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秦灰既雲冷,無由見全書。
所以古人行,今人多不如。
予茲辭畎畝,駕言適通衢。
暫使襟宇擴,敢言農事疏。
一覽前古蹟,使我胸中紓。
高賢將有遇,得以開緒餘。
念昔西河老,幡然謝索居。
楚累良足悲,委身葬江魚。
古來豪傑士,安可繩墨拘。
君看臥龍人,未必終草廬。
詩詞問答
問:《和陶詩·始作鎮軍參軍經曲阿》的作者是誰?答:李賢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李賢的名句有哪些?答:李賢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四部
參考注釋
秦灰
(1).指 秦 朝宮殿為 項羽 焚燒而成的灰燼。 唐 劉禹錫 《松滋渡望峽中》詩:“ 夢渚 草長迷 楚 望, 夷陵 土黑有 秦 灰。” 明 夏完淳 《楊柳怨和錢大揖石》:“到今羅綺古 揚州 ,不辨 秦 灰十二樓。”
(2).指 秦始皇 所燒書籍的灰燼。 元 宮天挺 《范張雞黍》第二折:“ 秦 灰猶未冷, 漢 道復衰絶。” 元 郝經 《秋興》詩:“六經依舊垂天地,千載 秦 灰散刼空。”
(3).指 秦始皇 焚書之火。 清 皮錫瑞 《經學歷史·經學流傳時代》:“摭拾 秦 灰之後,寳藏 漢 壁之先。” 蔡元培 《致<公言報>並答林琴南君函》:“先是 補山先生 某日至學園,見焚字紙者,近取諦視,則先生之遺著在焉,審之則一半已付 秦 灰。”
無由
沒有門徑或機會
相見無由
全書
(1).內容完整,並無殘缺的書。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風操》:“但既殘缺,非復全書。” 宋 曾鞏 《<新序>目錄序》:“ 劉向 所集次《新序》三十篇; 隋 唐 之世,尚為全書,今可見者十篇而已。”
(2).指整部書。 清 康熙 《御製<佩文韻府>序》:“於五十年十月全書告成,共一百零六卷,一萬八千餘頁。”
(3).由許多人合編的叢書。如:《四庫全書》。
(4).指一人的全集。如:《曾子全書》。
(5).就某一專題進行全面闡述所編次的書。如:《農政全書》。
所以
(1) 表示因果關係,常與“因為”連用
因為刻苦訓練,所以成績提高很快
(2) 指實在的情由或適當舉動
忘乎所以
(3) 所用;用來
夫仁義辨智,非所以持國也
(4) 原因;緣故
故今具道所以。——宋·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而慎取之也。——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古人
泛指前人,以區別於當世的人
今人
現代人;當代人。與“古人”相對。 唐 韓愈 《與馮宿論文書》:“但不知直似古人,亦何得於今人也。”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端肅拜》:“今人止以為婦人之禮。” 郭小川 《西出陽關》詩:“風砂呵風砂,只望你不把今人當古人!”
不如
表示前面提到的人或事物比不上後面所說的
天時不如地利。——《孟子·公孫丑下》
自以為不如。——《戰國策·齊策》
畎畝
田地,田間,田野
舜發於畎畝之中。——《孟子·告子下》
駕言
(1).駕,乘車;言,語助詞。語本《詩·邶風·泉水》:“駕言出遊,以寫我憂。”後用以指代出遊,出行。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之三一:“駕言發 魏 都,南向望 吹臺 。” 晉 陶潛 《歸去來兮辭》:“世與我而相違,復駕言兮焉求!” 鄭澤 《贈鈍根游海上》詩:“長帆翼金風,駕言拾海月。”
(2).傳言;託言。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穀水》:“石經淪缺,存半毀幾;駕言永久,諒用憮焉。” 明 文秉 《先撥志始》卷上:“ 李可灼 敢以無方無製之藥,駕言金丹,夕進御而朝賓天。” 明 姚士粦 《見只編》卷上:“然一旦成此大釁者,良由降虜 哱拜 久懷異圖,駕言云雲。” 清 蒲松齡 《上孫給諫書》:“凡以膚受來愬者,直笑曰,我不曾目見;有駕言毀駡主翁者,直笑曰,我不曾耳聞。”
通衢
四通八達的道路。 漢 班昭 《東征賦》:“遵通衢之大道兮,求捷徑欲從誰。” 晉 陶潛 《始作鎮軍參軍經曲阿作》詩:“時來苟冥會,宛轡憩通衢。” 宋 葉適 《修路疏》:“出門無礙,方是通衢;著腳不牢,未為坦道。” 郁達夫 《過去》:“三面濱海的通衢里,建築著許多顏色很沉鬱的洋房。”
襟宇
襟懷,氣派。 清 王夫之 《薑齋詩話》卷二:“非有紅罏點雪之襟宇,則方欲馳騁,忽爾蹇躓;意在矜莊,祇成疲苶。”
敢言
(1).敢於進直言。《國語·魯語下》:“夫外朝,子將業君之官職焉;內朝,子將庀 季氏 之政焉,皆非吾所敢言也。”《新唐書·郝處俊傳》:“ 處俊 資約素,土木形骸,然臨事敢言,自秉政,在帝前議論諄諄,必傅經義。”
(2).冒昧陳述。《戰國策·秦策一》:“臣聞之,弗知而言為不智,知而不言為不忠……臣敢言往昔。”
農事
1.指耕耘﹑收穫﹑貯藏等農業生產活動。 2.指村莊。一覽
用圖表或簡明的文字做成的關於概況的說明(多用做書名)
“北京名勝古蹟一覽”
前古
古代;往古。 漢 趙曄 《吳越春秋·勾踐入臣外傳》:“今大王誠赦 越王 ,則功冠於五霸,名越於前古。”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銘箴》:“信所謂追清風於前古,攀辛甲於後代者也。” 唐 韓愈 《黃陵廟碑》:“ 湘 旁有廟曰 黃陵 ,自前古以祠 堯 之二女 舜 二妃者。” 宋 梅堯臣 《將行賽昭亭祠喜雨》詩:“人經興寤嘆,事往成前古。” 陳毅 《贛南遊擊詞》:“敵人 * 空前古,人民反抗氣更高。”
胸中
心中。多指人的思想境界或精神狀態。《孟子·離婁上》:“胸中正,則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則眸子眊焉。”《史記·蘇秦列傳》:“是故明主外料其敵之彊弱,內度其士卒賢不肖,不待兩軍相當而勝敗存亡之機固已形於胸中矣。” 明 王守仁 《泛海》詩:“險夷原不滯胸中,何異浮雲過太空。”《兒女英雄傳》第一回:“臉上一團正氣,胸中自然是一片至誠。”
高賢
(1).以之為高尚、賢良。《戰國策·趙策一》:“天下卿相人臣乃至布衣之士,莫不高賢大王行義。”
(2).高尚賢良。《呂氏春秋·審分》:“譽以高賢,而充以卑下;贊以潔白,而隨以污德。”
(3).指高尚賢良的人。《漢書·禮樂志》:“大海蕩蕩水所歸,高賢愉愉民所懷。” 唐 陳子昂 《上薛令文章啟》:“然則文章薄伎,固棄於高賢;刀筆小能,不容於先達。”《花月痕》第十四回:“丈夫垂名動萬年,記憶細故非高賢。”
得以
指借某事物而能做某事;能夠,可以
充分發揚民主,使每個人的意見得以充分發表出來
人皆得以隸使之。——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開緒
猶開端。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補遺·禨祥·黃衣人歌》:“ 重華 紹 唐 ,正合二祖 堯 舜 相傳故事。蓋於兩朝開緖,靡弗合者。”參見“ 開端 ”。
西河
(1)
(2) 古地區名,春秋時指衛國的沿黃河地區(今河南濬縣、滑縣地區),在衛之西境
(3) 戰國時魏國黃河以西之地,今陝西東部黃河西岸的一段
幡然
迅速而徹底地
君子之學如蛻,幡然遷之。——《荀子·大略》
幡然悔悟
索居
孤身獨居
吾離群而索居,亦已久矣。——《禮記·檀弓上》
楚累
《漢書·揚雄傳上》:“﹝ 雄 ﹞又怪 屈原 文過 相如 ,至不容,作《離騷》,自投江而死,悲其文,讀之未嘗不流涕也……乃作書,往往摭《離騷》文而反之,自 崏山 投諸 江 流以弔 屈原 ,名曰《反離騷》……欽弔 楚 之 湘 纍。” 顏師古 注引 李奇 曰:“諸不以罪死纍。”後因以“楚纍”為 屈原 的代稱。 宋 陳與義 《晚步湖邊》詩:“ 楚 纍經行地,處處餘《離騷》。” 宋 范成大 《寄題向撫州採菊亭》詩:“落英 楚 纍手,東籬 陶令 家。”
委身
將身心交付
委身為賈人婦。——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她中年時委身一位農民
江魚
石頭魚的別名。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鱗三·石頭魚》。
古來
自古以來
古來如此
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唐· 李白《將進酒》
試問古來幾曾見破鏡能重圓。——清· 林覺民《與妻書》
豪傑
(1) 才智勇力出眾的人
數日,號令召三老、豪傑與皆來會計事。——《史記·陳涉世家》
(2) 又
三老豪傑皆曰。
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三國志·諸葛亮傳》
安然屈豪傑之流,扼腕墓道…——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人中豪傑
(3) 倚仗權勢橫行一方的人
繩墨
(1) 木工打直線的墨線
吾有大樹,人謂之樗,其大本擁腫不中繩墨。——《莊子·逍遙遊》
韓子引繩墨,切事情,明是非。——《史記·老子韓非列傳》
(2) 比喻規矩或法度
頗循繩墨
臥龍
比喻隱居或未露頭角的傑出人才
諸葛孔明者,臥龍也。——《三國志·諸葛亮傳》
未必
不一定;不見得
未必有其實也。——漢· 王充《論衡·訂鬼篇》
未必不為愚人之所知。——清· 劉開《問說》
未必非聖人之所不能。
未必不過此已忘。——《聊齋志異·促織》
他未必去北京
草廬
茅屋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諸葛亮《出師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