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原文
滾滾遙源出不鹹,大東王氣起龍潛。
劈空解使山原折,接上那辭霧雨添。
兩岸參差青嶂印,一川縈繆碧波恬。
地中呈象原檐鼓,石辨支機孰是嚴。
詩詞問答
問:松花江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松花江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松花江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鹽韻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五十二
2. 松花江即混同江源出長白山山海經作不鹹山
參考注釋
滾滾
(1) 大水急速翻騰向前
大江滾滾東去
(2) 也泛指急速翻騰的樣子
濃煙滾滾
開路的炮聲像滾滾春雷,震撼著崇峻岭。——《太行青松》
遙源
遙遠的源頭。 南朝 梁 王屮 《頭陀寺碑文》:“遙源濬波,酌而不竭。” 北周 庾信 《周兗州刺史廣饒公宇文公神道碑》:“ 高陽 之子, 少典 之孫, 蒼林 遠遘, 若水 遙源。” 宋 曾鞏 《幽谷晚飲》詩:“遙源窗難窺,盤石坦如磋。”
不鹹
(1).不周遍;不普遍。《左傳·昭公二十一年》:“故和聲入於耳而藏於心,心億則樂,窕則不鹹,摦則不容,心是以感。” 楊伯峻 註:“鹹,徧也。此謂音細則能聞者不周徧。”《國語·魯語上》:“小賜不鹹,獨恭不優。” 韋昭 註:“鹹,徧也。”
(2).不和。《左傳·僖公二十四年》:“昔 周公 弔二叔之不鹹,故封建親戚以蕃屏 周 。” 杜預 註:“鹹,同也。”《新唐書·楊弘禮傳》:“﹝ 弘禮 ﹞雅與 玄感 不鹹,表其必亂。”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嗤鄙·衍聖公》:“今公不知何故,久居賜第,數年不歸,或云:父子不鹹,恐有分羹之禍。”
(3).傳說中的山名。《山海經·大荒北經》:“大荒之中有山,名曰 不鹹 。有 肅慎氏之國 。”
東王
(1). 春秋 時 周敬王 的別稱。《左傳·昭公二十三年》:“ 周 之亡也,其三川震。今 西王 之大臣亦震,天棄之矣。 東王 必大克。” 杜預 註:“ 子朝 在 王城 ,故謂 西王 。 敬王 居 狄泉 ,在 王城 之東,故曰 東王 。”
(2).指仙人 東王公 。 三國 魏 曹植 《登台賦》:“同天地之矩量兮,齊日月之輝光;永貴尊而無極兮,等年壽於 東王 。” 唐 李賀 《馬詩》之七:“ 西母 酒將闌, 東王 飯已乾。君王若燕去,誰為拽車轅?”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二六七:“電笑何妨再一回,忽逢 玉女 諫書來。 東王 萬八千驍盡,為報投壺乏箭材。”參見“ 東王公 ”。
(3). 太平天囯 楊秀清 的封號。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囯·天父下凡詔書二》:“ 天王 降旨詔眾官曰:‘爾為官者,須知爾 東王 所言,即是天父所言也,爾等皆當欣遵。’” 清 張漢 《鄂城紀事詩》之十九:“忽聞街上擊銅鉦,令出 東王 耳共傾。”
起龍
(1).開始奏笙。龍,指樂器龍笙。 南朝 梁元帝 《夕出通波閣下觀妓》詩:“起龍調節奏,卻鳳點笙簧。”
(2).謂使龍騰起而行雨。 宋 范坰 林禹 《吳越備史》卷一:“邑中大旱,邑令命道士 東方生 起龍以祈雨。生曰:‘ 茅山 前池中有龍,然不可起,起必大異。’邑令乃止。”
(3).舊建築物多附麗以龍形裝飾,稱“起龍”。 周立波 《暴風驟雨》第一部一:“這黑大門樓是個四腳落地屋脊起龍的門樓。”
劈空
(1).突然地。《封神演義》第二回:“今劈空欲選美女,恐失民望。”《天雨花》第十二回:“豈知今日遭非命,劈空橫事禍來侵。”
(2).當空;劃破長空。《兒女英雄傳》第十一回:“這幾句分明説他路見不平,替民除害,劈空而來,如同從雲端里下來的一般。” 曹亞伯 《武昌革命真史·廣州三月二十九日之役》:“短槍之聲,劈空而起。”
山原
山陵與原野。《後漢書·龐參傳》:“ 三輔 山原曠遠,民庶稀疏,故縣丘城,可居者多。” 晉 嵇喜 《答弟叔夜》詩之三:“都邑可優遊,何必棲山原。” 唐 王勃 《滕王閣詩序》:“山原曠其盈視,川澤盱其駭矚。” 郭沫若 《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第四篇四:“此以山原林木為界,一封之,二封之,三封之,作種種界標,實與今人定田界之方法了無差異。”
霧雨
(1).霧和雨。《楚辭·大招》:“霧雨淫淫,白皓膠只。” 王逸 註:“言大海之涯,多霧惡氣,天常甚雨,如注壅水。”《漢書·鄒陽傳》:“臣聞交龍襄首奮翼,則浮雲出流,霧雨鹹集。” 唐 韓愈 《洞庭阻風贈張十一署》詩:“霧雨晦爭泄,波濤怒相投。”
(2).指連綿不絕的雨。 宋 蘇轍 《九日陰雨不止病中把酒示諸子》詩之一:“旱久翻成霧雨災,老人腹疾強啣杯。”
(3).濛濛細雨。 唐 溫庭筠 《陽春曲》:“霏霏霧雨杏花天,簾外春威著羅幕。” 宋 陸游 《冬日感興》詩:“霧雨天昏曀,陂湖地阻深。” 元 王惲 《夜宿朝元閣下》詩:“炎歊似殺赤熛怒,霧雨漫成玄豹章。” 蔡東藩 《清史通俗演義》第三四回:“但見叢莽塞徑,老樾蔽天,霧雨冥冥,瘴煙冪冪。”
(4).謂隱居。 前蜀 韋莊 《冬日長安感志寄獻虢州崔郎中二十韻》:“霧雨十年同隱遁,風雷何日振沉潛。”參見“ 霧豹 ”。
兩岸
水流兩旁的陸地。《宋書·劉鍾傳》:“ 循 先留別帥 范崇民 以精兵高艦據 南陵 ,夾屯兩岸。” 唐 李白 《望天門山》詩:“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元 薩都剌 《江浦夜泊》詩:“棹歌未斷西風起,兩岸菰蒲雜雨聲。” 茅盾 《子夜》一:“現在沿這 蘇州河 兩岸的各色船隻都浮得高高地,艙面比碼頭還高了約莫半尺。”
參差
(1) 不齊
參差荇菜。——《詩·周南·關睢》
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瓦縫參差,多於周身之帛縷。——唐· 杜牧《阿房宮賦》
(2) 早晚相差
參差了三兩年
(3) 差池;失誤
沒半點兒參差
譯意參差
(4) 馬虎
不敢參差
(5) 關係不融洽
人人不睦,個個參差
青嶂
如屏障的青山。《文選·沉約<鍾山詩應西陽王教>》:“鬱律構丹巘,崚嶒起青嶂。” 呂向 註:“山橫曰嶂。” 唐 杜甫 《月》詩之一:“若無青嶂月,愁殺白頭人。” 宋 賀鑄 《凌歊·銅人捧露盤引》詞:“控滄江,排青嶂, 燕臺 涼。”
一川
(1).一條河流。《漢書·溝洫志》:“獨一川兼受數河之任。”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贛水》:“ 豫章水 出 贛縣 西南而北入 江 ,蓋控引眾流,總成一川。”
(2).一片平川;滿地。多用於形容自然景色。 唐 杜甫 《自瀼西荊扉且移居東屯茅屋》詩之一:“平地一川穩,高山四面同。” 宋 賀鑄 《青玉案》詞:“試問閒愁都幾許?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元 趙顯宏 《滿庭芳·耕》曲:“耕田看書,一川禾黍,四壁桑榆, * 也有歡娛處,莫説其餘。”
碧波
清澄綠色的水波。 唐 李白 《江夏送林公上人游衡岳序》:“欲將振 五樓 之金策,浮 三湘 之碧波。” 唐 許渾 《夜泊永樂有懷》詩:“蓮渚愁紅盪碧波, 吳 娃齊唱採蓮歌。” 明 胡其毅 《楊柳枝詞和劉賓客韻》:“望去碧波魂欲斷,紅裝馱馬過橋時。” 清 查慎行 《西湖棹歌詞》之八:“也道城中粧束好,碧波迴眼看梳頭。” 碧野 《擎電放光的人們》:“闊水茫茫,金光燦爛的 天柱峰 就像沐浴在碧波萬頃的人造海中。”
地中
(1).地平面以下;地面以下。《孟子·滕文公下》:“水由地中行, 江 、 淮 、 河 、 漢 是也。” 宋 沉括 《夢溪筆談·雜誌一》:“蓋石油至多,生於地中無窮,不若松木有時而竭。”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粵西遊日記三》:“蓋他處水皆轉峽出,必有一洩水門,惟此地明洩澗甚少,水皆從地中透去。”
(2).大地的正中。《周禮·地官·大司徒》:“正日景以求地中……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謂之地中。” 孫詒讓 正義:“地中者,為四方九服之中也。《荀子·大略篇》云:欲近四旁,莫如中央。故王者必居天下之中。”
(3).泛指地理位置居中。 唐 韓愈 《衢州徐偃王廟碑》:“ 秦 處西偏,專用武勝…… 徐 處得地中,文德為治。”
檐鼓
牽牛星的別名。《爾雅·釋天》“何鼓謂之牽牛” 晉 郭璞 註:“今 荊楚 人呼牽牛星為檐鼓。檐者,荷也。”
支機
見“ 支機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