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蹕詣暢春園問安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回蹕詣暢春園問安原文

十日東巡闊問安,起居趨奉寢門歡。

春郊雨澤誠欣意,仙苑韶光已暢觀。

可報農占足稱美,定知慈慮亦因寬。

然予切凜盈虛理,祗覺為君果是難。

詩詞問答

問:回蹕詣暢春園問安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回蹕詣暢春園問安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回蹕詣暢春園問安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寒韻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三

參考注釋

十日

(1).古代神話傳說天本有十日, 堯 命 后羿 射落九日。《山海經·海外東經》:“ 湯谷 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 黑齒 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淮南子·墬形訓》:“若木在建木西,末有十日,其華照下地。”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諸子》:“按《歸藏》之經,大明迂怪,乃稱 羿 斃十日, 嫦娥 奔月。” 唐 韓愈 《月蝕詩效玉川子作》:“ 堯 呼大水浸十日,不惜萬國赤子魚頭生。女於此時若食日,雖食八九無饞名。”參見“ 十日並出 ”。

(2).十乾所表示的日子。《周禮·春官·馮相氏》:“ 馮相氏 掌十有二歲、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有八星之位,辨其敘事,以會天位。”《左傳·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 杜預 註:“甲至癸。” 唐 韓愈 《送幽州李端公序》:“國家失太平,於今六十年矣,夫十日十二子相配,數窮六十,其將復平,平必自 幽州 始。”《新五代史·司天考一》:“周天一藏,四時,二十四氣,七十二候,行十日十二辰,以為歷。”

東巡

古代謂天子巡視東方。語本《書·舜典》:“歲二月,東巡守,至於 岱宗 。”《史記·封禪書》:“ 二世 元年,東巡 碣石 ,並海南,歷 泰山 ,至 會稽 ,皆禮祠之。” 唐 白居易 《送東都留守令狐尚書赴任》詩:“翠華黃屋未東巡,碧 洛 青 嵩 付大臣。”

問安

向尊長詢問安好

起居

指日常生活作息

太公太母起居。——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趨奉

奉承

他最愛趨奉領導

寢門

亦作“寑門”。古禮天子五門,諸侯三門,大夫二門。最內之門曰寢門,即路門。後泛指內室之門。《儀禮·士喪禮》:“君使人弔,徹帷,主人迎於寢門外,見賓不哭。” 鄭玄 註:“寢門,內門也。”《漢書·元後傳》:“兄弟宗族所蒙不測,當殺身靡骨死輦轂下,不當以無益之故有離寑門之心。” 宋 梅堯臣 《南陽謝紫微輓詞》詩之一:“遂哭寢門外,始嗟梁木摧。” 清 李慈銘 《越縵堂讀書記·三朝要典》:“而以寢門之侍疾,歸獄綸扉;以道聽之傳聞,滅人門戶,是誠何心哉!”

雨澤

雨水。《禮記·禮器》:“是故天時雨澤,君子達亹亹焉。”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大小麥》:“當種麥,若天旱無雨澤,則薄漬麥種以酢漿並蠶矢,夜半漬,向晨速投之,令與白露俱下。” 清 昭槤 《嘯亭續錄·晝晦》:“戊寅春,雨澤稀少,狂風日起。”

仙苑

仙宮;仙境。 宋 無名氏 《洞仙歌》詞:“又只恐東風破寒來,伴神女同歸, 閬峰 仙苑。” 宋 曾允元 《水龍吟·春夢》詞:“鸞珮相逢甚處,似當年 劉郎 仙苑。”

韶光

(1) 美好的時光,多指美麗的春光

可憐辜負好韶光,於國於家無望。——《紅樓夢》

(2) 比喻美好的青春年華

韶光一去不再來

足稱

值得稱道。 戰國 楚 宋玉 《登徒子好色賦》:“目欲其顏,心顧其義,揚詩守禮,終不過差,故足稱也。” 南朝 梁 沉約 《齊故安陸昭王碑文》:“全 趙 之袨服叢臺,方此為劣 臨淄 之揮汗成雨,曾何足稱。”《隋書·王韶元岩等傳贊》:“ 元巖 王韶 ,任當彼相,並見嚴憚,莫敢為非,謇諤之風,有足稱矣。”

盈虛

(1).盈滿或虛空。謂發展變化。《莊子·秋水》:“察乎盈虛,故得而不喜,失而不憂。” 三國 魏 劉劭 《人物誌·材理》:“若夫天地氣化,盈虛損益,道之理也。” 包天笑 《釧影樓回憶錄·中落時代》:“一到大錢莊,即與今之銀行一般,有種種金融的事業,而範圍亦大,有盈虛消長之策在其中。”

(2).有餘與不足。《漢書·食貨志下》:“以調盈虛,以收奇羨。”《舊唐書·楊炎傳》:“豐儉盈虛,雖大臣不得知。” 宋 曾鞏 《賀轉運狀》:“豈止調盈虛於歲計,內足邦儲;方且知緩急於人情,下流主澤。”

(3).盛衰;成敗。 晉 葛洪 《抱朴子·任命》:“禍福交錯乎倚伏之間,興亡 * 乎盈虛之會。”

(4).指虛實。《太平廣記》卷一九○引 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 邛 黎 之間有淺蠻焉……歲支 西川 衣賜三千分,俾其偵 雲南 動靜, 雲南 亦資其覘 成都 盈虛,持兩端而求利也。”

(5).特指月之圓缺。 唐 徐敞 《圓靈水鏡》詩:“明滅淪江水,盈虛逐砌蓂。”

果是

果真是,果然是。 宋 黃庭堅 《減字木蘭花·登巫山縣樓作》詞:“更值清明風雨夜,知道愁辛,果是當時作賦人。”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三:“果是咱飢變做渴,咽喉乾燥,肚兒里如火。”《水滸傳》第九回:“果是這人症候在身,權且寄下。”

詩詞推薦

回蹕詣暢春園問安原文_回蹕詣暢春園問安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