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感秋和陳公望宮諭韻原文
玉琯涼初應,金壺氣轉清。
輕飆振寥廓,微雨灑檐楹。
蕭颭變庭翠,響答寒螿聲。
忽聽南歸鴻,嗷嗷若為情。
元運有代謝,群動遞紛更。
流光能幾何,撫景一長鳴。
四十尚無聞,悠悠念吾生。
息心觀有欲,棄知返無名。
至理悟玄寂,耽幽葆嘉貞。
聊希廣成子,世慮澹無營。
詩詞問答
問:雨中感秋和陳公望宮諭韻的作者是誰?答:王弘誨
問:雨中感秋和陳公望宮諭韻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王弘誨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弘誨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庚韻
參考注釋
玉琯
見“ 玉管 ”。
金壺
(1).銅壺的美稱。 晉 陸機 《漏刻賦》:“挈金壺以南羅,藏幽水而北戢。” 唐 崔液 《蹋歌詞》:“金壺催夜盡,羅袖舞寒輕。” 後蜀 毛熙震 《更漏子》詞:“煙月寒,秋夜靜。漏轉金壺初永。”參見“ 刻漏 ”。
(2).黃金酒壺。《晏子春秋·雜上十九》:“ 景公 游於 紀 ,得金壺。”
(3).為酒壺之美稱。 唐 韓翃 《田倉曹東亭夏夜飲得春字》詩:“玉佩迎 * ,金壺醉老春。” 宋 曾鞏 《降龍》詩:“凝寒墮指熱侵骨,一宴百盞傾金壺。”
輕飆
見“ 輕飈 ”。
寥廓
(1).空曠深遠。《楚辭·遠遊》:“下崢嶸而無地兮,上寥廓而無天。” 洪興祖 補註引 顏師古 曰:“寥廓,廣遠也。” 唐 韋應物 《仙人祠》詩:“蒼岑古仙子,清廟閟華容。千載去寥廓,白雲遺舊蹤。” 宋 周邦彥 《一寸金·江路》詞:“疏林外,一點炊煙,渡口參差正寥廓。” 陳雲龍 集註:“寥廓,幽遠也。”
(2).遼闊的天空。《漢書·司馬相如傳下》:“觀者未覩指,聽者未聞音,猶焦朋已翔乎寥廓,而羅者猶視乎藪澤,悲夫!” 顏師古 註:“寥廓,天上寬廣之處。” 宋 楊萬里 《筠庵》詩:“故老談 李仙 ,昔日上寥廓。隨身無長物,止跨一隻鶴。” 清 方文 《亂後過姑蘇驛》詩:“月明雙雁翔寥廓,羨爾能飛脫網羅。”
(3).冷清;冷落。 漢 陸賈 《新語·慎微》:“當世不蒙其功,後代不見其才,君傾而不扶,國危而不持,寂寞而無隣,寥廓而獨寐,可謂避世,非謂懷道者也。”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序》:“京城表里,凡有一千餘寺,今日寥廓,鐘聲罕聞。” 清 鈕琇 《觚賸·貞白樓詩》:“﹝ 易庵 《貞白樓詩》﹞:‘風霜頗威厲,敗葉走階幾,我庭日寥廓,一望盡披靡。’” 吳組緗 《一千八百擔》一:“雨點打在上面,淅淅颯颯地響,襯托得這周遭分外岑寂寥廓。”
(4).空虛。 漢 焦贛 《易林·小畜之泰》:“天門開闢,牢戶寥廓,桎梏解脫,拘囚縱釋。” 晉 陸機 《嘆逝賦》:“或冥邈而既盡,或寥廓而僅半。” 唐 李白 《志公畫贊》詩:“水中之月,了不可取。虛空其心,寥廓無主。”
(5).指虛無之境。 前蜀 韋莊 《悼楊氏妓琴弦》詩:“魂歸寥廓魄歸煙,只住人間十八年。” 宋 王安石 《贈李士雲》詩:“佳哉子能圖,可以慰寂寞。相與驗其身,他年在寥廓。”
(6).古代謂宇宙的元氣狀態。《素問·天元紀大論》:“臣積考《太始天元冊文》曰:‘太虛寥廓,肇基化元,萬物資始,五運終天。’”《文選·賈誼<鵩鳥賦>》:“真人恬漠兮,獨與道息。釋智遺形兮,超然自喪。寥廓忽荒兮,與道翱翔。” 李善 註:“寥廓忽荒,元氣未分之貌也。” 晉 潘岳 《西征賦》:“ 潘子 憑軾西征,自京徂 秦 ,迺喟然嘆曰:‘古往今來,邈矣悠哉,寥廓惚恍,化一氣而甄三才。’”
(7).寬宏豁達。《漢書·鄒陽傳》:“今欲使天下寥廓之士,籠於威重之權,脅於位勢之貴。” 顏師古 註:“寥廓,遠大之度也。” 晉 袁宏 《後漢紀·光武帝紀四》:“今見陛下寥廓大度,同符 高祖 ,乃知帝王自有真也。” 唐 陳子昂 《薊丘覽古》詩:“ 鄒子 何寥廓,謾説九瀛垂。” 明 屠隆 《王茂大<修竹亭稿>序》:“士之寥廓者語遠,端亮者語壯。”
檐楹
屋檐下廳堂前部的樑柱。 唐 韓愈 《食曲河驛》詩:“羣鳥巢庭樹,乳雀飛簷楹。”
響答
回響;應答。 唐 韓愈 《祭裴太常文》:“至乎公卿冠昏,士庶喪祭,疑皆響答,問必實歸。” 宋 葉適 《終論六》:“使 關 洛 事濟,四方響答。”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小翠》:“公疑其相譏,慚顏唯唯,不甚響答。”
寒螿
(1).即寒蟬。 漢 王充 《論衡·變動》:“是故夏末蜻蛚鳴,寒螿啼,感陰氣也。”《爾雅·釋蟲》“蜺寒蜩” 晉 郭璞 註:“寒螿也。似蟬而小,青赤。《月令》曰:‘寒蟬鳴。’”《文選·謝惠連〈搗衣〉詩》:“肅肅莎雞羽,烈烈寒螿啼。” 李善 注引 許慎 《淮南子》註:“寒螿,蟬屬也。”一說指水鳥。見《文選·劉鑠〈擬行行重行行〉詩》 李善 注引 高誘 《淮南子》注。參見“ 寒蟬 ”、“ 寒將 ”。
(2).借指深秋的鳴蟲。 唐 張仲素 《秋思》詩之一:“碧窗斜月藹深暉,愁聽寒螿淚溼衣。” 元 薩都剌 《滿江紅·金陵懷古》詞:“玉樹歌殘秋露冷,胭脂井壞寒螿泣。” 陳三立 《雨》詩:“懷人江海斷,鐙火訴寒螿。”
歸鴻
歸雁。詩文中多用以寄託歸思。 三國 魏 嵇康 《贈秀才入軍》詩之四:“目送歸鴻,手揮五絃。” 唐 張喬 《登慈恩寺塔》詩:“斜陽越鄉思,天末見歸鴻。” 宋 王安石 《送陳景初》詩:“ 長安 何日到,一一問歸鴻。” 明 楊珽 《龍膏記·酬詠》:“十年流落賦歸鴻,誰傍昏衢駕燭龍。”
嗷嗷
亦作“嗸嗸”。1.哀鳴聲;哀號聲。《詩·小雅·鴻雁》:“鴻雁于飛,哀鳴嗸嗸。” 陸德明 釋文:“嗸,本又作嗷。” 高亨 註:“嗸,同嗷。嗷嗷,雁哀鳴聲。” 唐 杜甫 《送韋諷上閬州錄事參軍》詩:“萬方哀嗷嗷,十載供軍食。” 宋 歐陽修 《綠竹堂獨飲》詩:“殘花不共一日看,東風送哭聲嗷嗷。” 清 趙翼 《二麥將收連旬大雨感賦》詩:“米價經年節節高,茅簷待哺正嗷嗷。”《當代》1981年第3期:“老太婆把頭擱在兒子肩頭,突然嗷嗷大哭起來。”
(2).叫呼聲;叫喊聲。《楚辭·九嘆·惜賢》:“聲嗷嗷以寂寥兮,顧僕夫之憔悴。” 王逸 註:“嗷嗷,呼聲也。” 管樺 《小英雄雨來》:“扁鼻子軍官氣得暴跳起來,嗷嗷吼叫:‘槍斃的有!槍斃的有!’”
(3).眾口愁怨聲。 漢 賈誼 《過秦論》:“夫寒者利短褐,而飢者甘糟糠,天下之嗸嗸,新主之資也。”《史記·秦始皇本紀》作“嗷嗷”。 晉 葛洪 《抱朴子·審舉》:“小人道長,則 檮杌 比肩,頌聲所以不作,怨嗟所以嗷嗷也。”《資治通鑑·晉穆帝昇平元年》:“主上失德,上下嗷嗷,人懷異志。” 胡三省 註:“嗷嗷,眾口愁聲。”
(4).形容眾聲喧雜。《漢書·劉向傳》:“無罪無辜,讒口嗸嗸。” 顏師古 註:“嗸嗸,眾聲也。” 三國 魏 曹植 《美女篇》:“佳人慕高義,求賢良獨難。眾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觀?” 梁啓超 《論請願國會當與請願政府並行》:“夫惟萬目睽睽以具瞻政府,萬口嗷嗷以交謫政府,然後政府之職庶克舉矣。”
若為
(1).怎樣;怎樣的。《南齊書·高逸傳·明僧紹》:“天子若來,居士若為相對?” 唐 蕭意 《長門失寵》詩:“不知金屋裡,更貯若為人?” 宋 蘇軾 《和沉立之留別詩》之二:“試問別來秋幾許,春江萬斛若為量?” 清 納蘭性德 《浣紗溪》詞:“身向雲山那畔行,北風吹斷馬嘶聲。深秋遠塞若為情!” 寧調元 《燕京雜詩》:“弦管 燕京 三月天,風沙撲面若為憐?”
(2).怎堪。 唐 王維 《送楊少府貶郴州》詩:“明到 衡山 與 洞庭 ,若為秋月聽猿聲?” 唐 杜甫 《和裴迪登蜀州東亭》:“幸不折來傷歲暮,若為看去亂鄉愁。” 唐 白居易 《重到華陽觀舊居》詩:“若為重入 華陽觀 ,病鬢愁心四十三。”
(3).怎能。《樂府詩集·橫吹曲辭五·隔谷歌一》:“食糧乏盡若為活?救我來!救我來!” 唐 孟棨 《本事詩·情感》:“沙場征戍客,寒苦若為眠?” 宋 范成大 《燕堂書事》詩:“耳邊情話少,笑口若為開?”
(4).倘若。 唐 雍裕之 《江邊柳》詩:“若為絲不斷,留取繫郎船。” 唐 白居易 《春至》詩:“若為南國春還至,爭向東樓日又長。”
元運
猶天運,天命。 清 侯方域 《擬上遣官致祭先師孔闕里群臣謝表》:“風生 泗水 ,初傳元運之笙鏞;神降 尼丘 ,永式遐心之金玉。”按, 晉 王嘉 《拾遺記·周靈王》:“ 周靈王 立二十一年, 孔子 生於 魯襄公 之世。夜有二蒼龍自天而下,來附 徵在 之房,因夢而生 夫子 。有二神女,擎香露於空中而來,以沐浴 徵在 。天帝下奏鈞天之樂,列以 顏氏 之房。空中有聲,言天感生聖子,故降以和樂笙鏞之音,異於俗世也。”當為此語所本。蒼龍、神女等神話,又本 伏侯 《古今注》。參閱《古微書》卷八《春秋演孔圖》附論。
代謝
(1) 更替、交替變換
新陳代謝
(2) ;
其間衰老者或有代謝。——清· 洪亮吉《治平篇》
群動
(1).各種動物。 晉 陶潛 《飲酒》詩之七:“日入羣動息,歸鳥趨林鳴。” 梁啓超 《論自由》:“人秉天地清淑之氣以生,所以異於羣動者安在乎?”
(2).諸種活動。 唐 白居易 《宴坐閒吟》:“意氣銷磨羣動里,形骸變化百年中。” 宋 司馬光 《不寐》詩:“四遠寂然羣動收,只餘嚴鼓度坊樓。”
(3).泛指眾人。 宋 葉適 《法度總論三·銓選》:“陛下有是名器,為鼓舞羣動之具。”
紛更
變亂更易。《史記·汲鄭列傳》:“何乃取 高皇帝 約束紛更之為?” 裴駰 集解引 如淳 曰:“紛,亂也。”《金史·張中孚傳》:“且保甲之法行之已習,今遽紛更,人必逃徙。” 清 昭槤 《嘯亭雜錄·徐中丞》:“願皇上除弊政,毋示紛更。”
流光
時光
總把流光誤。——《儒林外史》
流光易逝
幾何
(1) 多少(用於反問)
年幾何矣。——《戰國策·趙策》
羅敷年幾何。——《樂府詩集·陌上桑》
所殺幾何。——唐· 李朝威《柳毅傳》
相去能幾何。——明· 劉基《誠意伯劉文成公文集》
價值幾何。
(2) 幾何學簡稱
撫景
對景;覽景。 元 陳旅 《題米元暉溧陽溪山圖》詩:“撫景正若此,別離嗟願違。” 明 文徵明 《過孫文貴不在對庭中新竹》詩:“未妨酬對寡,撫景自徘徊。”《醒世恆言·李玉英獄中訟冤》:“撫景傷心,托物喻意。”
長鳴
(1).長聲鳴叫。 漢 朱穆 《與劉伯宗絕交》詩:“長鳴呼鳳,謂鳳無德,鳳之所趨,與子異域。” 晉 潘岳 《馬汧督誄》:“青煙傍起,歷馬長鳴。” 宋 王安石 《驢》詩之一:“臨路長鳴有真意, 盤山 弟子久同參。”
(2).多喻士人施展抱負、才能。 南朝 梁 劉孝標 《廣絕交論》:“顧盻增其倍價,剪拂使其長鳴。” 唐 王勃 《上武侍極啟》:“千載一時,下走得長鳴之所。”
無聞
(1) 沒有名聲;沒有成名
默默無聞
(2) 指耳聾
耳無聞,目無見
悠悠
(1) 長久,遙遠
悠悠長夜
(2) 遙遠的
悠悠未來
(3) 形容從容不迫
(4) 眾多
(5) 荒謬
悠悠之談
(6) 飄動的樣子
羌笛悠悠雪滿地。——宋· 范仲淹《漁家傲》
(7) 庸俗
(8) 形容憂傷
悠悠我思
中心悠悠
悠悠爾心。——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9) 形容悠閒自在
白雲千載空悠悠。——唐· 崔顥《黃鶴樓》
悠悠自得
吾生
(1).謂己之生命。《莊子·養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 晉 陶潛 《歸去來兮辭》:“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 清 陳維崧 《唐多令·重九後食蟹半醉作》詞:“半醉睨吳鉤,吾生行且休。”
(2).對同輩或卑幼者的敬愛之稱。 晉 陸機 《贈潘岳》詩:“僉曰吾生,明德惟允。” 南朝 宋 謝瞻 《答靈運》詩:“牽率詶嘉藻,長揖愧吾生。”
息心
(1) 〈方〉∶心情放鬆
聽說未出人命,大家都息心了
(2) 除掉雜念,專心致志
息心讀書
棄知
見“ 棄智 ”。
無名
(1) 沒有名稱或名聲
師出無名
(2) 沒有緣由或說不清緣由的
無名火
至理
(1) 最正確或最根本的道理
團結禦侮,自然是至理
(2) 最完善最美好的政治
玄寂
玄虛寂靜,形容守道無為。 三國 魏 嵇康 《知慧用》詩:“大人玄寂無聲,鎮之以靜自正。” 前蜀 杜光庭 《中元眾修金籙齋詞》:“伏聞至道希夷,真精玄寂,弘化於混元之表,凝光於太極之先。” 明 唐順之 《壽張通政》詩:“蚤躭玄寂謝塵氛,身隱猶嫌名可聞。”
嘉貞
見“ 嘉禎 ”。
廣成子
古代傳說中的仙人。 晉 葛洪 《神仙傳·廣成子》:“ 廣成子 者,古之仙人也。居 崆峒 之山石室之中。 黃帝 聞而造焉。” 唐 陳子昂 《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軒轅台》詩:“尚想 廣成子 ,遺跡白雲隈。”一說即 老子 。《莊子·在宥》:“ 黃帝 立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聞 廣成子 在於空同之山,故往見之。” 陸德明 釋文:“ 廣成子 ,或雲即 老子 。”
世慮
俗念。 唐 裴鉶 《傳奇·陶尹二君》:“余本凡人,但能絶其世慮。” 宋 蘇舜欽 《夏熱晝寢感詠》:“恬然世慮寂,時被蒼蠅喧。” 明 宋濂 《鄭景彝傳》:“終日嘿嘿而坐,或焚香以銷世慮。” 胡樸安 《雜詩》之十五:“只合狂吟拋世慮,坐消閒日未全非。”
無營
無所謀求。 漢 蔡邕 《釋誨》:“安貧樂賤,與世無營。” 晉 束晳 《補亡》詩之二:“堂堂處子,無營無欲。” 宋 蘇軾 《韓乾畫馬贊》:“蓋優哉游哉,聊以卒歲而無營。”《剪燈餘話·長安夜行錄》:“乍可無營坐晦跡,不説有學行求知。四時活計看壚鏊,八節歡情對酒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