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克誠 朝代:明代

塵原文

一騎駸駸涉遠途,紛紛如霧暗雲衢。

迎風卻認沙中起,過雨還從陌上鋪。

亂逐行車迷劍佩,不隨流水入江湖。

祗今四海昇平日,佇見晴空一點無。

詩詞問答

問:塵的作者是誰?答:朱克誠
問:塵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塵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朱克誠的名句有哪些?答:朱克誠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虞韻 出處:石倉歷代詩選卷三百六十下

參考注釋

駸駸

(1) 馬跑得很快

駕彼四駱,載驟駸駸。——《詩·小雅·四牡》

皋蘭被徑路,青驪逝駸駸。——三國魏· 阮籍《詠懷八十二首》

(2) 又如:駸駸(馬快跑的樣子)

(3) 迅疾

然後由歐洲新文明進而復我三皇五帝舊文明,駸駸進於大同之世矣。——《老殘遊記》

涉遠

謂走遠路。《孔子家語·致思》:“負重涉遠,不擇地而休。”

紛紛

(1) 多而雜亂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唐· 高適《別董大》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唐·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2) 一個接一個地,接二連三地

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唐· 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雲衢

(1).雲中的道路。《樂府詩集·相和歌辭·艷歌》:“今日樂上樂,相從步雲衢。天公出美酒, 河伯 出鯉魚。”《宋史·文苑傳三·路振》:“於是絡黃金之覊,浴天池之波,鼓鬣雲衢,弄影星河。” 元 關漢卿 《望江亭》第三折:“仙子初離月浦, 嫦娥 忽下雲衢。” 郁達夫 《小遊仙詩》:“瑤草雲衢露似珠,微寒初透紫羅襦。”

(2).借指高空。 元 喬吉 《揚州夢》楔子:“舞態生花塢,歌聲上雲衢。”

(3).比喻朝廷。 晉 左思 《白髮賦》:“英英 終 賈 ,高論雲衢。”

(4).喻高位。 宋 梅堯臣 《劉運使因按拜省》詩:“於茲亦未幾,用直升雲衢。” 清 寒食生 《乘龍佳話·下第》:“看他們早名登蕊榜,一個個騰向雲衢。”

迎風

(1) 面對著風吹的方向

迎風飛翔

(2) 隨著風吹去的方向

彩旗迎風招展

上鋪

雙層鋪的上面一個鋪位

行車

驅車向前

這是沼澤地帶,不能行車

劍佩

亦作“ 劍珮 ”。寶劍和垂佩。 南朝 宋 鮑照 《代蒿里行》:“虛容遺劍佩,實貌戢衣巾。” 隋 王通 《中說·周公》:“衣裳襜如,劍珮鏘如,皆所以防其躁也。” 唐 杜牧 《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詩:“我家公相家,劍佩嘗丁當。” 宋 蘇轍 《次韻子瞻感舊》詩:“久從江海游,苦此劍珮長。”

見“ 劍佩 ”。

隨流

(1).應和合拍。《文選·宋玉<高唐賦>》:“當年遨遊,更唱迭和,赴曲隨流。” 李善 註:“鳥之哀鳴,有同歌曲,故言赴曲。隨流者,隨鳥類而成曲也。”

(2).隨著江水流到之處。 漢 司馬相如 《難蜀父老》:“於是乃命使西征,隨流而攘,風之所被,罔不披靡。”

(3).順應潮流。 唐 薛逢 《酬牛秀才登樓見示》:“年光同過隙,人事且隨流。” 清 曹寅 《東城泛舟至齋僧館誦愚山先生榮園句和雪坪來韻》:“即賞感前修,隨流問時派。” 清 梅曾亮 《<太乙舟山房文集>序》:“公薨,人無知不知,皆喟然曰:‘古君子不存於今。’然公獨其形質亡耳。浩浩然隨流平進,而不攓撅於升降也。”

祗今

祗,同“ 祇2 ”。如今。 唐 岑參 《獻封大夫破播仙凱歌》之一:“天子預開 麟閣 待,祗今誰數 貳師 功!” 宋 張孝祥 《鷓鴣天》詞:“居玉鉉,擁金蟬,祗今門戶慶蟬聯。”

四海昇平

天下太平。 唐 張說 《大唐封祀壇頌》:“一、位當五行圖籙之序,二、時會四海昇平之運,三、德具欽明文思之美:是謂與天合符,名不死矣。” 元 無名氏 《抱妝盒》第三折:“寡人御極以來,幸喜四海昇平,八方寧靖。”

晴空

晴朗的天空

晴空萬里

一點

(1) 漢字的一種筆畫。常指書畫中的點畫

(2) 表示甚少或不定的數量

做一點事

(3) 一方面,一部分

抓住一點,不及其餘

(4) 一小時

下午一點

詩詞推薦

塵原文_塵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