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雜詠同區季譽·其二

作者:李之世 朝代:明代

途中雜詠同區季譽·其二原文

無才秖合老鹽車,敢向窮愁問著書。

貧似張儀猶有舌,病憐潘岳未寧居。

中原遊俠千金盡,上苑煙花三月餘。

共道吳門容大隱,恐傷留滯鬢毛疏。

詩詞問答

問:途中雜詠同區季譽·其二的作者是誰?答:李之世
問:途中雜詠同區季譽·其二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途中雜詠同區季譽·其二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李之世的名句有哪些?答:李之世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魚韻

參考注釋

鹽車

運載鹽的車子。《戰國策·楚策四》:“夫驥之齒至矣,服鹽車而上 太行 。蹄申膝折,尾湛胕潰,漉汁灑地,白汗交流,中阪遷延,負轅不能上。 伯樂 遭之,下車攀而哭之,解紵衣以冪之。”後以“鹽車”為典,多用於喻賢才屈沉於天下。 漢 賈誼 《吊屈原文》:“驥垂兩耳,服鹽車兮。” 唐 殷堯藩 《暮春述懷》詩:“此時若遇 孫陽 顧,肯服鹽車不受鞭。” 宋 黃庭堅 《送曹子方福建路運判兼簡運使張仲謀》詩:“鹽車之下有絶足,敗羣勿縱為民殘。” 明 高啟 《天閒青驄赤驃二馬歌》:“請看垂耳鹽車者,那得昂藏八尺身!” 清 孫枝蔚 《君馬黃》詩:“恥遭眾口夸,寧受鹽車厄。”

窮愁

窮困憂愁;窮苦而憂傷

著書

撰寫著作。

張儀

張儀(?-前310) : 戰國時期縱橫家。魏國貴族的後代。主張連橫策略以瓦解反秦聯盟。公元前328年任秦相。封武信君。迫使魏獻上郡,幫助秦惠文君稱王,遊說各國服從秦國,瓦解齊楚聯盟,奪取楚漢中地區。秦武王即位後,他入魏為相,不久死去。

寧居

安居。《左傳·桓公十八年》:“寡君畏君之威,不敢寧居,來脩舊好。” 唐 白居易 《祈皋亭神文》:“ 居易 忝奉詔條,愧無政術,既逢愆序,不敢寧居。” 明 李東陽 《鮮卑兒》詩:“使汝溫飽相歌呼,胡為虐彼無寧居。”

中原

(1) 指黃河中下游地區

北定中原。——諸葛亮《出師表》

北虜僭盜中原。——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2) 平原;原野

遊俠

古代稱豪爽好交遊、輕生重義、勇於排難解紛的人

善傳遊俠。——孫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千金

(1) 一千斤金子

(2) 女兒。用於稱他人的女兒,有尊貴之意

(3) 指很多錢,形容富貴

上苑

皇家的園林。 南朝 梁 徐君倩 《落日看還》詩:“妖姬競早春,上苑逐名辰。”《新唐書·蘇良嗣傳》:“帝遣宦者采怪竹 江 南,將蒔上苑。” 明 宋訥 《壬子秋過故宮》詩之一:“離宮別館樹森森,秋色荒寒上苑深。” 吳梅 《風洞山·慶祝》:“歡慶,花發西宮,鶯啼上苑,官家幾度好風景。”

煙花

(1) 即煙火(也叫焰火),一種燃放時能發出各種顏色的火花而供觀賞的東西

(2) 娼妓

我怕你迷戀煙花,墮你進取之志。——《元曲選》

三月

(1) 格里曆(即陽曆)每年的第三個月

(2) 農曆(陰曆)每年的第三個月,第三個朔望月

(3) 三個月

吳門

(1). 漢 冀縣 城門名。在今 甘肅 甘谷縣 。《後漢書·五行志一》:“ 王莽 末, 天水 童謡曰:‘出 吳門 ,望 緹羣 ……’ 吳門 , 冀 郭門名也。 緹羣 ,山名也。”

(2).指 春秋 吳 都 閶門 (一作 昌門 )。 唐 李白 《殷十一贈栗岡硯》詩:“灑染 中山 毫,光映 吳門 練。”參見“ 吳練 ”。

(3).指 蘇州 或 蘇州 一帶。為 春秋 吳國 故地,故稱。 宋 張先 《漁家傲·和程公闢贈別》詞:“天外 吳門 清霅路,君家正在 吳門 住。” 清 侯方域 《司成公家傳》:“初, 文相國 震孟 為 吳門 孝廉,年五十餘,老矣。” 沉礪 《吳中雜詠》之一:“ 要離 塚外五人塚,猶占 吳門 俠氣多。”

(4).見“ 吳門派 ”。

大隱

(1).指身居朝市而志在玄遠的人。 晉 王康琚 《反招隱詩》:“小隱隱陵藪,大隱隱朝市: 伯夷 竄 首陽 , 老聃 伏柱史。” 郁達夫 《舒姑屏題壁》詩:“不知池上 西王母 ,亦憶 東方 大隱無?”

(2).指真正的隱士。 清 黃鷟來 《題毛闇齋采芝圖》詩:“大隱不忘世,葆璞天地間。美哉 綺 與 甪 ,采芝於 商山 。”

留滯

亦作“ 留蹛 ”。1.停留;羈留。《史記·太史公自序》:“是歲天子始建 漢 家之封,而太史公留滯 周南 ,不得與從事,故發憤且卒。” 唐 王建 《荊門行》:“壯年留滯尚思家,況復白頭在天涯。”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筆記》卷三:“ 道光 丙申,餘留滯 嶺 外者,再閲歲矣。” 冰心 《六一姊》:“ 余媽 還捨不得走……她知道我萬不願再留滯了,只得站起來謝了 六一姊 ,又和四圍的村婦紛紛道別。”

(2).指扣留,強行留人。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一》:“即將該魂驗實放行,毋得勒索留滯。”

(3).擱置;阻塞。《三國志·魏志·高柔傳》:“﹝ 柔 ﹞處法允當,獄無留滯。”《南史·王儉傳》:“令史諮事,賓客滿席, 儉 應接銓序,傍無留滯。” 宋 司馬光 《乞與諸位往來商量公事札子》:“其執政有欲商量公事者……所貴論議詳盡,事無留滯。” 孫中山 《建國方略·國際共同開發實業計畫》:“假使外國銀行先遵正當之途……然後與政府訂契約,則事順易行,豈復有留滯之憂?”

(4).指擱置之事。《北齊書·循吏傳·郎基》:“﹝ 基 ﹞後帶 潁川郡 ,積年留滯,數日之中剖判鹹盡。”

(5).屯積東西;積聚。《史記·平準書》:“日者,大將軍攻 匈奴 ,斬首虜萬九千級,留蹛無所食。” 司馬貞 索隱:“留蹛無所食。墆(蹛)音迭,謂貯也。 韋昭 音滯,謂積也。又按《古今字詁》墆今‘滯’字,則墆與滯同。按,謂富人貯滯積穀,則貧者無所食也。”《後漢書·段熲傳》:“ 匈奴 、種 羌 ,並擅其地,是為癕疽伏疾,留滯脅下,如不加誅,轉就滋大。”

(6).指身處困境。《楚辭·東方朔<七諫·怨世>》:“年既已過太半兮,然埳軻而留滯。” 王逸 註:“言年已過五十,而輡軻沉滯,卒無所逢遇也。” 唐 杜甫 《引水》詩:“人生留滯生理難,斗水何直百憂寬。” 宋 司馬光 《送薛水部十丈通判并州》詩:“知君留滯久,從此欲騰驤。”

(7).指身處困境之人。《漢書·儒林傳序》:“臣謹案詔書律令下者……以治禮掌故以文學禮義為官,遷留滯。” 顏師古 註:“言治禮掌故之官,本以有文學習禮義而為之,又所以遷擢留滯之人。”

鬢毛

鬢角的頭髮

鄉音無改鬢毛衰。——唐· 賀知章《回鄉偶書》

詩詞推薦

途中雜詠同區季譽·其二原文_途中雜詠同區季譽·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