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陰原文
山陽明湖山陰溪,一舟宛轉通回堤。
柳綠桃紅艷爭媚,淡靄輕煙黯欲迷。
雖無日涉原成趣,片時攬結催歸去。
知然構築復何為,是我自心知赧處。
詩詞問答
問:山陰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山陰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注釋
1.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七十六
參考注釋
陽明
(1).陽光。《漢書·孔光傳》:“臣聞日者眾陽之宗,人君之表,至尊之象。君德衰微, * 盛彊,侵蔽陽明,則日蝕應之。”
(2).光明。《後漢書·五行志二》:“或以為鳳皇陽明之應,故非明主,則隱不見。” 唐 韓愈 《題炭谷湫祠堂》詩:“萬生都陽明,幽暗鬼所寰。” 明 陶宗儀 《輟耕錄·錢幣》:“ 世皇 嘗以錢幣問太保 劉文貞公 ,公曰:‘錢用於陽,楮用於陰。華夏,陽明之區;沙漠,幽陰之域。今陛下龍興朔漠,君臨中夏,宜用楮幣。’”
(3).指和藹溫順的秉性。 清 方苞 《書直隸新安張烈婦荊氏行實後》:“天地之氣,藹然而溫和者為陽,慘然而凜慄者為陰。凡婦人之順於舅姑,宜於家人,慈於子姓者,皆陽明之發也;故其變也激而為義烈。”
(4).中醫經脈名稱。《周禮·天官·疾醫》“參之以九藏之動。” 漢 鄭玄 註:“脈之大候,要在陽明、寸口。” 賈公彥 疏:“陽明者,在大拇指本骨之高處,與第二指間。寸口者,大拇指本高骨後一寸是也。”《史記·扁鵲倉公列傳》:“熱上則熏陽明,爛流絡,流絡動則脈結髮,脈結髮則爛解,故絡交。”
(5).指東方 青帝 。《雲笈七籤》卷四九:“陽明主春,萬童開門。”
(6).剛強。 明 李贄 《史綱評要·東漢紀·光武帝》:“ 光武 與 高祖 不同, 高祖 陽明, 光武 陰柔。”
(7). 明 王守仁 之號。《明史·王守仁傳》:“ 守仁 天姿異敏……其為教,專以致良知為主。謂 宋 周 程 二子後,惟 象山 陸氏 簡易直捷,有以接 孟氏 之傳。而《朱子集注》、《或問》之類,乃中年未定之説。學者翕然從之,世遂有‘陽明學’雲。”
湖山
(1).湖水與山巒。 唐 元稹 《酬鄭從事四年九月宴望海亭》詩:“湖山四面爭氣色,曠望不與人間同。” 唐 杜牧 《江樓晚望》詩:“湖山翠欲結蒙籠,汗漫誰游夕照中。” 宋 曾鞏 《歸老橋記》:“雖欲遺章綬之榮,從湖山之樂,余知未能遂其好也。” 元 趙孟頫 《錢塘懷古》詩:“湖山靡靡今猶在,江水悠悠只自流。” 林之夏 《生日同泛西湖》詩之一:“ 林逋 、 蘇軾 俱名世,指點湖山感慨深。”
(2).特指用太湖石堆迭成的假山。 明 湯顯祖 《牡丹亭·寫真》:“倚湖山夢繞,對垂楊風裊。”
陰溪
山北的溪水。 唐 方乾 《題龍瑞觀兼呈徐尊師》詩:“遠壑度年如晦暝,陰溪入夏有凌澌。”
宛轉
(1) 圓場;圓成
店主八折了五兩銀子,沒處取討,索性做個宛轉。——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
(2) 輾轉
路宛轉石間。——《徐霞客遊記·游黃山記》
宛轉而不臥
(3) 婉轉
柳綠桃紅
形容美麗的春景。 明 無名氏 《大劫牢》第四折:“試看這柳緑桃紅……青山緑水,寳馬香車,遊人共喜。”《飛龍全傳》第一回:“柳緑桃紅,共映春光明媚;青塵紫陌,誰聞禁火空齋。”
淡靄
輕煙薄霧。 宋 陸游 《初夏》詩:“淡靄輕颸入夏初,一窗新緑鳥相呼。”
輕煙
亦作“ 輕煙 ”。1.輕淡的煙霧。 南朝 梁元帝 《詠霧》:“乍若輕煙散,時如佳氣新。” 元 白樸 《天淨沙·秋》套曲:“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 許地山 《綴網勞蛛·海世間》:“割不斷的輕煙,縷縷絲絲從煙筒里舒放出來,慢慢地往後延展。”
(2). 明 初 金陵 妓樓名。 明 祝允明 《野記》:“國初於京師建妓館六樓於 聚寳門 外,以安遠人,故名曰 來賔 ,曰 重譯 ,曰 輕煙 ,曰 淡粉 ,曰 梅妍 ,曰 柳翠 。”《西湖二集·巧妓佐夫成名》:“我國初 洪武爺 時也有官妓,共建十六樓於 南京 :…… 輕煙 、 淡粉 、 梅妍 、 翠柳 、 南市 , 北市 。” 清 錢謙益 《金陵雜題絕句》之一:“ 淡粉 輕煙 佳麗名,開天建設記都城。”
(3).梅花品名之一。 宋 張鎡 《梅品·花宜稱二十六條》:“為澹雲,為曉日,為薄寒,為細雨,為輕煙,為佳月,為夕陽。”
見“ 輕煙 ”。
無日
(1) 沒有一天;表示時間不間斷
無日不思念故土和親人
(2) 不日;不久
亡無日矣。——《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禍至無日矣。——《資治通鑑》
無日而非可死。——宋· 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吾村亡無日矣。——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禍至無日
成趣
成為散步的場所。趣,同“ 趨 ”。《文選·陶潛<歸去來>》:“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 李善 註:“《爾雅》曰:‘堂上謂之行,堂下謂之步,門外謂之趨,中庭謂之走。’ 郭璞 曰:‘此皆人行步趨走之處,因以名。’” 逯欽立 校註:“成趣,成趨,成了散步塲所。”
謂自成佳趣。 明 葉盛 《水東日記·莊公瑾書畫》:“為人雅淡有高致,日登臨山水,所至成趣,遇知己,觴詠竟日。” 閻綱 《論陳奐生》:“信手拈來,涉筆成趣,嬉笑怒罵,皆成文章。”
片時
一會兒
攬結
(1).採摘繫結。《晉書·五行志中》:“ 安帝 隆安 中,百姓忽作《懊憹》之歌,其曲曰:‘草生可攬結,女兒可攬擷。’” 唐 陸龜蒙 《書帶草賦》:“弱可攬結,勻能布護。”
(2).收取。 唐 李白 《望五老峰》詩:“ 九江 秀色可攬結,吾將此地巢雲松。” 明 文徵明 《賦得廬山送盧師陳》:“秀色從來堪攬結,壯遊還待發文章。”
(3).猶結交。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四川鐵路案檔案》:“逆紳實欲攬結軍人,暗用反間。”
歸去
回去
離家已久,今當歸去
構築
(1) 構造建築
在外圍構築了一道胸牆
(2) 修築(工事)
當年敵軍構築的防禦工事早已被山水沖平。——《普通勞動者》
何為
為什麼,何故。《國語·魯語下》:“今王死,其名未改,其眾未敗,何為還?”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歸心》:“江河百穀,從何處生?東流到海,何為不溢?” 唐 韓愈 《琴操·履霜操》:“兒罪當笞,逐兒何為?” 清 侯方域 《壯悔堂記》:“余向為堂,讀書其中,名之曰‘雜庸’。或曰:‘昔 司馬相如 賣酒 成都 市,身自滌器,與庸保雜作。子何為其然?’”
(1).乾什麼,做什麼。用於詢問。《後漢書·齊武王縯傳》:“﹝ 劉稷 ﹞聞 更始 立,怒曰:‘本起兵圖大事者, 伯升 兄弟也,今 更始 何為者邪?’” 唐 韓愈 《汴泗交流贈張僕射》詩:“新秋朝涼未見日,公早結束來何為?” 明 馮夢龍 《智囊補·上智·子產》:“ 子產 立 公孫洩 及 辰止 …… 太叔 曰:‘ 公孫 何為?’ 子產 曰:‘説也。’”
(2).是什麼。《後漢書·何進傳》:“大將軍稱疾不臨喪,不送葬,今欻入省,此意何為?” 唐 徐夤 《人事》詩:“平生生計何為者?三逕蒼苔十畝田。”
我自
猶我咱。 宋 劉子翬 《滿庭芳·桂花》詞:“我自寒灰槁木,凝神處,不覺重酣。”《水滸傳》第七二回:“那人道:‘我自姓 王 。’” 清 譚嗣同 《獄中題壁》詩:“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 崑崙 。”
心知
心智。知,同“ 智 ”。《禮記·樂記》:“夫民有血氣心知之性,而無哀樂喜怒之常。” 陸德明 釋文:“知,音智。”《舊唐書·柳公綽傳》:“寒暑滿天地之間,浹肌膚於外;好愛溢耳目之前,誘心知於內。” 清 戴震 《孟子字義疏證·性》:“人之血氣心知,原於天地之化者也。”
猶知心。指好友或情人。 唐 嚴維 《丹陽送韋參軍》詩:“ 丹陽 郭里送行舟,一別心知兩地秋。” 唐 李鹹用 《送進士劉松》詩:“滔滔皆 魯 客,難得是心知。” 明 馮夢龍 《山歌·素帕》:“不寫情詞不寫詩,一方素帕寄心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