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黃鸝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聞黃鸝原文

林外語金衣,紅稀綠漸肥。

遷喬看個個,命侶故飛飛。

靜覺間關滑,繁嫌絲竹非。

春思渺難即,義府獨研幾。

詩詞問答

問:聞黃鸝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聞黃鸝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聞黃鸝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微韻 出處:御製詩初集卷三十二

參考注釋

外語

外國語言

金衣

(1).指柑橘等金黃色的果皮。 漢 李尤 《七款》:“金衣朱里,班理內充,滋味偉異,淫樂無窮。” 南朝 梁 沉約 《園橘詩》:“但令入玉盤,金衣非所恡。” 南朝 梁 劉潛 《謝柑啟》:“便得削彼金衣,咽茲玉液,甘踰萍實,冷亞冰壺。”

(2).指古時華美的縷金之衣。為貴官所服。 唐 張繼 《明德宮》詩:“碧瓦朱楹白晝閒,金衣寶扇曉風寒。”

(3).指黃色的鳥羽。 唐 吳融 《鴛鴦》詩:“翠翹紅頸覆金衣,灘上雙雙去又歸。” 清 閻爾梅 《汧置草堂讀史詩》:“東渚白蓮迎錫杖,南園黃鳥炫金衣。”

(4).曲名。《金縷衣》的省稱。 宋 秦觀 《金明池》詞:“佳人唱《金衣》莫惜,才子倒玉山休訴。”

遷喬

(1).語出《詩·小雅·伐木》:“出自幽谷,遷於喬木。”謂鳥從低處遷往高處。 南朝 梁 劉孝綽 《詠百舌》:“遷喬聲迥出,赴谷響幽深。” 唐 李嶠 《鶯》詩:“寫囀清弦里,遷喬暗木中。” 唐 孫昌胤 《清明》詩:“不及林間鳥,遷喬並羽儀。”

(2).比喻人的地位上升。 晉 桓溫 《薦譙元彥表》:“中華有顧瞻之哀,幽谷無遷喬之望。”《陳書·陳寶應傳》:“起家臨郡,兼晝繡之榮;裂地置州,假藩麾之盛。自谷遷喬,孰復為擬?” 唐 盧肇 《除歙州途中寄座主王侍郎》詩:“忽忝專城奉六條,自憐出谷屢遷喬。” 明 顧大典 《青衫記·坐濕青衫》:“教坊中聲名久標,便於歸須從俊髦,出幽谷正宜及早,從今夜好遷喬。”

(3).猶喬遷。 清 李調元 《題李鶴林<聽鶯圖>兼求墨蘭》詩:“ 惕齋 始遷喬,種花滿書屋。”

個個

(1)

(2) 各個——和一個複數名詞和代詞連用,表示句子的意思對每一個體都適用

個個戰士都很勇敢

(3) 每一和任一

(4) 總起來,合起來的——與一個複數名詞或代詞連用,表示把幾個個體合起來看是適用的

個個班組都不示弱

命侶

呼喚友伴。 唐 李商隱 《越燕》詩之二:“命侶添新意,安巢復舊痕。” 唐 吳筠 《玄猿賦》:“連肱澗飲,命侶煙嘯。” 宋 王禹偁 《投柴殿院》詩:“南園休命侶,北闕即徵黃。”參見“ 命儔嘯侶 ”。

飛飛

(1).飄揚貌。 南朝 宋 謝莊 《宋孝武宣貴妃誄》:“旌委鬱於飛飛,龍逶遲於步步。” 唐 韓愈 《池上絮》詩:“池上無風有落暉,楊花暗後自飛飛。”

(2).飛行貌。 南朝 陳 徐陵 《鴛鴦賦》:“飛飛兮海濱,去去兮迎春。” 唐 韓愈 《南山有高樹行贈李宗閔》詩:“飛飛擇所處,正得眾所希。” 明 姜埰 《效行路難》詩:“君不見失匹鳥,東西自飛飛。”

(3).指飛鳥。 清 曹寅 《野田黃雀行》:“遊子利其羽,挾彈隨飛飛;飛飛入叢樾,棘刺牽人衣。”

(4).紛亂貌。 唐 杜甫 《絕句》之二:“藹藹花蕊亂,飛飛蜂蝶多。” 金 朱弁 《炕寢三十韻》:“飛飛涌玄雲,燄燄積紅玉。”

(5).象聲詞。 明 袁宏道 《揚州舟中晨起》詩:“薄月層冰上,飛飛叫去鴻。” 清 曹寅 《東園看梅戲為俚句》詩之一:“飛飛靈鵲聲,強起試春行。”

間關

象聲詞。形容宛轉的鳥鳴聲

間關鶯語。——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絲竹

(1) 弦樂器和管樂器(簫笛等)

金石絲竹,樂之器也。——《禮記·樂記》

(2) 泛指音樂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唐· 劉禹錫《陋室銘》

春思

春日的思緒;春日的情懷。 唐 沉佺期 《送陸侍御餘慶北使》詩:“朔途際遼海,春思繞軒轅。” 唐 曹唐 《小遊仙詩》之五九:“西妃少女多春思,斜倚彤雲盡日吟。” 宋 歐陽修 《病中代書奉寄聖俞二十五兄》詩:“昔在 洛陽 年少時,春思每先花亂髮。”

義府

義理之府藏。常指《詩》《書》而言。《左傳·僖公二十七年》:“《詩》《書》,義之府也。” 南朝 梁元帝 《侍中吳平光侯墓誌》:“學兼義府,談均理窟。”

研幾

亦作“ 研機 ”。窮究精微之理。《易·繫辭上》:“夫易,聖人之所以極深而研幾也。” 韓康伯 註:“極未形之理則曰深,動適微之會則曰幾。” 三國 魏 曹植 《文帝誄》:“研幾六典,學不過庭。潛心無妄,亢志清冥。” 南朝 齊 王屮 《頭陀寺碑文》:“語彝倫者,必求宗於九疇;談陰陽者,亦研幾於六位。”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阿踰陀國》:“其弟 世親菩薩 於説一切有部出家受業,博聞強識,達學研機。” 清 方文 《喜左又錞見訪即送其歸里》詩之一:“學《易》元同舍,研幾爾獨能。”

詩詞推薦

聞黃鸝原文_聞黃鸝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