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米芾雲山圖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題米芾雲山圖原文

元章墨戲已罕見,設色更少如晨星。

三尺小軸具千里,滃雲猶白山猶青。

過雨水若下巫峽,乘風帆疑去洞庭。

石渠久弆擱吟筆,展玩興到搜杳冥。

翰臣題識宛在幀,恰似品古談西清。

不須今昔感芥蒂,試看圖中流者自流停者停。

詩詞問答

問:題米芾雲山圖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題米芾雲山圖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十一部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七十

2. 幀中張照跋語論芾神格及畫家派別甚詳

參考注釋

墨戲

隨興而成的寫意畫。《宣和畫譜·墨竹詩意圖》:“ 閻士安 , 陳國 宛丘 人,家世業醫,性喜作墨戲,荊檟枳棘,荒崖斷岸,皆極精妙。” 宋 周密 《癸辛雜識前集·趙子固梅譜》:“諸王孫 趙孟堅 字 子固 ,善墨戲。於水仙尤得意,晚作梅自成一家。” 元 韋居安 《梅磵詩話》卷上:“詩與畫俱清麗可愛,結字亦端勁,世但見其詩文,而不知其尤長於墨戲。”

罕見

很少發生或出現的;時間或空間相隔很長的;稀少的

沙漠中罕見的小塊綠洲

設色

塗色;著色

圖畫之設色者,用水彩,中外所同也。——蔡元培《圖畫》

晨星

(1) 日出前在東方天空中看到的一顆明亮的行星(即金星)——亦稱“啟明星”

(2) 清晨天空中稀疏的星星

寥若晨星

三尺

(1) 指劍,劍約長三尺,故以“三尺”為劍的代稱

(2) 指法律。古時把法律條文寫在三尺長的竹簡上,故稱法律為“三尺法”,簡稱“三尺”

臧使者枉用三尺,以仇一言之憾。——明· 高啟《書博雞者事》

小軸

小幅書畫下面的橫軸。亦指小型立軸書畫。 唐 張彥遠 《歷代名畫記·論裝背褾軸》:“小軸白玉為上,水晶為次,琥珀為下。”此指橫軸兩端作為裝飾的部分。 宋 林逋 《病中》詩之二:“遺編坐罷披三豕,小軸行當倦伍禽。”《古今小說·滕大尹鬼斷家私》:“展開那一尺闊、三尺長的小軸兒,掛在椅上。”此指立軸畫幅。

千里

指千里馬

先王之千里。——《呂氏春秋·察今》

白山

(1).即 天山 。因終年積雪而得名。又名 折羅漫山 。《後漢書·明帝紀》:“遣奉車都尉 竇固 、駙馬都尉 耿秉 、騎都尉 劉張 出 敦煌 崑崙塞 ,擊破 白山 虜於 蒲類海 上,遂入 車師 。” 李賢 注引《西河舊事》:“ 白山 ,冬夏有雪,故曰 白山 , 匈奴 謂之 天山 ,過之皆下馬拜焉。”《後漢書·魯恭傳》:“ 白山 之難,不絶如綖,都護陷沒,士卒死者如積。”

(2). 吉林省 長白山 的簡稱。參見“ 白山黑水 ”。

雨水

二十四節氣之一,在2月18、19或20日

若下

見“ 若下酒 ”。

巫峽

(1). 長江三峽 之一。一稱 大峽 。西起 四川省 巫山縣 大溪 ,東至 湖北省 巴東縣 官渡口 。因 巫山 得名。兩岸絕壁,船行極險。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江水二》:“其間首尾百六十里,謂之 巫峽 ,蓋因山為名也……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淒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絶。故漁者歌曰:‘ 巴 東 三峽 巫峽 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唐 楊炯 《巫峽》詩:“ 三峽 七百里,惟言 巫峽 長。” 宋 蘇軾 《巫山》詩:“ 瞿塘 迤邐盡, 巫峽 崢嶸起。” 郭沫若 《月蝕》:“ 巫峽 中的奇景,恐怕是全世界中所沒有的。”

(2). 戰國 宋玉 《高唐賦》記 楚襄王 游 雲夢 台館,有 楚懷王 夢與 巫山 神女相會的故事,後遂以“巫峽”稱男女幽會之事。 唐昭宗 《巫山一段雲》詞:“冰眸蓮臉見長新, 巫峽 更何人。” 宋 陳德武 《玉蝴蝶·雨中對紫薇》詞:“夢回 巫峽 ,春在瑤池。”《宦海》第十五回:“﹝ 木觀察 ﹞雖然丁了艱,卻不肯守著居喪的禮節,在那寢苫枕塊的時候,還要尋那 陽臺 巫峽 的風流。”參見“ 巫山 ”。

乘風

順風;憑藉風力

乘風向法國駛去

洞庭

(1).廣闊的庭院。《莊子·天運》:“帝張《鹹池》之樂於洞庭之野。” 成玄英 疏:“洞庭之野,天池之間,非 太湖 之 洞庭 也。” 三國 魏 曹植 《七啟》:“爾乃御文軒,臨洞庭。” 宋 蘇軾 《坤成節集英殿教坊詞·教坊致語》:“洞庭九奏,始識《鹹池》之音;靈岳三呼,共獻後天之祝。”

(2).湖名。即 洞庭湖 。《韓非子·初見秦》:“ 秦 與 荊 人戰,大破 荊 ,襲 郢 ,取 洞庭 、 五渚 、 江 南。” 唐 韓愈 《岳陽樓別竇司直》詩:“ 洞庭 九州間,厥大誰與讓?” 清 葉廷琯 《鷗陂漁話·莪州公詩》:“ 洞庭 春水添新漲,好看雙飛返故林。”參見“ 洞庭湖 ”。

(3).湖名。 太湖 的別名。《文選·左思<吳都賦>》:“指 包山 而為期,集 洞庭 而淹留。” 劉逵 注引 王逸 曰:“ 太湖 在 秣陵 東,湖中有 包山 ,山中有如石室,俗謂 洞庭 。”參見“ 太湖 ”。

(4).山名。在 江蘇省 太湖 中。有東西二山,東山古名 莫厘山 、 胥母山 、 元 明 後與陸地相連成半島。西山即古 包山 。

石渠

(1).石築的水渠。 漢 劉楨 《公宴》詩:“清川過石渠,流波為魚防。” 唐 孟浩然 《病癒過龍泉寺精舍呈易業二公》詩:“石渠流雪水,金子耀霜橘。”

(2).見“ 石渠閣 ”。

吟筆

寫詩的筆;詩人的筆。 宋 梅堯臣 《李少傅鄭圃佚老亭》詩:“春禽時弄吭,清景付吟筆。” 宋 陳與義 《再用跡字韻成一首呈判府》:“尚餘煙月債,驅使入吟筆。” 元 趙善慶 《憶王孫·述憶》曲:“吟筆未成 賈誼 策,鬢毛衰。”

展玩

仔細地觀看。展,審視,察看。玩,觀賞,研討

展玩不可曉。——《聊齋志異·促織》

杳冥

(1) 幽暗

於恍惚杳冥之中。——《老殘遊記》

(2) 極高或極遠以致看不清的地方

翱翔於杳冥之上。——宋玉《對楚王問》

絕雲霓,入青霄,飛騰乎杳冥之上。——《鏡花緣》

題識

(1).寫上標記。《三國志·魏志·華歆傳》:“﹝ 曹操 徵 歆 ﹞賓客舊人送之者千餘人,贈遺數百金。 歆 皆無所拒,密各題識,至臨去,悉聚諸物,謂諸賓客曰:‘本無拒諸君之心,而所受遂多。念腳踏車遠行,將以懷璧為罪,願賓客為之計。’眾乃各留所贈,而服其德。” 宋 丁謂 《丁晉公談錄》:“ 世宗 常令陶人應二十四氣,燒瓦二十四片,各題識其節氣。”

(2).指標記。 清 李伯元 《南亭筆記》卷五:“一令獨餽古甎二十事,年號題識皆 秦 漢 物。”

(3).猶題跋。 宋 周密 《齊東野語·紹興御府書畫式》:“惜乎鑑定諸人……人品不高,目力苦短。凡經前輩品題者,盡皆拆去,故今御府所藏,多無題識。” 明 宋濂 《題周母李氏墓銘後》:“ 梁 太常卿 任昉 著《文章緣起》一卷,凡八十有五題,未嘗有所謂題識者。題識之法,蓋始見於 唐 而極盛於 宋 ,前人舊跡,或闇而弗彰,必假能言之士,歷道其故而申之,有如箋經家之疎雲耳。非專事於虛辭也。”《續資治通鑑·宋徽宗宣和二年》:“﹝ 梁師成 ﹞多置書畫捲軸於外舍,邀賓客縱觀,得其題識,合意者輒密加汲引,執政、侍從,可階而升。” 葉聖陶 《隔膜》:“懸空的煤油燈照得全室雪亮,連牆角掛著的那幅山水上的密行題識都看得清楚。”參見“ 題跋 ”。

(4).猶題款。 宋 張世南 《遊宦紀聞》卷十:“ 唐 鹹通 十四年癸巳, 凝式 是年生,故題識多自稱癸巳人。” 宋 周煇 《清波別志》卷下:“今日輕俊後生輩,乘酒縱筆,題識書畫捲軸,有不著姓名,止題道號者,得不有愧於前輩乎?”

恰似

正如;恰如

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恰似水蓮花一朵。——徐志摩《沙揚那拉》

西清

(1).西廂清淨之處。《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青龍蚴蟉於東葙,象輿婉僤於西清。” 郭璞 注引 張揖 曰:“西清者,葙中清浄處也。”後指帝王宮內游宴之處。 宋 徐鉉 《茱萸》詩:“長和菊花酒,高宴奉西清。”

(2). 清 代宮廷內南書房。 清 趙翼 《辰州吊諸桐嶼》詩:“我來東道誰為主,君在西清最有聲。”

不須

不用;不必。《後漢書·逸民傳·周黨》:“臣聞 堯 不須 許由 、 巢父 ,而建號天下; 周 不待 伯夷 、 叔齊 ,而王道以成。” 唐 張志和 《漁父歌》:“青篛笠,緑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警世通言·萬秀娘仇報山亭兒》:“哥哥若到 襄陽府 ,怕你不須見我爹爹媽媽。” 老舍 《四世同堂》二:“他養著四大盆石榴,兩盆夾竹桃,和許多不須費力而能開花的小植物。”

今昔

現在和過去

不知今昔是何年

今昔對比

芥蒂

亦作“ 芥蔕 ”。1.蒂芥。細小的梗塞物。 清 翟灝 《通俗編·草木》:“今人每顛倒言之曰‘芥蔕’,乃自 宋 人詩始。”

(2).引申為梗塞。 梁啓超 《論俄羅斯虛無黨》:“中央政府之兵力,已足使全 歐 旰食,而何區區民間斬木揭竿者之足以芥蒂於其胸也。”

(3).比喻積在心中的怨恨、不滿或不快。 宋 蘇軾 《與王定國書》:“今得來教,既不見棄絶,而能以道自遣,無絲髮芥蒂。”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鏡聽》:“冷暖相形,頗存芥蒂。” 魯迅 《書信集·致李秉中》:“對於發表信札的事,我於兄也毫無芥蒂。”

(4).介意。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十三:“今子赴官,但當充廣德性,力行好事,前夢不足芥蔕。”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射策》:“言語之間,何須芥蔕。” 郭沫若 《屈原》第四幕:“我受侮辱是絲毫也不芥蒂的,我是不忍看見我們的祖國,就被那無賴小偷偷了去呀!”

(5).打動,觸動。《朱子語類》卷十六:“ 曾點 是雖 堯 舜 事業亦優為之,莫只是 堯 舜 事業亦不足以芥蒂其心否?”

試看

試著看看;且看。 唐 韓愈 《盆池》詩之五:“且待夜深明月去,試看涵泳幾多星。” 元 康進之 《李逵負荊》第一折:“俺綽起這桃花瓣兒來,我試看咱,好紅紅的桃花瓣兒。”

中流

(1) 水流的中央;渡程中間

大石當中流。——宋· 蘇軾《石鐘山記》

使船保持在中流駛行

(2) 江河的中段

長江中流

(3) 中等

自流

(1) 自然地流動;自動地流

(2) 不加約束,聽其自然;做自己樂意的事

晚自習不許自流

詩詞推薦

  • 湖上初春偶作

    林逋宋代〕梅花開盡臘亦盡,春暖便如寒食天。氣色半歸湖岸柳,人家多上郭門船。文禽相併映短草,翠瀲欲生浮嫩煙。幾處
    題米芾雲山圖原文_題米芾雲山圖的賞析_古詩文
  • 贈王仲素寺丞(名景純。)

    蘇軾宋代〕養氣如養兒,棄官如棄泥。人皆笑子拙,事定竟誰迷。歸耕獨患貧,問子何所齎。尺宅足自庇,寸田有餘畦。明珠
  • 局中負暄讀書三首

    張耒宋代〕輝輝短景留寒光,瓦檐霜濕梧桐黃。老蛩不知秋已去,白晝嘖嘖空啼牆。歲雲暮矣羈旅傷,塊獨守此天一方。床頭
  • 即事

    王邦畿明代〕日長習靜無他事,避暑訶林塔殿中。多謝老僧新惠席,鋪開南地恰當風。
  • 秋風入我戶

    徐寶之宋代〕秋風入我戶,翩翩動床帷。咄唶中夜起,奈何我心悲。四海豈不大,傷哉無己知。
  • 即事

    乾隆清代〕吾向游盤山,據鞍率跋馬。茲來游盤山,乃多乘輿也。心固弗改昔,身實非昔者。孟子養浩然,筋力恐難假。設雲
  • 題寄王秘書

    朱慶餘唐代〕唯求買藥價,此外更無機。扶病看紅葉,辭官著白衣。斷籬通野徑,高樹蔭鄰扉。時馥留僧宿,餘人得見稀。
    題米芾雲山圖原文_題米芾雲山圖的賞析_古詩文
  • 禹穴

    錢公輔宋代〕一朵雲根壓眾嵐,古傳深坎自天鏨。藏書未必先王事,好怪惟聞太史探。洞府閒來何寂寞,龍髯垂處認{上髟下監
  • 次王適韻送張耒赴壽安尉二首

    蘇轍宋代〕綠髮驚秋半欲黃,官居無處覓林塘。浮生已是塵勞侶,病眼猶便錦繡章。羞見故人梁苑廢,夢尋歸路蜀山長。憐君
  • 感秋五首

    楊萬里宋代〕平生畏長夏,一念願清秋。如何遇秋至,不喜卻成愁。書冊秋可讀,詩句秋可搜。永夜宜痛飲,曠野宜遠遊。江南
    題米芾雲山圖原文_題米芾雲山圖的賞析_古詩文
  • 紀夢八詩·其二

    劉允宋代〕青鬟前引度迴廊,簾捲雲間舊院堂。松桂滿庭龜鶴在,儼然豐觀道家裝。
  • 九曜石

    方信孺宋代〕九峰參立倚空明,好事傳聞應列星。運石早知能贖罪,上書何必待緹縈。
  • 感事

    白居易唐代〕服氣崔常侍,燒丹鄭舍人。常期生羽翼,那忽化灰塵。每遇淒涼事,還思潦倒身。唯知趁杯酒,不解鍊金銀。睡適
    題米芾雲山圖原文_題米芾雲山圖的賞析_古詩文
  • 古意

    石寶明代〕志士多悲心,如何值秋夜。仰見星月光,嘆息茅檐下。
  • 送致用

    元稹唐代〕淚沾雙袖血成文,不為悲身為別君。望鶴眼穿期海外,待烏頭白老江濆。遙看逆浪愁翻雪,漸失征帆錯認雲。欲識
  • 雙柳樹

    乾隆清代〕雙雙高柳拂長空,繁枝低亞相青蔥。不知植此者誰氏,秋來疏葉凌西風。露浥平原獵騎出,得意誰知消歲日。南苑
  • 戲和微之答竇七行軍之作(依本韻)

    白居易唐代〕旌鉞從櫜鞬,賓僚禮數全。夔龍來要地,鵷鷺下遼天。赭汗騎驕馬,青娥舞醉仙。合成江上作,散到洛中傳。陋巷
  • 前用吉字韻問嚴子文疾再和問疾之詩不工甚矣

    崔敦禮宋代〕日來間何闊,坐見月初吉。欲往扣齋扉,政恐勞取瑟。聞公清淨緣,巧笑卻銀櫛。露骨秀寒松,烘晹嚥暖日。鍾乳
  • 和此陽先生感興詩二十首

    劉黻宋代〕仙佛各有門,託言深入山。一探寂滅宗,一透船汞關。菩提司非樹,刀圭詫靈丹。槁形付塵幻,蛻骨沖飛翰。咄咄
  • 頍弁

    佚名先秦〕有頍者弁,實維伊何?爾酒既旨,爾餚既嘉。豈伊異人?兄弟匪他。蔦與女蘿,施於松柏。未見君子,憂心奕奕;
題米芾雲山圖原文_題米芾雲山圖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