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寒山寺·其一百三十原文
合嗔不須嗔,合喜不須喜。
喜時風自吹,嗔時火自熾。
風火非外來,皆從自心起。
不見四禪天,三災都不至。
詩詞問答
問:擬寒山寺·其一百三十的作者是誰?答:釋懷深
問:擬寒山寺·其一百三十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釋懷深的名句有哪些?答:釋懷深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三部
參考注釋
不須
不用;不必。《後漢書·逸民傳·周黨》:“臣聞 堯 不須 許由 、 巢父 ,而建號天下; 周 不待 伯夷 、 叔齊 ,而王道以成。” 唐 張志和 《漁父歌》:“青篛笠,緑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警世通言·萬秀娘仇報山亭兒》:“哥哥若到 襄陽府 ,怕你不須見我爹爹媽媽。” 老舍 《四世同堂》二:“他養著四大盆石榴,兩盆夾竹桃,和許多不須費力而能開花的小植物。”
時風
(1).應時的風。《書·洪範》:“曰謀,時寒若;曰聖,時風若。” 晉 陸機 《遨遊出西域》詩:“逝物隨節改,時風肅且熠。”
(2).比喻良好的教化。《後漢書·文苑傳上·杜篤》:“今國家躬脩道德,吐惠含仁,湛恩沾洽,時風顯宣。”
(3).當時或當代的社會風氣。 唐 韋應物 《答故人見諭》詩:“時風重書札,物情敦貨遺。” 唐 元稹 《送林復夢赴韋令辟》詩:“野性便荒飲,時風忌酒徒。” 清 黃宗羲 《壽張奠夫八十序》:“或謂五年之中,時風眾勢,不聞有所鼓動,其故何也?”
風火
(1).風與火。《後漢書·皇甫嵩傳》:“今賊依草結營,易為風火。若因夜縱燒,必大驚亂。” 唐 韓愈 《潮州祭神文》之五:“今茲無有水旱雷雨風火疾疫為災,各寧厥宇,以供上役。”《西遊補》第九回:“ 行者 道:‘我且問你,你要圖成和議,急如風火,卻如何等得這三日過呢?’”
(2).形容急;緊急。 元 成廷珪 《從軍曲》:“徘徊相顧奈爾何,丞相令嚴風火速。”
(3).火一樣的熱風。 明 何景明 《苦熱行》之二:“日午放朝車馬頻,中天風火促飈輪。”
外來
從外邊來的;非固有的
外來干涉
從自
自從。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三:“從自齋時,等到日轉過,沒箇人偢問,酩子裡忍餓。”
不見
(1)
不曾相見
老哥倆可有日子不見了
(2)
見不著;丟失
一輛新腳踏車轉身就不見了
四禪天
佛教有三界諸天之說。三界,指欲界、 * 、無 * 。 * 諸天又分為四禪:初禪為大梵天之類;二禪為光音天之類;三禪為遍淨天之類;四禪為色究竟天之類。色究竟天為 * 的極處。參閱《法苑珠林》卷五。
三災
佛教謂劫末所起的三種災害。刀兵、疫癘、饑饉為小三災,起於住劫中減劫之末;火、風、水為大三災,起於壞劫之末。見《俱舍論·分別世品》。亦泛指災難。 南朝 梁元帝 《攝山棲霞寺碑》:“風來露歇,日度霞輕,三災不毀,得一而貞。” 宋 范成大 《柏林院》詩:“ 胡 來 胡 現劫灰深,風鼓三災海印沉。”《醒世恆言·杜子春三入長安》:“但恐三災橫至,四大崩摧。”
不至
(1).不到。《禮記·坊記》:“以此坊民,婦猶有不至者。”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方正》:“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
(2).不必。 漢 桓寬 《鹽鐵論·憂邊》:“夫治亂之端,在於本末而已,不至勞其心而道可得也。”《漢書·儒林傳·申公》:“為治者不至多言,顧力行如何耳。”
(3).不至於,表示不會出現某種結果。《二刻拍案驚奇》卷九:“ 鳳生 終是留心,不至大醉。” 茅盾 《子夜》五:“兄弟本來以為 周仲偉 和 陳君宜 兩位是買辦出身,手面總不至十分小,所以存心拉攏。”
標籤:寒山寺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擬寒山寺·其一百三十原文_擬寒山寺·其一百三十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