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楊柳送方叔高原文
楊柳青青春水生,借問行人行未行。
雕弓在韜馬騰櫪,家住湓江江上城。
柔條好拂江頭路,千縷萬縷牽情緒。
馬上郎君新得官,阿誰解使留春住。
留春住,春欲歸,江南江北柳花飛。
柳花飛,渡江水,遮莫東風吹不起。
詩詞問答
問:折楊柳送方叔高的作者是誰?答:趙期頤
問:折楊柳送方叔高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問:趙期頤的名句有哪些?答:趙期頤名句大全
注釋
1. 出處:御選元詩卷六
參考注釋
楊柳青
(1).鎮名。在 天津市 西南。以所出豐富多采的民間木版年畫而著名,因又為楊柳青木版年畫的代稱。 清 黃景仁 《舟過楊柳青感舊》詩:“此地尚餘‘楊柳青’,昔年獻賦記曾經。”
(2).民間曲調名。五句二十八字,依曲調襯字可適當增減。第一、二、五句通常為七字,第三句必須唱“楊,楊柳青”,第四句必須唱“哎哎喲”。 元 張昱 《戊戌題》詩:“海中又見 蓬萊 淺,門外空傳《楊柳青》。”《清明》1982年第4期:“姑娘們常常用銀玲般的嗓子,唱起《楊柳青》小調。”
春水
(1).春天的河水。《三國志·吳志·諸葛瑾傳》“ 黃武 元年,遷左將軍” 裴松之 注引 晉 張勃 《吳錄》:“及春水生, 潘璋 等作水城於上流。” 唐 杜甫 《遣意》詩之一:“一徑野花落,孤村春水生。” 元 楊維楨 《雨後雲林圖》詩:“浮雲載山山欲行,橋頭雨餘春水生。”
(2).喻女子明亮的眼睛。 唐 崔珏 《有贈》詩:“兩臉夭桃從鏡發,一眸春水照人寒。”
(3).指帝王春季遊獵。《金史·輿服志下》:“其從春水之服則多鶻捕鵝,雜花卉之飾。”《續資治通鑑·宋孝宗淳熙十四年》:“朕今歲春水所過州縣,其小官多幹事,蓋朕嘗有賞擢,故皆勉力。”
借問
敬辭,用於向別人詢問事情;請問
借問酒家何處有?
行人
步行的人。古指出行的人;出征的人;又作使者的通稱
會其行人發露,瓚亦梟夷,故使鋒芒錯縮,厥圖不果。——《三國演義》
行人駐足聽。——《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行人弓箭各在腰。——唐· 杜甫《兵車行》
過者問行人
行人但云點行頻
雕弓
刻繪花紋的弓;精美的弓。 漢 司馬相如 《子虛賦》:“左烏號之雕弓,右夏服之勁箭。” 宋 葉夢得 《水調歌頭·九月望日》詞:“疊鼓鬧清曉,飛騎引雕弓。”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採薇翁》:“命取弓矢,又如前狀,出雕弓一;略一閉息,則一矢飛墮。”
彫弓:雕繪文采的弓。禮制,天子所用。《荀子·大略》:“天子彫弓,調侯彤弓,大夫黑弓,禮也。” 楊倞 註:“彫,謂雕畫為文飾。”《文選·張衡<東京賦>》:“天子乃撫玉輅,時乘六龍,發鯨魚鏗華鍾……決拾既次,彫弓斯彀。” 薛綜 註:“彫弓,謂有刻畫也。”
江上
(1).江岸上。《呂氏春秋·異寶》:“﹝ 伍員 ﹞因如 吳 。過於 荊 ,至 江 上,欲涉。”《史記·伍子胥列傳》:“ 吳 人憐之,為立祠於 江 上,因命曰 胥山 。” 南朝 宋 鮑照 《發後渚》詩:“ 江 上氣早寒,仲秋始霜雪。” 唐 岑參 《餞王崟判官赴襄陽道》詩:“津頭 習氏宅 , 江 上 夫人城 。” 沉尹默 《燕歸梁》詞:“江上花開趁蝶尋,拚買醉千金。”
(2).江面上。《史記·伍子胥列傳》:“ 伍胥 遂與 勝 獨身步走,幾不得脫。追者在後。至 江 , 江 上有一漁父乘船,知 伍胥 之急,乃渡 伍胥 。” 唐 崔顥 《黃鶴樓》詩:“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 江 上使人愁。” 宋 蘇軾 《江神子·江景》:“忽聞江上弄哀箏,苦含情,遣誰聽?” 清 黃景仁 《太白墓》詩:“清風 江 上洒然來,我欲因之寄微慕。”
(3).江中。 宋 蘇轍 《初發嘉山》詩:“洗硯去殘墨,遍水如黑霧。至今江上魚,頂有遺墨處。”
柔條
(1).嫩枝;柔軟的枝條。 三國 魏 曹植 《美女篇》:“柔條紛冉冉,落葉何翩翩。” 宋 陳亮 《賀新郎·同劉元實唐與正陪葉丞相飲》詞:“手弄柔條人健否?猶憶當時雅趣。” 茅盾 《子夜》十八:“她一伸手就折斷了那柔條。”
(2).特指垂柳的枝條。 唐 李白 《惜餘春賦》:“醉愁心於垂楊,隨柔條以糾結。” 宋 沉遘 《發瓦橋十里而河梁敗還坐客亭復上馬戲詠道旁垂柳》:“柔條秀絶向人甚,忍不從容折一枝。” 元 無名氏 《度柳翠》第四折:“曾向 章臺 舞細腰,行人幾度折柔條。”
江頭
江邊,江岸。 隋煬帝 《鳳艒歌》:“三月三日向江頭,正見鯉魚波上游。” 唐 姚合 《送林使君赴邵州》詩:“江頭斑竹尋應遍,洞裡丹砂自採還。” 元 沉禧 《一枝花·詠雪景》套曲:“這其間江頭有客尋歸艇,我這裡醉里題詩漫送程。” 蘇曼殊 《碎簪記》:“又明日為十八日,友人要余赴江頭觀潮。”
牽情
觸動感情;動情。 唐 朱慶餘 《中秋月》詩:“孤高稀此遇,吟賞倍牽情。” 唐 孫魴 《柳》詩之四:“春物牽情不奈何,就中楊柳態難過。” 宋 賀鑄 《木蘭花》詞之一:“更無方便只尊前,説盡牽情多少話。”
馬上
(1) 立刻;立即
大家坐好,電影馬上要開映了
我馬上就和你在一起
(2) 在馬背上
馬上比武
郎君
(1) 妻對夫的稱呼
(2) 對官吏、富家子弟的通稱
(3) 對年輕男子的尊稱
若擒住這披髮郎君回帳中去快樂,煞勝似郎主分茅裂土。——《禪真後記》
(4) 稱嫖客
我是普天下郎君領袖,蓋世浪子班頭。——元· 關漢卿《南呂一枝花》
(5) 岳父稱女婿
休怪咱波女婿郎君。——元·佚名《村樂堂》
阿誰
疑問代詞。猶言誰,何人。《樂府詩集·橫吹曲辭五·紫騮馬歌辭》:“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道逢鄉里人:‘家中有阿誰?’”《三國志·蜀志·龐統傳》:“ 先主 謂曰:‘向者之論,阿誰為失?’” 元 李好古 《張生煮海》第二折:“撥轉頂門關棙子,阿誰不是大羅仙。” 尹爟 《九月上越王台》詩:“空教 陸賈 降雄策,此日 佗 城屬阿誰!”
南江
古以 南江 、 北江 、 中江 為三江。 南江 即今 吳淞江 。《書·禹貢》:“東為 中江 。” 孔 傳:“有北有中,南可知。” 孔穎達 疏引《地理志》:“ 南江 從 會稽 吳縣 南,東入海。”
柳花
(1).柳樹開的花,呈鵝黃色。 唐 杜甫 《曲江陪鄭八丈南史飲》詩:“雀啄江頭黃柳花,鵁鶄鸂鶒滿晴沙。” 元 張可久 《憑闌人·暮春即事》曲:“小玉闌乾月半掐,嫩緑池塘春幾家。鳥啼芳樹丫,燕銜黃柳花。”
(2).指柳絮。 南朝 陳後主 《洛陽道》詩之四:“柳花塵里暗,槐色露中光。” 唐 李白 《金陵酒肆留別》詩:“風吹柳花滿店香, 吳 姬壓酒喚客嘗。” 宋 楊萬里 《閒居初夏午睡起》詩:“日長睡起無情思,閒看孩童捉柳花。” 宋 楊伯嵒 《臆乘·柳花柳絮》:“柳花與柳絮迥然不同。生於葉間成穗作鵞黃色者,花也;花既褪,就蔕結實,其實之熟亂飛如綿者,絮也。古今吟詠,往往以絮為花、以花為絮,略無區別,可發一笑。”
江水
即 長江 。《淮南子·墬形訓》:“何謂六水?曰 河水 、 赤水 、 遼水 、 黑水 、 江水 、 淮水 。” 高誘 註:“ 江水 出 岷山 。”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江水一》:“ 岷山 ,即 瀆山 也,水曰 瀆水 矣。又謂之 汶 。 阜山 在徼外, 江水 所導也。” 唐 韓愈 《除官赴闕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詩:“ 盆城 去 鄂渚 ,風便一日耳。不枉故人書,無因帆 江水 。”
遮莫
亦作“ 遮末 ”。1.儘管;任憑。 晉 乾寶 《搜神記》卷十八:“狐曰:‘我天生才智,反以為妖,以犬試我,遮莫千試萬慮,其能為患乎?’” 宋 蘇軾 《次韻答寶覺》:“芒鞵竹杖布行纏,遮莫千山更萬山。” 元 范康 《竹葉舟》第三折:“風月閒人,倒落得個散誕消遙百不憂,遮莫的山崩海漏,鳥飛也那兔走。” 葉葉 《九秋》詩:“飄零遮莫與君同,岑寂關山行李中。”
(2).不論;不管。 宋 楊萬里 《和張功父梅詩》之一:“老無半點看花意,遮莫明朝雨及晴。” 元 曹德 《折桂令·登靈鷲山》曲:“便休提鐘鼎山林,遮莫榮枯,總是消沉。”《二刻拍案驚奇》卷二:“ 妙觀 道:‘遮莫是甚么事,且説將來,奴依他便了。’”
(3).即使;假如。 唐 李白 《少年行》之三:“遮莫姻親連帝城,不如當身自簪纓。”《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小道人道:‘小牌上有言在前,遮末是高手也要饒他一先,決不自家下起。’”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聶小倩》:“小娘子端好是畫中人,遮莫老身是男子,也被攝魂去。”
(4).莫要;不必。 唐 張鷟 《遊仙窟》:“ 十娘 斂色卻行。 五嫂 詠曰:‘他家解事在,未肯輒相瞋。徑須剛捉著,遮莫造精神。’” 宋 晏殊 《秋蕊香》詞之二:“今朝有酒今朝醉,遮莫更長無睡。” 清 黃景仁 《感舊》詩:“遮莫臨行念我頻,竹枝留涴淚痕新。”
(5).什麼;為何。 唐 李白 《寒女吟》:“下堂辭君去,去後悔遮莫!” 明 劉元卿 《賢奕編·證學》:“其一謂志學者,即應犯不較逆不難,不然落鄉人臼矣,遮莫不是名誼心耶?”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雜記五則》:“媼怒,大聲詈曰:‘遮莫來撩撥爾祖姥?我將齩爾爹黑鳥!’”
(6).莫非;或許。 清 黃景仁 《念奴嬌·虞山旅舍夜起是日稚存歸里》詞:“遮莫 九龍山 下月,今夜是君行處?” 黃瀾 《送李生孟夐留學美利堅》詩:“懸知共乘多賢達,遮莫先驅到望舒。”
(7).大約;約摸。 劉大白 《龍山夢痕序》:“遮莫四年前,從 杭州 回到離開已久的故鄉去,在船上偶然胡謅了這兩首七律。”
東風
(1) 從東方吹來的風
小樓昨夜又東風。——南唐· 李煜《虞美人》
(2) 春天的風
(3) 比喻革命的巨大力量或高漲的革命氣勢
東風吹向天地外,盪盡人間群魔妖。——《天安門詩八首》
不起
(1).不發動;不發生。《莊子·則陽》:“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韓非子·姦劫弒臣》:“是以國安而 * 不起。” 明 何景明 《內篇》之十七:“生息安理,盜故不起。”
(2).指不出動。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二:“公如不起,孰拯斯危?”
(3).不肯起來;不能起來。《三國志·魏志·荀彧傳》“軍國事皆與籌焉”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引《平原禰衡傳》:“ 衡 至,眾人皆坐不起。” 唐 杜甫 《戲題寄上漢中王》詩之二:“已知嗟不起,未許醉相留。” 仇兆鰲 注引 盧元昌 曰:“不起者,謂王病酒不能起。”
(4).病不能愈。《戰國策·秦策一》:“ 孝公 行之八年,疾且不起,欲傳 商君 ,辭不受。” 唐 黃滔 《司直陳公墓志銘》:“方期輟從藩屏,入踐諫垣,不幸寢疾,浹辰不起矣。”《儒林外史》第十三回:“ 蘧太守 已是病得重了,看來是個不起之病。” 王西彥 《人的世界·第二家鄰居》:“這給母親的打擊太大了,因此憂鬱成病,終至不起。”
(5).不出任官職。《後漢書·庾乘傳》:“﹝ 乘 ﹞後徵辟並不起,號曰:‘徵君’。” 唐 李白 《贈盧徵君昆弟》詩:“二 盧 竟不起,萬乘高其風。” 清 昭槤 《嘯亭雜錄·徐中丞》:“遷 江蘇 布政使,丁父憂,詔奪情,不起,服闋入都。”
(6).用在動詞後面,表示力量夠不上。 元 無名氏 《來生債》第一折楔子:“沒錢,請良醫不起。”《二刻拍案驚奇》卷十四:“主人辭不得,一日供他兩番,而今多了,也供不起了。” 楊朔 《雪花飄在滿洲》:“他的無謂的冒險舉動,當然稱不起勇敢,但我不同意你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