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依皇祖示江南大小諸吏韻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三依皇祖示江南大小諸吏韻原文

四海皆吾家,羽林無煩棷。

游豫本為民,民艱廑咨剖。

忽生乎所易,懈萌在經久。

而吾何敢然,慎終勵其首。

巡方法皇祖,視膳奉文母。

南邦已蒞止,農實勤南畝。

風俗不異前,教養應善後。

善後非更張,章程貴謹守。

老幼盡安懷,閭閻自親友。

庶幾休以息,世共登仁壽。

三賡緬堯巍,一意懋湯負。

詩詞問答

問:三依皇祖示江南大小諸吏韻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三依皇祖示江南大小諸吏韻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有韻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十九

參考注釋

四海

(1) 指全國各地

四海為家

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三國志·諸葛亮傳》

大閹之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2) 指世界各地

放之四海而皆準

(3) 豪放、豁達

老牛說:“真是大手筆,四海得很”

吾家

(1).我家。《史記·外戚世家》:“主與左右議 長安 中列侯可為夫者,皆言大將軍可。主笑曰:‘此出吾家,常使令騎從我出入耳,奈何用為夫乎?’” 唐 杜甫 《宗武生日》詩:“詩是吾家事,人傳世上情。”

(2).猶我。 唐 寒山 《詩》之四:“吾家好隱淪,居處絶囂塵。踐草成三徑,瞻雲作四鄰。”

(3).我的同宗。 魯迅 《華蓋集·咬文嚼字一》:“假使他談到Gorky,大概是稱他‘吾家rky’的了。”註:“‘吾家rky’即吾家爾基。舊時常稱同宗的人為‘吾家某某’,有些人為了攀附名人,抬高自己,連同姓也都稱‘吾家某某’。”

羽林

禁軍

無煩

不需煩勞;不用。《左傳·昭公元年》:“ 莒 之疆事, 楚 勿與知,諸侯無煩,不亦可乎?” 唐 韋渠牟 《步虛詞》之十八:“無煩騎白鹿,不用駕青牛。” 宋 王讜 《唐語林·補遺一》:“且抵承 曹大 ,無煩喚 姜五 。”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雲夢公主》:“此去定早還,無煩穿望。”

游豫

(1).指帝王出巡。春巡為“游”,秋巡為“豫”。語本《孟子·梁惠王下》:“ 夏 諺曰:‘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游一豫,為諸侯度。’” 漢 王粲 《羽獵賦》:“遵古道以游豫兮,昭勸助乎農圃。”《新唐書·文藝傳中·李适》:“凡天子饗會游豫,唯宰相及學士得從。” 宋 周煇 《清波別志》卷下:“國朝承 五代 荒殘之弊,事從簡略,每鳴鑾游豫,僅同藩鎮,而盡去戈戟旌旗之制。”

(2).遊樂。《文選·盧諶<贈崔溫>詩》:“逍遙步城隅,暇日聊游豫。” 李善 注引 曹植 《蟬賦》:“始游豫乎芳林。” 清 曹寅 《觀打魚歌》:“漫夸游豫逐時閒,苦似爬搔除背癢。”

亦作“ 游預 ”。1.猶遊樂。語出《孟子·梁惠王下》:“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游一豫,為諸侯度。” 趙岐 註:“豫亦游也。” 三國 魏 曹植 《蟬賦》:“在盛陽之仲夏兮,始游豫乎芳林。” 唐 白居易 《和三月三日四十韻》:“ 仙亭 日登眺, 虎丘 時游預。” 元 圓至 《次韻陪星子胡主簿游報先寺》:“良時一游豫,能不念民疾。” 清 顧炎武 《杭州》詩:“兩國罷干戈,君臣日游豫。”

(2).猶豫,遲疑不決。 三國 魏 曹操 《步出夏門行》:“臨觀異同,心意懷游豫,不知當復何從。”《敦煌變文集·伍子胥變文》:“即欲向前從乞食,心意懷疑生游豫。”

民艱

民眾的艱難困苦。 明 唐順之 《鳳陽等處災傷疏》:“伏乞勅下戶部,俯念民艱。” 清 侯方域 《豫省試策四》:“皇帝軫念民艱,正供之額,概從儉薄。” 梁啓超 《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 先秦 學者,生當亂世,目擊民艱,其立論大率以救世厲俗為主。”

所易

輕視。 清 姚鼐 《范蠡論》:“﹝ 莊生 ﹞忿己以力為人而反為人所易,故雖當其厚友之託不顧,而必以術殺其子。”

經久

(1) 歷時很久

經久不息

(2) 耐久

經久耐用

慎終

①慎重地考慮到事情的後果。也泛指謹慎;慎重:慎終於始|慎終如初。②指居喪能盡禮:慎終追遠。

巡方

(1).指天子出巡四方。《逸周書·糴匡》:“君親巡方,卿參告糴,餘子倅運,開口同食,民不藏糧,曰有匡。”《梁書·武帝紀中》:“狩岳巡方,明王盛軌。”

(2).指天子派大臣巡察四方。《北史·魏紀三·孝文帝》:“己亥,遣侍臣巡方省察,問人疾苦,黜陟守宰。”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補遺·台省·御史墨敗》:“而主上處分亦較 世宗 朝加重,蓋巡方不檢,固自取之。”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獻三·楊以齋》:“廷議遣 滿洲 大臣巡方,上疏止之。”

皇祖

(1).君主的祖父或遠祖。《書·五子之歌》:“皇祖有訓:民可近,不可下。” 孔 傳:“皇,君也,君祖 禹 有訓戒。”《儀禮·聘禮》:“孝孫某,孝子某,薦嘉禮於皇祖某甫。”《左傳·哀公二年》:“曾孫 蒯聵 ,敢昭告皇祖 文王 ,列祖 康叔 ,文祖 襄公 。” 漢 張衡 《南都賦》:“皇祖止焉, 光武 起焉。” 明 孫傳能 《剡溪漫談·曾孫》:“今朝廷祭告宗廟,高祖而上,概稱皇祖;自稱皆孝玄孫,乃不稱曾。”

(2).對已故祖父的敬稱。《隸續·晉右軍將軍鄭烈碑》:“遝至曾祖先生,皇祖徵君。” 南朝 梁 沉約 《郊居賦》:“伊皇祖之弱辰,逢時艱之孔棘。” 唐 韓愈 《祭十二兄文》:“惟我皇祖,有孫八人。惟兄與我,後死孤存。” 宋 歐陽修 《瀧岡阡表》:“皇祖府君,累贈金紫光祿大夫,太師中書令兼尚書令。” 清 梁章鉅 《稱謂錄·亡祖》:“ 李習之 述其大父事狀題曰《皇祖實録》。當時不以為怪;若施之近代,則犯大不韙矣。故古時稱有不可通於今者,此類是也。”

視膳

古代臣下侍奉君主或子女侍奉雙親進餐的一種禮節。語本《禮記·文王世子》:“食上,必在視寒暖之節;食下,問所膳。”《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天子巡狩,諸侯辟舍,納筦籥,攝衽抱機,視膳於堂下,天子已食,乃退而聽朝也。” 唐 元稹 《祭禮部庾侍郎太夫人文》:“孝女視膳,令婦執笄。”《兒女英雄傳》第二八回:“至此吉禮告成,他三人從此問安視膳,弋雁聽雞,卿繡儂吟,婦隨夫唱。”

文母

文德之母。對后妃的稱頌。《詩·周頌·雝》:“既右烈考,亦右文母。” 毛 傳:“文母, 大姒 也。” 鄭玄 箋:“文德之母。”《漢書·元後傳》:“更命太皇太后為 新室文母太皇太后 。”《後漢書·鄧騭傳》:“伏惟 和熹皇后 聖善之德,為 漢 文母。” 宋 蘇軾 《上清儲祥宮碑》:“允哲文母,以公滅私,作宮千柱,人初不知,於皇祖宗,在帝左右。”參閱 清 王引之 《經義述聞·毛詩下》。

南邦

南國;南方。《詩·大雅·崧高》:“王命 召伯 ,定 申伯 之宅,登是南邦,世執其功。” 漢 焦贛 《易林·復之大畜》:“南邦大國,鬼魅滿室。讙聲相逐,為我行賊。” 元 揭徯斯 《送也速答兒赤序》:“國家臣妾萬邦,南邦為一,餘六十年而教化不興,風俗日壞,奸宄屢作者,任法律而務財用也。” 清 黃輔辰 《戴經堂日鈔》:“南邦存亡呼吸, 向 ( 向榮 )軍既不能援, 陳金綬 盛保 所帶官軍,尚不知行抵何處。” 劉師培 《文說·宗騷篇》:“考其職掌,是屬清廟之官,列彼禮文,半雜南邦之典。”

蒞止

來臨。 唐 劉禹錫 《武陵北亭記》:“﹝ 竇公常 ﹞蒞止三月,以碩畫佐元侯平裔夷,降渠魁。”

南畝

指田野

轉而緣南晦(晦,同“畝”)。——《漢書·食貨志》引漢· 賈誼《論積貯疏》

使負棟之柱,多於南畝之農夫。——唐· 杜牧《阿房宮賦》

風俗

特定區域、特定人群沿革下來的風氣、禮節、習慣等的總和

說書雖小技,然必句性情,習風俗。——清· 黃宗羲《柳敬亭傳》

近歲風俗尤為侈靡。——宋· 司馬光《訓儉示康》

不異

沒有差別;等同。 晉 羊祜 《讓開府表》:“雖歷內外之寵,不異寒賤之家。” 唐 杜甫 《兵車行》:“況復 秦 兵耐苦戰,被驅不異犬與雞。” 宋 朱熹 《劉十九府君墓志銘》:“蓋與先生不異,而溫厚謹良則又過之。”

教養

(1) 教育培養

教養子女

(2) 指一般文化、道德修養

他是一個有教養的人

善後

災變喪亂後,妥善地料理遺留的問題

雖有智者,不能善其後矣。——《孫子·作戰》

善後事宜

更張

改施弓弦,重新張設,比喻變更或改革

竅譬之琴瑟不調,甚者必解而更張之,乃可鼓也。——董仲舒《舉賢良對策》

章程

(1) 指組織的規程或辦事條例,也泛指各種制度

(2) 〈方〉∶指辦法;主張

謹守

(1).謹慎守護;敬慎守持。《晏子春秋·諫下三》:“ 景公 樹竹,令吏謹守之。” 晉 陸機 《辨亡論下》:“將謹守峽口以待擒耳。” 宋 樓鑰 《集英殿修撰曾公神道碑》:“事親盡禮,謹守家法。”《詩刊》1978年第1期:“我們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就是這樣堅貞不渝地謹守著自己的諾言。”

(2).操守嚴謹。 明 吳寬 《四川等處提刑按察司僉事陳君行狀》:“其居官斤斤謹守,尤以廉潔稱。”《人中畫·自作孽》:“ 黃輿 道:‘此事不獨學生不敢,就是 天隱 亦當謹守,倘一失足,悔之晚矣!’” 王闓運 《長沙攸縣慶都龍君行狀》:“及論貞介謹守之節,富貴不能淫,末有先君者也。”

老幼

(1).老人和小孩。《禮記·樂記》:“老幼孤獨,不得其所。”《國語·晉語七》:“養老幼,恤孤疾。”

(2).泛指家屬。 晉 潘岳 《西征賦》:“牧疲人於西夏,攜老幼而入 關 。”

安懷

見“ 安老懷少 ”。

閭閻

(1).里巷內外的門。後多借指里巷。《史記·平準書》:“守閭閻者食粱肉,為吏者長子孫,居官者以為姓號。” 唐 白居易 《湖亭望水》詩:“岸沒閭閻少,灘平船舫多。” 清 薛福成 《應詔陳言疏》:“以臣所見,閭閻十室九空,而百物昂貴,小民奔走拮据,艱於生計。”

(2).泛指民間。《史記·樗里子甘茂列傳論》:“ 甘茂 起 下蔡 閭閻,顯名諸侯,重彊 齊 楚 。”《梁書·處士傳·何胤》:“頃者學業淪廢,儒術將盡,閭閻搢紳,尠聞好事。” 宋 司馬光 《涑水記聞》卷五:“皆言衣食於官久,不願為農,又皆習弓刀,一旦散之閭閻,必皆為盜賊。” 章炳麟 《駁建立孔教議》:“未嘗普施閭閻,貤及謡俗。”

(3).借指平民。《史記·李斯列傳論》:“ 李斯 以閭閻歷諸侯,入事 秦 。” 唐 劉禹錫 《同州謝上表》:“閭閻凋瘵,遠近共知。” 孫中山 《軍政府宣言》:“以衛國保種自任,戰士不愛其命,閭閻不惜其力,則革命可成。”

親友

親朋好友

庶幾

(1) 或許可以,表示希望或推測

寡人以為善,庶幾息兵革。——《史記·秦始皇本紀》

(2) 差不多;近似

全我社稷口,可以庶幾乎!

(3) 指賢者或可以成才的人

仁壽

謂有仁德而長壽。語出《論語·雍也》:“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邢昺 疏:“言仁者少思寡慾,性常安靜,故多壽考也。”《漢書·王吉傳》:“敺一世之民,躋之仁壽之域。”《漢書·董仲舒傳》:“ 堯 舜 行德, * 仁壽。”《舊唐書·文苑傳下·劉蕡》:“由是天人通,陰陽和,俗躋仁壽,物無疵癘。” 宋 蘇軾 《儒者可與守成論》:“至於 湯 武 ,拯塗炭之民而置之於仁壽之域,故天下相率而朝之。” 清 陳夢雷 《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我皇上聰明神聖之主,又已禎祥畢集,仁壽可登矣。”

一意

(1).一個意思;同一意義。《荀子·正名》:“辭也者,兼異實之名,以論一意也。”《朱子語類》卷一一七:“聖賢立言垂教,無非著實。如‘博我以文,約我以禮’,如‘尊德性而道問學’……等類,皆一意也。”

(2).同心;齊心。《韓非子·存韓》:“昔 秦 、 韓 戮力一意以不相侵,天下莫敢犯。”《漢書·翟方進傳》:“君有 孔子 之慮, 孟賁 之勇,朕嘉與君同心一意,庶幾有成。” 南朝 梁 沉約 《秋白紵詞》:“雙心一意俱徊翔,吐情寄君君莫忘。”

(3).專心致志。 漢 班固 《 * 通·三軍》:“大夫將兵,出必不御者,欲盛其威,使士卒一意繫心也。” 宋 曾鞏 《江都縣主簿王君夫人曾氏墓誌》:“其夫嘆曰:‘我能一意自肆於官學,不以私累其志, 曾氏 助我也。’”《兒女英雄傳》第二回:“家裡再留下兩個中用些家人支應門戶,我不過查查問問,便一意的用起功來。” 沙汀 《記賀龍》六:“ 賀龍 同志並不參加 周士第 周志和工兵負責同志的詳細問答,只一意上上下下地視察著。”

(4).猶執意,決心。 明 陳邦瞻 《宋史紀事本末·秦檜主和》:“若一意主和,則和戰常在彼。” 許地山 《命命鳥》:“你瞧我的父親多么固執,他一意要我去當和尚。”

(5).個人意志。 郭沫若 《騎士》:“我恨我不是有槍階級,假如我手裡有兵,由得我的一意,我要把那些傢伙殺得一乾二淨!”參見“ 一意孤行 ”。

詩詞推薦

  • 和子忠弟見寄元韻

    彭汝礪宋代〕詩書非不樂,富貴竟何加。歲月流年晚,山川行路賒。學須千古到,行畏一毫差。閫閾相期遠,寧惟效兔罝。
  • 送沈秀才之閩中

    皎然唐代〕越客不成歌,春風起淥波。嶺重寒不到,海近瘴偏多。野戍桄榔發,人家翡翠過。翻疑此中好,君問定如何。
  • 淮安新城有感二首·其二

    王士禎清代〕開府當年據上游,建牙賜爵冠通侯。即看別院連雲起,更引長淮作帶流。荒徑人稀鼪鼬嘯,野塘風急荻蘆秋。永嘉
  • 御湖泛月

    乾隆清代〕桂宇散涼颸,琳池澹朗照。木蘭試浮弄,冰鑒延虛眺。望前魄早升,夏仲暑遲到。吟興殊未闌,漏聲甲夜報。適可
  • 大易吟

    邵雍宋代〕天地定位,否泰反類。山澤通氣,損鹹見義。雷風相薄,恆益起意。水火相射,既濟未濟。四象相交,成十六事。
  • 和穎叔寄佛印·其一

    彭汝礪宋代〕有客寄詩南雍州,清新全占峴山秋。官名便據非常寵,文學元居第一流。雲近蛟龍朝丈室,夜寒星月宿重樓。知公
  • 送史館唐祠部江南西路轉運使

    司馬光宋代〕豪傑爭唐鹿,江南號富疆。明時雖混壹,餘俗尚彫傷。稅版誅求急,詞曹牒訴忙。皇心愍頹弊,使節付才良。貧吏
  • 寄舊居鄰友

    齊己唐代〕別後知何趣,搜奇少客同。幾層山影下,萬樹雪聲中。晚鼎烹茶綠,晨廚爨粟紅。何時攜卷出,世代有名公。
  • 北郊扈駕恭紀

    李孫宸明代〕禁御鍾殘彩仗移,北扉信宿候晨曦。飛龍儼在三清路,舞鶴初來萬歲枝。郊社並依周典禮,車書重見漢官儀。鳴珂
  • 自蜀奉冊命往朔方途中呈韋左相文部房尚書門下崔侍郎

    賈至唐代〕胡羯亂中夏,鑾輿忽南巡。衣冠陷戎寇,狼狽隨風塵。豳公秉大節,臨難不顧身。激昂 * 前,濺血下沾巾。尚書
  • 古瓦硯

    歐陽修宋代〕磚瓦賤微物,得廁筆墨間。於物用有宜,不計醜與妍。金非不為寶,玉豈不為堅。用之以發墨,不及瓦礫頑。乃知
  • 窺開吟

    邵雍宋代〕物理窺開後,人情照破時。能將一個字,善解百年迷。
    三依皇祖示江南大小諸吏韻原文_三依皇祖示江南大小諸吏韻的賞析_古詩文
  • 歲寒雜詠

    錢時宋代〕彎弓稍稍舒雙肘,圓竹頻頻運兩骭。覓得養生書一卷,只留樑上不曾看。
  • 送王彥聲歸苕溪二首

    李彌遜宋代〕相逢華發兩星星,舊事邯鄲一夢驚。舌底雌黃諳世味,眼中青白見交情。餘杯更覓論文具,好樹休啼喚客聲。後夜
    三依皇祖示江南大小諸吏韻原文_三依皇祖示江南大小諸吏韻的賞析_古詩文
  • 白玉蟾宋代〕嘹唳疇爾憐,淒涼去何渺。寧無稻粱謀,豈是江湖小。昆仲畏弓矰,奴儓失昏曉。關山夜月寒,風雨秋天杳。
  • 歐陽鈇宋代〕語離遽何許,話舊復何時。
  • 多稼軒十景詩·其三·水精域

    乾隆清代〕絡石縈林邈,飛湍雲錦淙。嵐扉沿得得,花雨落重重。可遲平橋步,恰聞遠寺鐘。只疑幽絕處,仿佛贊公逢。
  • 伊州歌

    王維唐代〕清風明月苦相思,盪子從戎十載餘。征人去日殷勤囑,歸雁來時數附書。
    三依皇祖示江南大小諸吏韻原文_三依皇祖示江南大小諸吏韻的賞析_古詩文
  • 書通德官舍壁

    方惟深宋代〕楚水分牆北,閩溪出舍東。冷雲秋欲雪,高木書常風。冠蓋人聲絕,音書鳥道通。如何阮家子,平地哭途窮。
    三依皇祖示江南大小諸吏韻原文_三依皇祖示江南大小諸吏韻的賞析_古詩文
  • 雁去

    仇遠宋代〕離群野雁在中庭,馴養經年羽翼成。因為哀鳴殊可念,豈知飛去太無情。天陰月黑多機穽,歲晚山空少弟兄。願爾
    三依皇祖示江南大小諸吏韻原文_三依皇祖示江南大小諸吏韻的賞析_古詩文
三依皇祖示江南大小諸吏韻原文_三依皇祖示江南大小諸吏韻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