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薄雲疏雨作還休,白帝撩人巧變秋。
天地此身均逆旅,江湖幾度共離憂。
暮聲斷續鍾連磬,夜氣浮沈浦與洲。
圓嶠方壺吾未羨,敢煩騷客為冥搜。
詩詞問答
問:《同周元翁著作范明遠秘校西湖夜泛各賦一首》的作者是誰?答:釋道潛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釋道潛的名句有哪些?答:釋道潛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尤韻
2. 原作番,據四庫本改
參考注釋
白帝
(1).古神話中五天帝之一,主西方之神。《周禮·天官·大宰》“祀五帝” 唐 賈公彥 疏:“五帝者,東方 青帝 靈威仰 ,南方 赤帝 赤熛怒 ,中央 黃帝 含樞紐 ,西方 白帝 白招拒 ,北方 黑帝 汁光紀 。”《史記·封禪書》:“ 文公 夢黃蛇自天下屬地,其口止於 鄜衍 ……於是作 鄜畤 ,用三牲郊祭 白帝 焉。”《晉書·天文志上》:“西方 白帝 , 白招矩 之神也。” 清 曹寅 《巫峽石歌》:“或疑 白帝 前, 黃帝 後, 灕堆 倒決 玉壘 傾;風喣日暴幾千載,旋渦聚沫之所成。”
(2).“白帝子”的略語。 唐 李白 《登廣武古戰場懷古》詩:“ 赤精 斬 白帝 ,叱吒入 關中 。”參見“ 白帝子 ”。
(3).古城名。故址在今 四川省 奉節縣 東 瞿塘峽 口。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江水一》:“ 江 水又東逕 魚復縣 故城南,故 魚國 也…… 公孫述 名之為 白帝 ,取其王色。” 唐 李白 《早發白帝城》詩:“朝辭 白帝 彩雲間,千里 江陵 一日還。” 清 《蟂磯孫夫人廟》詩:“悲銜 白帝 生睽隔,恨切 蒼梧 死別離。”
(4). 東漢 公孫述 曾改 魚復縣 為 白帝 ,後因以為 述 的代稱。 清 顧炎武 《大漢行》:“ 隗王 白帝 何為平, 扶風 馬生 真丈夫。”
撩人
誘人;動人。 宋 楊萬里 《和昌英主簿叔送花》:“風顛雨急關儂事,時序撩人只暗嘆。” 明 徐渭 《遮葉牡丹》詩:“終是傾城嬌絶世,只須半面越撩人。” 清 沉復 《浮生六記·閒情記趣》:“庭中木犀一株,清香撩人。” 冰心 《往事·六一姊》:“她顧盼撩人,一顰一笑,都能得眾女伴的附和。”
天地
(1) 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會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天地之聞。——清· 黃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動天地。——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2) 比喻人們活動的範圍
(3) 指天地之間,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呂氏春秋·慎行論》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調劑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養人也。
逆旅
客舍;旅店
宿於逆旅。——《莊子·山水》
寓逆旅。——明·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離憂
遭受憂愁。離,通“罹”,遭遇
“離騷”者,猶離憂也。——《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斷續
時而中斷,時而繼續
他一手扶著犁把,斷續地吆喝著牲口
夜氣
(1).儒家謂晚上靜思所產生的良知善念。《孟子·告子上》:“牿之反覆,則其夜氣不足以存;夜氣不足以存,則其違禽獸不遠矣。” 元 楊載 《中秋》詩:“神清存夜氣,天闊數秋毫。”《兒女英雄傳》第三九回:“老爺是位仁厚不過的,便覺這人尚有三分夜氣,早動了一片不忍人之心。”
(2).夜間的清涼之氣。 南朝 梁 劉孝儀 《和昭明太子鐘山解講》詩:“夜氣清簫管,曉陣爍郊原。” 唐 韓愈 《李花》詩之一:“東風來吹不解顏,蒼茫夜氣生相遮。” 元 柳貫 《送葉道士歸天台》詩:“石井劍花飛夜氣,玉田芝草艷春暉。” 魯迅 《故事新編·鑄劍》:“杉樹林的每一片葉尖,都掛著露珠,其中隱藏著夜氣。”
(3).黑暗、陰森的氣氛。 宋 王安石 《離鄞至菁江東望》詩:“村落蕭條夜氣生,側身東望一傷情。” 清 梅曾亮 《劉忠義傳》:“因微服行村落中,時久雨,夜氣慘悽。” 魯迅 《集外集·悼丁君》:“如磐夜氣壓重樓,剪柳春風導九秋。”
浮沈
亦作“ 浮沉 ”。1.古代一種祭河川的儀式。《爾雅·釋天》:“祭川曰浮沉。” 郭璞 註:“投祭水中,或浮或沉。”
(2).在水中或空中忽上忽下。 唐 李紳 《溯西江》詩:“孤棹自遲從蹭蹬,亂帆爭疾競浮沉。” 艾青 《魚化石》詩:“在浪花里跳躍,在大海里浮沉。”
(3).隨波逐流。謂追隨世俗。《史記·袁盎晁錯列傳》:“ 袁盎 病免居家,與閭里浮沉,相隨行,鬭雞走狗。”《舊唐書·裴度傳》:“﹝ 度 ﹞及晚節,稍浮沉以避禍。” 宋 司馬光 《右班殿直傅君墓志銘》:“然不能與世浮沉,平視貴要。” 清 龔自珍 《對策》:“其仕也,餘力及之而已,浮沉取容,求循資序而已。”
(4).喻升降、盛衰、得失。 漢 班倢伃 《搗素賦》:“佇風軒而結睇,對愁雲之浮沉。” 三國 魏 曹植 《七哀詩》:“君若清路塵,妾若濁水泥。浮沉各異勢,會合何時諧?”《文選·王僧達<答顏延年>詩》:“結游略年義,篤顧棄浮沉。” 李善 註:“ 高誘 《淮南子》注曰:‘浮沉,猶盛衰也。’” 唐 劉復 《出東城》詩:“一為浮沉隔,會合殊未央。”《明史·文苑傳四·李維楨》:“﹝ 維楨 ﹞浮沉外僚,幾三十年。” 茅盾 《子夜》八:“好計策!不是十年宦海浮沉,磨老了的,就想不出來。”
(5).埋沒;沉淪。 宋 蘇軾 《與人書》之二:“君自名臣子,才美漸著,豈復久浮沉里中?” 明 宋濂 《故紹興路總管府金府君墓碣》:“吾掌腴且厚如此,肯浮沉田閒乎?” 清 陸嵩 《贈龔藍生》詩:“浮沉下位不得志,眼看時事動憤懣。”
(6).出現和消失。 漢 陸賈 《新語·道基》:“天氣所生,神靈所治,幽閒清浄,與神浮沉。” 周立波 《第一夜》:“蒙矓里,許多的幻影在前面浮沉。”
(7).指書信未送到。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任誕》:“ 殷羨 作 豫章郡 太守。臨去,都下人因寄百計函書。既至 石頭 ,悉擲水中,因祝曰:‘沉者自沉,浮者自浮, 殷洪喬 不能作致書郵!’”後稱書信未送到為“浮沉”。 清 孫枝蔚 《淮瀆廟樓寓作》詩:“ 揚州 雖咫尺,書信易浮沉。”
圓嶠
傳說中的仙山。常指隱士、神仙所居之地。 唐 顧況 《送從兄使新羅》詩:“幾路通 圓嶠 ,何山是 沃焦 ?” 唐 陸龜蒙 《四明山詩·石窗》:“山應列圓嶠,宮便接方諸。” 明 袁宗道 《封知縣劉公墓志銘》:“不得於武,去而神仙。三變入道, 蓬萊 圓嶠 ,下視簪組,不滿一笑。”
方壺
(1).腹圓口方的壺。古代禮器的一種。《儀禮·燕禮》:“司宮尊於東楹之西,兩方壺。” 鄭玄 註:“尊方壺,為卿大夫士也。” 賈公彥 疏:“以其燕總有卿大夫士,又別有公尊瓦大兩,故知方尊為此人也。”《公羊傳·昭公二十五年》“國子執壺漿” 漢 何休 註:“壺,禮器。腹方口圓曰壺,反之曰方壺。”
(2).傳說中神山名。一名 方丈 。《列子·湯問》:“ 渤海 之東,不知幾億萬里,有大壑焉……其中有五山焉:一曰 岱輿 ,二曰 員嶠 ,三曰 方壺 ,四曰 瀛洲 ,五曰 蓬萊 。” 殷敬順 釋文:“一曰 方丈 。” 漢 班固 《西都賦》:“濫 瀛洲 與 方壺 , 蓬萊 起乎中央。” 宋 辛棄疾 《滿江紅·題冷泉亭》詞:“是當年、玉斧削 方壺 ,無人識。” 清 金農 《龍涎香二首寄吳秀才焯厲孝廉鶚》詩之二:“ 方壺 島客渺難逢,一餅淒涼話故宮。”
騷客
詩人
冥搜
(1).盡力尋找,蒐集。 晉 孫綽 《游天台山賦》:“非夫遠寄冥搜,篤信通神者,何肯遙想而存之。” 宋 周密 《齊東野語·書籍之厄》:“吾家三世積累,先君子尤酷嗜,至鬻負郭之田以供筆札之用。冥搜極討,不憚勞費,凡有書四萬二千餘卷。”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促織》:“而心目耳力俱窮,絶無蹤響,冥搜未已,一癩頭蟆猝然躍去。”
(2).深思苦想。 唐 王昌齡 《箜篌引》:“ 明光殿 前論九疇,簏讀兵書盡冥搜。” 元 曾瑞 《青杏子·騁懷》曲:“情動魂消,腹稿冥搜,宿恩當受。” 清 采蘅子 《蟲鳴漫錄》卷下:“必兢兢焉冥搜積想,務期周遍而後已。”
標籤:西湖