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中諸子再餞別限韻

作者:李雲龍 朝代:明代

社中諸子再餞別限韻原文

殘紅飄盡暮鶯嬌,如練澄湖入望遙。

畫舫客來歌互答,繡簾人醉目相挑。

重逢洛浦憐捐佩,欲別秦樓懶聽簫。

莫向楊花問離緒,請君看取短長條。

詩詞問答

問:社中諸子再餞別限韻的作者是誰?答:李雲龍
問:社中諸子再餞別限韻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社中諸子再餞別限韻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李雲龍的名句有哪些?答:李雲龍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蕭韻

參考注釋

殘紅

凋殘的花;落花。 唐 王建 《宮詞》之九十:“樹頭樹底覓殘紅,一片西飛一片東。” 宋 李清照 《怨王孫》詞:“門外誰掃殘紅?夜來風。”《京本通俗小說·西山一窟鬼》:“杏花過雨。漸殘紅零落,胭脂顏色。” 郭沫若 《瓶》詩之十六:“風過一片殘紅,把孤墳化成了花冢。”

鶯嬌

謂鶯嬌媚的啼聲。 唐 宋之問 《春日芙蓉園侍宴應制》詩:“飛花隨蝶舞,艷曲伴鶯嬌。” 宋 黃昇 《賣花聲·憶舊》詞:“側帽停鞭沽酒處,柳軟鶯嬌。” 清 錢季重 《鷓鴣天》詞:“看蜨舞,聽鶯嬌,平生恨事最難消。”

入望

進入視野。 唐 劉德仁 《監試蓮花峰》詩:“ 太華 萬餘重,岧嶤只此峯。當秋倚寥泬,入望似芙蓉。” 五代 孟貫 《冬日登江樓》詩:“遠村雖入望,危檻不堪憑。” 元 陳雷 《寄劉仲原經歷》詩:“ 鴛鴦湖 水漾晴暉,鏡里遙峰入望微。” 冰心 《往事二》六:“水底看見黑雲浮動,湖岸上的秋葉,一叢叢的紅意迎人,幾座樓台在遠處,旋轉的次第入望。”

畫舫

裝飾華麗的遊船

醉目

醉眼。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酒失》:“ 宋 人 衛元規 酒後忤 宋州 丁僕射 ,書謝略曰:‘自茲囚酒星於天獄,焚醉目於 秦 坑。’人多記之。” 宋 梅堯臣 《雪中通判家飲回》詩:“醉目遠望天地迷,何暇更問孤鴻飛。” 宋 胡浩然 《萬年歡》詞:“羅綺嬌容,十里絳紗籠燭,花艶驚郎醉目。”

重逢

分別後又見面;再次相逢;再遇見

久別重逢

洛浦

(1). 洛水 之濱。 漢 張衡 《思玄賦》:“載 太華 之玉女兮,召 洛浦 之 宓妃 。” 宋 周邦彥 《燕歸梁·詠曉》詞:“曾經 洛浦 見驚鴻,關山隔,夢魂通。” 明 楊珽 《龍膏記·邪萌》:“虛飄飄暮雨朝雲,笑 宋玉 枉賦 巫山 神女;空渺渺春松秋菊,嘆 陳王 浪傳 洛浦 仙姝。”

(2).借指 洛神 。 唐 梁鍠 《名姝詠》:“臨津雙 洛浦 ,對月兩 嫦娥 。” 元 張可久 《寨兒令·題晴》曲:“珮環聲真 洛浦 ,水月面活 觀音 。”參見“ 洛神 ”。

捐佩

見“ 捐佩 ”。

亦作“ 捐珮 ”。拋棄玉佩。語本《楚辭·九歌·湘君》:“捐余玦兮 江 中,遺余佩兮 醴 浦。” 南朝 宋 顏延之 《祭屈原文》:“訪懷沙之淵,得捐珮之浦。” 唐 柳宗元 《同劉二十八院長述舊言懷感時書事寄張員外》詩:“共思捐珮處,千騎擁青緺。” 宋 蔣捷 《賀新郎·彈琵琶者》詞:“捐佩洲前裙步步,渺無邊、一片相思苦。”參見“ 捐玦 ”。

秦樓

(1). 秦穆公 為其女 弄玉 所建之樓。亦名 鳳樓 。相傳 秦穆公 女 弄玉 ,好樂。 蕭史 善 * 作鳳鳴。 秦穆公 以 弄玉 妻之,為之作 鳳樓 。二人 * ,鳳凰來集,後乘鳳,飛升而去。事見 漢 劉向 《列仙傳》。 南朝 梁 沉約 《修竹彈甘蕉文》:“ 巫岫 斂雲, 秦樓 開照。” 唐 杜甫 《鄭駙馬宅宴洞中》詩:“自是 秦樓 壓 鄭 谷,時聞雜佩聲珊珊。” 南唐 李煜 《謝新恩》詞:“ 秦樓 不見吹簫女,空餘上苑風光。”《二刻拍案驚奇》卷九:“ 鳳生 以為可動,朗吟一詩道:‘幾回空度可憐宵,誰道 秦樓 有玉簫?’” 鄭澤 《橫塘》詩:“江渚琵琶音已斷, 秦樓 簫鳳去無端。”

(2).指 * 。 明 朱有燉 《香囊怨》第三折:“ 秦 樓中闌珊了翠袖紅裙。 章臺 上空閒了玉斚金樽。” 清 陸以湉 《冷廬雜識·顧橫波小像》:“ 秦 樓應被東南誤,未遣 羅敷 嫁使君。”

楊花

指柳絮。 北周 庾信 《春賦》:“新年鳥聲千種囀,二月楊花滿路飛。” 唐 李白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詩:“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 龍標 過 五溪 。” 宋 陳偕 《滿庭芳·送春》詞:“榆莢拋錢,桃英胎子,楊花已送春歸。”《西湖佳話·六橋才跡》:“楊花若不沾泥去,尚可隨花落繡裀。” 曹禺 《王昭君》第一幕:“你看,柳絮!楊花!多么輕的楊花呀!”

離緒

惜別時的綿綿情思。 唐 溫庭筠 《與友人別》詩:“薄暮牽離緒,傷春憶晤言。” 元 周孚先 《蝶戀花》詞:“野草閒花,一一傷離緒。”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嬌娜》:“意將棄此而西,勢難復聚,因而離緒縈懷。”

看取

(1).看。取,作助詞,無義。 唐 孟浩然 《題大禹寺義公禪房》詩:“看取蓮花浄,應知不染心。” 宋 張孝祥 《水調歌頭·為方務德侍郎壽》詞:“看取連宵雪,借與萬家春。” 清 納蘭性德 《剪湘雲·送友》詞:“密約重逢知甚日,看取青衫和淚。”

(2).猶且看。 宋 晏殊 《喜遷鶯》詞:“勸君看取利名場,今古夢茫茫。” 宋 歐陽修 《朝中措·送劉仲原甫出守維揚》詞:“行樂直須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3).看待;對待。 魯迅 《墳·論睜了眼看》:“世界日日改變,我們的作家取下假面,真誠地,深入地,大膽地看取人生並且寫出他的血和肉的時候到了。” 沙汀 《困獸記》一:“儘管大後方的某些人士,他們看取戰爭,只把它當成一種物價升降的寒暑表樣……可是認真而嚴肅的關懷它的卻也不少。”

(4).照顧;關照。《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一:“凡百事要老爹老娘看取,後日另有重報。”

長條

(1).長的枝條。 晉 左思 《蜀都賦》:“擢脩乾,竦長條,扇飛雲,拂輕霄。” 宋 蘇軾 《月夜與客飲酒杏花下》詩:“花間置酒清香發,爭挽長條落香雪。”

(2).特指柳枝。 南朝 梁元帝 《綠柳》詩:“長條垂拂地,輕花上逐風。” 南唐 李煜 《柳枝》詞:“多謝長條似相識,強垂煙穗拂人頭。” 明 高啟 《秋柳》詩:“欲挽長條已不堪,都門無復舊毿毿。”

詩詞推薦

社中諸子再餞別限韻原文_社中諸子再餞別限韻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