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芽原文
連朝律漸暄,蘇凍地氣升。
冬麥亦抽芽,鋪隴芃青青。
百穀惟斯先,青黃惠濟憑。
又雲當三秋,北方諺可徵。
為之雖在人,綏之藉昊靈。
所祈暘雨時,庶幾閭閻寧。
詩詞問答
問:麥芽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麥芽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十一部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三十七
參考注釋
連朝
猶連日。 唐 杜甫 《奉贈盧參謀》詩:“説詩能累夜,醉酒或連朝。” 元 戴表元 《招子昂飲歌》:“不見朱樓高到天,鳳簫龍管連朝起。” 清 魏源 《天台石樑雨後觀瀑歌》:“我來正值連朝雨,兩崖逼束風愈怒。”
地氣
不同地區的氣候
此地氣之不同也。——宋· 沈括《夢溪筆談》
冬麥
見“ 冬小麥 ”。
抽芽
出芽
青青
(1) 茂盛的樣子
青青園中葵。——《樂府詩集·長歌行》
郁郁青青。——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
溪上青青草。——宋· 辛棄疾《清平樂·村居》
盡薺麥青青。——宋· 姜夔《揚州慢》
(2) 墨綠色
雲青青兮欲雨。——唐· 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客舍青青柳葉新。——唐·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百穀
穀類的總稱。百,舉成數而言,謂眾多。《書·舜典》:“帝曰: 棄 ,黎民阻飢,汝后稷,播時百穀。”《詩·豳風·七月》:“亟其乘屋,其始播百穀。” 唐 褚亮 《雩祀樂章·雍和》:“百穀斯登,萬箱攸薦。” 清 龔自珍 《乙丙之際塾議第十六》:“凡民以有易無,使市官平之,皆以稻、麥、百穀、竹、木……筆楮使相當。”
指眾谷之水。《文選·宋玉<高唐賦>》:“遇天雨之新霽兮,觀百穀之俱集。” 李善 註:“百穀者,眾谷雜水至山之下。” 唐 劉禹錫 《重送浙西李相公新加旌旄》詩:“城下清波含百穀,窗中遠岫列三 茅 。”
青黃
(1).青色和黃色。《楚辭·九章·橘頌》:“緑葉素榮,紛其喜兮。曾枝剡棘,圓果摶兮。青黃雜糅,文章爛兮。” 王逸 註:“言橘葉青,其實黃,雜糅俱盛,爛然而明。” 宋 范成大 《晚步東郊》詩:“水墨依林寺,青黃負郭田。”
(2).又指黃中帶青。形容不健康的臉色。 張天翼 《仇恨》:“每張青黃的臉上沒了先前的興奮。”
(3).泛指色彩。 漢 王充 《論衡·別通》:“人目不見青黃曰盲,耳不聞宮商曰聾,鼻不知香臭曰癕。”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物色》:“凡摛表五色,貴在時見,若青黃屢出,則繁而不珍。” 宋 蘇舜欽 《上執政啟》:“匠者得溝中之斷木,飾以青黃。”
(4).謂用彩色加以修飾。語出《莊子·天地》:“百年之木,破為犧尊,青黃而文之,其斷在溝中。” 唐 韓愈 《祭柳子厚文》:“凡物之生,不願為材。犧尊青黃,乃木之災。” 宋 蘇軾 《謝中書舍人啟》:“溝中不願於青黃,爨下無心於宮徵。”
(5).指四時之樂。《漢書·禮樂志》:“靈安留,吟青黃。” 顏師古 註:“青黃,謂四時之樂也。”
(6).猶言是非、黑白。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卻奩》:“偏是咱學校朝堂,混賢奸不問青黃。”
惠濟
寺廟名。取“施恩於民,普渡眾生”義
額曰“惠濟”。——宋· 陸游《過小孤山大孤山》
三秋
(1) 指秋收、秋耕、秋播
(2) 指秋季的三個月
(3) 秋季的第三個月,即農曆九月
(4) 指三年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
只言期一載,誰謂歷三秋!——李白《江夏行》
北方
(1) 向北的方向;地球北極的方向
(2) 特指中國黃河以北的地區
北方有侮臣者。——《墨子·公輸》
且北方之人,不習水戰。——《資治通鑑》
庶幾
(1) 或許可以,表示希望或推測
寡人以為善,庶幾息兵革。——《史記·秦始皇本紀》
(2) 差不多;近似
全我社稷口,可以庶幾乎!
(3) 指賢者或可以成才的人
閭閻
(1).里巷內外的門。後多借指里巷。《史記·平準書》:“守閭閻者食粱肉,為吏者長子孫,居官者以為姓號。” 唐 白居易 《湖亭望水》詩:“岸沒閭閻少,灘平船舫多。” 清 薛福成 《應詔陳言疏》:“以臣所見,閭閻十室九空,而百物昂貴,小民奔走拮据,艱於生計。”
(2).泛指民間。《史記·樗里子甘茂列傳論》:“ 甘茂 起 下蔡 閭閻,顯名諸侯,重彊 齊 楚 。”《梁書·處士傳·何胤》:“頃者學業淪廢,儒術將盡,閭閻搢紳,尠聞好事。” 宋 司馬光 《涑水記聞》卷五:“皆言衣食於官久,不願為農,又皆習弓刀,一旦散之閭閻,必皆為盜賊。” 章炳麟 《駁建立孔教議》:“未嘗普施閭閻,貤及謡俗。”
(3).借指平民。《史記·李斯列傳論》:“ 李斯 以閭閻歷諸侯,入事 秦 。” 唐 劉禹錫 《同州謝上表》:“閭閻凋瘵,遠近共知。” 孫中山 《軍政府宣言》:“以衛國保種自任,戰士不愛其命,閭閻不惜其力,則革命可成。”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麥芽原文_麥芽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