲欄也。” 唐 王維 《同盧拾遺過韋給事東山別業二十韻》:“託身侍雲陛,昧旦趨華軒。”
(2).指富貴者所乘的華美的車子。 南朝 梁 江淹 《雜體詩·效左思<詠史>》:“ 金 張 服貂冕, 許 史 乘華軒。” 宋 葉適 《送陳壽老》詩:“老窮望絶華軒過,其誰幽尋穿薜蘿!” 清 金人瑞 《從韋二明府實處覓綿竹三數叢》詩:“華軒得省幸早寄,莫悞明年春筍生。”
追游
亦作“ 追游 ”。1.尋勝而游;追隨遊覽。 唐 溫庭皓 《觀山燈獻徐尚書》詩:“唯有偷光客,追游欲忘歸。” 唐 康駢 《劇談錄·白傅乘舟》:“ 白尚書 為少傅,分務 洛師 ,情興高逸,每有雲泉勝境,靡不追游。” 宋 賀鑄 《沁園春·念離群》詞:“載酒追游,聯鑣歸晚,燈火平康尋夢雲。” 元 張可久 《滿庭芳·山中雜興》曲:“江山好處追游遍,古意翛然。” 明 何景明 《游郭氏山亭》詩:“舊日追游地,新年此度過。”
(2).追隨遊宦。 唐 顧況 《酬漳州張九使君》詩:“無階承明庭,高步相追游。”
見“ 追游 ”。
儘是
到處是,很多很多
這兒儘是石頭
七貴
(1).指 西漢 時七個以外戚關係把持朝政的家族。《文選·潘岳<西征賦>》:“窺七貴於 漢 庭,譸一姓之或在。” 李周翰 註:“ 漢 庭七貴: 呂 、 霍 、 上官 、 丁 、 趙 、 傅 、 王 ,並後族也。” 唐 劉知幾 《史通·辨職》:“昔 魯叟 之修《春秋》也,不藉三 桓 之勢; 漢 臣之著《史記》也,無假七貴之權。”
(2). 隋 末, 洛陽 人稱 段達 、 王世充 、 元文都 、 盧楚 、 皇甫無逸 、 郭文懿 、 趙長文 為七貴。見《隋書·越王侗傳》。
(3).泛指權貴。 唐 李白 《流夜郎贈辛判官》詩:“昔在 長安 醉花柳,五侯七貴同杯酒。” 明 何景明 《入京篇》詩:“七貴家連鳳城裡,轉日薰天勢無比。” 清 顧炎武 《酬史庶常可程》詩:“跨驢入 長安 ,七貴相經過。”
絲繩
(1).絲編之繩。 漢 辛延年 《羽林郎》詩:“就我求清酒,絲繩提玉壺。” 唐 白居易 《井底引銀瓶》詩:“井底引銀瓶,銀瓶欲上絲繩絶。”《宋史·輿服志三》:“﹝冕﹞以金飾版側,以白玉珠為旒,貫之以五采絲繩。”
(2).指釣絲。《紅樓夢》第八一回:“ 探春 把絲繩拋下,沒十來句話的工夫,就有一個楊葉竄兒,吞著鉤子,把漂兒墜下去。”
宛轉
(1) 圓場;圓成
店主八折了五兩銀子,沒處取討,索性做個宛轉。——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
(2) 輾轉
路宛轉石間。——《徐霞客遊記·游黃山記》
宛轉而不臥
(3) 婉轉
玉尊
亦作“ 玉樽 ”。亦作“ 玉罇 ”。1.玉制的酒器。亦泛指精美貴重的酒杯。《神異經·西北荒經》:“西北荒中有玉饋之酒,酒泉注焉……上有玉尊、玉籩。取一尊,一尊復生焉,與天同休,無乾時。” 三國 魏 曹植 《仙人篇》:“玉樽盈桂酒,河伯獻神魚。” 宋 張泌 《河傳》詞:“魂銷千片玉罇前,神仙,瑤池醉暮天。” 元 關漢卿 《裴度還帶》第四折:“他道招狀元為婿君,不邀媒不問肯,擎絲鞭捧玉樽。”
(2).指酒。 清 姚鼐 《送鄭羲民郎中守永州》詩:“歸家酌玉尊,緑窗櫻桃枝。”
深入
(1) 研究、思考深刻、透徹
小心的編纂必須事先對作品的含義進行深入的研究
(2) 進入事物內部或中心
深入實際
胡姬
原指胡人酒店中的賣酒女,後泛指酒店中賣酒的女子。 漢 辛延年 《羽林郎》詩:“依倚將軍勢,調笑酒家胡。胡姬年十五,春日獨當壚。” 南朝 陳 徐陵 《烏棲曲》詩之二:“ 卓 女紅妝期此夜,胡姬酤酒誰論價。” 唐 李白 《少年行》之二:“落花踏盡游何處,笑入胡姬酒肆中。” 宋 周邦彥 《迎春樂》詞之二:“解春衣貰酒城南陌,頻醉臥胡姬側。” 明 李攀龍 《送盧生還吳》詩:“輾然一笑別我去,春花落盡胡姬樓。”
花枝
(1).開有花的枝條。 唐 王維 《晚春歸思》詩:“春蟲飛網戶,暮雀隱花枝。” 明 謝讜 《四喜記·花亭佳偶》:“淺印花鞋小,斜插花枝鬢欲燒。” 蕭紅 《夏夜》:“她過來似用手打我,嘴裡似乎咒我,她依過的那花枝,立刻搖閃不定了。”
(2).比喻美女。 前蜀 韋莊 《菩薩蠻》詞:“此度見花枝,白頭誓不歸。” 宋 張景修 《虞美人》詞:“旁人應笑髯公老,獨愛花枝好。” 清 唐孫華 《五舫詩為同年狄向濤太史賦》:“花枝斜倚鏡臺前,晚妝人倦嬌相向。”
不言
(1).不說。《書·說命上》:“王言惟作命,不言,臣下罔攸稟令。” 晉 孫綽 《天台山賦》:“恣語樂以終日,等寂默於不言。” 唐 韓愈 《秋懷詩》之九:“空堂黃昏暮,我坐默不言。”
(2).不依靠語言。謂以德政感化人民。《老子》:“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管子·心術上》:“故必知不言無為之事,然後知道之紀。”《南史·王儉傳》:“所以得厝私懷,實由稟明公不言之化。”
(3).不料。 唐 宋之問 《桂陽三日述懷》詩:“愚謂嬉遊長似昔,不言流寓歘成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