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辭原文
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
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
簫鼓鳴兮發棹歌,歡樂極兮哀情多。
少壯幾時兮奈老何!
詩詞問答
問:秋風辭的作者是誰?答:劉徹
問:秋風辭寫於哪個朝代?答:兩漢
劉徹秋風辭書法欣賞
譯文和注釋
譯文
秋風颳起,白雲飄飛,草木枯黃大雁南歸。
蘭花、菊花都無比秀美,散發著淡淡幽香,但是我思念美麗的人的心情卻是難以忘懷的。
乘坐著樓船行駛在汾河上,行至中央激起白色的波浪。
鼓瑟齊鳴船工唱起了歌,歡喜到極點的時候憂愁就無比繁多。
少壯的年華總是容易過去,漸漸衰老沒有辦法!
注釋
辭:韻文的一種。
黃落:變黃而枯落。
秀:此草本植物開花叫“秀”。這裡比佳人顏色。芳:香氣,比佳人香氣。蘭、菊:這裡比擬佳人。“蘭有秀”與“菊有芳”,互文見義,意為蘭和菊均有秀、有芳。
佳人:這裡指想求得的賢才。
泛:浮。樓船:上面建造樓的大船。泛樓船,即“乘樓船”的意思。汾河:起源於山西寧武,西南流至河津西南入黃河。
中流:中央。揚素波:激起白色波浪。
鳴:發聲,響。發:引發,即“唱”。
棹(zhào):船槳。這裡代指船。棹歌:船工行船時所唱的歌。
極:盡。
奈老何:對老怎么辦呢?
詩文賞析
詩開篇寫道:“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陣陣秋風卸白雲而飛,岸邊的樹木已不復蔥鬱,然而紛紛飄墜的金色的落葉,為秋日渲染了一副斑斕的背景。大雁蒼鳴,緩緩掠過檣桅……短短兩句,清遠流麗。
胡應麟《詩藪·內編》卷三:“秋風百代情至之宗。”秋日乃惹人思情,雖有幽蘭含芳,秋菊鬥豔,然凋零的草木,歸雁聲聲,勾起漢武帝對“佳人”不盡的思念之情:“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此句寫的 * 流麗乃一詩之精華,正如張玉谷《古詩賞析》卷三:“此辭有感秋搖落繫念仙意。懷佳人句,一篇之骨……”
“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蕭鼓鳴兮發棹歌”三句,竭力描寫漢武帝泛舟中流、君臣歡宴景致。當樓船在汾河中流疾駛,潺緩的碧水,頓時揚起一片白色的波浪。在酒酣耳熱之際,不禁隨著棹櫓之聲叩舷而歌。
緊接著卻出現了“歡樂極兮哀情多”。君臨天下,當藐視一世,俯視天地之間,應慨然得意忘形爾。何來如此幽情哀音?王堯衢《古詩合解》卷一一語道破:“樂極悲來,乃人情之常也。愁樂事可復而盛年難在。武帝求長生而慕神仙,正為此一段苦處難譴耳。念及此而歌嘯中流,頓覺興盡,然自是絕妙好辭”原來,即便是君王也免不了生老病死,眼前的尊貴榮華終有盡時,人生老之將至,所有一切也會隨著死亡不復存在,所以又怎能不因為“少壯幾時兮奈老何”而憂傷呢?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 海內風塵諸弟隔,天涯涕淚一身遙。
- 梧桐葉上三更雨,葉葉聲聲是別離。周紫芝《鷓鴣天·一點殘紅欲盡時》
- 別日南鴻才北去,今朝北雁又南飛。
- 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
- 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沁園春·長沙》
-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 事不至大,無以驚人。案不及眾,功之匪顯。來俊臣《羅織經·瓜蔓卷第十二》
- 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
- 穿針人在合歡樓,正月露、玉盤高瀉。嚴蕊《鵲橋仙·碧梧初出》
-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蘇味道《正月十五夜》
![秋風辭原文_秋風辭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