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不出原文
坐意湘西野客家,詩筒茶灶舊生涯。
痴雲閣雨山腰重,老樹衝波岸腳斜。
避繳沖蘆憐雁陣,採花釀蜜厭蜂衙。
故溪幸可浮茅屋,歸聽崖翁響釣車。
詩詞問答
問:元日不出的作者是誰?答:釋顯萬
問:元日不出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元日不出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麻韻
參考注釋
野客
(1).村野之人。多借指隱逸者。 唐 杜甫 《柟樹為風雨所拔嘆》詩:“野客頻留懼雪霜,行人不過聽竽籟。” 金 元好問 《懷益之兄》詩:“溪僧時問字,野客或知琴。” 清 謝淞洲 《支公禪院》詩:“野客聞鶴鳴,山僧報茶熟。”
(2).薔薇花的戲稱。 明 都卬 《三餘贅筆·十友十二客》:“﹝ 宋 ﹞ 張敏叔 以十二花為十二客,各詩一章。牡丹,賞客;梅,清客……薔薇,野客。”
詩筒
亦作“ 詩筩 ”。1.盛詩稿以便傳遞的竹筒。 唐 白居易 《秋寄微之十二韻》:“忙多對酒榼,興少閲詩筒。”自註:“此在 杭州 ,兩 浙 唱和詩贈答,於筒中遞來往。” 元 胡助 《南城試院和王子肅韻》之二:“簾外官閒深院鎖,詩筒來往不嫌多。”《紅樓夢》第二二回:“太監又將頒賜之物送與猜著之人,每人一個宮製詩筒,一柄茶筅。”
(2).喻指滿腹詩才的詩人。 元 張可久 《折桂令·西湖懷古》曲:“飛來何處奇峰,笑引吟翁,醉倒詩筩。”
茶灶
烹茶的小爐灶。《新唐書·隱逸傳·陸龜蒙》:“不乘馬,升舟設篷席,齎束書、茶灶、筆牀、釣具往來。” 元 薩都剌 《白雲答》詩:“石田紫芝老,茶灶碧蘚斑。” 清 納蘭性德 《浣溪沙·寄嚴蓀友》詞:“ 藕盪橋 邊理釣筩, 苧蘿 西去五湖東。筆牀茶灶太從容。”
舊生
猶先儒。生,古時為儒者之稱。 漢 王充 《論衡·本性》:“昔儒舊生,著作篇章,莫不論説,莫能實定。”
痴雲
亦作“痴雲”。停滯不動的雲。語本 唐 李商隱 《房中曲》:“嬌郎痴若雲,抱日西簾曉。” 宋 陸游 《芒種後經旬無日不雨偶得長句》:“痴雲不散常遮塔,野水無聲自入池。”
山腰
山腳和山頂之間大約一半的地方。 北周 庾信 《枯樹賦》:“橫洞口而欹臥,頓山腰而半折。” 唐 白居易 《殘暑招客》詩:“雲截山腰斷,風驅雨腳迴。”《兒女英雄傳》第十一回:“一句話未完,只聽得山腰裡吱的一聲骲頭響箭,一直射在半空里去。” 聞一多 《初夏一夜的印象》詩:“貼在山腰下佝僂得可怕的老柏,拿著黑疲的拳頭硬和太空挑釁。”
衝波
(1).激浪; * 。 晉 陸機 《演連珠》之三九:“臣聞衝波安流,則龍舟不能以漂;震風洞發,則夏屋有時而傾。” 唐 李白 《蜀道難》詩:“上有六龍迴日之高標,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 明 劉基 《寄江西黃伯善兄弟》歌:“我思美人,乃在 洞庭 之陽, 彭蠡 之陰,衝波亘天三百里,離恨比之應更深。” 清 朱彝尊 《李檢討澄中惠鮮鰒魚賦謝》詩:“俄而投衝波,若勇士赴難。”
(2).衝破波浪。《三國志·蜀志·譙周傳》:“若乃奇變縱橫,出入無間,衝波截轍,超谷越山,不由舟楫而濟 盟津 者,我愚子也,實所不及。” 明 李贄 《解經文》:“望塵奔逸之妄相,日夕奔趣於身外,如衝波逐浪,無有停止。” 王闓運 《與曾侍郎言兵事書》:“駕航衝波,陵濤馳驅,以合 江 南之軍。”
雁陣
群雁飛行時排列整齊的行列隊形
只緣花底鶯鳴巧,致令天邊雁陣分。——《歧路燈》
花釀
猶花蜜。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卻奩》:“兒女濃情如花釀,美滿無他想,黑甜共一鄉。”
蜂衙
(1).群蜂早晚聚集,簇擁蜂王,如舊時官吏到上司衙門排班參見。 宋 陸游 《青羊宮小飲贈道士》詩:“微雨晴時看鶴舞,小窗幽處聽蜂衙。” 元 錢霖 《清江引》曲:“高歌一壺新釀酒,睡足蜂衙後。” 郁達夫 《春風沉醉的晚上》:“聽聽四面的同蜂衙似的嘈雜的人聲,腳步聲,車鈴聲,一時倒也覺得是身到了大羅天上的樣子。”參閱《埤雅·釋蟲》。
(2).指飛繞的蜂群。 明 陳汝元 《金蓮記·捷報》:“試問蜂衙,何時晝錦春如畫。”
(3).蜂巢。 元 趙奕 《黃龍洞》詩:“龍居潛石洞,花暖護蜂衙。”
幸可
猶言盡可。《北史·薛聰傳》:“帝曾與朝臣論海內姓地人物,戲謂 聰 曰:‘世人謂卿諸 薛 是 蜀 人,定是 蜀 人不?’ 聰 對曰:‘臣遠祖 廣德 ,世仕 漢 朝,時人呼為 漢 。臣九世祖 永 ,隨 劉備 入 蜀 ,時人呼為 蜀 。臣今事陛下,是 虜 非 蜀 也。’帝撫掌笑曰:‘卿幸可自明非 蜀 ,何乃遂復苦朕。’”
茅屋
用蘆葦、稻草等苫蓋屋頂的簡陋房子
釣車
見“ 釣魚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