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雲山四面登最高,由來有升必有降。
雖常談而至理存,不可俗言視塗鬨。
保泰持盈慎息消,雨若暘時廑耕䎫。
曰予游乎詎在游,效唐虞慚汲黯戇。
曲循罅逕入幽深,碧樾才看一兩絳。
時哉時哉弗讓人,精舍分明表香幢。
偶吟險韻亦求安,匪學孔叢誇待撞。
詩詞問答
問:《降山至玉岑精舍(戲用三絳韻題句)》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絳韻 出處:御製詩五集卷九十一
2. 戲用三絳韻題句
參考注釋
雲山
(1).雲和山。 南朝 梁 吳均 《同柳吳興烏亭集送柳舍人》詩:“雲山離晻曖,花霧共依霏。” 唐 王昌齡 《過華陰》詩:“雲起 太華山 ,雲山共明滅。” 宋 蘇舜欽 《無錫惠山寺》詩:“雲山相照翠會合,殿閣對起涼參差。”
(2).高聳入雲之山。 漢 蔡琰 《胡笳十八拍》:“雲山萬里兮歸路遐,疾風千里兮揚塵沙。” 唐 皇甫冉 《送王司直》詩:“西塞雲山遠,東風道路長。”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二》:“既而 秋圃 揭換壁紙,又得數詩……又一首曰:‘咫尺樓窗夜見燈,雲山似阻幾千層。’”
(3).遠離塵世的地方。隱者或出家人的居處。 南朝 梁 江淹 《蕭被侍中敦勸表》:“臣不能遵煙洲而謝 歧伯 ,迎雲山而揖 許由 。” 胡之驥 註:“ 阮嗣宗 《勸晉王牋》曰:‘臨滄洲而謝 支伯 ,登 箕山 而揖 許由 。’” 唐 元稹 《修龜山魚池示眾僧》詩:“雲山莫厭看經坐,便是浮生得道時。” 元 劉因 《贈狂道士》詩:“得意雲山是處過,逢人對酒即高歌。”
四面
東、南、西、北四個方面,泛指周圍
四面受敵
由來
(1)
(2) 事情發生的原因
(3) 歷來;自始以來;從發生到目前
由來已久
常談
一般的、經常性的議論
老生常談
家庭常談
至理
(1) 最正確或最根本的道理
團結禦侮,自然是至理
(2) 最完善最美好的政治
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與藥相粘,不可取。——宋·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學不可以已。——《荀子·勸學》
(2)
決不能,必須不
而勢力眾寡不可論。——《資治通鑑》
不可一概而論
(3)
與“非”搭配,表示必須或一定
今天這個會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俗言
(1).民間流傳的說法。 漢 王充 《論衡·福虛》:“夫見兩頭蛇輒死者,俗言也;有陰德天報之福者,俗議也。”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河水二》:“城南十五里有 利剎寺 ,中有石鞾,石上有足跡,彼俗言是辟支佛跡。” 宋 王讜 《唐語林·方正》:“俗言拘忌,何足聽也。以此獲免,余之願焉。”
(2).俗諺。《左傳·隱公十一年》“ 周 諺有之曰:‘山有木,工則度之;賓有禮,主則擇之’” 唐 陸德明 釋文:“諺,音彥,俗言也。” 清 李漁 《閒情偶寄·種植·藤本》:“俗云:‘人無千日好,花難四季紅。’四季能紅者,現有此花。是欲矯俗言之失也。”
保泰持盈
指保持安定興盛的局面。《明史·孝宗紀贊》:“ 孝宗 獨能恭儉有制,勤政愛民,競競於保泰持盈之道,用使朝序清寧,民物康阜。” 清 譚獻 《<養吉齋叢錄>序》:“循厥端緒,則朝章國典,沿革人文,而懲前毖後,保泰持盈,胥可言外得之。”亦作“ 保盈持泰 ”。 鄒韜奮 《國際形勢與中國抗戰》:“因要保盈持泰,避免 地中海 的危機嚴重化而對 意 德 有所讓步。”
唐虞
唐堯 與 虞舜 的並稱。亦指 堯 與 舜 的時代,古人以為太平盛世。《論語·泰伯》:“ 唐 虞 之際,於斯為盛。”《史記·汲鄭列傳》:“陛下內多欲而外施仁義,奈何欲效 唐 虞 之治乎!” 宋 劉過 《沁園春·壽》詞:“平章處,看人如 伊 呂 ,世似 唐 虞 。”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詩:“我好像置身在 唐 虞 時代以前。”
幽深
幽靜而深遠
花木幽深
一兩
(1).計量單位。古以二十四銖為一兩,十六兩為一斤。今以一斤的十分之一為一兩,一兩為十錢。《淮南子·天文訓》:“十二銖而當半兩,衡有左右,因倍之,故二十四銖為一兩。” 漢 劉向 《說苑·辨物》:“十六黍為一豆,六豆為一銖,二十四銖重一兩,十六兩為一斤。”《宋史·律曆志一》:“一兩者,合二十四銖為二千四百黍之重。”
(2).古代布帛,以古尺二丈為一端,二端為一兩。《左傳·昭公二十六年》“以幣錦二兩,縛一如瑱,適 齊 師” 晉 杜預 註:“二丈為一端,二端為一兩,匹也。”《周禮·地官·媒氏》“凡嫁子娶妻,入幣純帛,無過五兩” 唐 賈公彥 疏:“古者二端相向卷之,共為一兩。”
(3).猶一雙。 明 劉績 《憶原上人》詩:“一兩棕鞋八尺藤, 廣陵 行徧又 金陵 。”
(4).指少數。《三國志·魏志·華佗傳》:“若當灸,不過一兩處,每處不過七八壯,病亦應除。”《晉書·紀瞻傳》:“然失之者億萬,得之者一兩耳。”《紅樓夢》第九回:“誰敢望‘請’,只求聽一兩句話就有了。” 老舍 《正紅旗下》二:“母親是不喜歡算計一兩文錢的人。”
一輛。《史記·貨殖列傳》“牛車千兩” 唐 張守節 正義:“車一乘為一兩。”
精舍
(1) 講學的處所;收齋
(2) 僧道居住或說法布道的處所
(3) 指心,古人認為心是精神所居之處
明表
鮮明的榜樣、表率。《文選·陳琳<為袁紹檄豫州>》:“於是 絳侯 、 朱虛 興威奮怒,誅夷逆亂,尊立 太宗 ,故能道化興隆,光明顯融,此則大臣立權之明表也。” 李善 註:“明表,謂明白之表儀也。”
險韻
韻字生僻難押的詩韻
及至輪到妹子,又是險韻,想了許多句子,再也壓不穩。——《鏡花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