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西湖竹枝詞

作者:蔣克勤 朝代:元代

和西湖竹枝詞原文

題詩秋葉手新裁,好似阿儂紅頰腮。

寄與錢塘江上水,早潮回去晚潮來。

詩詞問答

問:和西湖竹枝詞的作者是誰?答:蔣克勤
問:和西湖竹枝詞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注釋

1. 押灰韻

參考注釋

題詩

(1).就一事一物或一書一畫等,抒發感受,題寫詩句。多寫於柱壁、書畫、器皿之上。 唐 高適 《人日寄杜二拾遺》詩:“人日題詩寄草堂,遙憐故人思故鄉。”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崔顥》:“後游 武昌 ,登 黃鶴樓 ,感慨賦詩。及 李白 來,曰:‘眼前有景道不得, 崔顥 題詩在上頭。’無作而去,為哲匠斂手雲。” 清 金埴 《不下帶編》卷二:“頃見一士題詩隣壁,甚佳。”

(2).指所題寫的詩句。 魯迅 《南腔北調集·“連環圖畫”辯護》:“《你的姊妹》木刻七幅,題詩一幅。”

秋葉

秋季的樹葉。亦指落葉。 北周 庾信 《賀平鄴都表》:“威風所振,烈火之遇鴻毛;旗鼓所臨,衝風之卷秋葉。” 唐 宋之問 《太平公主山池賦》:“秋葉飛兮散江樹,春苔生兮覆緑泉。”《宋史·食貨志下六》:“重園戶採造黃老秋葉茶之禁,犯者沒官。”

新裁

(1).新的設計、籌劃。多指詩文、工藝的構思。 唐 賈島 《雪》詩:“強起吐巧詞,委曲多新裁。” 清 費經虞 《定軍山下村居》詩:“觀物未能忘舊事,避人稍欲著新裁。” 魯迅 《<北平箋譜>廣告》:“近來用毛筆作書者少,制箋業意在迎合,輒棄成法,而又無新裁,所作乃至醜惡不可言狀。”

(2).新體裁;新體例。 清 章學誠 《文史通義·釋通》:“何謂仍原題?諸史異同,各為品目,作者不為更定,自就新裁。”

好似

(1) 好像

(2) 像

大壩好似銅牆鐵壁,頂住了洪水的衝擊

(3) 勝過

阿儂

(1).古代 吳 人的自稱。我,我們。《太平廣記》卷三二四引 南朝 宋 劉義慶 《幽明錄·劉雋》:“間一日,又見向小兒持來門側,舉之,笑語 雋 曰:‘阿儂已復得壺矣。’言終而隱。”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景寧寺》:“ 吳 人之鬼,住居 建康 ,小作冠帽,短製衣裳,自呼阿儂,語則阿傍。” 元 顧佐 《西湖竹枝詞》:“阿儂心似湖水清,願郎心似湖月明。” 郭沫若 《女神·棠棣之花》:“別母正三載,母去永不歸。阿儂姐與弟,願隨阿母來。”

(2).稱對方。《南齊書·東昏侯紀》:“何世天子無要人,但阿儂貨主惡耳。”

頰腮

見“ 頰顋 ”。

寄與

(1).傳送給。 南朝 宋 陸凱 《贈范曄》詩:“折花逢驛使,寄與 隴頭 人, 江 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唐 賈島 《送韓湘》詩:“欲憑將一札,寄與 沃洲 人。”

(2).猶致送,贈送。 郭沫若 《把精神武裝起來》:“ 中國 人能夠養成到這種的程度,我相信, 日本 的 * 軍閥一定不夠我們消滅,而全世界的文化,一定要著我們的第二次的寄與的。” 田漢 《洪深<電影戲劇表演術>序》:“在他赴 青島 之前將發表他那傾注著半生蘊蓄的大著《表演術》,這對於我們這些愛好戲劇藝術的學徒們是非常寶貴的寄與。”

錢塘江

中國浙江省最大河流,發源於安徽省大尖山嶺北麓,經杭州灣注入東海,全長410公里。以雄偉壯觀的錢塘潮聞名

上水

(1) 給火車、汽車等加水

(2) 逆流而上

上水船

(3) 〈方〉∶供食用的牲畜的心、肝、肺

回去

返回原處去;回家

千萬別回去,否則有危險

標籤:西湖

詩詞推薦

和西湖竹枝詞原文_和西湖竹枝詞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