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古詩三十首·其十二·張景陽(詠史)協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易稱見幾行,寧以終日需。

醴忘穆生去,申公徒嗟吁。

遙遙千載下,此風一何孤。

惟有二疏傅,高尚能繼諸。

十二通論語,吾職不為辜。

宦成而不去,後悔將何如。

公卿餞之行,祖帳臨東都。

高詠蟋蟀篇,揮霍尋歡娛。

多財志損賢,多財過益愚。

不獨肥遁嘉,卓識堪為模。

詩詞問答

問:《擬古詩三十首·其十二·張景陽(詠史)協》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四部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五十

2. 詠史

參考注釋

見幾

謂從事物細微的變化中預見其先兆。語本《易·繫辭下》:“君子見幾而作,不俟終日。” 金 王若虛 《臣事實辨上》:“﹝ 范蠡 ﹞乃又移書同志,誦王之短,而示己之見幾。” 明 沉宸荃 《謁梅子真祠》詩:“明哲早見幾,冥鴻避矰弋。”《東周列國志》第四八回:“ 穆王 笑曰:‘ 陳 懼我討罪,是以乞附,可謂見幾之士矣。’”

終日

從早到晚

終日忙忙碌碌

終日而思。——《荀子·勸學》

穆生

漢 代 魯 人。 楚元王 交 敬禮 穆生 ,常為設醴,後 交 孫 戊 嗣立,忘設醴, 穆生 知其意怠,遂去。見《漢書·楚元王劉交傳》。 三國 魏 曹植 《酒賦》:“ 穆生 以醴而辭 楚 , 侯嬴 感爵而輕 秦 。”

公徒

(1).諸侯的步兵。《詩·魯頌·閟宮》:“公徒三萬,貝胄朱綅。” 高亨 註:“徒,步兵。每輛兵車隨有徒兵約三十人,兵車千輛有徒兵三萬。”《左傳·昭公二十五年》:“公徒釋甲執冰而踞,遂逐之。 孟氏 使登西北隅,以望 季氏 。見 叔孫氏 之旌,以告。 孟氏 執 郈昭伯 ,殺之於南門之西,遂伐公徒。”

(2).指鄉勇。 陳璞 《三元里憶辛丑鄉勇殺虜事》詩:“異類人心憤,鄉愚膽戰麤。國殤今共禮,貝胄愧公徒。”

(3).指刑罰。 元 關漢卿 《蝴蝶夢》第二折:“孩兒每萬千死罪犯公徒,那廝每情理難容。” 元 鄭光祖 《周公攝政》第二折:“便教臣身居冢宰為阿保,這一遍公徒也不小。”

嗟吁

傷感長嘆。 唐 元稹 《酬樂天東南行詩一百韻》:“耽眠稀醒素,憑醉少嗟吁。” 元 張可久 《一半兒·落花》曲:“枝上翠陰啼鷓鴣。謾嗟吁,一半兒因風,一半兒雨。” 清 秋瑾 《精衛石》彈詞:“婚姻已定難更改,空自嗟吁氣惱添。”

遙遙

(1) 距離很遠

遙遙百有餘里。——《廣東軍務記》

(2) 時間久遠

遙遙無期

(3) 漂遙流動的樣子

舟遙遙以輕颺。——晉·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千載

千年。形容歲月長久。《漢書·王莽傳上》:“於是羣臣乃盛陳‘ 莽 功德致 周 成 白雉之瑞,千載同符’。” 唐 韓愈 《歧山下》詩:“自從 公旦 死,千載閟其光。” 清 昭槤 《嘯亭雜錄·三年喪》:“惟我 純皇 孝摯性成,力阻浮議,使千載之陋,更於一旦。”

一何

何其,多么

使君一何愚。——《樂府詩集·陌上桑》

一何怒。——唐·杜甫《石壕吏》

婦啼一何苦。

惟有

只有

我們都很高興,惟有他沉著臉

疏傅

西漢 疏廣 、 疏受 叔侄分別為 宣帝 太子太傅、少傅,於榮顯中同時稱病引退。後遂以“疏傅”為急流勇退的典型。 唐 白居易 《春盡日天津橋醉吟偶呈李尹侍郎》:“ 疏傅 心情老, 吳公 政化新。” 唐 鄭谷 《渭陽樓閒望》詩:“擾擾塵中猶未已,可知 疏傅 獨能休。” 宋 張耒 《登海州城樓》詩:“ 疏傅 里閭詢故老, 秦皇 車甲想東遊。”

高尚

(1) 道德品質高雅的人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 晉· 陶淵明《桃花源記》

是多么高尚的人啊!他心裡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鞠躬盡瘁》

(2) 有意義、不庸俗

高尚的娛樂

十二

(1).十分之二。《史記·高祖本紀》:“地方二千里,持戟百萬,縣隔千里之外, 齊 得十二焉。” 裴駰 集解引 蘇林 曰:“十二,得十中之二。”

(2).特指稅率或利率十分之二。《周禮·地官·載師》:“凡任地……甸稍縣都,皆無過十二。” 賈公彥 疏:“皆無過十二者……皆無過十而稅二。”《漢書·貢禹傳》:“商賈求利,東西南北各用智巧,好衣美食,歲有十二之利,而不出租稅。” 顏師古 註:“若有萬錢為賈,則獲二千之利。”

(3).形容數量多或程度深。 南朝 齊 王融 《望成行》:“金城十二重,雲氣出表里。”參見“十二分。”

通論

(1).通達的議論。《後漢書·馮衍傳下》:“講聖哲之通論兮,心愊憶而紛紜。” 宋 蘇軾 《謝翰林學士表》之一:“學雖篤志,皆場屋之空文;言不適時,豈朝廷之通論。” 清 歸莊 《崑山石歌》:“貴玉賤石非通論,三獻三刖千古恨!”

(2).貫通諸說的言論。多用於書名。《後漢書·沛獻王輔傳》:“ 輔 矜嚴有法度,好經書,善説《京氏易》、《孝經》、《論語》傳及圖讖,作《五經論》,時號之曰《沛王通論》。”《晉書·束晳傳》:“ 晳 才學博通……其《五經通論》、《發蒙記》、《補亡詩》、文集數十篇,行於世雲。”

不為

(1).不做;不乾。《詩·衛風·淇奧》:“善戲謔矣,不為虐兮。”《孟子·梁惠王上》:“為長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 宋 曾鞏 《寄歐陽舍人書》:“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為;又以其子孫之所請也,書其惡焉則人情之所不得,於是乎銘始不實。”

(2).謂收成不好。《墨子·雜守》:“令民家有三年畜蔬食以備湛旱、歲不為。” 王念孫 《讀書雜誌·墨子六》:“‘歲不為’,猶《玉藻》言年不順成也。”《淮南子·本經訓》:“是故上下離心,氣乃上蒸,君臣不和,五穀不為。” 高誘 註:“不為,不成也。”

(3).不算,不是。 南朝 宋 顏延之 《陶徵士誄》:“夫璿玉致美,不為池隍之寶;桂椒信芳,而非園林之實。”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先破後承,始開終結,內分八股,股股相對,繩墨不為不嚴矣。”

(1).不因為。《荀子·天論》:“天行有常,不為 堯 存,不為 桀 亡。” 漢 東方朔 《答客難》:“天不為人之惡寒而輟其冬,地不為人之惡險而輟其廣,君子不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 宋 周邦彥 《浣溪沙》詞:“不為蕭娘舊約寒,何因容易別 長安 。”

(2).不為了。《漢書·揚雄傳下》:“蓋聞聖主之養民也,仁霑而恩洽,動不為身。” 顏師古 註:“言憂百姓也。”

宦成

謂登上顯貴之位。 漢 劉向 《說苑·敬慎》:“官怠於宦成,病加於少愈。”《漢書·疏廣傳》:“今仕官至二千石,宦成名立,如此不去,懼有後悔。” 清 錢謙益 《熊明遇母王氏贈恭人制》:“針縷之勤,不忘於垂老;魚菽之祭,尤儉於宦成。” 清 姚瑩 《與余小坡書》:“是其所為足者,不過宦成名立而已,不亦鄙乎!”

後悔

為了過去的作為或為了沒有做到的事而感到懊悔

匆忙地結婚,慢慢地後悔

何如

(1) 如何,怎么樣

今日之事何如。——《史記·項羽本紀》

誠好惡何如。——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

則何如。——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

(2) 用反問的語氣表示勝過或不如

與其強攻,何如智取

公卿

(1).三公九卿的簡稱。《儀禮·喪服》:“公卿大夫室老士貴臣。”《論語·子罕》:“出則事公卿,入則事父兄。”《後漢書·陳寵傳》:“及 竇憲 為大將軍征 匈奴 ,公卿以下及郡國無不遣吏子弟奉獻遺者。” 劉師培 《悲佃篇》:“試徵之 周代 天子立官,自公卿至胥徒,約五萬九千四百餘人。”

(2).泛指高官。 漢 荀悅 《漢紀·昭帝紀》:“ 始元 元年,春二月。黃鵠下 建章宮 太液池中,公卿上壽。” 唐 元稹 《祭禮部庾侍郎太夫人文》:“公卿委累,賢彥駢繁。” 明 方孝孺 《君子齋記》:“為君子矣,雖不為公卿,無害也;為公卿而不足為君子,其如公卿何。” 嚴復 《和荊公<賈生>》詩:“賦鵬深情人不解,祇言未得作公卿。”

(3).指丈夫。《敦煌曲子詞·鳳歸雲》:“待公卿迴故日,容顏憔悴,彼此何如。” 蔣禮鴻 曰:“‘公卿’指丈夫,這和阿曹婆詞稱丈夫為‘君王’相同。俗文學裡的所謂‘官人’,實際和公卿的意義也相同。”見《敦煌變文字義通釋》。

祖帳

古代送人遠行,在郊外路旁為餞別而設的帷帳。亦指送行的酒筵。 唐 楊炯 《祭汾陰公文》:“垂繐帷與祖帳兮,罷歌臺與舞閣。” 宋 文天祥 《贈秘書王監丞》詩:“太子師傅兩 疏氏 ,東門祖帳羅羣公。” 明 梁辰魚 《浣紗記·得赦》:“今日是端陽佳節,特具筵宴於前殿之中,更設祖帳於蛇門之外,送子歸鄉,願他日毋相忘也。”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聶小倩》:“迨營謀既就,趣裝欲歸, 燕生 設祖帳,情義殷渥。”

東都

(1).歷代王朝在原京師以東的都城。(1) 商 代指 商丘 ,在 殷 ( 殷墟 )之東。故址在今 河南省 商丘縣 。《左傳·定公四年》:“封畛土畧……取於 相土 之 東都 ,以會王之東蒐。” 楊伯峻 註:“ 相土 , 殷商 之祖。《太平御覽》八十二引《竹書紀年》云:‘ 後相 即位,居 商丘 。’則, 相土 之 東都 為今 河南 商丘縣 。”一說指 帝丘 (今 河南省 濮陽縣 )。參閱《通鑑地理通釋》卷四。(2) 西周 指 洛邑 ,故址在今 河南省 洛陽市 西。在 鎬京 之東。《左傳·昭公三十二年》:“昔 成王 合諸侯城 成周 ,以為 東都 ,崇 文 德焉。”(3) 東漢 都 洛陽 ,在 西漢 京都 長安 之東。 漢 班固 有《東都賦》。(4) 隋唐 時指 洛陽 。時京都在 長安 。《隋書·煬帝紀上》:“﹝ 大業 五年春正月﹞戊子,上自 東都 還京師。”《新唐書·高宗紀》:“﹝ 顯慶 二年十二月﹞丁卯,以 洛陽宮 為 東都 。”(5) 南唐 指 廣陵 ,在 建康 之東。故址在今 江蘇省 揚州市 。 宋 陸游 《南唐書·烈祖紀》:“﹝ 昇 元 元年﹞以 建康 為 西都 , 廣陵 為 東都 。”(6) 元 代指 大梁 。故址在今 河南省 開封市 。 清 侯方域 《定鼎說》:“勝國有三都焉:冬春居 大都 、 東都 …… 東都 者, 大梁 也。”

(2).代指 東漢 。 唐 韓愈 《薦士》詩:“五言出 漢 時, 蘇 李 首更號。 東都 漸瀰漫,派別百川導。” 明 宋濂 《張侍講<翠屏集>序》:“文之難言久矣。 周 秦 以前,固無庸議。下此唯 漢 為近古,至於 東都 則漸趨於綺靡。”

(3). 長安 東都門 的省稱。 漢 疏廣 與侄 受 同時退隱,滿朝百官祖餞於 東都門 外,後以“東都”謂致仕或餞別之地。《南齊書·徐孝嗣傳》:“ 世祖 問 儉 曰:‘誰可繼卿者?’ 儉 曰:‘臣 東都 之日,其在 徐孝嗣 乎!’”《文選·江淹<別賦>》:“帳飲 東都 ,送客 金谷 。” 李善 注引 蘇林 曰:“ 長安 東都門 也。”參見“ 東都門 ”。

高詠

(1).朗聲吟詠。 晉 王羲之 《與謝萬書》:“興言高詠,銜杯引滿。” 唐 李白 《夜泊牛渚懷古》詩:“余亦能高詠,斯人不可聞。”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二一七:“自別 吳郎 高詠減,珊瑚擊碎有誰聽?”

(2).好詩篇;佳作。 宋 梅堯臣 《晏成續太祝遺雙井茶》詩:“神還氣主讀高詠,六十五篇金出沙。” 明 張居正 《壽馬年兄母八十》詩:“況是 茂陵 詞賦客,可無高詠續《南陔》?”

蟋蟀

蟋蟀科的跳躍昆蟲的通稱,以雄性摩擦前翅的特化部分發出唧唧聲而著稱。觸角較身軀為長

揮霍

(1) 輕捷

跳丸劍之揮霍。——張衡《西京賦》

搖手曰揮,反手曰霍,極言其動作輕捷也。——焦竑《字學》

(2) 任意浪費錢財

大肆揮霍

揮霍無度

尋歡

尋求歡樂。指追逐異性。《水滸後傳》第三八回:“這賤人沐了太上皇帝恩波,不思量抬門頭,還在這裡尋歡買笑,保他怎的?”《廿載繁華夢》第十四回:“過了兩夜,就背地尋到 金小霞 寓里,立意尋歡。” 許地山 《兇手》:“她知道 孫榮 和朋友們在清明晚上必定要出外尋歡。”

不獨

連詞。不但

女人們卻不獨寬恕了她似的,臉上立刻改換了鄙薄的神氣。——魯迅《祝福》

肥遁

同“ 肥遯 ”。 晉 葛洪 《抱朴子·暢玄》:“知足者則能肥遁勿用,頣光山林。”《魏書·逸士傳序》:“而肥遁不及,代有人矣。” 唐 牟融 《登環翠樓》詩:“我亦人間肥遁客,也將蹤跡寄林丘。”《舊唐書·隱逸傳序》:“退無肥遁之貞,進乏濟時之具。” 宋 王禹偁 《送晁監丞赴婺州關市之役》詩:“又不見 張生 狂醉戀 揚州 ,冬瓜堰下甘肥遁。” 明 唐順之 《書<秦風·蒹葭>三章後》:“抑亦以 秦 之不足與而優遊肥遁,若後來鑿壞羊裘之徒者在當時固已有人歟!”

卓識

高超的見識

詩詞推薦

擬古詩三十首·其十二·張景陽(詠史)協原文_擬古詩三十首·其十二·張景陽(詠史)協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