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引原文
老1*1鴇兒那個不愛錢。
誰似你坐錢眼中間轉。
只爭他少共多。
再不問良和賤。
也還比他二十載綿花好過遣。
詩詞問答
問:清江引的作者是誰?答:賈仲名
問:清江引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問:清江引是什麼體裁?答:散曲
注釋
1. 出處:元曲選 對玉梳 第四折
參考注釋
鴇兒
(1).即鴇母。《醒世恆言·賣油郎獨占花魁》:“五鼓時, 美娘 酒醒,已知鴇兒用計,破了身子。” 清 沉復 《浮生六記·浪遊記快》:“後鴇兒欲索五百金,強余納 喜 。”參見“ 鴇母 ”。
(2).指妓女。 清 梁章鉅 《稱謂錄·倡》:“《庶物異名疏》:‘ 陸佃 云:“鴇性最淫,逢鳥則與之交。”今俗呼妓曰鴇兒,呼倡母曰老鴇,取此。’” 郭元升 《沖天將軍》二:“為了等待京師的來信,以及鴇兒從 蘇州 歸來, 王鐐 天天變著法兒糊弄 王仙芝 。”
不愛錢
不貪財。 唐 李白 《贈崔秋浦》詩之二:“見客但傾酒,為官不愛錢。”《宋史·岳飛傳》:“或問天下何時太平, 飛 曰:‘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錢眼
(1).銅錢中央的方孔,供穿錢緡用。 宋 秦觀 《蠶書·錢眼》:“插大錢一,出其端,橫之鼎耳,復鎮以石,緒總錢眼而上之。” 畢方 鍾濤 《千重浪》第十四章四:“我們不能學你那樣,鑽到錢眼裡出不來。”
(2).指形如錢眼之物。 宋 仲仁 《梅譜·口訣》:“花分錢眼,鬚是虎髯。”
(3).指代金錢。 元 馬致遠 《青衫淚》第一折:“更怎當他銀堆里捨命,錢眼裡安身。” 明 賈仲名 《對玉梳》第四折:“老鴇兒那個不愛錢,誰似你坐錢眼中間轉。”
中間
(1) 中心
中間突破
(2) 在事物兩端之間或兩個事物之間
中間馳至九天。——唐· 李朝威《柳毅傳》
坐在他們兩個中間
(3) 在裡面
生活在人民民眾中間。
不問
(1).不慰問。《周禮·秋官·大行人》:“出入三積,不問壹勞。”
(2).不過問;不詢問。《史記·陳丞相世家》:“ 漢王 以為然,乃出黃金四萬斤,與 陳平 ,恣所為,不問其出入。” 唐 李商隱 《賈生》詩:“可憐夜半虛前夕,不問蒼生問鬼神。” 宋 曾鞏 《兜率院記》:“至於浮屠人雖費如此,皆置不問,反傾府空藏而棄與之。” 夏衍 《不愁沒有工作》:“但是 上海 就是這樣的可以放置不問了嗎?”
(3).不管;無論。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耕田》:“凡耕:高下田,不問春秋,必須燥溼得所為佳。”《敦煌變文集·燕子賦變文》:“雀兒出來,不問好惡,拔拳即搓。” 元 關漢卿 《救風塵》第三折:“不問官妓私科子,只等有好的來你客店裡,你便來叫我。”
(4).不依法處分;不追究刑事責任。 唐 韓愈 《論淮西事宜狀》:“朕即赦 元濟 不問,迴軍討之。”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兵部·武弁殺邑令父子》:“乃父子俱死箠楚,寧非衣冠奇禍,何以置 興 不問? 興 尋病,得伏枕死。” 毛 * 《為爭取國家財政經濟狀況的基本好轉而鬥爭》:“在這個問題上,必須實行鎮壓與寬大相結合的政策,即首惡必辦,脅從者不問,立功者受獎的政策,不可偏廢。”
綿花
亦作“緜花”。即棉花。綿,通“ 棉 ”。 明 王世懋 《閩部疏》:“昔聞長老言, 廣 人種緜花,高六七尺,有四五年不易者。” 清 程含章 《論洋害》:“諸番所產之貨,皆非 中國 所必需。若大呢、羽毛、嗶吱、銅錫、綿花、蘇木、藥材等類,每歲約值千萬金。”
好過
(1) 生活舒適
她家日子一直好過
(2) 感覺好
覺得肚子不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